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蜀旱程记》笺注(下)

2014-08-08愚人

文史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南浦利川利川市

愚人

八里 野猫水:路平,三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团堡乡野猫水村,在318国道边。

七里 朱沙屯:三户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团堡乡朱沙屯村,在318国道边。

五里 黄栗坡:坡小而人户尚多。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团堡乡黄泥坡村,在318国道边,傍黄泥坡水库。

十里 白菊山:数户人,洋芋多。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城区白鹊山村,在318国道边,附近有白鹊山。

十里 求男台:路平, 有三户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城区求男台村,在318国道边。

五里 杨柳寺:三四户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城区杨柳寺,在318国道边。

五里 转转河:一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城区转转河村,在318国道边,西距利川东门五里。转转河附近是利川第一大河清江。清江古称夷水,又称叠江,全长423公里,发源于利川西齐岳山,东北流经恩施市屯堡乡大龙潭,再东注入宜昌市枝江市白洋镇长江。由于清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东麓,流经石灰岩地区,故水质含泥沙量少,一江碧澄,尤以利川西水莲洞一带最为秀丽多姿,青山绿水,景色如画。这条江上游也是著名湖北民歌《龙船调》的诞生地,《龙船调》歌词:“妹娃子要过河,哪个来背我?”真个是“送美人兮南浦”的民俗诠释。

十里 利川县城:夫脚在此放棚,多宿城外。店不洁,本无城郭,以一砖栅为城界,市街冷落,衙署萧条。四围青山环绕如城。在此发力钱,银价十一千文。钱尚大,雇夫容易。有小菜向料可买。出油纸店,无粉壁可以题诗。录诗一首于木柱以志鸿爪:剑佩匆匆过利川,我从海外返征鞍。成荫野树翠如滴,著雨溪花红可怜。尽有人民耕乐土,未闻官吏饮贪泉。休嫌此地无城郭,四面青山比郭坚。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利川市是湖北省最西的一座城市,秦属黔中郡,汉属巴东郡(见前注)。利川在宋时称为清水县,隶四川夔州,一直到清朝才与所属的施州卫一起划入湖广。

[愚注] 放棚,此处指放力夫休息。

十里 樱桃树:三户人。

[愚注] 今仅余利川市利川北路樱桃树公路站名,利川北郊。

十里 小心塘:三户人。

五里 小心丫:五家人,路平途阔。

[愚注] 疑似今利川市凉雾乡小青垭村,在318国道边。

八里 两来望:二户人,有微坡。因望见前途之大山,眼前即将越行。

[愚注] 今利川市凉雾乡两来望,在318国道西二里。两来望的意思指,站在两来望的一个标志,一块石头山体的突出位置处,既可望山上,又可望山下,故名。

十里 樱桃树:二户人。

十里 云山:出场右有土路,是大道走南坪司之正途也,较小路绕行五里,故今人皆从小路行。小路系石路,不必走南坪矣,走干堰塘去。

[愚注] 疑似今利川市南坪乡营上村,在318国道边。此处所说南坪司,指今南坪乡,在谋道镇东12里。

十里 黄泥坡:二户人。

二里 干堰塘:三四户人以上。平路共六十里,过此则翻大山,计四十里,直到卡门方止。

[愚注] 今利川市南坪乡干堰塘村,南距318国道一里。

五里 核桃树:由干堰塘行二里许,上山坡,不甚陡,而路长,凡六百五十步石级,方到核桃树。三四家人,有树。

[愚注] 今利川市南坪区核桃树,在318国道边。

五里 大店子:上一千步之石级到此,有二户人。

五里 中槽:上三百八十步石级到此,三户人,不甚陡。

[愚注] 今利川市谋道镇中槽店子。

十里 毛槽:下陡坡行,石乱路滑。凡一千六百余石梯,有三四户人。

[愚注] 疑似今利川市谋道镇德胜村附近,在318国道边。

五里 卡门:由毛槽行三里,又上陡坡。计八百九十石级到卡门。楚之利川,蜀之万县两界地。石塘有门,如城门,之外额曰:南浦雄关。内额曰:东川保障。自宜昌行至毛槽,沿途皆青滑石路,将到卡门,则石红砂质矣。天然界限,过卡门则溪水向川地内流矣。得句云:风送溪花扑客衣,楚山云过蜀山飞。莫言千里家犹远,今入乡关也算归。

[愚注] 今利川市谋道镇铁炉坡附近,原地名称“软耳坎”,在318国道边,1955年从四川万县划入湖北省。石塘门因修建318国道时被破坏,原额“南浦雄关”已被移走。卡门位于都亭山处,即《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说“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的都亭山,也是正在修建中渝利高速铁路的都亭山隧道所穿过的附近。

[愚注] 此处石塘门外额“南浦雄关”的南浦指重庆市万州区。

七里 磨刀溪:下短坡,行百步,场市尚大,可宿。始见有题诗旅壁者,不似楚地之荒陋。

[愚注] 今利川市谋道镇,在318国道边。谋道镇原名磨刀溪,汉晋南浦旧县治所,原属四川万县,1955年划入湖北省。蜀汉后主建兴八年,置南浦县,西晋因之。县位于今重庆市万州区长江南岸,即江浦之南,取自屈原《九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旧时将汉晋南浦县视为万县县城故址,而按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南浦县,郡(郡治在今奉节)南三百里”,其故城当在今利川市谋道镇。谋道取自赵尔丰为磨刀溪关帝庙题联:“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贯古今”。传说磨刀溪为关羽磨刀处。据谋道镇政府介绍,此为赵尔丰于1905年道经磨刀溪留下之对联,然《清史稿·赵尔丰传》仅载赵氏于是年(光绪三十一年)调建昌道(今四川凉山自治州)。初,赵随锡良入川,权永宁道(治泸州,领叙府、马湖两府,资州、永宁〔今叙永、古蔺〕),阅八月,镇压川南会党叛乱有功。时万县属川东道(治重庆),非赵治区,或磨刀溪人士远托赵氏题联亦未可知,存疑。

[愚注] 谋道镇是湖北省的旅游名镇,旅游点有鱼木寨、齐岳山、苏马荡、女儿寨、船头寨、都亭山、铜锣关,其中,鱼木寨是一座土家族山寨,集雄、奇、险为一体。寨内有古堡、古墓、石刻雕塑、栈道和土家族民居。齐岳山是南方罕见的高山草原;苏马荡是近年来新修建的旅游景点,主要特点是园内有水杉林;女儿寨是传说里嘉庆初白莲教避难山寨。谋道镇在面积只有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如此多的特色,复杂的地貌,秀丽的景致,古迹民俗,以及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谋道镇又被誉为“黄连之乡,是湖北省的主要药材产地),不仅在湖北省突出,而且在全国范围也是少见的。

十里 陡梯子:由磨刀溪行松杉林中,路小而仄,山溪可爱。

[愚注] 今已无陡梯子地名,路穿“松杉林中”疑似今318国道杉王大道上新路湾附近。万宜古道上湖北境内的山路十分险恶,不同于很多地方的山路,那里坡度较大的小路上往往铺垫石板;四川境内主要由红砂岩的石板构成。红砂岩表面的摩擦力较大,因此行路时并不十分危险,虽然也许高差很大。然而在鄂西山区地方,高差最多达1700米左右,但分布有大片的石灰岩,于是鄂西道路大多由石灰岩山凿出的山路构成,作者前面的记录多次谈到这一点。石灰岩山路最大的问题是在下雨时较滑,而且由于石灰岩缓慢溶解于水的因素,使得年辰久远的山路石级变得十分光滑且梯级不分明,许多地方的山路在拐弯和陡峭处既狭窄,又没有扶手栏杆,于是步行经过这些山路时极其危险。鱼木寨就是一个例子。鱼木寨在渝鄂边境,山并不高,可是地形由于石灰岩风化后变得十分险峻,通向山顶的寨子的盘山石路百步九折,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超过唐宋诗人笔下的秦蜀道与剑门天险。“陡梯子”名反映出鄂西山路的这一特点。

十五里 双河口:小坡路,十户人。

[愚注] 今利川市谋道镇双河口,在318国道边。从双河口开始,万宜官道折向西行,而不是直接沿今日318国道北上,目的在避开土洞槽与鱼木寨更困难的山路(见陡梯子注释)。这才是古代万宜官道的路径,并非目前网上一些步行旅游者标出的官道。这条路径被1941年干铎教授由湖北到大后方,路经青龙咀这一事实(见下面青龙咀注释)所证实。

三里 田坝:有穿心店一,可宿。店有新楼,门对溪水。

[愚注] 疑似今利川市谋道镇大石湾附近。

七里 王爷庙:数家人,有大石当道,人皆俯首,仄身而过。因前次雨水过多,山路崩塌岩下也。岩下即大山溪,难行之至。

[愚注] 疑似今利川市谋道镇九岭湾附近,在磨刀溪支流东岸。

十里 青龙嘴:数家人。

[愚注] 今利川市谋道镇青龙咀,在山谷口。1941年,中国著名林学家,中央大学干铎教授在此处首次发现了水杉。水杉是幸存于第四纪冰期以后,一亿年前孑遗的古杉属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的稀有植物品种。

五里 钓鱼滩:三户人。

[愚注] 疑似今利川市谋道镇莲花滩,流经莲花滩的山溪百丈沟在此处形成较宽的河滩。莲花滩在利川与万县州的分界线上。百丈沟北下游四里,是万州的罗田镇。罗田镇始建于明代,保留了较好的古建筑群,包括古四合院、古寨、古墓葬石刻,以及普济桥。罗田镇曾是万利古道上的繁华小场,现已不当交通大道,却宁静清幽,值得一游。然而作者并未在罗田(当时尚无镇)停留,而是东北上马鬃岭。

十里 马鬃岭:三户人。

[愚注] 疑似今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马头乡附近,非今日利川之马鬃岭。从卫星地形图上看,马头乡北当一条山脉一端,山脉周围有小山脉呈现束状,形如马鬃。

十里 郎家坡:一家客店,名倒开门,可宿。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郎家坡,东距318国道二里。郎家坡在一条大山脉的南坡,坡甚陡。

八里 万利桥:一高大石桥,洞中悬一剑。上桥石梯凡四十八级,甚陡。从双河口起,沿溪左而行,过桥即沿溪右,直至龙驹坝,溪声不断。

[愚注] 疑似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春坝附近,春坝在318国道边。“过桥即沿溪右”,意指跨过磨刀溪的一条支流上的桥,于是这条山溪便在道路的右侧(东侧),这条山溪在龙驹镇川鄂街处南注入磨刀溪。

二里 篆嘴:四户人。

十里 龙驹坝:沿途行山谷中,至此忽然开朗,禾稼丰茂,人物秀雅。有大溪从坝之右来,过大木桥一,始入场。店亦洁大,自宜昌来第一好店也。有汛防,人烟数百。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川鄂街,在318国道边。“大溪”即磨刀溪水,在今龙驹镇北(或东)。“过大木桥”意指横跨磨刀溪的木桥,“场”应该指现在的龙驹镇龙驹村,在磨刀溪北岸。

十里 毛台子:三家人,路小而长。

[愚注] 疑似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花屋基附近,渡磨刀溪到西岸即318国道。

四里 三宣渡:地方筹有公款渡舟一只,不索分文。原有石桥一座,为水冲塌,基址尚存。地名三宣洞,如水小,则由毛台子过河,不到此渡矣。小水时渡水可涉。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薛家村附近,两溪交汇处。

六里 赶场坝:数十户人。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赶场村,在318国道边,两溪交汇处。

十里 马巴场:由赶场坝出场,渡山溪,有舟一只。水小时可涉,十里到马巴场,数家人。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赶场乡马坝塘,在318国道边,两溪交汇处。山溪即磨刀溪支流。

五里 黄干石:溪流到此成河,宽平处可通舟楫。十五里到消水坝,力夫至此多买舟行,借以省劳。每舟给钱一百二十文,力夫自认,然有时舟不便,或舟价未成,则力夫仍遵路而行。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赶场乡道沱村,在318国道边,磨刀溪至此变宽。

七里 庙湾梁:循溪陆行,上下岩间有人三户。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龙潭村,在318国道边。

八里 消水坝:三家人。

五里 长滩井:有盐井在路旁,途皆炭灰,人户数百家。街房断续,一带皆沿溪行,路多崩塌,岩石碍人头面,然路不甚陡。从此地后,则有二十里之上下陡坡路矣。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在318国道边。万州地区古时集中了川东主要盐井,分布在今云阳县为中心的江南北地区。

十里 土门嘴:数家人,今改名土坝子。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土门,在318国道边。

十里 老土地:行山脊上,有店三家,可宿。皆穿心大店,当路修建,一名里仁,一名富有,一名一品,相距各里许。老土地下途半里,地名楠木湾,店名一品店,可宿。一带贩土之力夫,数十成群,偶一遇之,店为充塞哉。行客多宿楠木湾以让之,沿途岩石光润,可以作书(砚)。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老土村,老土地今犹称,在318国道边。

十里 小木马山:数户人。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石河村北318国道边,此段国道被称为长岭大道。

十里 长林杠:二百家人,有土药分局。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在318国道边。

二里 静安桥:一洞之石桥,上下凡五十余石级。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梨树居委会区域,桥今尚存,始建于清康熙中。

三里 龙潭子:十户人。

[愚注] 疑似今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龙黎村,在318国道边。

五里 苏家坝:数家人。

[愚注] 疑似今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镇李家岩。

五里 五杆桥:四家人。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镇,在318国道边。

五里 沱口:由宜起旱入川,由川到此赴宜者,皆由此起足。十五里到万县,船无定价,每人约十七八文。若专买舟一只,须钱三百余文。水大时,瞬息即到万县。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区沱口村,磨刀溪经此地交汇于长江。沱口在长江南岸,北距万州市老城区约十里。

十五里 万县:万县为水陆通衢。由宜入川者,在此换力夫。由川赴宜者,亦在此换力夫。以银价易钱,钱尚好。客商多寓城内。夏热如蒸,出雨伞、油纸、洋芋、桐油、竹席,云南斗笠仿造甚肖。自万县雇力夫,较宜昌容易,且人力强壮,担挑八十五斤。有行秤,多用竹夹代,挑上绳索若过八十五斤外,按每斤加钱六十文,另有夫头一名,沿途照料行李,格外给钱数百文。三人轿搭行李三十斤,二人轿搭十五斤,每名夫价至省五千七百文外,加放棚钱一百,犒钱二百文。在顺庆(南充)放棚一日,然可预为招呼,只每人给钱一百,便可长行。

[愚注] 今重庆市万州老城区,在长江北岸。自重庆置直辖市后,万州由原来的四川省万县市划归重庆,变成了重庆直辖市的一个区。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浸淹老城区所在的长江北岸低洼部分,万州区政府乃将新市区建于长江南岸。

[愚注] 万州,江北东汉末为羊渠县,江南两汉属朐忍县地。按《寰宇记》,朐忍县治所,在今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黄泥溪,辖今重庆市开县、万县江南地区与湖北省利川市。晋平吴,省羊渠县,并今万县江北地区入南浦县。后周置万川郡,再改为南浦县,此时已迁南浦县治所到江北,而利川另名为盐水县。唐贞观八年改名万州,天宝中复南浦郡,宋因之。由于这段历史,使后来的骚客文士在其诗词里典称万县为“南浦”,如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溺溺秋”,陆游“南浦寻梅雪满舟,西山载酒云生屦”。明洪武七年改为万县。新中国成立后万县成为四川最东部的专区,管理开县、梁平、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八县。重庆直辖市立,并入重庆市,曰“万州区”。

[愚注] 从傅崇榘《里程记》所述,可知清末万县商业的繁荣和方便。万州是近代以来的川东水陆通衢,所谓“万川毕汇”,“万商毕集”之地。1891年宜昌和重庆开埠以后,万县的商业重要性更日益显露。1925年,段祺瑞政府允万县开埠,国民政府因之。1926年9月,驻万县川军杨森部反击英舰挑衅,英远东舰队司令被击毙,英舰随即炮击万县市区,万县军民死伤达千人以上。这是万县开埠后发生的震动中外大事。万县再一次的商业发展使得它虽然地多硗薄,却以繁荣和洋气位于四川其他专区之首。

猜你喜欢

南浦利川利川市
从利川马的发展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
南浦河守边记
春日相思
踏莎行
王汇泉
旅游观光铁路助力利川旅游发展
不让路上有空跑的车
让新《食品安全法》惠及利川百姓
招商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利川市的调查为例
着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基于利川市发展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