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2014-08-08于静刘健廖巍

学理论·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安全教育高校

于静 刘健 廖巍

摘 要: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在校学生的身心安全是高校稳定的头等大事,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校的学生安全问题明显增多,发案率上升,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普遍缺乏。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极大挑战。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归纳总结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创新方法,即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从而顺利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172-0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安全上的需要列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人们无不期盼着社会稳定、国家安定,希望自己和家人朋友平安。大学生活是绝大多数学生独立生活的开端,而安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保障。关注校园安全,确保学生平安,是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心愿。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各项深层次矛盾凸显,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更易受到冲击,这就要求高校和大学生更加重视安全教育,注重内容和方法的创新,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

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形势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没有稳定的社会,高校的安全稳定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国社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不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如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金钱至上价值观导致的拜金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让部分人铤而走险;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劳动力过剩,流动人口增多引发犯罪;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型高科技犯罪开始不断出现。父母对孩子溺爱致使大学生自立独立能力较差,心理脆弱,难以承受压力。而从高校自身来看,扩招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很多高校开始多校区办学,增加人口流动性,且新校区往往离城区较远,周边环境复杂;后勤社会化也使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这些都对大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目前大学校园的不安定因素主要呈现以下新的特点: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盗窃、诈骗等案件有所增加。大学生伤人,甚至伤人致死的情况不时发生。网络犯罪案件开始大量出现。因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导致的自杀或出走的学生增多。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涉及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人身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等几大类。

(一)人身财产安全

引起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伤害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群体活动的组织防范不到位;体育运动场地设施问题;实习实验出现意外;因恋爱、酗酒等导致的故意伤害;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盗窃或抢劫;饭菜不洁净引发疾病;交通安全;火灾;传销;等等。

(二)心理安全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大学生群体也成为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其诱因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恋爱与性、性格缺陷、适应能力差等。其后果也往往较为严重,易导致自伤乃至自杀事件。

(三)网络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遍应用,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网络正在改变着年轻一代的学习、娱乐、交友等生活方式。大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同时,来自于网络的暴力、色情、诈骗等不良信息也对大学生带来威胁。

(四)国家安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须。然而,境外敌对势力为了分化、西化社会主义中国,采用多种手法进行破坏活动。如在大学校园里传播反动宗教;利用各种渠道灌输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制造谣言;煽动师生不满情绪等。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创新体系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安全问题。教育部在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此外,在多项法规中也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整合资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制度尚不完善,或疏于制定,或可操作性不强,这也反映出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制度是比道德、文化价值观更为强硬的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高校首先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来规范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约束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行为,明确高校各部门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应肩负的职责。例如,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由后勤部门制定执行;实验室安全制度对应实验室管理处;消防、交通安全有关制度对应保卫处等。同时,做好相关制度的宣传、检查工作,切实将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

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必修课程,是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基础的安全防范技能、培养安全态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方式。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让零散的、单一的、随意的安全教育变得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1.课程定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入校后第一学期修习。同时随着年级的提升,也可设置心理、恋爱婚姻、求职权益维护等选修课程。

2.师资队伍:吸纳选拔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老师、一线辅导员和保卫处工作人员等,组建一支专人负责、人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培训,“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外面专家来校讲课;将骨干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采取集体研讨备课方式,确保授课质量。

3.教学内容:《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学分一般为1学分,16学时。传统的安全教育包含的内容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此处不一一赘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体系内还应涵盖如下新的内容:

安全意识教育:重点是唤醒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针对刚离开家,开始独立生活的学生来说,在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时,要时刻保持安全的底线。安全教育课程就要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们绷紧安全这根弦。

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大学生通过学习,应能够客观准确分析我国国情及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自觉抵御西方政治、宗教渗透,抵制不良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特别是面对诸如国家领土之争等事件,大学生要有激情,更要理性地来表达爱国情感。

心理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应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入手,不卑不亢,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住集体宿舍,过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如何正确面对困难挫折都应涉及。

网络安全教育:网络是把双刃剑,带来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一些反动、暴力、色情的信息,乃至谣言也在网络上泛滥,要教给学生对不良信息的甄别力和拒绝力,不能随意转发,更不能相信。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近来还发现少数学生网上购物成瘾,透支消费,无法自控。利用网络高科技手段的犯罪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这些都需要给学生一一提醒。

求职安全教育:进入求职季节,不少学生四处面试,争取实习机会。学生急于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也给骗子以可乘之机。有的学生看到虚假招聘信息,不知道核实就上门面试;有的不仔细阅读录用合同,签下不平等条约;有的学生被骗工作却拿不到工资;近年来也时常有学生深陷传销窝点,费尽周折才能脱身。我们在授课时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不能轻信,保持清醒头脑。

4.教学手段:采取课堂讲述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老师在进行必要的讲授后,可以进行模拟情景演练,让学生分组扮演、讨论,分享心得。也可制作专门的安全教育网站作为教学辅助,网站内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分享安全教育文章,设立互助版块,鼓励大家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演练

除安全知识的传授外,更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这种形式更加直观,更重要的是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学生不至慌乱无措,导致事件升级扩大。如新生入校初期的消防安全演练,可以帮助新生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了解火场自救知识,熟悉快速逃生地形。

(四)大力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在不同的时间,社会热点和学校工作重点会不断变化;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安全工作的重点也在变化。高校可利用校园媒体、广播、宣传栏、横幅、海报等,配合当下安全教育热点,进行宣传,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依托团学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如安全知识竞赛、征文、安全情景剧大赛、讲座、逃生演练、反恐演习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

(五)建立高校各部门协同合作机制

高校安全教育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应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各部门建立协同合作机制,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六)建立家-校-社会联动机制

高校在学生入学伊始应与家长沟通,包括互留通讯方式,对家长进行常见安全问题的培训,如遇到学生安全事件应先与辅导员老师沟通确认,而不要盲目相信一些诈骗电话、短信;发现学生异常现象马上进行沟通获得准确信息。学校也可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密切合作,邀请专业人士到校指导,建立全社会关注高校安全问题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李岚清同志曾说过:“生命不存,谈何教育?”高校对学生的责任首先就体现在对学生生命的关爱。高校应进一步提升安全教育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水平,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从而顺利实现高校各项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贾明远.大学生安全教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王秀章.大学生安全知识指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韓希民.新编安全教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4]曹润花.创新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安全教育高校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及教育途径的机制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