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国对华贸易的中转站——恰克图

2014-08-08冯璐璐

学理论·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垄断

冯璐璐

摘 要:中俄历来都有很深远的经济交往,其中在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贸易持续时间长、规模范围大,成为中俄经济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从1728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开始,在之后的两百年间,俄国逐渐垄断了中国内地的陆路贸易。恰克图在清代中俄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中转站。就对中俄边境恰克图贸易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俄贸易;恰克图;垄断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112-02

在清代中俄贸易史上,恰克图边境贸易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地理位置关系,中俄海上贸易一直没有像欧洲其他国家那样在中国外贸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陆路贸易方面俄国则一直傲视群雄,没有国家能与之匹敌。马克思在《俄国的对华贸易》中曾说过:“在内地陆路贸易中,他们(俄国)不会有什么竞争者。”[1]恰克图在俄国和西欧历史文献中享有“西伯利亚汉堡”和“沙漠威尼斯”的美誉,1728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之后被确认为边境贸易市场,在此后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恰克图贸易逐渐发展壮大,同时由于这种贸易的增长,位于俄国境内的恰克图就由一个普通的要塞和集市地点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城市,作为“咽喉”要道,成为中俄贸易的中转站。

一、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的兴起

中俄恰克图贸易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28年《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到18世纪末,恰克图贸易得到初步发展;19世纪上半叶,是恰克图贸易最繁盛的时期;19世纪下半夜,由于沙俄对中国的侵略,贸易逐渐走向衰落。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恰克图边境贸易的兴起。

17世纪初期,中国西北蒙古各部开始同俄国进行小规模的交易,中俄之间经常性的直接贸易由此开始。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双方正式将贸易条款写进条约内。1727年9月1日,沙俄和清政府在恰克图草签《连斯奇条约》,俄方称《恰克图条约》,次年正式换文,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市,河北划归俄国,河南中国境内部分称为“买卖城”。恰克图和买卖城的商人可以自由往来,不受限制。19世纪30年代,帕尔申曾到该地旅行,他说:“他们(指中国商人)甚至在不做买卖的的时候也从早到晚一直待在恰克图,串门、吸烟、闲聊。……他们是每日都来的常客、朋友。”[2]在条约签订前,俄国商队只能以“使团”的名义与中国进行贸易,条约签订后,俄国商队来华贸易排除了种种限制,两国有了固定的贸易地点,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在恰克图边境贸易中,中俄双方为确保互市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及时处理有关事宜,都设置了官员和衙署。清朝选派内务府的官员担任恰克图章京,设立满洲、蒙古库伦办事大臣来管理恰克图贸易,同时实施照票制度,通往恰克图买卖皆由理藩院章京管辖,规定到恰克图经商的人员、车辆、货物都得登记管制,俄国在恰克图设有负责行政和边防事物的官员,后又设有税务总监,专管边市贸易和征税。

中俄双方在恰克图贸易中实行物物交换原则,在双方交易的货物中,中国输入的主要货物是各类丝织品,约占每年输俄货物总值的90%以上,此后棉布的出口额逐年增大,很快就超过了丝织品。到18世纪下半夜,茶叶在恰克图贸易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占中国全部出口商品的15%左右,茶叶成为继棉布之后居第二的出口商品。到19世纪,恰克图的茶叶贸易迅速超过棉布和丝绸,牢固占据第一的位置。在1800年俄国输入的茶叶为2799900俄磅(普特,每普特约为16.38公斤),而1837-1839年茶叶输入年均为8071880俄磅[3],茶叶输出量激增;而且在中国输往俄国的全部商品出口额中,1802-1807年间茶叶占42.3%,1841-1850年间已经上升到了94.9%[4]。除丝织品、棉布和茶叶外,输入俄国的中国货还有瓷器、烟草、大黄、扇、各种家具等。

俄国对华输入的商品中,皮毛所占分量最大,这就是所谓的“彼以皮来,我以茶往”[5]。1785年以前,俄国毛皮出口额约占当时俄国出口总额的85%,后来毛皮出口额开始逐年下降,1792-1800年间,毛皮比重降到70%,1825年约占全部出口数的半数,1854年只剩下5%[6]。由于毛皮出口的缩减,俄国开始大力发展呢绒工业,19世纪初,大幅度提高呢绒对华输出额,19世纪30年代,俄国对华出口呢絨约占出口总额的29%,到30年代末已经超过50%,前期俄国运往中国的呢绒大部分是西欧或波兰生产的,但到40年代后期已经全部为俄国自己生产的了,可见,恰克图贸易促进了俄国呢绒工业的发展。在俄国货物中,除了比较重要的毛皮和呢绒之外,还有铁器、亚麻制品、金银线等,但出口额所占比重都很小。

二、俄国以恰克图为中心对华贸易的垄断

《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恰克图的贸易地位日益突出,俄国政府更是从中获得巨额利润,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大,俄国便以此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对华贸易的垄断。当时的国际环境是法国大革命后,欧洲进入拿破仑时代,持续不断的战乱使欧洲各国通往中国的海上贸易几乎中断,大量生意被迫转移到陆路。在俄国境内,政府通过税收手段获取利润,1800年俄国政府先后颁布了《恰克图贸易章程》和《对恰克图海关及各公司股东的训令》,规定对华出口商品减税,如呢绒免税、皮革和毛皮减税、俄商代理的欧洲毛纺织品减税,而对于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和棉布等则提高税收,并且严禁外国人前往恰克图贸易,通过恰克图一切对华贸易,只能由俄国商人经手。英国商人想开发中国北方市场,将丝织品运往中国销售,但同所有外国人一样,俄国拒绝英国参与恰克图对华贸易,因为俄国人不愿外国人从中得益,所以英方只能将资本置于俄国公司的名义下经营。

至此开始,从1800年至1824年,中俄贸易每五年增长20%—25%,24年间接近翻一番。《剑桥晚清史》中也证实,从1800—1824年,恰克图贸易总额增加了将近90%,进入高峰状态。苏联史学家斯拉德科夫斯基的统计资料表明,1829年的中俄双方互相出口的总价值,达到了1768年的30多倍[7]。到19世纪30年代,通过恰克图进入中国的俄制毛呢,比通过广州进入中国的英制毛呢,多出三分之一。在中国北方,俄制毛呢开始大面积流行,巨大的中国市场成为拉动俄国工业化的市场动力。恰克图边境贸易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提供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马克思认为恰克图为俄国工业品“打开了在别处找不到的销路”。俄国享受着“渠道垄断暴利”,获取巨额利润。

三、恰克图边境贸易对两国产生的影响

俄国是中俄贸易的最大受益者,恰克图边境贸易不仅给俄国带来巨大的贸易利润,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恰克图边境贸易给俄国国库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从1760到至1775年,恰克图贸易在俄国外贸中的比重由7.3%上升到8.3%,恰克图关税收入则由占全俄关税总额的20.4%上升到38.5%[8]。这笔位数不小的收入,不仅支持了俄国连年不断的对外战争,也加速了俄国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其次恰克图贸易给俄国工业带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中国市场的巨大利润引起了俄国极大的兴趣,贸易发展起来以后,俄国先后在东西伯利亚兴建了制革厂、羊毛加工厂和呢绒场。1773年俄国首家制昵工厂在捷利姆建成投产,在1790年到1797年间,该厂生产的呢绒大部分运到恰克图后销往中国。1847—1851年间,俄国输华工业品就占其工业品出口总额的47.74%[9],恰克图边境贸易成为俄商心目中的推销圣地。再次,俄国商人也从恰克图贸易中攫取了巨额利润。据统计,十八世纪的恰克图,对华毛皮贸易可以给俄商带来200%-300%的利润,比如1773年俄商在勘察收购海懒皮价格为40—60卢布,次等品每张仅值25卢布左右。而同年在恰克图市场上卖给中国商人时每张定价为90—100卢布,有的质量优等每张高达140卢布。俄国商人用毛皮交换中国的丝绸,茶叶等,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赚到了更大的利润。

从中国方面来讲,首先,恰克图贸易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恰克图—买卖城市场的毛皮、牲畜交易更加频繁。自18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通过在张家口等地设立关卡,对往返于恰克图、库伦等地从事牲畜、毛皮贸易的商人征收关税,给清政府国库增加了一笔收入。其次,恰克图贸易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开展后,俄国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棉布和丝织品等,以茶叶为例,中国商人每年都派专人到内地收购茶叶,通过长江运到汉口,然后在张家口转运,这样在张家口不但出现了专门加工和包装茶叶的商人,还出现了专业的运输团队,最后运至恰克图贩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再次,最后,恰克图贸易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以及毛皮产量较少,中国人民日常服饰多以棉麻为主,但在中国北方,毛皮是极佳的御寒材料,从俄国进口的毛皮和呢绒价格低廉,一度受到北方城镇居民的欢迎,在恰克图从事贸易的内地商人将俄国进口的皮毛和呢绒贩卖至内地,销量大且销路广,获利颇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恰克图在中俄关系史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它为中国商品以及文化向西方传播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将西方商品传入中国,它见证了中俄两国关系以及边境贸易的兴衰,为中俄两国人民的密切交往提供了场所和条件,双方商民的长期交往极大地增加了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为人们研究中俄关系史提供了更全更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28.

[2][俄]瓦西里·帕尔申.外贝加尔边区纪行[M].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编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0.

[3]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101.

[4]刘建生,刘鹏生,等.山西近代经济史[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84.

[5]何秋涛.俄罗斯互市始末[C]//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三卷.杭州:杭州古籍书店,1985:169.

[6][苏]卡巴诺夫.黑龙江问题[M].姜延祚,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69.

[7][苏]斯拉德科夫斯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简史[M].郗藩封,等,译,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201.

[8]孙守春.早期恰克图貿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猜你喜欢

垄断
金融开放背景下境内银行卡清算市场博弈策略研究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合作竞争
技术转让中的主要法律问题及对策
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分析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福特的自行车和滴滴的“垄断”
虚拟运营商法律问题研究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打车出行的影响
韩抱怨中国“垄断”航空市场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