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4-08-08王瑞海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

王瑞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诊断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根据治疗时口服的两类他汀类药物分为A、B组,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同时设立75例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基础组。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情况,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前后A组和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各指标分别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两种药物均可通过降低血脂、控制炎性反应,改善心室射血功能及调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056-03

Clinical effect contrast on different statin treatment of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NG Rui-hai

People′s Hospital of Nanao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Nanao 5159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atin treatment of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of oral two classes of statins,group A was given rosuvastatin,group B was given atorvastatin,at the same time,set up 75 cases as the base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total cholesterol (T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endothelial diastolic dysfunction (FMD) of patients before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the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zed. Results Th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group A and group B,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ase group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dexes after treatment in group A and group B compared with base group respectively,Based group there each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osuvastatin and atorvastatin treatment of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the two drugs can be controlled by lowering blood lipids,inflammatory reaction,improve ventricular ejection function and regulate vascular endothelial diastolic function.

[Key words]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osuvastatin;Atorvastatin

根据研究报道[1],早发冠心病定义为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而冠心病即冠状动脉心脏病,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流动的脂质附着在动脉内膜上,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形成粥样沉着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病情变化快,来势急剧,预后不良,因此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在治疗时需要采取对应的治疗干预措施来缓解病情,避免心肌梗死导致死亡。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控制细胞炎症性释放以及抑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进展,因此临床上常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梗,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汀类药物治疗的15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选取的150例研究对象分为瑞舒伐他汀A组和阿托伐他汀B组,同时选择同期75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基础组。A组男∶女为53∶22,平均年龄(47.45±3.45)岁,其中高血压病史37例、糖尿病史11例、阳性家族史23例及吸烟史23例,空腹血糖(3.04±0.51) mmol/L,三酰甘油(5.48±1.01) mmol/L;B组患者男∶女为48∶27,平均年龄(45.67±3.32)岁,其中高血压病史33例、糖尿病史9例、阳性家族史18例及吸烟史25例,空腹血糖(2.98±0.47) mmol/L,三酰甘油(5.53±0.97) mmol/L;基础组患者男∶女为49∶26,平均年龄(46.23±2.54)岁,其中高血压病史31例、糖尿病史10例、阳性家族史16例及吸烟史21例,空腹血糖(2.94±0.56) mmol/L,三酰甘油(5.25±0.67) mmol/L。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以及既往史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2]

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能满足以下条件中的2条即可诊断:典型的前区疼痛,持续>30 min;②心态图病理改变(连续2个导联ST段抬高,或病理Q波、T波,左束支传导阻滞);③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检查,观察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三项中有一项水平高出正常值的2倍。在冠状动脉造影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者。排除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有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基础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推荐的急性心肌梗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转换酶抑制剂,同时不使用其他的降脂消炎药物[3]。

1.3.1 A组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3)口服,10 mg/d。

1.3.2 B组阿托伐他汀(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批准文号:J20120050)口服,20 mg/d。

1.4 观察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舒张功能(FMD)。在治疗前进行检测和记录,并于治疗6个月后随访再次检测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的hs-CRP、TC、LDL-C、LVEF、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各指标分别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比较(mmol/L,x±s)

与A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5

3 讨论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部分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阳性家族史,这表明血管因素、环境影响、遗传因素等都是引发该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认为[4],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素。许多调查研究显示[5],由于危险因素不断增多,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提高,且急性心肌梗死中动脉硬化斑块急性发展容易破碎,引起动脉内血栓形成,患者因心肌梗死而导致猝死。

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降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的关键,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起到降脂、防血栓作用[6]。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以及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从而减少炎性递质释放[7-8]。本研究中,联合使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等[9-10],与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协调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控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两者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机体内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同时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是一类具有显著作用的调脂药,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各组的hs-CRP、TC、LDL-C、LVEF、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各指标分别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不仅能够降低hs-CRP的含量,降低炎症反应程度,而且能够很好地发挥降脂、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上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均具有明显优势,且临床效果相当,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的理想药物,可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闫玉成.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2-25.

[2]刘宏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ypher DES和TaxusDES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D].北京: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

[3]朱苏航,金积昌,贾连旺.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可达灵片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12-13.

[4]贾周,张敏.浅谈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632-633.

[5]李萍.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149-153.

[6]洪永发,江云剑.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9):1039-1040.

[7]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

[8]Kadota S,Matsuda M,Izuhara M,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early stati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stent implantation[J].J Cardiol,2008, 51(3):171-178.

[9]Min C,Kim Y.Early statin therapy within 48 hours decreased one-year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Heart J,2011,52(1):1-6.

[10]周丰年.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482-483.

(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编辑:林利利)

1.2 入选标准[2]

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能满足以下条件中的2条即可诊断:典型的前区疼痛,持续>30 min;②心态图病理改变(连续2个导联ST段抬高,或病理Q波、T波,左束支传导阻滞);③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检查,观察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三项中有一项水平高出正常值的2倍。在冠状动脉造影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者。排除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有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基础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推荐的急性心肌梗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转换酶抑制剂,同时不使用其他的降脂消炎药物[3]。

1.3.1 A组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3)口服,10 mg/d。

1.3.2 B组阿托伐他汀(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批准文号:J20120050)口服,20 mg/d。

1.4 观察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舒张功能(FMD)。在治疗前进行检测和记录,并于治疗6个月后随访再次检测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的hs-CRP、TC、LDL-C、LVEF、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各指标分别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比较(mmol/L,x±s)

与A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5

3 讨论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部分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阳性家族史,这表明血管因素、环境影响、遗传因素等都是引发该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认为[4],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素。许多调查研究显示[5],由于危险因素不断增多,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提高,且急性心肌梗死中动脉硬化斑块急性发展容易破碎,引起动脉内血栓形成,患者因心肌梗死而导致猝死。

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降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的关键,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起到降脂、防血栓作用[6]。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以及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从而减少炎性递质释放[7-8]。本研究中,联合使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等[9-10],与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协调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控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两者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机体内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同时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是一类具有显著作用的调脂药,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各组的hs-CRP、TC、LDL-C、LVEF、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各指标分别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不仅能够降低hs-CRP的含量,降低炎症反应程度,而且能够很好地发挥降脂、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上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均具有明显优势,且临床效果相当,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的理想药物,可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闫玉成.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2-25.

[2]刘宏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ypher DES和TaxusDES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D].北京: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

[3]朱苏航,金积昌,贾连旺.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可达灵片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12-13.

[4]贾周,张敏.浅谈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632-633.

[5]李萍.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149-153.

[6]洪永发,江云剑.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9):1039-1040.

[7]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

[8]Kadota S,Matsuda M,Izuhara M,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early stati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stent implantation[J].J Cardiol,2008, 51(3):171-178.

[9]Min C,Kim Y.Early statin therapy within 48 hours decreased one-year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Heart J,2011,52(1):1-6.

[10]周丰年.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482-483.

(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编辑:林利利)

1.2 入选标准[2]

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能满足以下条件中的2条即可诊断:典型的前区疼痛,持续>30 min;②心态图病理改变(连续2个导联ST段抬高,或病理Q波、T波,左束支传导阻滞);③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检查,观察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三项中有一项水平高出正常值的2倍。在冠状动脉造影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者。排除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有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基础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推荐的急性心肌梗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转换酶抑制剂,同时不使用其他的降脂消炎药物[3]。

1.3.1 A组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3)口服,10 mg/d。

1.3.2 B组阿托伐他汀(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批准文号:J20120050)口服,20 mg/d。

1.4 观察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舒张功能(FMD)。在治疗前进行检测和记录,并于治疗6个月后随访再次检测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的hs-CRP、TC、LDL-C、LVEF、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各指标分别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比较(mmol/L,x±s)

与A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5

3 讨论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部分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阳性家族史,这表明血管因素、环境影响、遗传因素等都是引发该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认为[4],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素。许多调查研究显示[5],由于危险因素不断增多,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提高,且急性心肌梗死中动脉硬化斑块急性发展容易破碎,引起动脉内血栓形成,患者因心肌梗死而导致猝死。

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降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的关键,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起到降脂、防血栓作用[6]。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以及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从而减少炎性递质释放[7-8]。本研究中,联合使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等[9-10],与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协调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控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两者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机体内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同时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是一类具有显著作用的调脂药,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各组的hs-CRP、TC、LDL-C、LVEF、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各指标分别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不仅能够降低hs-CRP的含量,降低炎症反应程度,而且能够很好地发挥降脂、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上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均具有明显优势,且临床效果相当,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的理想药物,可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闫玉成.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2-25.

[2]刘宏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ypher DES和TaxusDES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D].北京: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

[3]朱苏航,金积昌,贾连旺.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可达灵片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12-13.

[4]贾周,张敏.浅谈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632-633.

[5]李萍.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149-153.

[6]洪永发,江云剑.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9):1039-1040.

[7]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

[8]Kadota S,Matsuda M,Izuhara M,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early stati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stent implantation[J].J Cardiol,2008, 51(3):171-178.

[9]Min C,Kim Y.Early statin therapy within 48 hours decreased one-year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Heart J,2011,52(1):1-6.

[10]周丰年.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482-483.

(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