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式
2014-08-07付亮
付亮
摘要:要想很好的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对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本身进行定性的分析和了解,区别与中职和本科的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中所呈现的效果,国家在对高职教育进行要求时是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规定的,所以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目标的定位来来寻找与之配套的培养模式才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内容所在。由此,本文对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会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发生了改变,而且随着要求的改变导致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能有很好的统一和认识。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关键就是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而我国如今的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无论模式还是目标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之后的研究探索过程中应该尽快将高职会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统一。例如我国在目前的状况下,许多院校不能很好的确立高职的培养目标,而是与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淆,不能很好的将差别区别出来,这样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有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目标确定时,会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相对较低,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层面,对我国人才市场是不利的冲击,而且不能很好的体现出高职教育应有的专业特色。由此可以看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准确的与本科中职等院校相互区分开,找到目标的差异所在,而且明确我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确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搭配合适的培养模式来实现以上目标。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一)高职与中职、本科的区别。高职院校从定位来看本就是与中职和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区别的,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中,有其特殊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和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方式,而且在对师资力量进行整合时也与中职和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时,首先要找准差异,在差异中寻找正确的目标基础。
(1)素质教育的差别。首先从本科院校的教育来说,会计专业在本科院校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科的理论性内容的掌握,在实现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教育后,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延伸知识和专业能力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会计学科的研究型人才和企业中承担会计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级专业理论性人才,对于整个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比较高级的会计师。在本科院校中,院校所要求的教育程度和目标不同,则办学的开放程度也就与高职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且本科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相对国际化程度更高,学生在学习实践之后更多的面对大的经济体和经济区域,这就需要更强的适应性和理论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则是不同的。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讲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授时所强调的专业理论更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相对于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来说,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层次要比本科院校稍浅一些,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就业,面向的经济体和区域也是就近选择。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内容覆盖的层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主要是为了培育适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要求的中级会计师。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不同的,人文素质要区别开,科学素质要从实际要求出发进行区分,高职低于本科,中职又低于高职。
(2)业务能力上的差异。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延伸发展,相对较为开放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主要培养学生在本专业的能力创新和创造思维,让学生在接受会计专业的素质教育时有更好的业务解决能力,在就业时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本质上拓宽学生的职业生存范围。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中关于业务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基层的实践操作性,在培养学生时首先要依靠基础的会计理论培养学生在会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之后还会进行一定的延伸,让学生在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算账记账技术之后,学习审计与财务分析等。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业务能力培养时也会相对的提高学生的决策判断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更适合小经济范围的就业。
(3)师资力量上的差别。高职院校在教师构成上与本科、中专都有区别,由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在高职院校中有所不同,那么高职院校需要的讲师也是与其他类型的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意提升学生在会计专业的能力,还应该注意讲师所拥有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领域,让讲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存在,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学科建设,在会计专业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更多的拓展空间。而高职院校更强调的是对会计专业的基础技能培养,所以高职院校需要的教师更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能力,这样不同的师资力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应该符合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严格符合国家的要求,正确区分本科中职与高职的差别,找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很好的理解国家的教育要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问题,那么所培育出来的人才就不会被社会所认可,而且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没有办法实现。我国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的规划是非常细致明确的,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教育部在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规划时都会按照我国自身需求去拟定方案,让高职教育的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更适合社会生产,服从我国管理,有较强的服务建设理念,在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上有优良的表现和成绩。而且我国教育部在对高职院校规划时,明确指出会计专业的人才应该有鲜明的高职特点,所培养的人才有更高的职业性质和实践性质,这也就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特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培育出中级的理论性人才,高级的技术实践型人才。高职所培养的学生重在实践技能的掌握,而且在拥有实践技能的同时还有可延伸的理论性知识,这样就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和发展性,让高职学生有更稳定的生存空间。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我国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下,高职人才就业不仅仅要看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受教育程度,还要综合人才的各方面素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还需要可以带动企业发展创新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要摸清楚人才市场的需求,让学生在接受会计专业的教育之后有更好的职业生存能力。
二、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培养模式的实现
(一)正确理解培养目标,挖掘根本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前文可以看出根本性质所在,而人才培养的模式是需要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决定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在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可以观察到,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拥有基础会计技能的人才,还需要拥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对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有非常好的掌握,这就体现出中小型企业对于用人要求绝对不低于大型企业。那么由此就需要高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向于实际会计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在接受培养的同时不仅仅有基础的技能掌握。而且从我国的用人单位选择以及就业情况来看,人才的单一发展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社会,所以不妨改变高职现有的教育模式和体系,在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教育时建立与专业课有关的选修内容,比如“财经法律”和“统计管理学”等,让学生可以从会计专业内容延伸发展,有更多的提升空间。而且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应该注意课程体系的实际效果,建立起理论与实践配合的专业体系,让高职特色从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中体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空间。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拓展能力培养,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科技不断普及,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有必要了解网络科技,并且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发展前景。
(二)正确的培养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根本。(1)建设校内的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应该按照会计专业的实践理论和基础技能建立一个实践基地,比如会计电算的实验室、综合类型的模拟实验室等,在实践基地里尽可能的配备适合学生发育的教学设备和软件体系,让学生在校内有良好的训练模式,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2)建立校外的实践基地。高职院校不仅要在校内有对应的实践基地,还应该在校外与其他中小企业协商沟通为学生建立校外的实践基地,学生有专业的学习与技巧能力上的训练,再通过现实中的实践加强,就可以很好的挖掘自身潜能,更符合社会要求。
(三)建立与培养目标符合的师资团体。 在高职会计专业
的师资团体中,一定要注重改革的关键所在,成功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受限于师资力量,没有优良的师资团体就不可能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体系,所以在教师的选择上应该追求符合高职会计专业标准并且有一定拓展延伸能力。在对教师进行选择时应该首先强调其基础技能的实践经验和水平,进而对其理论知识的拓展能力进行观察,如果符合我国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那么就可以很好的组建高职会计专业师资团体了。
三、总结
在研究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式的问题时,一定要对高职院校的本质和特点进行针对性了解,对市场需求和国家要求有明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从而搭配适合的培养方式,让高职院校的发展脚步加快,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和就业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强,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2] 李炜炜.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