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4-08-08黄倩倩
黄倩倩
摘 要:美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是我县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美好肥东的重要载体。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中党组织功能的发挥,我们对肥东县的美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美好乡村;农村基层党组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79-02
一、肥东县美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2年9月我县以“生态环境优美、乡风人文和美、群众生活甜美”为目标,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环境整治、人口集聚、产业支撑、文化养育、服务提升”五大工程,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打造肥东百万人民的幸福家园。结合全县的总体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共规划建设230个中心村,其中,36个精品示范村,确定12个重点示范村,作为2013年重点打造对象,并在年底接受考核验收。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12个重点示范村建设整体进展良好,不少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或进入扫尾阶段,剩下工程主要是绿化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环境整治;2014年、2015年重点示范村村居名单已经确定,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二、肥东县美好乡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
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各方面及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仅是农民,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尤其是一部分乡村两级的党员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的思想。对于村干部来说,尤其是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两级干部,他们在处理土地流转、整村推进等较棘手的问题时,常抱怨政策红线多,手中可以调用的物力财力匮乏,对群众的众多利益诉求深感无奈,有畏難情绪。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较弱
农村基层党组织人员构成不合理,村干部年龄偏大,有的村党员平均年龄58岁,结构老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缺乏创新进取精神。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仅仅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很少结合本地区位优势、村民实际情况发展本村经济,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虽然每个村党支部党员形式上都进行了“设岗定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到实处,也没有检查督促措施,效果不甚明显。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认真思考如何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却只想着自己如何将项目建设作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手段,损害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上下级间缺乏互动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上级和下级间联动较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部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给予的政策多举措少,程序烦琐。一些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烦琐,一方面时间紧迫,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接受验收,另一方面,却因为迟迟拿不到批复,资金不到位,甚至连启动资金都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工程耽搁,影响工程进度。二是一些乡(镇)政府与村(居)干部之间缺乏共识,形成乡镇直接全盘组织落实美好乡村建设,村干部不予积极配合的局面,一方面降低了村干部威信,另一方面也增加镇政府工作难度,影响了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对肥东县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为美好乡村建设打好思想基础
1.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各方面及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能否形成共识至关重要。要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相关文件,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吃透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美好乡村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而是一项惠农工程,不仅仅是打造“重点村”、“精品村”,而是“万村千乡”的整体推进;不仅仅是简单的修个广场、建个长廊,而是从加强基础设施和特色农业入手,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乡村。
2.开展调研活动。召开村干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广泛听取农民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美好乡村建设,达成共识,争取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思想基础。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1.加强对村党支部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有无一支甘于奉献、开拓创新、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对一个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班子中领导成员的个人力量更是不容小觑,他们担负着村民致富增收、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的任务。一个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群众认可度高、富有开拓进取精神、乐于奉献、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干部等充实到村党支部班子中,为美好乡村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2.加强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人才队伍有利于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大力推进“双培双带”工程,二是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对村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围绕美好乡村建设,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对其经济知识、法律法规、信息技术方面加大培训,学以致用。三是建立“人才库”,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建设,通过个人自荐、集体推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拔出一些工作有方法、发展有思路的年轻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建立一支以各类致富带头人、大中专毕业生为主体的后备干部队伍。
3.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对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反映出人们的信念、意识、思维活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不断激发自身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二是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凝聚民心。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区实际相结合,以服务群众为首要任务,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是创新党员管理激励机制。帮扶关心农村贫困党员及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建立党员生活救助补助制度,给予资金技术帮扶。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资和政治待遇,完善基层党员干部向上流动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打好社会基础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党的活动,落实党的工作,体现党的战斗力的基本单位,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个别村党组织难以领导和驾驭村务管理。其实,无论是村党支部,还是村委会,都必须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公正的权威,才会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村级事务中取得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保证美好乡村建设有序进行。
2.对村民进行民主政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民主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开始积极争取民主权利,但是由于对民主知识的缺乏,他们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民主权利,也不知道该从何实现,因此,需要大力宣传普及村民的基层民主知识,特别是大力宣传普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村务管理中去,努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3.巩固和扩大“阳光村务工程”,完善村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是村民实现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使村务工作有章可循。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以实用、有效为原则,凡需要公开的村务和民主管理范围内的事务都可建章立制并切实加以落实,例如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换届选举制度、财务公开监督制度等等,只有完善制度,才能保障村民民主管理的权利,这也是建设美好乡村,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的一个治本之策。
(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加强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上级党组织服务于下级党组织的长效机制。美好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单靠村级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上级党组织建立以政策激励、经费保障、工作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的机制体制,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做到对上负责、对下服务的有机统一。
2.建立村干部服务村民长效机制。一是加快便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美好乡村建设“11+4”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利用村企一体式村邮站,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农村基础业务,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农民生活和邮政通信的迫切需求,这也体现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二是建立便民服务行为长效机制。可采取村干部轮班制度,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名村干部能为村民提供有关政策咨询、生活求助、手续代办、监督投诉等多方面服务,并出台严格考核、跟踪督查等举措,确保干部服务群众尽职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