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课程作品考核教学模式的规范化探讨

2014-08-07莫兵佟施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考核方案教学模式

莫兵 佟施

【摘要】阐述高职专业课程作品考核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弊端,提出主要从操作约定和方案设计两方面对高职专业课程作品考核教学模式加以规范化。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作品考核教学模式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00-03

经过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发展,高职专业课程期末考核由最初的单一形式的作品考核方式,逐步转变为组合方式,即以作品考核为主,机试或笔试等为辅的方式进行。根据作品规模和综合程度的不同,作品考核又细分为两种,即个人独立完成方式和小组合作方式。诚然,成绩考核方式是教学设计的“指挥棒”,经过多年的实践,基于考核方式的改革逐步形成具有高职色彩的教学模式。但是,考核形式不管如何变,仍然保留最初的作品考核形式中的大部分要素(以下简称作品要素),比如设计制作过程、文档撰写、答疑等,在整体操作层面看仍能体现出作品考核的特色,因此,组合式考核仍可称为作品考核教学模式。然而,此教学模式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调整,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进一步规范。

一、作品考核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优点表现在:作品考核教学模式使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有了可以依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校企合作办学有了切入点,将企业真实的项目引入项目实训课中,教学设计和组合式考核充分体现企业人眼中的教育。

弊端表现在:从学生方面看,出现“抱大腿”现象,成绩水分比较多,考核的公平性得不到保障;若为小组项目,则会出现小组成员压力不均现象,违背了大众教育的原则。作品考核是在一个时期内全程开放式的考核,若无其他形式的考核作为辅助,或在组合式考核中比重过小,则学生容易忽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应试能力也得不到有效锻炼,比如考核时间合理分配能力、审题能力,从以往学生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或参加用人单位考核中就表现出这些能力的欠缺。从教师方面看,案例教学、个性化教学、民主教学、企业调研、组合式考核等,不仅难度大,还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在如此重压之下,能否保证应有的教学质量,教师的综合能力能否达到要求,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要想扬优抑弊,使教学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应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在规范化作品考核教学模式方面多做文章。

二、作品考核教学模式的规范化措施

主要从操作约定和方案设计两方面对作品考核教学模式加以规范化,以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一)操作约定

在实施作品考核教学模式时,应遵循以下操作约定:

1.组合及其优先级约定。作品考核教学模式中的期末成绩考核实质上是组合式考核,组合成分取自作品制作、机试、笔试(开/闭卷)、过程表现、方案设计及其他文档撰写、设计方案或作品答疑六种考核形式,前三种为组合式考核核心部分(简称核心部分),后三种为组合式考核辅助部分(简称辅助部分)。遵循组合成分搭配应尽量体现作品要素的原则,核心部分的成分必须有作品或机试或此两者同时出现,是否选取笔试形式视实际情况而定;又因辅助部分完全由作品要素构成,因此,组合式考核必须包含辅助部分。这样,在设计一种组合式考核方案时,只需聚焦核心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相应组合成分进行搭配即可,为此,我们约定选择的优先级从大到小依次是:作品制作、机试、笔试。

2.组合关联度约定。“组合关联度”是指核心部分的各考核形式之间关于考试内容及完成考试形式的相关性强弱程度约定。取值范围是“极强”、“较强”、“一般”、“弱”。组合关联度约定受期末成绩权重分配影响。

3.组合考核时间约定。“组合考核时间”是指核心部分的各考核形式的用时约定,即由作品制作时间、机试时间、笔试时间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构成。作品制作时间一般为3至4周,起于作品任务布置之时,止于作品提交之时,其间完成作品设计、制作等任务。过程表现考核时间与作品制作时间重叠。机试时间约定受期末成绩权重分配影响,而笔试时间约定相对独立。

4.期末成绩权重分配约定。“期末成绩权重分配”是指组合中的各形式对期末成绩的影响度约定。可将核心部分权重分配圈定为重点,因为调整该部分的权重分配会影响其他一些约定项的取值,可视之为方案平衡“阀门”。根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不同,核心部分权重分配有所不同。其他因素也会对核心部分权重分配略有影响。辅助部分权重分配是固定的。

5.教学验收约定。分学生群体评价和专家组评价两种形式。启用一套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群体或专家组各成员对一名教师一个学期内所任课程逐一进行教学评价,经模糊数学模型计算,得出每门课教学的综合评价及其各单因素评价。由于课程性质不同,教学验收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因素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个性化教学”、“民主教学”两项评价因素,是专业核心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特有的,前者用来考核教师是否经常到学生当中一对一指导学生做作品或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后者用来考核教师是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6.过程表现考核约定。过程表现考核是指学生在期末作品设计制作期间,教师就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品德修养三项指标考核学生平时表现。作为组合式考核成分,它的考核指标包括:一是学习态度,包括参与问题讨论的频率和程度,投入学习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阶段性抽查结果也可以放在这一栏中反映;二是课堂表现,主要看学生每节课的行为举止(参照学生机房行为守则),如是否沉迷于打游戏、聊天,是否迟到、早退、缺勤,以及完成课堂任务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频率,阶段性抽查结果等;三是品德修养,如是否剽窃其他同学的作品作业,是否发表一些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言论,是否乐于协助教师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权重分别是:0.3 、0.4、0.3。过程表现考核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结果考核形式一种有效的补充,可有效避免期末考核“一锤定音”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期末作品制作期间的全程有效督学手段,可有效避免学生在作品制作最后阶段突击完成。

7.答疑考核约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答疑内容,或是作品设计,或是作品设计及作品制作。作为组合式考核成分,它的考核指标包括:一是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回答问题能力。权重分别是:0.5 、0.5。它的作用为:考查作品原创程度和技术应用熟练程度,让滥竽充数者原形毕露,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8.其他约定。如文档撰写考核、作品制作、机试、课程性质等约定,因篇幅有限,不在此详述。

(二)方案设计

如何根据基本的操作约定设计作品考核方案,如何让教学模式跟着作品考核方案走,为了方便阐述,我们框定讨论边界:课程对象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程,核心部分为作品+机试。设计配套方案如表1所示。

表1设计配套方案

方案名 课程性质 期末成绩权重分配 组合关联度 作品制作时间 机试时间 教学验收形式

过程 文档 答疑 作品 机试

方案一 专业基础课程 0.20 0.15 0.15 0 0.50 极强 四周 180分钟 学生评价

方案二 专业课程 0.20 0.15 0.15 0.15 0.35 较强 四周 120分钟 学生评价

方案三 专业核心课程 0.20 0.15 0.15 0.25 0.25 一般 四周 100分钟 学生+专家评

对于表1,需要作出如下说明:第一,组合中的“作品”与“机试”为核心部分。“过程”为过程表现简称,“文档”为设计方案及其他文档撰写简称,“答疑”为设计方案或作品答疑简称,“作品”为作品制作简称。第二,方案一把作品制作时间分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大致的教学活动流程是:初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作品设计报告书,要求每位学生参与组内讨论,分头独立完成,在答疑中接受教师的点评和评价;中期,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将作品制作中用到的技术作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模仿练习;后期,教学策略体现“巩固、完善、提高、扩展、创新”十字诀,同时为机试作各种准备工作,比如根据自己前段时间技术掌握熟练度和深度调整设计方案。学生将已经设计完成的作品方案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给教师,在随后的机试过程中要求学生完全按自己的作品报告书中的设计要求制作作品,制作期间只能参考教师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料,包括自己事先撰写的设计方案文档。第三,在了解方案一的基础上,通过随后的各方案特点比较来了解余下的方案。

(三)方案分析

配套方案由三个方案构成,我们通过方案之间的比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配套方案设计的思路。

方案一:提取以往作品考核和上机考核的要素,同时借鉴校企合作下的技能竞赛中一些办法,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作品考核教学模式。从流程看,学生作品的验收分两部分进行,一是作品设计验收,在作品制作初期以答疑形式进行;二是作品制作验收,在作品制作时间结束后以机试的形式进行,故作品权重为0,并没有削弱方案中作品要素,没有违背作品考核教学模式原则。这里的机试有别于传统的方式,“组合关联度”为“极强”,机试时间较其他方案为最长,所以方案一称之为“现场制作”。考核难度没有超出高职生的能力水平,因为,机试当中所涉及的技术应用基本上是学生在作品制作时间里模仿教师的案例并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反复练习过的。实践证明本方案能有效抑制以往作品考试所带来的弊端,但给予学生的创新空间相对压缩了,所以本方案比较适用于第一、第二学期小项目实训。

方案二:流程与方案一类似,在细节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一是答疑的重要性比较突出,答疑涉及的内容除了作品设计方案部分,还包括作品制作部分,答疑前教师必须通过学生期末作品批改,给出每位学生作品的初步分数,在答疑中确定正式的分数,即最后的作品完整验收是在作品制作时间结束后的答疑中进行的;二是机试内容对所有学生来说是一致的,且有别于学生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内容,但机试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技术应用与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一致,故“组合关联度”为“较强”,机试时间较长。方案二是几年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作品考核教学模式,比较容易出现本文所描述的弊端,但在调动学生创新欲望方面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方案比较适用于第三学期中型项目实训。

方案三:流程与方案二类似,在细节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一是核心部分的权重分配对半开,答疑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二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实训中容易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关注,在机试中融入比例较小的理论考核,故“组合关联度”为“一般”,机试时间不长;三是它的教学目标立体性最为突出,除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技术能力,比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四是项目规模相对较大,综合性显著,很多工作是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最能体现企业所需要的教育,是校企合作很好的平台;五是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很大的考验,故教学形式比其他方案复杂一些。此方案虽然存在与方案二一样的弊端,但只要在答疑环节上加强规范化操作,就会得到改良。本方案比较适合在第四、第五学期采用。

三、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还需要平衡多方面矛盾,还需要以下配套措施的配合:一是活用教材。先构建课程的整体知识框架,肢解教材知识点,对同样的知识点,分难易两个档次,分别归到整体知识框架基本部分和整体知识框架提高部分。学期前半程学习基本部分;在进入学期后半程初期时,学生对课程基本上有整体上的认识,为教师布置期末作品任务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在整体上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设计工作;在学期后半程中期和后期,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作品制作,完成提高部分的学习。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培训渠道,让更多的教师理解吃透作品考核教学模式规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让年轻的教师拓展视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在提高专业核心课程的课酬系数的同时,还要在教学效果验收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客观地评估教学质量,既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又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要求竞争上岗。

总之,应通过操作细节上的规范化,保证既定教学策略不失真地贯彻下去,以有效地避免种种弊端,使高职专业课程作品考核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之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陈越,申荣卫,黄玮,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1)

[2]武克华,李仁山.高职教育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3]黎振,杨慧,王井玲.项目式教学中全过程立体式考核方式探索[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3)

[4]王静.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研究[J].学理论,2011(11)

【作者简介】莫兵(1965-),男,广西南宁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项目教学、多媒体网络课件制作;佟 施(1956-),男,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

(责编王一)

猜你喜欢

考核方案教学模式
烂脸了急救方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