APP下载

猕猴桃园套种草菇试验

2014-08-08苏三华刘金平

绿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草菇总产量鲜果

苏三华+刘金平

作者简介:苏三华(1972—),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药用紫玉兰新品种培养与推广工作。中图分类号:S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5008403

1引言

新洲区地处武汉市东郊,具有良好的发展果树生产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区的果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该区梨、桃、板栗、猕猴桃等果树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由于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种植单一、管理粗放等原因,经济效益较差。加之近年来水果价格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发展果树的积极性。因此,探索果园合理高效套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种植模式对促进该区果树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猕猴桃属攀缘性蔓本果树,需要搭架栽培。据测定,在平顶大棚架栽培的猕猴桃园内,夏、秋两季遮荫率达85%,散射光光照,通风条件良好,空气湿度为80%~90%,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6℃,其生态条件基本可以满足草菇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试验于1998年开始,2000年结束,旨在研究猕猴桃园套种草菇,对产品、数量、质量、自然条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试验园设于新洲区顾岗村,海拔554m,气温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205d,年降雨量11073mm,平均气温163℃,年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43℃,土壤为褐砂粘土,pH值65,土壤有机质含量1%左右。供试面积6670m2,品种为金魁,平顶大棚架式栽培,栽种前高标准抽槽,槽下设置通气道。1995年春定植,每6667m2种植111株,雌雄比为8∶1,1998年开始从8月到10月实行果园间套种草菇,果园按低投入高效益栽培技术管理。猕猴桃对照园设于试验园旁,地理自然条件与试验园相同,供试面积6667m2,栽培时间、品种、高度等同试验园,单一种植,按常规栽培技术管理。草菇对照点设于新洲区徐古镇草菇荫棚栽培场,供试面积3334m2,品种、原料配方、平架设置均于试验园内相同,按常规食用菌栽培技术管理。

2.2试验方法

在猕猴桃试验园与对照园的东南西北中各选“金魁”品种一株,每株随机取样10个果实,于成熟采摘后进行果重及品质测定,猕猴桃、草菇产量及经济效益,以总产量、总支出计算,并折合为亩产。

对猕猴桃植株生长发育状态进行观察记载,对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

土壤容重用环刀法,自然含水量用酒精燃烧法,有机质用重络酸钾法,全氮、速效氮用碱扩散法,全磷用高锰酸钾-硫酸-钼锑抗比色法,速效磷用05mol/tNaHCO3法,pH值用电位法,钾、速效钾用火焰光度法,果实内质、质量检测中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测糖仪测,维生素C用26-2氯靛酚滴定法。

3结果与分析

3.1猕猴桃果实产量

经在试验园与对照园的东西南北中取样称量,折合亩产。果实分级采用人工分级,据中华猕猴桃开发集团提出的产品质量标准试行方案,将鲜果按60~80g、80~100g、100g以上的标准分为三级,各年的产量及果实分级情况见表1。

表11998~2000年两园猕猴桃果实产量及分级表

年份对照园试验园亩产/kg总产量/kg一级百分比/%二级百分比/%三级百分比/%亩产/kg总产量/kg一级百分比/%二级百分比/%三级百分比/%199865165188101.670070009171.819997877879090.812361236092.661.220009239238910.20.61772177209450.6

3.2猕猴桃果实品质

2000年在对鲜果样品果实进行化验分析时,主要采用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含量的多少来检测果实品质。经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园平均单果重101g,果形为圆柱形,横径479cm,纵径637cm,可溶性固形物 125%,每100g鲜果内维生素C含量1098mg,风味甜酸,有清香。对照园果实平均单果重79g,可溶性固形物仅109%,维生素C含量每100g鲜果为1032mg,风味偏酸(注:以上数据均为试验平均值)。

3.3草菇产量及品质

经试验测定,猕猴桃园栽种的草菇,其产量高于荫棚下栽种的,菇质也优于对照荫棚下的,其具体数据见表2。

表2猕猴桃园套种的草菇产量高、品质优

试验

地点年份面积/m2草菇培养料/kg草菇产量/kg优质菇/kg占总产量/%开伞菇/kg占总产量/%总产量/kg生物学效率/%试验园199866740000740489873.610.5832020.819992001100000184.8088241511.52100021.020003335150000296709225167.83225021.5徐古荫棚场199866740000631581.8139018772019.3199920011000001722084315715.42050020.5200033351500002545284475715.73030020.2

3.4土壤温湿度

通过1998年测定试验园及对照园的土壤温度、土壤自然含水量,并于1999年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土壤N、P、K含量。结果证明:园内栽培草菇在高温季节具有降低地温,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湿度的良好效应。与对照园相比地表最高温降低了158℃,3~10cm土层的最高温在复秋两季都未超过30℃,从而避免了根系因高温(30℃以上)停止生长情况(表3),同时还看出,由于岗地猕猴桃园坡度较大,常因套种耕作而造成水土流失,采用园内套种后,水土流失问题明显减缓,1999年5~6月份,分别测得14次降水强度在每小时3mm以上的地表径流和径流水中的泥沙含量(最大降水11.4mm/h)求平均值(表4)。

表3试验园与对照园土壤温度比较表

园地土壤温度/℃时间地表5cm10cm20cm土壤自然含

水量/%试验园8时16.217.518.520.014时30.228.024522.019.519时25.026.026.628.3对照园8时25.024.521.019.710.814时46.0※36.030.424.519时40.537.035.230.8

注:※为1998年8月17日最高温度,以上各数据均为多次测量所取的平均值。

表4试验园与对照园保水效应的比较表

处理径流系数泥沙含量/(g/t)试验园0.0260.90对照园0.2443.63

从表4可以看出,猕猴桃内栽种草菇,保土保水效果比单一种植猕猴桃明显。

3.5土壤肥力

土壤养分状况影响果树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但施肥不当,会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生态平衡被破坏。美国的有机农业和法国的生态农业,都主张不使用化学肥料,我国的A级绿色食品生产对肥料的使用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自1998年以来,用草菇菌糠覆盖树盘,并结合施基肥耕翻入土,使土壤养分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对照园相比产生明显的差异(表5)。

表5试验园与对照园土壤肥力比较表

园地分析

时间容量

/(g/cm3)有机质

/%全N

/%全P

/%全K

/%试验园19981.230.820.130.090.4519991.121.140.220.110.86对照园19981.290.740.110.090.4519991.270.700.100.090.43

表5说明,试验园在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后,提高了果园的土壤的肥力,降低了土壤容重,防止了土壤板结,为高产优质创造了条件。

4效益评价

试验园至2000年投产3年,鲜果总产量37080kg,总产值111240元,对照园3年累计鲜果总产值2361kg,总产值7083元,试验园内草菇总产量61570kg,产值307850元,除人工、肥料、灌溉、管理等费用234000元,试验每年亩创利润13993元,这是单一栽培猕猴桃难以达到(表6)。

表6不同栽培模式经效益比较表

栽培模式产量/(kg/亩)售价/元产值/元支出/元猕猴桃果实草菇猕猴桃果实草菇人工肥料其他[6]纯收入

/元猕猴桃——

草菇套种1236725735399932600013993猕猴桃单

一种植787/3/236410001364草菇单一

种植/68685343402800016340

5结语

从以上结果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中可以明显看出,猕猴园内套种草菇是符合生态学、生物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效益较为明显,这一栽培模式试验是成功的。但是在这次生产试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endprint

猜你喜欢

草菇总产量鲜果
山楂树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鲜果与健康领域结合的应用探究
产量及面积视角的中国水稻生产变动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9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稻草谷壳种出生态菇
种植草菇给越南朔庄省农民带来高利润
山东省沿海地区大白菜种植品种与生产状况
鲜果电商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