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吴浊流小说看台湾地区知识分子的寻根意识

2014-08-08赵元尧

文史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台湾人台湾地区知识分子

赵元尧

对于初读中国台湾地区文学的大陆人来说,实在产生不了像台湾作家吴浊流先生的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类似文化认同之类的困惑;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惊讶于如此一个理所当然不用思考的问题居然会困扰台湾人这么久。这大抵是因为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归属感是一出生便有的,也可以说是这几千年来一代代传承、从未割裂的,我们的“根”是唯一且不变的。无论祖国是落后还是繁荣,我们的民族与文化认同都不会有丝毫的动摇。再来看台湾地区,由于近代时局的变换,关于认同的问题一直不断地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台湾人。为此,许多知识分子都在苦苦追寻答案。

总的来说,中国台湾地区近代以来出现的认同情结、寻根意识当与两个主要的因素有关,一是政权的更迭,二是独特的地理位置。台湾的近代历史绝对不能忽视的就是日本对其长达半个世纪的占领与殖民,它在文化和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对台湾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影响。

甲午战争(1894—1895年)以来,日本侵略者一直在台湾地区大力推行所谓同化(实则为奴化)教育,诱引台湾人去做“真正的”日本人。可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本质上的对立,和台湾地区一直以来的殖民统治的高压氛围,使得成长于这一时期的台湾年轻人处于一种认同的迷惘之中。他们既接受了在当时相对现代化的日本式教育,体会到现代化的种种好处,可是又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侵略者的压迫和失去“根”的失落。而隔海相望的祖国大陆纵使有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却也因那一片海洋而被隔绝。

与此相应,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文学也经历了好几次明为文学的论战,实为文化认同的论战(除了新文学发展的萌芽期主要为单纯改革语文的那次论战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台湾的新文学到底应该使用哪一种语言写作呢?是祖国大陆的白话文(北京话文)、台语还是日本语?首先在语言的使用上,作家们就要进行痛苦的抉择。到底是把台湾文学放入中国文学的大体系中,还是将之剥离出来,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关于文学本土化问题的论争。不过,随着日本侵略者在政策上的变化(全面推行“皇民化”政策),文学的创作便只余以日本语文为工具的选项了,文化上的“根”渐被混淆了。而后在光复初期,来台接收的国民政府又管理不力,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了“二·二八事件”(1947年)。原本期待光复却被现实泼了冷水的台湾人对待外省、大陆、政府的态度更加微妙。7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以恢复,许多台湾人的自我认同问题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

而以《亚细亚的孤儿》一书道尽日本统治时期台湾人身份模糊、迷失处境而出名的吴浊流先生(1900—1976)可谓是经历了近代台湾地区最重要的两个时期:日据和国府。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作家们将台湾人的这种认知的彷徨、迷失和不断的寻根放入到文学创作之中,才让我们读到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宝岛台湾命运的深刻思考。

关于我要讨论的主题,在先生的笔下主要有两种台湾人的形象:1.努力却仍得不到与日本人同样待遇、在所谓同化中沉沦的知识分子(如《功狗》里的洪宏东、《水月》里的仁吉);2.御用绅士(《陈大人》、《糖扦仔》等)。

先说所谓同化吧。成长于日本统治时期的知识分子,即便从小就接受完全日式的教育,对日本的“认同”也多半是矛盾与痛苦的。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学习日本文化、日本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永远只能是次等公民,永远得不到与在台日本人相同的待遇,更不可能成为如侵略者所许愿的“真正的日本人”。

在吴先生的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描写:“二等车是玉兰很不容易坐的,他觉得身份忽然高起来”,“当时日人对台湾人动辄就处笞刑”,“你们是野蛮人……你们这样的清国奴如何配作日本国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这种不平等本身就是日本侵略者维护殖民体制的根基所在。它对底层人民是精神与文化的折磨,对知识分子更是一种宿命性的悲剧。不少知识分子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中由迷惘走向了沉沦与毁灭。

在《水月》中,主人公仁吉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抱负很大,也有很高的理想”,现实让他不得不到制糖会社做雇员,但是因为台湾人的身份,“这十五年间他虽然对‘会社有过不少贡献,但‘会社却从来也没有改善过他的待遇……仍然是个雇员……制糖会社虽然很赚钱,只是对台湾人这样刻薄……”小说的结尾是无奈而且悲伤的——仁吉突然忍无可忍地对妻子说:“兰英,兰英,我要去东京。”妻子却流着泪说他梦还未醒,“可是他少年时代所抱的理想,他所憧憬的世界,他的美丽的梦,纵然已经过了十年二十年,还是那样美丽地荡漾在心头”,这种无可为的怅惘和对现实的无奈,实在令人叹息。

再说“御用绅士”吧,他们其实是一些面对殖民者的压迫、歧视而自我作践,心灵变异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在文化上认同日本,在很多时候还傍依殖民者而充当压迫同胞的角色。

《先生妈》里面的钱新发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日本人。他还视说台湾话、穿台湾衣的母亲为“眼中钉”,不愿母亲到客厅接待客人。“日本政府许可台湾人改姓名的时候,他更怕落后,立刻把姓名改为金井新助,并且挂起新的门牌,同时家族开始了穿‘和服的生活……同时又建筑纯日本式的房子。这个房子落成的时候,他喜欢极了,要照相作纪念。”他和妻子、孩子已全然日本化了,穿和服、弹日本琴、住日本房子、吃日本料理,整日里大谈所谓日本精神以及如何做日本人。

在母亲明确留下遗嘱说不可以请日本和尚的情况下,他在母亲死后仍然大张旗鼓地办了一场日式的盛大葬礼。他的形象与王昶雄先生《奔流》中的台湾人伊东春生的形象不谋而合——伊东春生里里外外都完全看不出是台湾人,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未流一滴眼泪。他们即是被侵略者夸赞的那一部分所谓“归化”日本、甚至成为“皇民化”典范的台湾人。

《陈大人》中的陈大人,和《糖扦仔》中的糖扦仔则比假心假意对人的钱新发之流更为可恨。陈大人不仅靠做“御用”警察在乡里作威作福,还贪污、剥削,无恶不作,直至弄到悲惨可笑的结局也还不悔悟,对同胞仍是大骂“巴迦野郎”……而在乡里有权有势的糖扦仔在看上女学生月英之后资助她上学,又多方“关照”她母亲的面店,最后奸污了不愿嫁给他的月英,将其逼死。(在《泥沼中的金鲤》中也有类似情节。)陈大人、糖扦仔的形象,充分地表现了日据时期所谓“体面人”(实为奴才)沐猴而冠的丑态。他们越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就越是加倍地鄙视、折磨和自己一样的位于底层的台湾人,并且赋予自身这种行为以“日本化”的合理性,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民族属性,根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母体。这种心灵的扭曲与狰狞,既可恶又可悲。

日据时期的台湾人,从主流来看,一直盼望能早日光复,回归祖国。这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尤为如此。吴浊流先生在二战期间曾去过祖国大陆,只是他所见所感与他的想象并不符合。连年的战乱让大陆的现代化进程停滞,战火波及处是满眼的凋敝。

而战后早期接收台湾的国军形象的不堪也令歌唱光复的台湾人失望:“队伍连续的走了很久,每一位兵士都背上一把伞……有的挑着铁锅,食器或铺盖等……(玉兰)她内心非常难受,可是有日人在旁的地方也不愿示弱……虽然所得到的外观不是什么好的,可是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感……好像被人收养的孩子遇上生父生母一样,纵然他的父母是个要饭的……”(《波茨坦科长》)

当国民政府任命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陈仪领兵入台后,这里的治理腐败不堪,走私猖獗,物价飞涨。国民政府接管的行政机构、医院、法院等全部辞退了不会说国语的台湾人,很多人失业,且饱受从大陆来台的军民的歧视。这之后便发生了“二·二八事件”,成为台湾人和外省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吴先生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中,主人公胡太明便以一个在认同上始终迷惘的台湾青年形象出现在读者眼中。他在台湾当教员时喜欢上日本女同事久子,但却被久子以身份不同拒绝了。他之后在日本留学,以为可以提高身份,却照样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回到台湾后还是失业。而当他到大陆谋职时,也遇到比异族歧视更为尴尬的情形与矛盾,以至于他要隐瞒自己台湾人的身份。之后他还经历了入狱、战争,一切的理想都没能实现。他辗转各地,最后在悲愤中精神崩溃。

胡太明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一生,反映的是作为小说作者的吴浊流先生等为数不少的台湾知识分子对自我认同的迷茫、彷徨与探索。这是一种在流亡中的严肃思考,是一种由认同危机生发的寻根意识。

在以吴浊流为代表的台湾地区作家笔下,这种由内在的流亡而产生的流亡文学(或范围更大的台湾文学),其主人公的精神多因内心对“根”的疏离而异化,在找不到出口之后,往往会走向毁灭性的结局(如失踪、出走、疯狂、死亡等),这样的结局或可能在今天的现实中真正发生。这无疑给当今台湾地区的年轻知识分子一个值得郑重考虑与严肃回应的警示。

参考文献:

1.《吴浊流选集》小说版,台北广鸿文出版社1966年12月出版。

2.吴浊流汉诗集《风雨窗前》(其中附录《先生妈》《陈大人》),苗栗文献书局1958年5月发行。

3.吴浊流中篇小说《波茨坦科长》,台北学有书局1948年出版。

4.傅恩荣译、黄渭南校阅吴浊流小说《亚细亚的孤儿》,台北南华出版社1962年6月出版。

5.王昶雄中篇小说《奔流》,载《台湾文学》第3卷第3期(1943年),后收录于《台湾小说集》,大木书房出版。

对于初读中国台湾地区文学的大陆人来说,实在产生不了像台湾作家吴浊流先生的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类似文化认同之类的困惑;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惊讶于如此一个理所当然不用思考的问题居然会困扰台湾人这么久。这大抵是因为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归属感是一出生便有的,也可以说是这几千年来一代代传承、从未割裂的,我们的“根”是唯一且不变的。无论祖国是落后还是繁荣,我们的民族与文化认同都不会有丝毫的动摇。再来看台湾地区,由于近代时局的变换,关于认同的问题一直不断地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台湾人。为此,许多知识分子都在苦苦追寻答案。

总的来说,中国台湾地区近代以来出现的认同情结、寻根意识当与两个主要的因素有关,一是政权的更迭,二是独特的地理位置。台湾的近代历史绝对不能忽视的就是日本对其长达半个世纪的占领与殖民,它在文化和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对台湾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影响。

甲午战争(1894—1895年)以来,日本侵略者一直在台湾地区大力推行所谓同化(实则为奴化)教育,诱引台湾人去做“真正的”日本人。可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本质上的对立,和台湾地区一直以来的殖民统治的高压氛围,使得成长于这一时期的台湾年轻人处于一种认同的迷惘之中。他们既接受了在当时相对现代化的日本式教育,体会到现代化的种种好处,可是又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侵略者的压迫和失去“根”的失落。而隔海相望的祖国大陆纵使有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却也因那一片海洋而被隔绝。

与此相应,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文学也经历了好几次明为文学的论战,实为文化认同的论战(除了新文学发展的萌芽期主要为单纯改革语文的那次论战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台湾的新文学到底应该使用哪一种语言写作呢?是祖国大陆的白话文(北京话文)、台语还是日本语?首先在语言的使用上,作家们就要进行痛苦的抉择。到底是把台湾文学放入中国文学的大体系中,还是将之剥离出来,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关于文学本土化问题的论争。不过,随着日本侵略者在政策上的变化(全面推行“皇民化”政策),文学的创作便只余以日本语文为工具的选项了,文化上的“根”渐被混淆了。而后在光复初期,来台接收的国民政府又管理不力,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了“二·二八事件”(1947年)。原本期待光复却被现实泼了冷水的台湾人对待外省、大陆、政府的态度更加微妙。7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以恢复,许多台湾人的自我认同问题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

而以《亚细亚的孤儿》一书道尽日本统治时期台湾人身份模糊、迷失处境而出名的吴浊流先生(1900—1976)可谓是经历了近代台湾地区最重要的两个时期:日据和国府。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作家们将台湾人的这种认知的彷徨、迷失和不断的寻根放入到文学创作之中,才让我们读到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宝岛台湾命运的深刻思考。

关于我要讨论的主题,在先生的笔下主要有两种台湾人的形象:1.努力却仍得不到与日本人同样待遇、在所谓同化中沉沦的知识分子(如《功狗》里的洪宏东、《水月》里的仁吉);2.御用绅士(《陈大人》、《糖扦仔》等)。

先说所谓同化吧。成长于日本统治时期的知识分子,即便从小就接受完全日式的教育,对日本的“认同”也多半是矛盾与痛苦的。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学习日本文化、日本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永远只能是次等公民,永远得不到与在台日本人相同的待遇,更不可能成为如侵略者所许愿的“真正的日本人”。

在吴先生的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描写:“二等车是玉兰很不容易坐的,他觉得身份忽然高起来”,“当时日人对台湾人动辄就处笞刑”,“你们是野蛮人……你们这样的清国奴如何配作日本国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这种不平等本身就是日本侵略者维护殖民体制的根基所在。它对底层人民是精神与文化的折磨,对知识分子更是一种宿命性的悲剧。不少知识分子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中由迷惘走向了沉沦与毁灭。

在《水月》中,主人公仁吉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抱负很大,也有很高的理想”,现实让他不得不到制糖会社做雇员,但是因为台湾人的身份,“这十五年间他虽然对‘会社有过不少贡献,但‘会社却从来也没有改善过他的待遇……仍然是个雇员……制糖会社虽然很赚钱,只是对台湾人这样刻薄……”小说的结尾是无奈而且悲伤的——仁吉突然忍无可忍地对妻子说:“兰英,兰英,我要去东京。”妻子却流着泪说他梦还未醒,“可是他少年时代所抱的理想,他所憧憬的世界,他的美丽的梦,纵然已经过了十年二十年,还是那样美丽地荡漾在心头”,这种无可为的怅惘和对现实的无奈,实在令人叹息。

再说“御用绅士”吧,他们其实是一些面对殖民者的压迫、歧视而自我作践,心灵变异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在文化上认同日本,在很多时候还傍依殖民者而充当压迫同胞的角色。

《先生妈》里面的钱新发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日本人。他还视说台湾话、穿台湾衣的母亲为“眼中钉”,不愿母亲到客厅接待客人。“日本政府许可台湾人改姓名的时候,他更怕落后,立刻把姓名改为金井新助,并且挂起新的门牌,同时家族开始了穿‘和服的生活……同时又建筑纯日本式的房子。这个房子落成的时候,他喜欢极了,要照相作纪念。”他和妻子、孩子已全然日本化了,穿和服、弹日本琴、住日本房子、吃日本料理,整日里大谈所谓日本精神以及如何做日本人。

在母亲明确留下遗嘱说不可以请日本和尚的情况下,他在母亲死后仍然大张旗鼓地办了一场日式的盛大葬礼。他的形象与王昶雄先生《奔流》中的台湾人伊东春生的形象不谋而合——伊东春生里里外外都完全看不出是台湾人,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未流一滴眼泪。他们即是被侵略者夸赞的那一部分所谓“归化”日本、甚至成为“皇民化”典范的台湾人。

《陈大人》中的陈大人,和《糖扦仔》中的糖扦仔则比假心假意对人的钱新发之流更为可恨。陈大人不仅靠做“御用”警察在乡里作威作福,还贪污、剥削,无恶不作,直至弄到悲惨可笑的结局也还不悔悟,对同胞仍是大骂“巴迦野郎”……而在乡里有权有势的糖扦仔在看上女学生月英之后资助她上学,又多方“关照”她母亲的面店,最后奸污了不愿嫁给他的月英,将其逼死。(在《泥沼中的金鲤》中也有类似情节。)陈大人、糖扦仔的形象,充分地表现了日据时期所谓“体面人”(实为奴才)沐猴而冠的丑态。他们越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就越是加倍地鄙视、折磨和自己一样的位于底层的台湾人,并且赋予自身这种行为以“日本化”的合理性,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民族属性,根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母体。这种心灵的扭曲与狰狞,既可恶又可悲。

日据时期的台湾人,从主流来看,一直盼望能早日光复,回归祖国。这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尤为如此。吴浊流先生在二战期间曾去过祖国大陆,只是他所见所感与他的想象并不符合。连年的战乱让大陆的现代化进程停滞,战火波及处是满眼的凋敝。

而战后早期接收台湾的国军形象的不堪也令歌唱光复的台湾人失望:“队伍连续的走了很久,每一位兵士都背上一把伞……有的挑着铁锅,食器或铺盖等……(玉兰)她内心非常难受,可是有日人在旁的地方也不愿示弱……虽然所得到的外观不是什么好的,可是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感……好像被人收养的孩子遇上生父生母一样,纵然他的父母是个要饭的……”(《波茨坦科长》)

当国民政府任命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陈仪领兵入台后,这里的治理腐败不堪,走私猖獗,物价飞涨。国民政府接管的行政机构、医院、法院等全部辞退了不会说国语的台湾人,很多人失业,且饱受从大陆来台的军民的歧视。这之后便发生了“二·二八事件”,成为台湾人和外省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吴先生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中,主人公胡太明便以一个在认同上始终迷惘的台湾青年形象出现在读者眼中。他在台湾当教员时喜欢上日本女同事久子,但却被久子以身份不同拒绝了。他之后在日本留学,以为可以提高身份,却照样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回到台湾后还是失业。而当他到大陆谋职时,也遇到比异族歧视更为尴尬的情形与矛盾,以至于他要隐瞒自己台湾人的身份。之后他还经历了入狱、战争,一切的理想都没能实现。他辗转各地,最后在悲愤中精神崩溃。

胡太明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一生,反映的是作为小说作者的吴浊流先生等为数不少的台湾知识分子对自我认同的迷茫、彷徨与探索。这是一种在流亡中的严肃思考,是一种由认同危机生发的寻根意识。

在以吴浊流为代表的台湾地区作家笔下,这种由内在的流亡而产生的流亡文学(或范围更大的台湾文学),其主人公的精神多因内心对“根”的疏离而异化,在找不到出口之后,往往会走向毁灭性的结局(如失踪、出走、疯狂、死亡等),这样的结局或可能在今天的现实中真正发生。这无疑给当今台湾地区的年轻知识分子一个值得郑重考虑与严肃回应的警示。

参考文献:

1.《吴浊流选集》小说版,台北广鸿文出版社1966年12月出版。

2.吴浊流汉诗集《风雨窗前》(其中附录《先生妈》《陈大人》),苗栗文献书局1958年5月发行。

3.吴浊流中篇小说《波茨坦科长》,台北学有书局1948年出版。

4.傅恩荣译、黄渭南校阅吴浊流小说《亚细亚的孤儿》,台北南华出版社1962年6月出版。

5.王昶雄中篇小说《奔流》,载《台湾文学》第3卷第3期(1943年),后收录于《台湾小说集》,大木书房出版。

对于初读中国台湾地区文学的大陆人来说,实在产生不了像台湾作家吴浊流先生的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类似文化认同之类的困惑;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惊讶于如此一个理所当然不用思考的问题居然会困扰台湾人这么久。这大抵是因为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归属感是一出生便有的,也可以说是这几千年来一代代传承、从未割裂的,我们的“根”是唯一且不变的。无论祖国是落后还是繁荣,我们的民族与文化认同都不会有丝毫的动摇。再来看台湾地区,由于近代时局的变换,关于认同的问题一直不断地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台湾人。为此,许多知识分子都在苦苦追寻答案。

总的来说,中国台湾地区近代以来出现的认同情结、寻根意识当与两个主要的因素有关,一是政权的更迭,二是独特的地理位置。台湾的近代历史绝对不能忽视的就是日本对其长达半个世纪的占领与殖民,它在文化和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对台湾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影响。

甲午战争(1894—1895年)以来,日本侵略者一直在台湾地区大力推行所谓同化(实则为奴化)教育,诱引台湾人去做“真正的”日本人。可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本质上的对立,和台湾地区一直以来的殖民统治的高压氛围,使得成长于这一时期的台湾年轻人处于一种认同的迷惘之中。他们既接受了在当时相对现代化的日本式教育,体会到现代化的种种好处,可是又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侵略者的压迫和失去“根”的失落。而隔海相望的祖国大陆纵使有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却也因那一片海洋而被隔绝。

与此相应,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文学也经历了好几次明为文学的论战,实为文化认同的论战(除了新文学发展的萌芽期主要为单纯改革语文的那次论战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台湾的新文学到底应该使用哪一种语言写作呢?是祖国大陆的白话文(北京话文)、台语还是日本语?首先在语言的使用上,作家们就要进行痛苦的抉择。到底是把台湾文学放入中国文学的大体系中,还是将之剥离出来,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关于文学本土化问题的论争。不过,随着日本侵略者在政策上的变化(全面推行“皇民化”政策),文学的创作便只余以日本语文为工具的选项了,文化上的“根”渐被混淆了。而后在光复初期,来台接收的国民政府又管理不力,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了“二·二八事件”(1947年)。原本期待光复却被现实泼了冷水的台湾人对待外省、大陆、政府的态度更加微妙。7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以恢复,许多台湾人的自我认同问题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

而以《亚细亚的孤儿》一书道尽日本统治时期台湾人身份模糊、迷失处境而出名的吴浊流先生(1900—1976)可谓是经历了近代台湾地区最重要的两个时期:日据和国府。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作家们将台湾人的这种认知的彷徨、迷失和不断的寻根放入到文学创作之中,才让我们读到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宝岛台湾命运的深刻思考。

关于我要讨论的主题,在先生的笔下主要有两种台湾人的形象:1.努力却仍得不到与日本人同样待遇、在所谓同化中沉沦的知识分子(如《功狗》里的洪宏东、《水月》里的仁吉);2.御用绅士(《陈大人》、《糖扦仔》等)。

先说所谓同化吧。成长于日本统治时期的知识分子,即便从小就接受完全日式的教育,对日本的“认同”也多半是矛盾与痛苦的。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学习日本文化、日本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永远只能是次等公民,永远得不到与在台日本人相同的待遇,更不可能成为如侵略者所许愿的“真正的日本人”。

在吴先生的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描写:“二等车是玉兰很不容易坐的,他觉得身份忽然高起来”,“当时日人对台湾人动辄就处笞刑”,“你们是野蛮人……你们这样的清国奴如何配作日本国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这种不平等本身就是日本侵略者维护殖民体制的根基所在。它对底层人民是精神与文化的折磨,对知识分子更是一种宿命性的悲剧。不少知识分子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中由迷惘走向了沉沦与毁灭。

在《水月》中,主人公仁吉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抱负很大,也有很高的理想”,现实让他不得不到制糖会社做雇员,但是因为台湾人的身份,“这十五年间他虽然对‘会社有过不少贡献,但‘会社却从来也没有改善过他的待遇……仍然是个雇员……制糖会社虽然很赚钱,只是对台湾人这样刻薄……”小说的结尾是无奈而且悲伤的——仁吉突然忍无可忍地对妻子说:“兰英,兰英,我要去东京。”妻子却流着泪说他梦还未醒,“可是他少年时代所抱的理想,他所憧憬的世界,他的美丽的梦,纵然已经过了十年二十年,还是那样美丽地荡漾在心头”,这种无可为的怅惘和对现实的无奈,实在令人叹息。

再说“御用绅士”吧,他们其实是一些面对殖民者的压迫、歧视而自我作践,心灵变异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在文化上认同日本,在很多时候还傍依殖民者而充当压迫同胞的角色。

《先生妈》里面的钱新发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日本人。他还视说台湾话、穿台湾衣的母亲为“眼中钉”,不愿母亲到客厅接待客人。“日本政府许可台湾人改姓名的时候,他更怕落后,立刻把姓名改为金井新助,并且挂起新的门牌,同时家族开始了穿‘和服的生活……同时又建筑纯日本式的房子。这个房子落成的时候,他喜欢极了,要照相作纪念。”他和妻子、孩子已全然日本化了,穿和服、弹日本琴、住日本房子、吃日本料理,整日里大谈所谓日本精神以及如何做日本人。

在母亲明确留下遗嘱说不可以请日本和尚的情况下,他在母亲死后仍然大张旗鼓地办了一场日式的盛大葬礼。他的形象与王昶雄先生《奔流》中的台湾人伊东春生的形象不谋而合——伊东春生里里外外都完全看不出是台湾人,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未流一滴眼泪。他们即是被侵略者夸赞的那一部分所谓“归化”日本、甚至成为“皇民化”典范的台湾人。

《陈大人》中的陈大人,和《糖扦仔》中的糖扦仔则比假心假意对人的钱新发之流更为可恨。陈大人不仅靠做“御用”警察在乡里作威作福,还贪污、剥削,无恶不作,直至弄到悲惨可笑的结局也还不悔悟,对同胞仍是大骂“巴迦野郎”……而在乡里有权有势的糖扦仔在看上女学生月英之后资助她上学,又多方“关照”她母亲的面店,最后奸污了不愿嫁给他的月英,将其逼死。(在《泥沼中的金鲤》中也有类似情节。)陈大人、糖扦仔的形象,充分地表现了日据时期所谓“体面人”(实为奴才)沐猴而冠的丑态。他们越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就越是加倍地鄙视、折磨和自己一样的位于底层的台湾人,并且赋予自身这种行为以“日本化”的合理性,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民族属性,根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母体。这种心灵的扭曲与狰狞,既可恶又可悲。

日据时期的台湾人,从主流来看,一直盼望能早日光复,回归祖国。这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尤为如此。吴浊流先生在二战期间曾去过祖国大陆,只是他所见所感与他的想象并不符合。连年的战乱让大陆的现代化进程停滞,战火波及处是满眼的凋敝。

而战后早期接收台湾的国军形象的不堪也令歌唱光复的台湾人失望:“队伍连续的走了很久,每一位兵士都背上一把伞……有的挑着铁锅,食器或铺盖等……(玉兰)她内心非常难受,可是有日人在旁的地方也不愿示弱……虽然所得到的外观不是什么好的,可是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感……好像被人收养的孩子遇上生父生母一样,纵然他的父母是个要饭的……”(《波茨坦科长》)

当国民政府任命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陈仪领兵入台后,这里的治理腐败不堪,走私猖獗,物价飞涨。国民政府接管的行政机构、医院、法院等全部辞退了不会说国语的台湾人,很多人失业,且饱受从大陆来台的军民的歧视。这之后便发生了“二·二八事件”,成为台湾人和外省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吴先生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中,主人公胡太明便以一个在认同上始终迷惘的台湾青年形象出现在读者眼中。他在台湾当教员时喜欢上日本女同事久子,但却被久子以身份不同拒绝了。他之后在日本留学,以为可以提高身份,却照样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回到台湾后还是失业。而当他到大陆谋职时,也遇到比异族歧视更为尴尬的情形与矛盾,以至于他要隐瞒自己台湾人的身份。之后他还经历了入狱、战争,一切的理想都没能实现。他辗转各地,最后在悲愤中精神崩溃。

胡太明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一生,反映的是作为小说作者的吴浊流先生等为数不少的台湾知识分子对自我认同的迷茫、彷徨与探索。这是一种在流亡中的严肃思考,是一种由认同危机生发的寻根意识。

在以吴浊流为代表的台湾地区作家笔下,这种由内在的流亡而产生的流亡文学(或范围更大的台湾文学),其主人公的精神多因内心对“根”的疏离而异化,在找不到出口之后,往往会走向毁灭性的结局(如失踪、出走、疯狂、死亡等),这样的结局或可能在今天的现实中真正发生。这无疑给当今台湾地区的年轻知识分子一个值得郑重考虑与严肃回应的警示。

参考文献:

1.《吴浊流选集》小说版,台北广鸿文出版社1966年12月出版。

2.吴浊流汉诗集《风雨窗前》(其中附录《先生妈》《陈大人》),苗栗文献书局1958年5月发行。

3.吴浊流中篇小说《波茨坦科长》,台北学有书局1948年出版。

4.傅恩荣译、黄渭南校阅吴浊流小说《亚细亚的孤儿》,台北南华出版社1962年6月出版。

5.王昶雄中篇小说《奔流》,载《台湾文学》第3卷第3期(1943年),后收录于《台湾小说集》,大木书房出版。

猜你喜欢

台湾人台湾地区知识分子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参与家事审判机制及其启示
台湾人在上海的公益活动
台大教授一席话“骂醒”所有台湾人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以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为参照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台湾地区拟修订车辆容许耗用能源标准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