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同性恋群体社会心理与行为调查
2014-08-08第五昭婷
第五昭婷
摘 要:同性恋,在中国长期以来被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因为与传统的社会习俗相悖,到今天,同性恋群体仍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同性恋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对建构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作为学校,应该把校园同性恋问题毫不隐蔽地提出来,改变传统的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避讳、歧视等态度,让大学生真正去理解、关注这个群体,为同性恋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键词:同性恋;校园同性恋群体;性文化;艾滋病;高校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57-04
为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同性恋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建构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我们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包括河北、四川、陕西、天津、山西、北京、上海等13个省及直辖市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调查采取网上问卷、个别交谈、书报刊物、影视资料的方式进行,共收到答卷2 714份,有效答卷数为2 460,有效问卷回收率占回收问卷的90.6%。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了新的认识。
一、校园同性恋群体基本状况
1.校园同性恋人数增多
■
目前并没有实际的同性恋人口统计,但根据相关资料说明:2004年12月1日,中国官方首次公开发布了“同性恋白皮书”,称中国当时处于性活跃期的男同性恋者约占大众人群的2%到4%,照此推算,中国就有500万至1 000万男同性恋者。而在2014年两会召开前夕,广州发生了一起“百余同性恋父母致信全国人大代表呼吁修改《婚姻法》”的事件。公开信提到,同性恋者约占总人口的3%到5%,按此推算,中国就有6 000万同性恋者。而在同性恋群体中,高校学生又占很大一部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35.7%的人表示自己的身边有同性恋者。如今,同性恋现象已不再是一个秘密。如图1所示。
2.校园同性恋越来越公开化
相比之前同性恋万恶的观点,如今的同性恋现象已经被大众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理解。人们逐渐走出了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误区,开始以一种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同性恋”这个名词。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4.2%的人认为同性恋是同性之间相互爱慕并应该得到尊重的情感。另外,在调查同性恋者时,80.3%的人表示曾将自己的性取向告诉过亲密的朋友、父母、普通同学或者医生,只有19.8%的人表示不会跟任何人讲自己的性取向。这充分说明了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下,同性恋越来越公开化的趋势。正是由于社会的宽容度作为基点,同性恋者们才慢慢走出封闭的圈子,向外界诉说自己的心声。如图2所示:
■
3.校园同性恋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感情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以后的发展。在一些师范类、理工类的学校,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同性恋产生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种现象无疑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挑战。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关于同性恋知识的课程,或者为这类人群组建了社团,但是这些举措只能说是去保守化的一个尝试,表面上为这些人争取了一定的话语权和自由,从一定层面上讲,又扩大了同性恋的范围。比如说,有人可能会为了赶时髦、过过瘾而加入到这样一个身份中去,这就失去了校园活动的原本意义。此外,有资料显示,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大学生报告的艾滋病人数里面,70%都是经男男性途径感染的,这给我国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另外,基于此产生的校园同性恋群体犯罪事件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大学生的性知识和性观念还不太成熟,对他们进行性学方面的教育不只是高校的责任,更是一个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校园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1.校园同性恋形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迄今為止,科学界并没有确切的定论。将这些理论做进一步的概括,可以将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说法归结为先天说与后天说两大类。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后天则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等等。目前,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种理论得到确证和一致的公认。
■
通过图3可以看出,在问及为什么喜欢同性时,大部分人表示同性比异性更容易交流和沟通,信任感更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比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比较强势,那么他的儿子可能对他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这样,儿子为了证明自己男子汉的气度,可能会选择和一个男性伴侣在一起,从而达到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也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母亲比较强势,她的儿子无形中可能对异性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就会选择和男性朋友在一起,以获得安全感。
当然,调查中还发现有多数同性恋者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同性。这也无可厚非。事实上,人发现自己性倾向的时间段是因人而异的。在目前的中国,虽然有些人是在7~10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但也有很多人到成年甚至四五十岁,才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同性恋者是在初中以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但大多数人是在高中甚至大学才知道自己的同性性取向的。如图4所示:
■
2.大多数校园同性恋者不敢正视自己的性取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在其著译的《同性恋亚文化》一文中,这样描写了一个同性恋者的自述:“我常常自嘲,管我们这类人叫永远走不出阴影的人,是在一个阳光找不到的地方,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其实,许多同性恋者在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时,都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
通过图5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同性恋者觉得同性恋是一种正常行为,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关于性的知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然而,还有大多数的同性恋者不敢正视自己同性取向,甚至近十分之一的人有过自杀的念头。
同性恋者的这种消极心理形成是有原因的。虽然说社会各界对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宽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同性恋的憎恶还在相当范围里存在。在很多人的眼中,同性恋仍然是一种非道德的可耻行为。有来自家庭歧视的,有来自学校工作单位歧视的,有来自医护人员歧视的,等等。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部分人对同性恋还是比较歧视的。如图6所示:
■
这种歧视心理使得同性恋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调查中有人形容自己是“怪物”,不敢和正常人一样走在大街上,不敢与人交流,不敢坦露自己的心声。就是在这种纠结中,他们和自己、和这个社会做了最大的斗争。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36%的同性恋者面对周围人的歧视会选择尽量沟通,尝试着让大家去接受自己。27.6%的同性恋者表示很失落、很痛苦,也有36.4%的同性恋者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认为做好自己就行。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性恋被认为是可以治疗的,甚至有好多同性恋者被迫去接受各种治疗和转化。如图7所示:
■
那么,同性恋究竟能不能矫正?其实,真正的同性恋者不想改变自己,也不会感到痛苦,一般也不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但如果自己不是刻意追求同性恋,或者说也从没有这类行为,而只是停留在想法和怀疑上,同时,又非常想使自己摆脱,那么,改变是能够做到的。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人存在着“同性恋恐惧心理”,其实质是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恐惧和不安,在潜意识中对未来表现出一种担忧和缺乏自信,这是人心理发展中的正常心理变态的范畴,所以,类似于这种“假性同性恋”都是易于矫正的。然而,出于某方面的压力,许多真正的同性恋者会被迫去接受各种治疗和转化,其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更多的自责和懊恼。“同性恋治疗原则的第一条就是,所有接受治疗的同性恋必须是自愿的。由于同性恋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异化,如果被治疗者并非发自内心地接受治疗,即便被迫前来也会从内心里抵触所有治疗努力,并且因为叛逆与抗拒使得治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说,应该理性认识同性恋的矫正行为。
3.同性恋群体更易染上艾滋病
艾滋病传播中,同性恋人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群。根据卫生部门监测的数据,目前,男男性行为在艾滋病传播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攀升,群内感染率已经超过5%,并有继续上升趋势。国外一些同性恋者只有同性性关系,没有异性性关系。而在我国,由于文化传统、社会观念的不同,同性恋者往往会被迫去和异性结婚。既有同性性关系,又有异性性关系。所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背景,同性恋群体的艾滋病防治问题在中国不再仅仅是同性恋群体内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涉及所有人的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42.9%的同性恋者认为同性性行为有可能会染上艾滋病。35.7%的同性恋者认为做好保护措施,应该不会染上艾滋病。此外,有14.3%的同性恋者表示同性恋之间不会染上艾滋病,还有7.1%的人表示男同性恋染上艾滋病的几率比较高,女同性恋还好。
当问到如果染上艾滋病会怎么办时,绝大多数同性恋者还是持比较积极的心态。这一方面体现了同性恋者对自我身份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积极效应。不论是同性恋者还是艾滋病患者,他们和正常人一样,都需要被爱被关心,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
■
三、校园同性恋的未来
1.被大众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际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性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历史上大量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哲学家都是同性恋者。但是,因为与传统的社会习俗相悖,到今天,同性恋群体仍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关于大众对同性恋的看法,我们做了一项社会调查。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有一部分市民是支持同性恋的,有一部分市民持反对态度,还有一部分市民不清楚同性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大部分市民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对同性恋还是比较理解和宽容的。如图9所示:
■
然而,在另外两项调查中,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又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
■
可以看出,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还是比较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是亲戚朋友身上,许多人则表示不能接受。
2.同性婚姻能否合法化仍是一个谜
近几年,国内外同性恋结婚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了。而且,世界上一些国家是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像荷兰、法国、德国、丹麦、英國、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等等。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国家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这块还是一项空白。在受到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同时,校园同性恋者们也和我们一样,向往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结婚、成家。
■
在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也有结婚的权利。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于让同性恋者在阳光下生活,消除大众对他们的歧视。有一部分人表示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于稳定同性关系,降低艾滋病等疾病传播,可以避免同性恋者走入异性婚姻,杜绝同妻等大量家庭悲剧的发生。还有一少部分人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认为同性恋婚姻可以合法化。在反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不能生育后代,不利于人类的发展,还会诱使同性恋现象增加,影响社会风气。有一部分人认为结婚就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同性婚姻合法化会诱使同性恋现象增加,加强性病或艾滋病传播。还有一少部分人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认为同性恋婚姻不可以合法化。
其实,如果要把同性婚姻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来说,肯定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社会秩序。真正的婚姻关系,一般立法都应该以夫妻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婚姻首先担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建立一个小家庭,成为一个社会细胞,维护社会的稳定。第二,它有一个自然上的属性,就是它需要繁衍后代,来完成人类繁衍生息的这样一个作用。那么,同性恋也是公民选择行使自己权利的一个方面。虽然说他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可能不会侵害他人的利益,但在对社会的管理上却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些层面上来考虑,对于目前的中国,是否能把同性婚姻作为立法的一个考虑,甚至上升到立法层面,真正制定出法律来说,还是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
四、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加深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现归纳如下:
1.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同性恋者对其自身的心理认知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仍有人不敢正视。面对自己的性取向,个别人会出现抑郁倾向,甚至有人想过自杀。事实上,校园同性恋者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来自家庭、老师、同学、朋友、社会的许多外在困扰,他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身份,独自承受着各种压力和痛苦。所以,学校应该努力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时关注他们,化解他们心中的负面情绪,避免出现一些心理危机事件。
2.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加强同性恋相关知识的宣传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人对同性恋还是比较歧视的。因为在我们传统的性文化里,认为性就是指男性和女性,不存在男性跟男性或者女性跟女性。所以,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关于性知识教育的保守性和含蓄性。校园同性恋者的内心很敏感,极易出现心理波动。这种外在的歧视会使他们变得不自信,对外界充满恐慌感,以至于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产生不好的影响。
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组织一些关爱校园同性恋者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同性恋方面的知识教育,让大家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同性恋。对于校园同性恋者,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咨询室,来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排除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可借机引导他们正确的性取向。
3.学校应加强对同性恋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方面的教育
在调查同性恋者时,多数人表示他们曾经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并且,六成的人表示没有采取过安全保护措施。这种情况在大学男同性恋中表现更突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比较活跃,安全意识又很差,所以在发生性关系时比较随意。但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男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正是由于一些不健康的性行为,才加剧了艾滋病在这类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学校应该加强对同性恋者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规避风险。另外,进行性知识教育也有利于预防校园同性恋者从事一些违法活动。之前,同性恋一直是一个比较隐蔽的话题,同性恋者们只能通过浏览一些黄色网站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没有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所以犯罪几率也大大增加。对校园同性恋者进行性知识方面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一种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塔马涅,周莽.欧洲同性恋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郭晓飞.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4]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高燕宁.同性恋健康干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