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文化 研究的先行者
2014-08-08谢惠祥
谢惠祥
提起四川客家文化的研究,都绕不开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成都市成华区客家文化名人钟禄元先生(1913—1988)。1943年,钟禄元先生在李劼人主办的《风土什志》创刊号上,发表《东山客族风俗一瞥》文章,第一次向外界报道了成都东山客家人生活的民风民俗,将长期封闭居住在东山的客家人,推向了社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2013年7月28日下午,由钟新光负责将钟禄元的二儿子、76岁高龄的高级工程师钟朴然(谱名:钟吉沛)老人从锦江区海椒市住处接到成华区十里店的一家茶楼。笔者认真倾听了钟朴然老人回忆钟禄元先生一生走过的艰苦岁月。下面记录的是他对钟禄元先生回忆的一些片断。
我爷爷文化程度不高,却盼着子女个个能读书,人人有文化,因此花了不少钱,购回很多书籍。在我儿童时期,每年伏暑看到大人抱起书,放在筛子里,端到院子中间的地上,给书晒太阳。那里面有一套“二十四史”,给我印象最深。
我的父亲钟禄元,兄弟姐妹共六人,他排老幺。由于爷爷忙生意,父亲到9岁才去读私塾,后来考进成都华阳县国中学校读初中。为了给家中节约钱,父亲中学毕业后直接考进免费的四川师范学校。1934年,他在四川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在牛王庙小学校任教师。那时候,当教师是每学期与学校签合同,报酬每个月50块钱。钟禄元自己每月只用5块,其余全部交给自己的大姑妈保管,留着日后上大学用。1936年,他考进了国立四川大学历史系。1939年的暑假,钟禄元作为四川大学的学生,参加本校西南社会科学研究处组织的客家调查团,调查对象即现在的成华区范围内的客家人。
1940年,父亲钟禄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华阳县中学(今成都市第三中学)、成都县中学(今成都市第七中学)等学校任高中部史地教师。1941年,时在成都的叶圣陶先生邀请钟禄元到四川省科学教育馆任研究员,主要负责《文史教学》(月刊)的编辑工作。尔后,钟禄元便在该刊物发表《蜀北客族风光》《历史的功用》《整理川省资料刍议》等论文。
1943年初,钟禄元调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助理秘书。9月,钟禄元在李劼人创办的《风土什志》创刊号上,发表《东山客族风俗一瞥》一文。钟禄元身为客家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客家村,从小说客家话,长期耳濡目染客家风俗,对客家文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认识。该文以钟禄元的家乡——华阳县龙潭寺(现属成都市金牛区圣灯街道东华村3组)附近为范围,以钟家大院附近的四个客家大姓,即钟氏、范氏、廖氏、张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在民国时期,四个大姓人口多,影响大,还续修了家谱。家谱说明了四大姓来川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前清雍乾间,粤东连年灾荒;二是明末张献忠残破四川后,田园荒芜,资源弃地;三是仰慕巴蜀之富庶。客家人来到东山三百余年,聚族而居,少与周围非客家人通婚,所以仍保持原有的习俗。对此,钟禄元对客家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一是勤俭。不用洋货,不讲时髦,吃的是自己耕种的粮食,穿的是自己织的粗布棉衣。勤劳,居住的地方全部是丘陵,戴月披星地在田野劳动。二是清洁。客家人最讲究清洁,他们每天必洗澡,尤以衣裳穿得洁白为荣。三是建筑。客家人的住房很坚实,“二堂八厅,四横五井”,结构谨严,院子内部四通八达,一连数十间,用土砖砌成,以盖陶瓦为主,其次是盖麦草。壁上多涂洁白的石灰。四是礼教。客家人原本出于中州礼仪之邦。《钟氏族谱》载其祖宗词云:“山有来龙水有源,后代儿孙凭祖先。若然不认当雷打,像贤瓜瓞福绵绵”,反映出客家人看重家法。五是妇女。大都能独自经营家庭生活,如穿衣,则自己种棉,自己编织,自己缝制;又从事副业,养鸡、鸭、鹅、蚕或喂兔、羊、猪等。六是歌谣。分为劝孝顺歌、劝友爱歌、戒懒惰歌、劝妇女勤快歌、劝小学生歌、劝小姑娘歌、劝唱广东小儿歌等类。歌词反映了客家人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直率、诚恳、勤俭等优秀品质。可以说,钟禄元的这篇《东山客族风俗一瞥》,开创了四川研究客家文化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在成都时,钟禄元曾经写好一篇文章送给先生修改。先生逐字逐句地修改好后,又交还给钟禄元。第二天,先生打来电话说,文章有一个标点符号还需更改。叶圣陶先生严谨治学精神,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到父亲一生的治学。抗战结束后,叶圣陶先生在离开成都前夕,推荐父亲到贵州大学任教。父亲以为离家太远而推辞掉这个机会。叶圣陶先生于是又推荐他到成都济川中学校,即后来的成都市第十六中学校任教师。
1944年,钟禄元的堂兄在射洪县任专员,知道钟禄元有文化,为人诚信,邀请他到射洪县工作,任田粮管理处处长。直到1945年底,钟禄元离开射洪县时,都把粮钱账目弄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笔糊涂账。
1951年,新政府号召有文化的人员出来为革命工作。于是父亲钟禄元参加了西南革命大学学习,期满后分配到四川省泸州市第一中学校任教,后来又调到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1962年,因城市人口压缩,父亲钟禄元回到成都市圣灯人民公社东华大队第三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1979年春,圣灯人民公社安排父亲钟禄元到圣灯中学任代课教师,有幸与谢桃坊、林文询等文化人一起共事教书,任初中的语文教师。1984年9月,钟禄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每月发一点生活补贴。同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直接与泸州市人民政府协调,为钟禄元落实了政策,恢复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职工资格,补办了退休教师手续,父亲才领到一点退休费。
1986年,父亲钟禄元在《成都文物》杂志上发表了《成都东山客家人》一文,1987年又在《文史杂志》第1期发表了《漫谈客家山歌》……
1988年9月12日,父亲钟禄元因脑溢血在成都无缝钢管厂职工医院医治无效,享年75岁。
记录者: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成都)理事
提起四川客家文化的研究,都绕不开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成都市成华区客家文化名人钟禄元先生(1913—1988)。1943年,钟禄元先生在李劼人主办的《风土什志》创刊号上,发表《东山客族风俗一瞥》文章,第一次向外界报道了成都东山客家人生活的民风民俗,将长期封闭居住在东山的客家人,推向了社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2013年7月28日下午,由钟新光负责将钟禄元的二儿子、76岁高龄的高级工程师钟朴然(谱名:钟吉沛)老人从锦江区海椒市住处接到成华区十里店的一家茶楼。笔者认真倾听了钟朴然老人回忆钟禄元先生一生走过的艰苦岁月。下面记录的是他对钟禄元先生回忆的一些片断。
我爷爷文化程度不高,却盼着子女个个能读书,人人有文化,因此花了不少钱,购回很多书籍。在我儿童时期,每年伏暑看到大人抱起书,放在筛子里,端到院子中间的地上,给书晒太阳。那里面有一套“二十四史”,给我印象最深。
我的父亲钟禄元,兄弟姐妹共六人,他排老幺。由于爷爷忙生意,父亲到9岁才去读私塾,后来考进成都华阳县国中学校读初中。为了给家中节约钱,父亲中学毕业后直接考进免费的四川师范学校。1934年,他在四川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在牛王庙小学校任教师。那时候,当教师是每学期与学校签合同,报酬每个月50块钱。钟禄元自己每月只用5块,其余全部交给自己的大姑妈保管,留着日后上大学用。1936年,他考进了国立四川大学历史系。1939年的暑假,钟禄元作为四川大学的学生,参加本校西南社会科学研究处组织的客家调查团,调查对象即现在的成华区范围内的客家人。
1940年,父亲钟禄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华阳县中学(今成都市第三中学)、成都县中学(今成都市第七中学)等学校任高中部史地教师。1941年,时在成都的叶圣陶先生邀请钟禄元到四川省科学教育馆任研究员,主要负责《文史教学》(月刊)的编辑工作。尔后,钟禄元便在该刊物发表《蜀北客族风光》《历史的功用》《整理川省资料刍议》等论文。
1943年初,钟禄元调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助理秘书。9月,钟禄元在李劼人创办的《风土什志》创刊号上,发表《东山客族风俗一瞥》一文。钟禄元身为客家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客家村,从小说客家话,长期耳濡目染客家风俗,对客家文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认识。该文以钟禄元的家乡——华阳县龙潭寺(现属成都市金牛区圣灯街道东华村3组)附近为范围,以钟家大院附近的四个客家大姓,即钟氏、范氏、廖氏、张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在民国时期,四个大姓人口多,影响大,还续修了家谱。家谱说明了四大姓来川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前清雍乾间,粤东连年灾荒;二是明末张献忠残破四川后,田园荒芜,资源弃地;三是仰慕巴蜀之富庶。客家人来到东山三百余年,聚族而居,少与周围非客家人通婚,所以仍保持原有的习俗。对此,钟禄元对客家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一是勤俭。不用洋货,不讲时髦,吃的是自己耕种的粮食,穿的是自己织的粗布棉衣。勤劳,居住的地方全部是丘陵,戴月披星地在田野劳动。二是清洁。客家人最讲究清洁,他们每天必洗澡,尤以衣裳穿得洁白为荣。三是建筑。客家人的住房很坚实,“二堂八厅,四横五井”,结构谨严,院子内部四通八达,一连数十间,用土砖砌成,以盖陶瓦为主,其次是盖麦草。壁上多涂洁白的石灰。四是礼教。客家人原本出于中州礼仪之邦。《钟氏族谱》载其祖宗词云:“山有来龙水有源,后代儿孙凭祖先。若然不认当雷打,像贤瓜瓞福绵绵”,反映出客家人看重家法。五是妇女。大都能独自经营家庭生活,如穿衣,则自己种棉,自己编织,自己缝制;又从事副业,养鸡、鸭、鹅、蚕或喂兔、羊、猪等。六是歌谣。分为劝孝顺歌、劝友爱歌、戒懒惰歌、劝妇女勤快歌、劝小学生歌、劝小姑娘歌、劝唱广东小儿歌等类。歌词反映了客家人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直率、诚恳、勤俭等优秀品质。可以说,钟禄元的这篇《东山客族风俗一瞥》,开创了四川研究客家文化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在成都时,钟禄元曾经写好一篇文章送给先生修改。先生逐字逐句地修改好后,又交还给钟禄元。第二天,先生打来电话说,文章有一个标点符号还需更改。叶圣陶先生严谨治学精神,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到父亲一生的治学。抗战结束后,叶圣陶先生在离开成都前夕,推荐父亲到贵州大学任教。父亲以为离家太远而推辞掉这个机会。叶圣陶先生于是又推荐他到成都济川中学校,即后来的成都市第十六中学校任教师。
1944年,钟禄元的堂兄在射洪县任专员,知道钟禄元有文化,为人诚信,邀请他到射洪县工作,任田粮管理处处长。直到1945年底,钟禄元离开射洪县时,都把粮钱账目弄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笔糊涂账。
1951年,新政府号召有文化的人员出来为革命工作。于是父亲钟禄元参加了西南革命大学学习,期满后分配到四川省泸州市第一中学校任教,后来又调到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1962年,因城市人口压缩,父亲钟禄元回到成都市圣灯人民公社东华大队第三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1979年春,圣灯人民公社安排父亲钟禄元到圣灯中学任代课教师,有幸与谢桃坊、林文询等文化人一起共事教书,任初中的语文教师。1984年9月,钟禄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每月发一点生活补贴。同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直接与泸州市人民政府协调,为钟禄元落实了政策,恢复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职工资格,补办了退休教师手续,父亲才领到一点退休费。
1986年,父亲钟禄元在《成都文物》杂志上发表了《成都东山客家人》一文,1987年又在《文史杂志》第1期发表了《漫谈客家山歌》……
1988年9月12日,父亲钟禄元因脑溢血在成都无缝钢管厂职工医院医治无效,享年75岁。
记录者: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成都)理事
提起四川客家文化的研究,都绕不开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成都市成华区客家文化名人钟禄元先生(1913—1988)。1943年,钟禄元先生在李劼人主办的《风土什志》创刊号上,发表《东山客族风俗一瞥》文章,第一次向外界报道了成都东山客家人生活的民风民俗,将长期封闭居住在东山的客家人,推向了社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2013年7月28日下午,由钟新光负责将钟禄元的二儿子、76岁高龄的高级工程师钟朴然(谱名:钟吉沛)老人从锦江区海椒市住处接到成华区十里店的一家茶楼。笔者认真倾听了钟朴然老人回忆钟禄元先生一生走过的艰苦岁月。下面记录的是他对钟禄元先生回忆的一些片断。
我爷爷文化程度不高,却盼着子女个个能读书,人人有文化,因此花了不少钱,购回很多书籍。在我儿童时期,每年伏暑看到大人抱起书,放在筛子里,端到院子中间的地上,给书晒太阳。那里面有一套“二十四史”,给我印象最深。
我的父亲钟禄元,兄弟姐妹共六人,他排老幺。由于爷爷忙生意,父亲到9岁才去读私塾,后来考进成都华阳县国中学校读初中。为了给家中节约钱,父亲中学毕业后直接考进免费的四川师范学校。1934年,他在四川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在牛王庙小学校任教师。那时候,当教师是每学期与学校签合同,报酬每个月50块钱。钟禄元自己每月只用5块,其余全部交给自己的大姑妈保管,留着日后上大学用。1936年,他考进了国立四川大学历史系。1939年的暑假,钟禄元作为四川大学的学生,参加本校西南社会科学研究处组织的客家调查团,调查对象即现在的成华区范围内的客家人。
1940年,父亲钟禄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华阳县中学(今成都市第三中学)、成都县中学(今成都市第七中学)等学校任高中部史地教师。1941年,时在成都的叶圣陶先生邀请钟禄元到四川省科学教育馆任研究员,主要负责《文史教学》(月刊)的编辑工作。尔后,钟禄元便在该刊物发表《蜀北客族风光》《历史的功用》《整理川省资料刍议》等论文。
1943年初,钟禄元调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助理秘书。9月,钟禄元在李劼人创办的《风土什志》创刊号上,发表《东山客族风俗一瞥》一文。钟禄元身为客家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客家村,从小说客家话,长期耳濡目染客家风俗,对客家文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认识。该文以钟禄元的家乡——华阳县龙潭寺(现属成都市金牛区圣灯街道东华村3组)附近为范围,以钟家大院附近的四个客家大姓,即钟氏、范氏、廖氏、张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在民国时期,四个大姓人口多,影响大,还续修了家谱。家谱说明了四大姓来川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前清雍乾间,粤东连年灾荒;二是明末张献忠残破四川后,田园荒芜,资源弃地;三是仰慕巴蜀之富庶。客家人来到东山三百余年,聚族而居,少与周围非客家人通婚,所以仍保持原有的习俗。对此,钟禄元对客家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一是勤俭。不用洋货,不讲时髦,吃的是自己耕种的粮食,穿的是自己织的粗布棉衣。勤劳,居住的地方全部是丘陵,戴月披星地在田野劳动。二是清洁。客家人最讲究清洁,他们每天必洗澡,尤以衣裳穿得洁白为荣。三是建筑。客家人的住房很坚实,“二堂八厅,四横五井”,结构谨严,院子内部四通八达,一连数十间,用土砖砌成,以盖陶瓦为主,其次是盖麦草。壁上多涂洁白的石灰。四是礼教。客家人原本出于中州礼仪之邦。《钟氏族谱》载其祖宗词云:“山有来龙水有源,后代儿孙凭祖先。若然不认当雷打,像贤瓜瓞福绵绵”,反映出客家人看重家法。五是妇女。大都能独自经营家庭生活,如穿衣,则自己种棉,自己编织,自己缝制;又从事副业,养鸡、鸭、鹅、蚕或喂兔、羊、猪等。六是歌谣。分为劝孝顺歌、劝友爱歌、戒懒惰歌、劝妇女勤快歌、劝小学生歌、劝小姑娘歌、劝唱广东小儿歌等类。歌词反映了客家人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直率、诚恳、勤俭等优秀品质。可以说,钟禄元的这篇《东山客族风俗一瞥》,开创了四川研究客家文化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在成都时,钟禄元曾经写好一篇文章送给先生修改。先生逐字逐句地修改好后,又交还给钟禄元。第二天,先生打来电话说,文章有一个标点符号还需更改。叶圣陶先生严谨治学精神,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到父亲一生的治学。抗战结束后,叶圣陶先生在离开成都前夕,推荐父亲到贵州大学任教。父亲以为离家太远而推辞掉这个机会。叶圣陶先生于是又推荐他到成都济川中学校,即后来的成都市第十六中学校任教师。
1944年,钟禄元的堂兄在射洪县任专员,知道钟禄元有文化,为人诚信,邀请他到射洪县工作,任田粮管理处处长。直到1945年底,钟禄元离开射洪县时,都把粮钱账目弄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笔糊涂账。
1951年,新政府号召有文化的人员出来为革命工作。于是父亲钟禄元参加了西南革命大学学习,期满后分配到四川省泸州市第一中学校任教,后来又调到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1962年,因城市人口压缩,父亲钟禄元回到成都市圣灯人民公社东华大队第三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1979年春,圣灯人民公社安排父亲钟禄元到圣灯中学任代课教师,有幸与谢桃坊、林文询等文化人一起共事教书,任初中的语文教师。1984年9月,钟禄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每月发一点生活补贴。同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直接与泸州市人民政府协调,为钟禄元落实了政策,恢复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职工资格,补办了退休教师手续,父亲才领到一点退休费。
1986年,父亲钟禄元在《成都文物》杂志上发表了《成都东山客家人》一文,1987年又在《文史杂志》第1期发表了《漫谈客家山歌》……
1988年9月12日,父亲钟禄元因脑溢血在成都无缝钢管厂职工医院医治无效,享年75岁。
记录者: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成都)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