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箭乡之魂

2014-08-08鲁焰

伊犁河 2014年3期
关键词:锡伯族弓箭中华

鲁焰

10月10日,在闻名遐迩的“箭乡”——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来自区内外的十几位著名作家和诗人相聚在这里,参加“名家写箭乡·2013西迁圣地文学笔会”,深入发掘该县深厚的文化底蕴。

察布查尔因射艺出众,被冠以“中国箭乡”的美称,近年来,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察布查尔更是以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加强和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工作,一批重要的锡伯族特色民族文化的濒危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目前,“西迁节”“贝伦舞”“弓箭制作技艺”“锡伯刺绣”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锡伯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工程也已启动。

作家们在一周时间内,围绕该县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展开文学采风活动,锡伯民族博物院、都拉塔口岸、卡伦遗址、靖远寺、锡伯族贝伦舞、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察布查尔大渠、白石峰等,都留下了作家们的足迹。旖旎奇谲的自然风光,余味无穷的人文遗迹,浓郁的锡伯族文化韵味,无不令作家们由衷赞叹,灵感迸发,也对这片热土平添热爱。

十月之秋,察布查尔艳阳碧空,周遭散溢着一缕缕温暖、柔和的气息,一下一下地抚平心上皱褶,托举我们向上,再向上,心上的负累慢慢卸去,脚步不觉轻快起来。

其实在察布查尔,万物生发的蓬勃里,必有更为吸引人心的力量存在。

都拉塔口岸与纳旦木卡伦

我们来到这样一个有着一种别样风味的地名的口岸——都拉塔口岸,其实就是站在古丝绸之路的通道上。

在无垠的戈壁上,长着一撮撮荒草,从我国望向对方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风景没有区别。凸显生机的其实是那一溜货车,在哈萨克斯坦那一方排成了长队,等待进入中国国门,将服装、日用百货运回去。

无声的静谧里,暗藏着两国贸易的活跃景象。

都拉塔——驿站的意思。都拉塔口岸,历来是西部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2006年起口岸对外开放。

都拉塔边防连,就驻守在这里。当年,他们住在地窝子,白天屋子里热得像蒸笼,晚上冷得墙上都结冰。广袤的芦苇滩上还有毒蛇、蚊虫出没。狂风一起,砂石乱飞。战士巡逻时,须穿从头遮蔽到手脚的防护衣,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我们走上高高的瞭望塔,拿起沉甸甸的钢盔,心里也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分量。端起望远镜,远望辽阔的边境线,我们对驻守在这里的子弟兵生出崇高的敬意。

是的,不管何时何地,每每站在边境瞭望塔上眺望,我的浮想也飞得很远。站在国门,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就更加强烈而清晰,祖国的温暖油然而生。

边境线上,我国军民共同戍边,守卫国门。戍边,任何时候,都会令人生出崇高感。遥想250年前,3000多名锡伯族军民从祖国的东北端出发,走过万水千山,尝遍辛苦,抵达祖国西北边疆,戍边守边,绵延几代人。骑射民族的热血精神,至今重温,依旧震撼心扉。

当我们站在纳旦木卡伦遗址前,这种感触就更加浓烈。阳光照耀下的一大片茅草,在烈风下舞动,于是一种莫名的意蕴,在周遭翻涌,是悲情,是悲壮,亦是豪迈。与草色相近的黄土断墙,呈四方状,还依稀可以揣测出这里曾经是一处坚固的堡垒,由威武勇士把守,一旦有外强入侵,只需放箭,定叫敌人有来无回。

卡伦,即哨卡。清代,在人口稀少、防务薄弱的边疆地区,是有效行使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的一项重要设施,清政府调遣锡伯军民戍边伊犁,就投入驻守18处卡伦。目前,北起伊犁河,南至乌孙山北麓,尚有7处卡伦遗址。纳旦木卡伦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卡伦都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哨兵一守就是一个季度,一年驻守3个月,然后换防。当时的艰辛可想而知。曾经驻守卡伦的锡伯营镶白旗(孙扎齐牛录)人沃克津在《辉番卡伦来信》一文中就有描写:“……马不停蹄;人冒风尘躜行,实感步步为远……所过之处,人生地疏,忧愁之心,乃与时俱增。终日赶程,不见一相识之人,竟至口干舌燥,更不遇一知音者。”读此文,锡伯族官兵戍边卫疆的历史活动仿佛历历在目。他们为了戍边忍受凄苦孤寂的情感波澜亦令人感同身受,颇有共鸣。

卡伦历尽沧桑,是锡伯族自1764年从东北西迁到伊犁戍边屯垦的非凡历程的一个见证。

从纳旦木卡伦到都拉塔口岸,时空交错,时代变迁,而唯一不变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永存。

一种崇高、神圣的情感,在这里更强烈,更深刻。

弓箭里的生命

在察布查尔,有卡伦,就有弓箭。

以往,看见弓箭,我们仅仅把它当做是一种武器。

然而,在察布查尔县中华弓箭博物馆,当我亲眼看到那些制作弓箭的用料,看到中华弓箭制作者黄浩手持弓箭专注地射向靶心时,忽然就感觉到,弓箭是有生命的。

中华弓箭,曾经从远古时期,就伴随征战与厮杀。当勇士骑一匹战马,飞驰而去,弯弓射箭,敌营大乱之时,征服的意义就从弓箭显现。在我国,最早的箭头文物出土于两万八千年前。

那时的弓箭,就是一把神器,唯有具备崇高地位者可以拥有。

在古代,弓箭的材料,极难获取,一把弓箭诞生的契机,极其稀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为之。弓箭匠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恩赐,决定了一把弓箭的成与败。

弓箭的核心部件——牛角,就标明了一种不可预知的未来。在古代,牛是重要农耕用具,维系一个部族的食粮,没有牛,就意味着随时毙命。牛,不可杀,待其寿终正寝,才可得牛角。一头牛就两个角,有了牛角,还要看运气。如果这头牛不是那么好斗,牛角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伤痕或裂纹,才是弓箭可用之物。而弓箭另一必须之物——牛筋,也只能取牛背上的那一绺。

其余的材料,亦是天南海北,集合在一起,本身就不容易,何况是在古代。

做弓箭,首先还要对什么样的木材适合有一个深入研究,包括木之纹理、纤维、生长力等。纹理不对,即便同种树木也不可用。制作弓箭的木料如此之讲究,实令人唏嘘。

云木、榆木、毛竹需要在冬天准备好,春天锯水牛角,夏天铺牛筋丝,秋天再用秘制方法熬制的鱼鳔胶粘合才能完工,最后,还要多次驯弓,才能弯弓射箭。制作一把弓箭,往往需要耗费一到两年的时间。

因此,弓箭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生命的历程。想想看,用天南地北的材料,聚合成为一把弓箭,这里边蕴含了多少不可预知的机缘啊!

所以一张良弓太难得。而工匠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将这些天赐机缘完美地呈现在一把弓箭上。

当我们了解了弓箭的诞生过程,会对弓箭怀有一种敬畏之心。

一个器物,一旦有了自己的灵魂,就可以说有生命了。

我看见一身英气的黄浩拉开弓箭,将一支箭专注地射出去,“噗”地一声暗响,正中靶心。“箭人合一”,这种感觉就忽然产生。

“这只是一张弓的生命,整个弓道的生命可就不同了。”黄浩说。

弓道,是什么?是弓箭中蕴藏着的做人之道,生命之道。

在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弓之道”三个大字占据整面墙壁。

弓道可以衍生出一个人的为人准则。

远古时期就有弓箭。逐鹿之战是有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弓箭之战。华夏礼射是中华文化最有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便是小小的扳指,都蕴藏了很深的内蕴。在古代,每个士兵都有几个扳指,不外借不离身。从弓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智慧。比如英国弓箭,从中显示出的民族特性——尚武的民族。

华夏是礼仪之邦,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里,修身养性恰恰蕴藏在弓道之中。中华弓道,内蕴博大,培养的是一个人高尚的品德。

中华弓箭文化里,包含的不光是技,更是魂,是道。孔子有句话,专门讲与对手要比修养,比品质,射艺之争也是君子之争。弓之道不在利而在德。物欲横流的世道其实根源上是传统文化精魂丧失。

endprint

与黄浩交谈,最令人钦佩的不仅是他对弓箭知识的领悟、弓箭技艺的精通,还有他从中华弓道领悟到的魂,让他的思想有了重量,心智变得高远。

这位28岁的年轻人,举手投足间,温良恭俭让,迥异于我们随处可见的“80后”。中华礼仪之美从他身上就体现出来,令我们感到既惊喜又遥远,生活中很少能够看到,甚至仅仅在一些影视剧中才可见一斑。他在研究推广中华弓道的同时,自己就已经不断被熏陶,被提升。

制作弓箭,推广弓箭,举办弓箭培训与比赛,都是在传播弓道文化,倡导优秀品质的自觉锤炼。

250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大西迁至西北,一路佩箭而行。在察布查尔这片热土上戍边卫国、生产生活,中华弓箭文化,也由他们传承到了西域。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察布查尔,还有很多当年的弓箭。作为中华弓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锡伯族弓箭文化的内涵有待于不断开掘。目前察布查尔县正在形成一个文化产业,这个文化产业正在把中华弓箭文化传播到越来越远的地方。

弓之道,其意高远。在察布查尔,弓之道向我们打开了一片陌生而新奇之地,静待为人所识,所悟,所光大。

贝伦舞·萨满舞

察布查尔,人杰地灵。锡伯族人,既善于骑射,亦懂得生活。歌舞就是一大特色。

“谁给咱砸碎锁链?谁把咱救出火坑?通往幸福的阳关道谁给咱指引?天上的太阳呵,心中的明灯,毛主席呀共产党,锡伯族人民的救星。”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却是在察布查尔才知道,这其实是一首锡伯族歌曲。锡伯族人的能歌善舞在我们所到之处,都可以领略到。

贝伦舞,我们就是在一个“农家乐”小院里饱了眼福。78岁的老人全福,别看腿脚已经不利落,跳起贝伦舞却格外轻盈,一会儿扭腰,一会儿深蹲,一招一式,非常经典。六十多岁的老板娘与之对舞,轻巧如燕。农家饭做得好吃,贝伦舞也跳得极其地道,这大概只有在察布查尔才可以见到。

这是我们在爱新舍里镇看到的贝伦舞,“我把锄头用在菜园子里,我把女人的躯体交给阿哥你。”歌词直白而热辣。

锡伯族人的贝伦舞,以其欢乐的节奏迅速抓住人们的心。

贝伦舞有很多种,招妻舞、酒醉舞、走马舞、烧茶舞、拍手舞、礼仪舞等,融合了蒙古族与哈萨克族的节奏与力量。或刚勇,或妩媚,骑射民族的豪爽与细腻尽在其中。

每每听到贝伦舞的节奏,我们也会兴味盎然。贝伦舞极其容易地煽动起人们内心的欢乐。

在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民族乡伊车嘎善村,我们来到一户有着很大院落的人家,葡萄架上挂满了葡萄,葡萄架后边生长着绿绿的白菜、高高的玉米,更远处还有几堆玉米垛。放眼望去,黄色与绿色相映,仿佛油画一般。

我们一边吃着一串串葡萄,一边被这农家景致所倾倒。周遭散溢着收获的气息,令我们沉醉于来自乡村的愉悦。就在此刻,一场很特别的演出开始,萨满舞蹈随着铿锵的鼓乐上场。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当他们跳起萨满舞来,却全然换了个人,那些娴熟的舞姿里,也流露了他们内心火热的情感。

舞蹈者中还真有一位萨满,她一脸和蔼,却眼神深邃,仿佛可以一眼看穿你。她告诉我,他们的服装就是从萨满教传下来的,她已经是第六代萨满了。她说,究竟是不是萨满,别人能够看出来。她打了个比方:一个小孩一直病病怏怏,直到十七岁被选为萨满,立即病好了。“当村里人来找我驱邪化病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是萨满了。”而她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的萨满那么诡秘,她与我们笑谈,与我们临别拥抱,仿佛邻家的老奶奶。

萨满教在锡伯族中间一直流传。萨满教,崇尚万物有灵,将自然万物敬为山神、水神、树神等,心存敬畏。在那些神秘的表象背后,其实有着一种可贵的内涵。如若人类一直有这样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自然界又怎么可能沦落到如此满目疮痍之境呢?

而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舞蹈,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锡伯族文化的一部分。

在纳达齐牛录乡,一支农民演出队表演的锡伯族原生态萨满歌舞《神歌灵舞萨满风》,也让我们痴迷。这是在大连获得了第十二届全国中老年艺术节表演金奖、最佳创作奖及最佳编导奖的歌舞作品。表演者绝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穿着用兽皮制作的古铜色衣裙,系着腰铃,手持刀戟神具,周身散发着一种远古气息。看他们歌舞,那种撼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会让人感觉穿越了时空,心神也随着这些陌生的歌舞飘向遥远之地。那种强劲气势,激发了我们内心的一种久违情怀。

从欢快的贝伦舞,到威武的萨满舞,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锡伯族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内容。想当年,也正是这些欢乐以及神武,支撑了他们完成大西迁壮举。一个民族,若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坚不可摧。

弓箭之梦

弓箭对于骑射民族锡伯族而言,已经渐行渐远了么?在和平年代里,人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

经过DNA检测证明,锡伯族就是古代拓跋鲜卑的后裔。古代拓跋鲜卑对华夏文明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他们的后裔锡伯族奉命大西迁,戍守伊犁,又对中华疆土稳固立下汗马功劳。

锡伯族素以“善骑善射”著称,史书记载锡伯族的先民:“儿能骑羊,引弓射乌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力士能贯弓,尽为甲骑。”“俗善骑射,以战死为荣,特产角端弓。”锡伯族人最初游猎于大兴安岭、松花江、嫩江流域,世代以打猎捕鱼为生。清朝乾隆时期,为稳固边疆,朝廷百里挑一,精选一千名锡伯族精兵强将,皆高大威猛,连同家属共计3000多人,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到达新疆。点名之际,感天动地:牺牲了的勇士,妻子或者孩子义不容辞地代为报到。在新疆,这支精良部队在平叛中英勇杀敌,为国捐躯。而他们的妻子守在家里,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成为勇士们最坚实最温暖的港湾。于是直到现在,锡伯族人亦是男人雄姿英发,女人温柔贤惠。

翻开史册,在我国,弓箭在各民族历史中均有大量使用,包括匈奴的“力士贯弓”、肃慎的“楛矢石砮”、先秦的“胡服骑射”、突厥的“上赐之射”、月氏的“神骏骑射”、蒙古族的“男子三艺”、满族的“国语骑射”等。各民族的骑射文化相互交流促进,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真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成了中华弓箭文化的灿烂篇章。

在扎库齐牛录村,我们还看见了一堵厚厚的土墙,那是1828年修建的城墙,内外有壕沟,城墙下部宽达10米,上部4米宽,高3.5米,上边可以走牛马车。听说70年代还保留完整。而今,这座四方城墙却只剩下十几米……

古城墙,那是历史的一段见证,也是英雄主义精神的印迹。

察布查尔地处乌孙山与天山支脉之间的一个山谷地带,当潮湿的海洋风吹来,就给这片土地带来天赐厚泽,加之有伊犁河水横亘而过,使得这里成为新疆少有的风水宝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随便撒下什么种子,不需劳神费力,都能够长得郁郁葱葱。锡伯族人也像一粒种子,从东北西迁而至,落在这片沃土上,扎下根来,生息繁衍。他们也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带到了这里。

当我站在察布查尔大渠边,眼望蓝天白云之下浩荡流淌的伊犁河水,心绪难平。已经过去200多年,这座大渠,依然给人一种宏大壮阔的感觉。站在龙口,伊犁河水就从这个龙口一分为二,一边被引入察布查尔,另一边则继续原路奔流。大渠远处,水鸟翩飞,芦苇摇荡,村落相望。这座100公里长的大渠,使当年万古荒原成为米粮之仓。

这一伟大壮举始于1802年(嘉庆七年)9月1日,即西迁38年后,锡伯族人在他们的总管图伯特的引领下,在察布查尔山口开凿渠道,南引伊犁河水。听当地人讲,当时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图伯特英明果断,每牛录抽100青壮年,八个牛录共800劳动力,分编成两个大队,春秋两季分期换工,轮班劳作,采取边挖渠放水、边开荒种地的办法,不但解决了渠道的试水问题,而且使劳动力的口粮得到保障。大渠修建历时七年,最终大功告成。

察布查尔大渠的修成彻底改变了西迁锡伯族人的命运。从此,伊犁河水哺育了他们以及这片土地,春生,夏长,秋收,生息繁衍,绵延流长。图伯特也因此被西迁的锡伯族人认为是开创了他们千秋大业的伟人。后人建图公祠,以示纪念,希望重振民族精神,激励子孙后代,奋发图强。

看察布查尔大渠,访图公祠,我们依然从中体会到一种英雄主义精神脉络的生发与延续。锡伯族人,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力量,从西迁、戍边、维稳,到屯垦、安居、乐业,皆叱咤风云,有声有色。

无论是古代以渔猎为生,还是编入清“八旗”从戎,无论是百步穿杨,还是驰骋疆场,都见证了锡伯族神勇善射的英雄主义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察布查尔,每一景,每一物,都让我们看到这个民族血脉深处的精神涌动。这种精神,已成为他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无形资产。这种精神即弓之道,弓箭文化构成锡伯族传统文化之魂,铸就锡伯民族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柱。

至今,察布查尔无愧于“箭乡”美誉。锡伯族人骑射骁勇的血液依然流淌在他们的血管里。在这里,射箭比赛国际级以上运动健将就有29位。它是中国传统弓箭和现代弓箭国家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弓箭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伯族弓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优秀的组成部分,是中华弓箭文化的一支绚丽奇葩。

到了箭乡,你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英雄主义的气概,保家卫国的情怀,这就是箭乡之魂。

endprint

猜你喜欢

锡伯族弓箭中华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大话三国志
最后一家弓箭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锡伯族西迁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印第安小分队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