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4-08-08周红樨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效果

周红樨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选取2012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临床路径;硬脑膜下血肿;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096-02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linical pathway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ZHOU Hong-x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de City in Hunan Province,Changde 41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Methods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from November 2012 to April 2013 in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clinical path nursing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from April 2012 to Sept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Nursing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hospitalization cos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activity rating scale,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 and health knowledge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path nursing applied in patient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reduce hospitalization cost,improv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

[Key words] Clinical path;Subdural hematoma;Nursing effect

临床路径是指对某一病种建立的一个标准化治疗模式和程序[1],对整个治疗的工作流程和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康复延迟的作用,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2]。本文主要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2岁;选取2012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7~68岁。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以确诊,并行颅脑钻孔引流术。两组的年龄、性别、颅内血肿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嘱,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具体方法为:①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搜集资料,在充分了解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因、病理、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诊断、治疗计划,制订出患者可行的、最佳的临床路径护理表单[3],表单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各个时间段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的临床观察及各项应进行的辅助检查、护理人员具体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补液治疗、病情变异、执行人签名等内容[4],然后按照此表单进行规范化护理;②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和宣教,并将临床路径护理表单发给患者和家属;③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表单,护理人员每天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与患者积极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做好护理记录,记录书写要规范;④护理小组负责人要随时检查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及时督促指导,对患者病情有变化的及时作出评估,调整临床路径表单[5];⑤出院前,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平常生活技能训练和身体功能康复训练,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出院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工作,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路径护理指标对照,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记录偏差。

1.3 评分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活动能力、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采用科室统一自制的调查问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活动能力、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活动能力调查表包括患者在饮食、下床活动、排便等内容,总分为50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包括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术后体位与饮食要求、神经功能的康复锻炼及复诊等内容,总分为60分;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患者对医疗环境、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能水平、健康教育等内容,总分为100分。出院前由患者或家属如实填写,均当场收回后及时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节省医疗成本

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表,护理人员每天逐一落实护理内容,杜绝了漏项的发生,规范了护理行为,同时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项目,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节约了患者的治疗成本[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让老百姓在减少住院费用享受优质服务时,也能使医院自身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7]。

3.2 应用临床路径护方法,加快患者康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多为老年人,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临床路径表让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对促进自身康复、预防并发症起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活动能力评分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改善,能以最佳状态重返家庭和社会。

3.3 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表,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都规范、有序,同时患者与家属对当天医护人员所要进行的各种工作能做到心中清楚,不仅提高了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识,而且在医患间架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增进了医患间的感情[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最主要的是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11],不仅让患者享受到优质、全面的个性化服务,而且让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及时给予修改和补充,纠正了偏差,提升了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阎秀丽.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7-38.

[2]段玲.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27-328.

[3]刘丽华.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28-30.

[4]赵杰刚,阿部俊子.日本临床路径实施概况及护理文件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1-393.

[5]季丹,沈咏芳.临床路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4):49-51.

[6]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7]蒋冬梅,王曙红,张其健,等.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4,10(12):1079-1081.

[8]杨英珍.临床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6):617-618.

[9]许西琳,刘冬,季宏志.应用临床路径规范社区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323-1324.

[10]范舒雅,李雪鹏,周游.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178.

[11]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收稿日期:2014-02-13本文编辑:李亚聪)

2 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节省医疗成本

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表,护理人员每天逐一落实护理内容,杜绝了漏项的发生,规范了护理行为,同时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项目,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节约了患者的治疗成本[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让老百姓在减少住院费用享受优质服务时,也能使医院自身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7]。

3.2 应用临床路径护方法,加快患者康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多为老年人,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临床路径表让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对促进自身康复、预防并发症起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活动能力评分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改善,能以最佳状态重返家庭和社会。

3.3 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表,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都规范、有序,同时患者与家属对当天医护人员所要进行的各种工作能做到心中清楚,不仅提高了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识,而且在医患间架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增进了医患间的感情[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最主要的是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11],不仅让患者享受到优质、全面的个性化服务,而且让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及时给予修改和补充,纠正了偏差,提升了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阎秀丽.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7-38.

[2]段玲.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27-328.

[3]刘丽华.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28-30.

[4]赵杰刚,阿部俊子.日本临床路径实施概况及护理文件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1-393.

[5]季丹,沈咏芳.临床路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4):49-51.

[6]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7]蒋冬梅,王曙红,张其健,等.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4,10(12):1079-1081.

[8]杨英珍.临床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6):617-618.

[9]许西琳,刘冬,季宏志.应用临床路径规范社区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323-1324.

[10]范舒雅,李雪鹏,周游.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178.

[11]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收稿日期:2014-02-13本文编辑:李亚聪)

2 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节省医疗成本

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表,护理人员每天逐一落实护理内容,杜绝了漏项的发生,规范了护理行为,同时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项目,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节约了患者的治疗成本[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让老百姓在减少住院费用享受优质服务时,也能使医院自身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7]。

3.2 应用临床路径护方法,加快患者康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多为老年人,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临床路径表让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对促进自身康复、预防并发症起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活动能力评分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改善,能以最佳状态重返家庭和社会。

3.3 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按照临床路径护理表,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都规范、有序,同时患者与家属对当天医护人员所要进行的各种工作能做到心中清楚,不仅提高了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识,而且在医患间架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增进了医患间的感情[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最主要的是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11],不仅让患者享受到优质、全面的个性化服务,而且让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及时给予修改和补充,纠正了偏差,提升了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阎秀丽.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7-38.

[2]段玲.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27-328.

[3]刘丽华.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28-30.

[4]赵杰刚,阿部俊子.日本临床路径实施概况及护理文件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1-393.

[5]季丹,沈咏芳.临床路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4):49-51.

[6]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7]蒋冬梅,王曙红,张其健,等.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4,10(12):1079-1081.

[8]杨英珍.临床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6):617-618.

[9]许西琳,刘冬,季宏志.应用临床路径规范社区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323-1324.

[10]范舒雅,李雪鹏,周游.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178.

[11]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收稿日期:2014-02-13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临床路径护理效果
新疆兵团团场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分析
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设想
护理宣教前置在胃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作用
临床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