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体会

2014-08-08青献春青小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研究教学效果

青献春+青小星

[摘要] 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反应本质的科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领头学科,在医学众学科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介绍了作者在承担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学、中药学和护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生物化学授课任务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121-03

Application experienc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Biochemistry course

QING Xian-chun1 QING Xiao-xing2▲

1.Department of Biochemisty,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yuan 030024,China; 2.Institute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Giessen Germany,Germany 35392,Germany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a leading subject in research of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as science of studying the essence of metabolism reaction of organism itself,whi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rse of medicine.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obtaining a good teaching effect in taking 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CM,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pharmacy and nursing undergraduate biochemistry 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methods of different made of good teaching effect applying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Biochemistr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search;Teaching effect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学科,也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领头学科[1],也是某些领域研究的基础学科。本学科因其内容繁杂、概念抽象、理论性强,而被学生认为是“三难”(难理解、难记忆、难掌握)学科,因此,如何于一个学期中,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呢?这就成为必要思考的问题了。作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 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1.1 教材质量必须保证

生物化学是主要用化学的原理和语言在分子水平解释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2]。教材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好的教材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石。在教材上,我们选用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国家规划教材。该教材语言简明细致,内容体系完整,有详有略,如在教授化学部分中对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及重要官能团,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等都作了详细的讲解,而对它们的性质则只作了一般的概述,这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也不影响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这样既调整了激素调控等章节内容,也将蛋白质、酶学和糖脂代谢部分内容作了重点讲授,比较符合我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

1.2 结合实际,增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在我校,《生物化学》课程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加之我校招收文科生较多,化学基础较差,特别是文科学生多数没学过《有机化学》,学《生物化学》感到非常困难,我们先在护理学院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在护理专业把《生物化学》教材改为《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调整代谢模块章节顺序:增加医用化学内容,为学生填补化学的必备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学《生物化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夯实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为《生物化学》课程做了铺垫。

1.3 与时俱进,教授最新科学动态

很多院校在授课时,往往照搬前人的经验,以“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传统式授课方法为主[3-4],但是,该方法古板、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故而,我们在授课时,引进一些国内外最前沿的相关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其生命科学视野,如现代科学技术中较为热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研究进展[5],在基因层次上介绍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同时,必要时还通过生物化学的原理与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些理论相联系,这种授课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方法的扩展

2.1 图文并茂,多媒体立体教学展风采

对于中医院校各专业文科学生来说,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生物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本学科的理解掌握上相对困难,不少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化学基础差就产生了消极情绪,有的学生还有排斥和畏惧心理。通过多媒体立体教学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为载体,多角度、多方面,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使枯燥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2.2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到生物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讲脂类时,举出含不饱和脂肪酸DHA(20碳五烯酸)和EPA(22碳六烯酸)的奶粉,并与其他奶粉作了详细的比较对照,进而了解其优势之处;在讲核苷酸代谢时,常以尿酸高而引起痛风症,蛋白质代谢中酪氨酸酶缺乏而引起白化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苯丙酮酸尿症,儿茶酚胺缺乏引起震颤麻痹,碘缺乏引起呆小症等相联系[6]。

2.3 激发学生思维,增加生化教学趣味性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进行了许多大胆突破。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式、比较式、发散式等[7]。我讲每一章时就先提出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对联和口诀也是我们常利用的教学形式,这样,一些重要生化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记忆得更好、更快,这种方式不但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且简明扼要,并容易接受。在对20种氨基酸的记忆时,我们编了顺口溜来讲解:“六伴穷光蛋,酸谷天出门,死猪肝色脸,只携一两钱。一本落色书,拣来精读之。芳香老本色,不抢甘肃来”,不仅便于学生快速记忆这些常见氨基酸的名字,而且对其分类和结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以便于学生们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利用顺口溜“留(甲硫)苏鞋(缬),异常亮,显本(苯丙)色,真不赖”或“携一本淡(蛋)色书来”[(缬氨酸,异亮(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8]]让学生掌握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也同样达到了目的。又如讲温度和pH值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用“寒也热也,三七三八即适温;酸也碱也,酸碱适宜方为佳”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2.4 运用启发和探究式教学[9],结合临床实践与理论

临床医学的基础是生物化学,服务于临床是教学的目的,但是在学习基础课过程中,无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对基础服务临床最大的困惑,《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就不能被医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这一问题通过案例启发式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如结合糖尿病,讲述糖代谢异常时,用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引入课题,紧紧围绕糖尿病典型症状的生化机制进行糖代谢的讲解。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对糖尿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讲脂代谢一章时,常联系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使学生结合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更好地认识临床疾病,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3 教书育人德为先,以身作则树表率

育人是教书的精髓。一直以来,功利化对社会有强烈的影响,工具性教育普遍成为大学教育的倾向。学校只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教师只将专业性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人文和道德等理念却被忽视了[10]。在授课中,学生的人文和道德等理念需要被关注。讲授绪论时,在讲授我国生物化学发展史,可以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并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适时将生物化学先辈们在研究生物化学过程中“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史实引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在讲授实验课时,需要灌输给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自主动手能力以及遵守公共秩序等良好品质。

《生物化学》在众课程中地位显赫,且课程知识范围广、内容抽象难懂,让非生物专业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该课程有相对全面系统的掌握是个不断值得研究的问题。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进行的一些成功改革,无论是在知识的积累,还是在思想素质的提升上,都可以使学生有很大的收获,使我们的教学改革继续进行,且更增强和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同时也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国斌,席国萍.抓住三个基本教学环节,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8):778-780.

[2]王希成.生物化学[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3]王永中,张部昌.PBL与图表结合的教学法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实践[J].生物学杂志,2009,26(3):81-83.

[4]张部昌,余嗣明,李平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8,25(1):67-68.

[5]唐炳华.生物化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6]金国琴.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7]陈国林,王文.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94-3195.

[8]肖永红.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62-163.

[9]胡玉萍.多种教学方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5):2522-2523.

[10]青献春.化学课中应用质疑——释疑教学法之我见[J].药学教育,1998,14(1):21-30.

(收稿日期:2014-03-06本文编辑:许俊琴)

[基金项目] 山西中医学院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第三批立项项目(2013120)

[作者简介] 青献春(1957-),男,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中医硕士生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青小星(1986-),男,德国吉森大学医学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教学研究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