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
2014-08-08朱叶
朱叶
摘 要: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借助传媒进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析研究新传媒对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影响并因时制宜积极探索其应对策略,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关键词:新传媒;人才培养;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159-02
传媒,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新传媒,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运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客户端、wifi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广泛普及和使用,高校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接受信息来源多且快的特征,由于辨析能力的差异和思维活跃的程度区别,高校借助传媒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传媒手段显然已捉襟见肘、不适事宜。分析研究新传媒对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影响并因时制宜探索其应对策略,培养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传媒对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功能
传媒对高校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它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舆论导向、先进文化传播和理想信念、道德、法制教育等等。
1.舆论导向功能
准确的舆论导向,对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传媒覆盖面广、信息量多,感染力和时效性强的优势决定其舆论导向作用正日益凸显出来[1]。传媒通过舆论导向可以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修养和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改变他们的思维定式,对学校、社会与事物产生正确的认识,更可以杜绝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在校园内传播,净化高校学习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正因为传媒的功能可以树人,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一直致力于传媒设施的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传媒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舆论导向功能。
2.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
高校是各种文化、思想交流和碰撞的阵地,传媒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传播先进文化是高校的神圣使命。通过传媒可以有效地传播校园先进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提高其辐射力和影响力,可以广泛展示广大师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直射学校的精神面貌,更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吸纳能力,使他们积累雄厚的文化资源,为高校先进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对理想信念、道德、法制的教育功能
理想信念处在模糊混沌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型的高校大学生,直面市场经济大潮涌现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会茫然不知所措。传媒作为高校的“喉舌”,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的重任。高校通过传媒可以弘扬崇高理想信念,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二、新传媒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与挑战
传统传媒工具《校报》是绝大多数高校采用的重要的新闻媒体和文化载体,是高校师生获取学校信息的有效途径。它具有管理规范、发展成熟等优点,但出版周期较长、容纳信息量有限,而且是单向传播,缺乏互动性。校园广播也是较早出现的校园媒体之一,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站,每天定时播出节目,能够达到时效性和有声传播的良好结合,丰富了广大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因广播播出时间及播出方式的局限性,不易保存,不适合深度报道。校园有线电视具有形象丰富,关注度高,触及面广,送达率高的特点,成为广受欢迎的高校传媒形式。但由于学生收看电视受到时间、内容、形式、设备、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校园有线电视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传媒应运而生。微信、微博、客户端、wifi等现代通信工具广泛普及并被高校大学生广泛使用。由于互联网新传媒具有与传统传媒迥然不同的信息来源多、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真伪辨别难等特点,这就给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
1.新传媒信息量剧增和信息源真伪的影响与挑战
新传媒的特点与功能让高校大学生自由遨游在信息的海洋里,他们了解信息渠道多、接触信息面广。这种日益膨胀的信息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信息空间,但由于高校教育对象个体的差异,信息辨析能力的不同,海量信息的鱼龙混杂,往往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成为信息的奴隶。更由于现代信息控制和过滤技术的相对滞后,大量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真伪信息源,鱼目混珠,导致伪假信息“假作真时真也假”,形成网络信息传播的失控和虚假不良信息的泛滥。这种现象严重混淆了高校识别能力、抵抗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養的当代大学生的视听,对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新传媒低俗化、娱乐化倾向的影响与挑战
新传媒作为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并呈现大众化态势,它适应了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后的休闲娱乐需求,也为国家GDP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某些传媒产业甚至唯利是图,制作传播凶杀、暴力、色情等动漫、肥皂剧、电子游戏等庸俗不堪、哗众取宠的作品。这对于分辨能力差、模仿性极强的正在塑型过程中的青年学子们来说危害极大,因为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追求。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敲响了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警钟。
3.新传媒外来文化与日俱增的影响与挑战
新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传播使地球城镇化、集市化,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几百万条信息,是信息化时代的显著特征。新传媒与日俱增外来文化的传播,犹如汹涌的海啸,不可阻挡。因为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冷战时期“和平演变”成为主旋律,利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支配地位的优势,利用新传媒高科技公开传播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弘扬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和民主,夸大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煽动国内极端分子挑起政治事件,唯恐天下不乱。这给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更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不容忽视的挑战。
三、新传媒对高校人才培养影响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传媒作为时代的产物已广泛为人接受和使用,作为好奇心很强、接受新生事物快的高校大学生,几乎沉浸和陶醉在新媒体的汪洋大海中。直面其影响与挑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适应形势、顺势而为,消除新传媒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不断探索新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办法,以人为本、因势利导、主动出击,让新传媒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强有力的工具并充分发挥其教育效能。
1.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当代大学生对新传媒的需求
我们知道,在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信息需求、娱乐需求和展示需求[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是在校大学生,内容上的无趣、形式上的呆板,传统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利用率、关注度日益下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培养的效能也每况愈下。新传媒的崛起,高校大学生趋之若鹜,因为新传媒既为他们提供了在线看电影、玩游戏等减轻精神、学习压力的娱乐需求,又为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自我展示的平台。但是不要忘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信息需求才是娱乐需求和展示需求的基础。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充分理解尊重当代大学生对现代化新传媒的需求,在教育载体上采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微信、微博、客户端、wifi等现代化新传媒工具,就能在教育内容上抢占先机,使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因势利导,加强高校新传媒互联网建设
新传媒不是洪水猛兽,高校不应谈“网”色变,应当顺应历史潮流,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加强高校新传媒互联网建设。在后勤尚未真正社会化、经费不是很宽裕的高校,可以利用社会电信网络资源,在公寓宿舍开通有线网,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畅游世界,共享网络资源。在教室等公共区间开设无线wifi;让大学生在校园的任何一处,不受空间的制约,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娱乐需求和展示需求。当然,高校应及时制定《校园互联网使用实施意见或办法》,规定校园网络开放使用的时间,积极引导大学生安全、文明地使用网络资源。
3.主动出击,抢占高校新传媒人才培养功能的制高点
主动出击,抢占新传媒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制高点,既是新形势赋予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也是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天赐良方。因为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传受双方的互动。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传媒为传者和受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互动形式与空间,如聊天室、讨论区、留言板、飞信平台等。这些新传媒通过立体的声音、多彩的文字、优美的动画、便利的视频等新颖灵活的形式吸引学生,广受学生喜爱。为此,高校学生工作者一定要主动出击,抢占高校新传媒人才培养功能的制高点。我们应当深入学生QQ群、人人网、微信微博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新传媒领域,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创建个人微博、博客,针对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布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心得和文章,以更为开放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可以寓教于乐,积极开展动漫、电子书、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的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努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把人才培养工作做细、做实。
新传媒给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挑战也是严峻的。从严峻的挑战中寻求发展机遇,从深远的影响中探索出有益的对策。分析研究新传媒对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影响并因时制宜积极探索其应对策略,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何纯芳.现代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2]张晓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