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临终关怀的参与
2014-08-08刘丽韩传强
刘丽 韩传强
摘 要:临终关怀是现代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佛教在临终关怀方面则有着丰富的资源。以传统佛教典籍为基点,对佛教参与临终关怀的现状、佛教参与临终关怀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优化佛教参与临终关怀的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升佛教对临终关怀的参与程度,完善护理伦理视域下的临终关怀理论及实践。
关键词:佛教;临终关怀;护理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32-02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是由英国学者桑德斯(Saunders)博士于1967年创立的。而在汉语界,“临终关怀”一词的正式使用则是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成立。从此以后,“临终关怀”这一课题便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实际上,尽管“临终关怀”这一术语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但若就临终关怀的实践而言,其出现的时间却很早,而其根本精神则是源于宗教的慈悲、同情、尊重与关爱。本文以佛教基本文献为基点,从多维度对护理伦理视域下的临终关怀进行检视,以期让读者对佛教视域下的临终关怀有所明晰。
一、佛教传统经典与临终关怀
佛教以慈悲为怀,而这种慈悲精神不限于生者,其在一定程度上亦关涉死者以及生死之间——临终者。也许我们很难对“临终者”这一词做一个非常精确的量化之厘定,但将其界定为“生死之间”也非不可接受。那么,传统佛教典籍有对临终关怀论述的相关内容吗?如果有,其又是如何诠释这一思想的呢?下表以《佛说无常经》全文为例,对传统佛典中的临终关怀思想进行简要的梳理。
上表是《佛说无常经》之《临终诀别》的全文。其实,综观《临终诀别》之全文,其对临终关怀给予了非常详尽的诠释,从对病人的安顿、通过发菩提心、受三皈五戒、对临终患者进行诸种临终助念等方式而对临终患者进行关怀,这是佛教经典中对临终关怀所进行的比较完整的阐述。李海波在《佛教与临终关怀》一文中曾从“妥善安顿病人”、“帮助临终者建立正念,令临终者心生安乐”、“行临终助念”[2]等三个方面对《临终诀别》的临终关怀思想进行了相关讨论,亦可借鉴。此外,《佛说灌顶经》[3]、《法苑珠林》[4]等都有关于临终关怀的具体阐述。佛教经典如此关注临终关怀,是不是意味着佛教视域下,临终关怀尤其是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得以践行呢?实际上,并非无此。
二、佛教视域下临终关怀的困境
尽管佛教经典对临终关怀进行了详尽的诠释,但是,在临终关怀尤其是临终护理的实践中,佛教的参与却屡陷困境。究其原因,概而有三。
其一,与传统儒道文化的冲突。临终关怀,无论是从护理视域还是从伦理视域,其都关涉着生死问题。而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有着很大的殊别。就儒家而言,自孔孟以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便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所以正如《论语》所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5]54;“父母在,不远游”[5]117。儒家的这种“亲亲之情”以及道教所倡导的“羽化成仙”等长生不老思想与佛教所倡导的四大皆空、人生无常是迥然异趣的。所以,佛教的临终关怀思想,其在护理实践中总会遭遇儒道等诸種异质文化的不断冲击。
其二,佛教信众对象的局限。如前所言,尽管佛教在临终关怀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但佛教在临终关怀的实践中并未获致普遍的接受,甚至还时常遭遇种种非议。何以如此呢?从临终患者方面而言,答案很简单,因为并非所有的临终患者都是佛教信众。换言之,佛教的临终关怀,其对象是非常有限的。就中国而言,目前包括港澳台在内,其信众数量在整个国民体系比例中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非信众而言,佛教的临终关怀思想在护理过程中到底其有效度有多高,实际上是很难明晓的。换言之,佛教的临终关怀思想,如何才能让更多的非信众接受,这是佛教在临终关怀尤其是临终护理参与中必须首先予以解决的。
其三,佛教僧团本身的局限。尽管传统佛典中有着丰富的临终关怀之资源,并且当代佛教也尽可能地参与到临终关怀实践中,但从目前来说,佛教参与临终关怀的程度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佛教僧团内部人员对临终关怀理论掌握不够充分,也即是言,大部分僧人,其对临终关怀思想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对临终关怀进行系统研究的也只有达照法师、慧开法师等为数不多的僧人。另一方面,佛教僧团中专业的临终关怀工作人员不足。综观国内各大医疗机构,很少有专业从事临终关怀的僧人参与其中,而广大农村以及部分偏远地区,对佛教的理解更多的是在超度方面,而非临终关怀。
三、佛教参与临终关怀的可能路径
佛教如何发挥自身特点而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临终护理、临终关怀的实践中,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首先,加强对临终关怀思想的宣传。尽管从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临终关怀思想已然席卷全球,但是这种席卷之浪并非遍及各个领域。从护理过程而言,在中国,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佛教参与临终关怀的程度还是非常有限的。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除了异质文化的冲击外,佛教自身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就护理过程而言,佛教参与临终关怀,一方面,从佛教视域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临终关怀理论宣传,让更多的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佛教的临终关怀的理论。另一方面,佛教要整合哲学、医学、社会学等各领域的临终关怀资源,从而为临终关怀理论的宣传注入更多的活力。
其次,积极培养专业的佛教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如前所言,目前专业的佛教临终关怀工作人员还屈指可数。而就芸芸众生而言,其迟早都会走向“临终”的时刻。如何让更多的临终患者可以获致相应的临终关怀,以慈悲为怀的佛教,义不容辞。而就目前而言,培养一批专业的佛教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则是当务之急的。一方面,以佛教的理论、佛法的知识来培养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掌握佛教临终关怀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以佛教的慈悲、佛学的智慧来引导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临终关怀实践中。
再次,多方面加强佛教对临终关怀的参与。就目前而言,佛教对临终关怀的参与维度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集中在对临终关怀理论的诠释以及对临终者的心灵安抚。而实际上,佛教参与临终关怀的维度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方面,佛教可以结合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就当下而言,在我国,临终关怀尤其是佛教参与的临终关怀机构还寥若晨星,这与佛教的发展以及佛教本怀是不匹配的。另一方面,佛教可以利用自身资源,整合多方力量,在临终关怀的理论宣传、人才培养、基金募集、机构建设等各方面进行积极地参与,从而完善临终关怀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唐]义净,译.佛说无常经[M].大正藏(17):746中-747上.
[2]李海波.佛教与临终关怀[J].佛教文化,2009(2).
[3][东晋]天竺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11)[M].大正藏(21):592中.
[4][唐]道世,撰.法苑珠林(36、62)[M].大正藏(53):568中,754下.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