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2014-08-07刘棣中梁建和
刘棣中 梁建和
【摘要】分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从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生产性实训项目、项目化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68-02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较多问题,学校和企业之间未能顺利对接,最终影响了就业质量。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理顺社会发展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矛盾,2006 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训基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首次提出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进一步说明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技能成长需要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而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对从业者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长期开展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能力的要求,尽快进入员工角色。在这一背景下,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的战略选择,也成为了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
高职生产性实训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平台之上的一种实训模式,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施保障,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为平台、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实训基地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达到教师与学生能力的共同提高。同时,还可以将消耗性实习转变为创造效益的生产过程,发挥实训基地自我造血的功能,利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添置设备、设施,也可以为热爱学习的贫困生提供助学的途径,为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的问题
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建设融教学、培训、鉴定、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成为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目标。但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国内起步较晚,只有极少部分功底扎实、地域环境好、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经济和行业依托的院校,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大部分院校的实训基地因为地域经济不发达、企业发展动力不足或者学校与企业没有切入点,造成校企双方失去合作的动力和双赢的可能,校内实训基地只能停留在非生产性运行、以训练基本操作和规范动作为目的的层面,不能以真实的生产过程和真实的产品为目标去训练学生,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效果大打折扣。而国外的经验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特别是广西属于西部较落后地区,教学经费、基本建设、教学设备投入相对较少,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非常困难。如何根据广西区域经济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建设符合高职特色教学要求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教育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三、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
(一)建设目标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校企合作共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的体制机制建设、企业文化和内涵建设、教学组织和运行管理制度等,实现校企“互惠双赢”。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实习车间、生产车间相互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寻求一条符合广西高职教育实际情况、符合企业对人才要求、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二)建设思路
本文立足现状,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制造类专业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解决在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性问题,寻找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互助共赢的有效途径。
1.探索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根据校企双方的特点,采取租赁、联营、挂靠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根据学校与企业各自的实力,以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或者学校出设备、企业出地为主,甚至设备和地皮都由学校提供,企业只要引进生产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即可,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特长,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校企双方的利益最大化。重点考虑吸引先进制造业与学校紧密合作,将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教、学、做一体的生产性教学基地。
2.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在实训基地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如人员管理、资金管理、设备投入、产品开发、成本核算、利益分配、设备维护和学生实操等方面往往容易造成冲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和分配制度,才能使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企业的发展和目的使其不得不追求效益最大化,必须建立使企业有“利”可图的机制,找到校企双方都能够有利的切入点,才能使校企合作顺利开展,才能调动企业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只有对企业的利益加以考虑,本着校企双方互惠共赢的原则,才能够在合作的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寻找并及时把握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同时,学生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习属于顶岗实习,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考核、奖励等校企合作制度,还需要健全过程性与结果性管理相统一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予以保障,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设计源于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生产实训项目。作为具有实际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将技能训练融入生产,将实训的目标和实训的作品与生产产品、与市场相统一。因此,除要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方式外,学生的技能和训练任务必须与生产的产品相吻合,将学生的实训过程转变为实际的生产过程,实现训练、生产一体化,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一体化,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始终要体现校企合作的理念,才能真正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其运行、管理和教学过程还需要考虑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的双重关系,使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利益得到维护。所以,以来自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并按照生产实际过程设计教学项目成为实训基地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实训基地没有固定的生产产品,属于外协件加工,产品呈多样化、季节性变化的时候,更要提前做好教学任务的设计和预备训练,提高实训基地的应变能力和运行效果。
4.构建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来自企业的产品加工实际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有很多差异,造成学生不能快速上岗;加上所加工产品的季节性变化、专业教师不熟悉企业的具体工作,学生学习时间与实训基地适宜的顶岗工作时间经常发生冲突,无法发挥实训基地的最佳教学效果,也造成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学校课程体系与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企业的工作内容不一致,需要校企双方在管理、组织上协调一致,共同探讨开发适应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和实施计划,最终形成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机械制造类专业的项目课程体系就是以机床操作工的实际工作过程为核心,把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融合金工实训、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并与机械制造行业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工艺设计、零件加工、工件检测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教学过程改善了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分离、相互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弊端,解决了课程体系与工作内容不一致的教学问题。为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可以根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变化,采用多学期、分段式、学生假期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模式,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逐步形成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局面。
5.完善激励机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大量的教师和实验实训管理人员长期参与,而且根据产品的季节性变化,还需要校企双方的管理者、部分骨干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将业余时间投入到这项工作中。长此以往,光靠奉献精神是难以坚持下去的,因而需要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奖励、分配制度以激发参与者的热情,确保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平台,是更为便捷和有效的培养途径,这也需要学校出台相关的制度,采用轮岗或者兼职,与绩效挂钩、奖励等方式,使教职工愿意并主动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综上所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实训教学的重要形式,为企业、学校、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三方的共赢。但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先进教学模式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实训条件与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双师”素质教师的实际能力还有待提高。总之,高职院校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科学管理、高效运行,才能确保生产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璐,章春军.依托园区企业 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3)
[2]陈章兵,严薇,杨柳.高职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王贵兰,肖平.对高职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14)
【作者简介】刘棣中(1962-),男,江苏宜兴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液压与气压传动。
(责编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