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煤厂煤质均质化技术探索

2014-08-07董海成

企业导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煤种煤质精煤

董海成

摘要:本文阐述了煤质均质化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分析配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条件和范围,得出了选煤厂配煤的两种实用模式,提出两种配煤模式相结合应用的配煤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效果及经济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煤质;配煤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采煤比例不断提高和开采深度增加,选煤厂入厂原煤煤质波动很大,又因煤炭供求市场的变化,也使得选煤厂入厂原煤的种类和质量不断向多元化发展。而如今用户对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保证在煤质变化无常的条件下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我们进行了煤质均质化研究。我们的研究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保证产品质量均衡稳定;二是通过科学配煤提高经济效益。

均质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为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均衡稳定的需求所采用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洁净煤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与选煤、型煤、水煤浆技术共同组成了洁净煤技术中的基础技术——洁净煤炭加工技术。

“配煤”是煤质均质化的主要手段。它是一个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综合体,是将煤炭按一定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匀,达到设定的煤质指标的生产过程。

配煤这种煤质均质化技术在选煤厂的运用是受到炼焦化学工业的启迪。冶金炼焦用的原料是采用焦煤、肥煤、气煤和瘦煤四个类别(牌号)的选后精煤,按制定的最佳配煤方案,严格控制各牌号煤的重量比例进行均混(即煤质均匀化)后才能进入焦炉炼焦的。一些选煤厂效仿炼焦配煤将入选原煤进行配煤后选煤,技术指标提高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从而引起了煤炭行业特别是选煤厂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矿区选煤厂设有容量较充足的原煤储煤仓,可以充分利用,就具备了应用的条件。

配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煤种、同分选密度、不同灰分的原煤的配煤,实现入洗煤质均匀稳定、波动小,分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确保生产效率、回收率、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2)不同煤种、不同分选密度、不同灰分的原煤的配煤,实现根据各煤种特点和产品的质量要求,选择适当比例,配出可选性同一或可选性适中的原煤入洗,获得改善优化煤种、增加售价的效果。(3)不同煤种、不同灰分、硫分的原煤的分贮、分选,产品分贮,按调质销售品种所需的计算比例配煤装车,实现多煤种、多品种指标的市场需求。(4)同煤种、同品种、多时间段的生产产品的配煤装车,即按照实际仓贮质量和装车品种需要有选择的按比例配煤装车销售,达到弥补生产中的波动,调整级别上限,稳定产品质量,确保经济效益的最终“把关”功效。(5)选煤生产过程中,根据条件变化,依据选煤设计工艺,灵活地搞好各种选煤方法之间的配煤,如主再洗的配合、跳汰浮选的配合、重介和浮选的配合等等,各种选煤方法巧妙调整、配合,最后生产出符合质量规格要求和最佳经济效果的产品。

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思考,认为选煤厂配煤的实用模式有以下两种:模式一(选前配煤):入选前将若干单种原煤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掺混后进行分选,选后精煤直接达到用户的需求标准。模式二(选后配煤):将若干分选后指标不同的精煤产品按一定的重量比例掺配混匀成合乎用户指标要求的销售产品。两种模式都能保证精煤产品内在质量的均匀,但两种配煤模式都有优缺点。选前配煤实行较容易,选煤厂根据产品质量指标的要求预先进行配煤就可以进入生产系统进行分选。但因为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选后产品质量批批合格。选后配煤与选前配煤相反,选后配煤能保证产品质量批批合格,但实行较困难,因为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需同时考虑灰分、挥发分、硫分指标、粘结指数等多项指标都要合格,操作难度较大。

通过生产实践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我们提出以选前配煤为主,选后配煤为辅的配煤模式。

选前配煤考虑的指标为在分选过程中变化不大的指标。下表为某选煤厂原煤在选前与选后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1入选原煤分选前后指标对比

从表1可看出,挥发分、硫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这几个指标选前与选后差别不大,另外还可以看到,四种原煤硫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都相近,而且都符合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某厂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见下表2。

表2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确定选前配煤考虑的指标为挥发分指标。从表1可看出,原煤一与原煤二的挥发分指标属于焦原煤,原煤三与原煤四属于1/3焦原煤。但原煤一的挥发分指标明显偏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将原煤一与原煤三、原煤四配煤入选生产焦精煤,既保证了选后产品挥发分的均衡稳定,又增加了焦精煤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焦精煤市场价格比1/3焦精煤高)。配煤的方法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V式中V为挥发分,G为各煤种配比量,V为配出的目标值。

各煤种通过上式测算出合适的配煤比例后进入生产系统分选,选后产品出现波动的主要是灰分指标,此时通过选后配煤(即配煤装车)的方法来控制灰分指标。实行方法如下表3及表4,其中表3为某选煤厂某一天选后产品指标情况。表4为表3实行配煤装车后的产品灰分指标情况。

表3某选煤厂某一天产品指标

表4 实行配煤装车后产品灰分指标

从表4可看出,通过选前配煤及选后配煤的结合,最后精煤销售质量不但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而且装车的各批次质量都比较均衡。

以表1原煤煤质进行分析,假设该厂4种原煤调入量相同,没有进行配煤入洗时焦精煤比例为50%,进行配煤入洗后根据下式测算挥发分:(31×25%+32×25%+19×25%)/25%×

3=27.33%

从上式计算结果可知,原煤一完全可以与原煤二、原煤三配煤入洗全部生产焦精煤,则焦精煤比例将达到100%。焦精煤售价约比1/3焦精煤价格高20元。则以一个年入洗180万吨,精煤产率为50%的选煤厂计算,一年所创的效益为:180×50%×50%×20=9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endprint

摘要:本文阐述了煤质均质化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分析配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条件和范围,得出了选煤厂配煤的两种实用模式,提出两种配煤模式相结合应用的配煤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效果及经济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煤质;配煤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采煤比例不断提高和开采深度增加,选煤厂入厂原煤煤质波动很大,又因煤炭供求市场的变化,也使得选煤厂入厂原煤的种类和质量不断向多元化发展。而如今用户对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保证在煤质变化无常的条件下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我们进行了煤质均质化研究。我们的研究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保证产品质量均衡稳定;二是通过科学配煤提高经济效益。

均质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为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均衡稳定的需求所采用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洁净煤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与选煤、型煤、水煤浆技术共同组成了洁净煤技术中的基础技术——洁净煤炭加工技术。

“配煤”是煤质均质化的主要手段。它是一个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综合体,是将煤炭按一定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匀,达到设定的煤质指标的生产过程。

配煤这种煤质均质化技术在选煤厂的运用是受到炼焦化学工业的启迪。冶金炼焦用的原料是采用焦煤、肥煤、气煤和瘦煤四个类别(牌号)的选后精煤,按制定的最佳配煤方案,严格控制各牌号煤的重量比例进行均混(即煤质均匀化)后才能进入焦炉炼焦的。一些选煤厂效仿炼焦配煤将入选原煤进行配煤后选煤,技术指标提高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从而引起了煤炭行业特别是选煤厂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矿区选煤厂设有容量较充足的原煤储煤仓,可以充分利用,就具备了应用的条件。

配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煤种、同分选密度、不同灰分的原煤的配煤,实现入洗煤质均匀稳定、波动小,分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确保生产效率、回收率、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2)不同煤种、不同分选密度、不同灰分的原煤的配煤,实现根据各煤种特点和产品的质量要求,选择适当比例,配出可选性同一或可选性适中的原煤入洗,获得改善优化煤种、增加售价的效果。(3)不同煤种、不同灰分、硫分的原煤的分贮、分选,产品分贮,按调质销售品种所需的计算比例配煤装车,实现多煤种、多品种指标的市场需求。(4)同煤种、同品种、多时间段的生产产品的配煤装车,即按照实际仓贮质量和装车品种需要有选择的按比例配煤装车销售,达到弥补生产中的波动,调整级别上限,稳定产品质量,确保经济效益的最终“把关”功效。(5)选煤生产过程中,根据条件变化,依据选煤设计工艺,灵活地搞好各种选煤方法之间的配煤,如主再洗的配合、跳汰浮选的配合、重介和浮选的配合等等,各种选煤方法巧妙调整、配合,最后生产出符合质量规格要求和最佳经济效果的产品。

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思考,认为选煤厂配煤的实用模式有以下两种:模式一(选前配煤):入选前将若干单种原煤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掺混后进行分选,选后精煤直接达到用户的需求标准。模式二(选后配煤):将若干分选后指标不同的精煤产品按一定的重量比例掺配混匀成合乎用户指标要求的销售产品。两种模式都能保证精煤产品内在质量的均匀,但两种配煤模式都有优缺点。选前配煤实行较容易,选煤厂根据产品质量指标的要求预先进行配煤就可以进入生产系统进行分选。但因为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选后产品质量批批合格。选后配煤与选前配煤相反,选后配煤能保证产品质量批批合格,但实行较困难,因为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需同时考虑灰分、挥发分、硫分指标、粘结指数等多项指标都要合格,操作难度较大。

通过生产实践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我们提出以选前配煤为主,选后配煤为辅的配煤模式。

选前配煤考虑的指标为在分选过程中变化不大的指标。下表为某选煤厂原煤在选前与选后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1入选原煤分选前后指标对比

从表1可看出,挥发分、硫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这几个指标选前与选后差别不大,另外还可以看到,四种原煤硫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都相近,而且都符合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某厂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见下表2。

表2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确定选前配煤考虑的指标为挥发分指标。从表1可看出,原煤一与原煤二的挥发分指标属于焦原煤,原煤三与原煤四属于1/3焦原煤。但原煤一的挥发分指标明显偏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将原煤一与原煤三、原煤四配煤入选生产焦精煤,既保证了选后产品挥发分的均衡稳定,又增加了焦精煤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焦精煤市场价格比1/3焦精煤高)。配煤的方法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V式中V为挥发分,G为各煤种配比量,V为配出的目标值。

各煤种通过上式测算出合适的配煤比例后进入生产系统分选,选后产品出现波动的主要是灰分指标,此时通过选后配煤(即配煤装车)的方法来控制灰分指标。实行方法如下表3及表4,其中表3为某选煤厂某一天选后产品指标情况。表4为表3实行配煤装车后的产品灰分指标情况。

表3某选煤厂某一天产品指标

表4 实行配煤装车后产品灰分指标

从表4可看出,通过选前配煤及选后配煤的结合,最后精煤销售质量不但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而且装车的各批次质量都比较均衡。

以表1原煤煤质进行分析,假设该厂4种原煤调入量相同,没有进行配煤入洗时焦精煤比例为50%,进行配煤入洗后根据下式测算挥发分:(31×25%+32×25%+19×25%)/25%×

3=27.33%

从上式计算结果可知,原煤一完全可以与原煤二、原煤三配煤入洗全部生产焦精煤,则焦精煤比例将达到100%。焦精煤售价约比1/3焦精煤价格高20元。则以一个年入洗180万吨,精煤产率为50%的选煤厂计算,一年所创的效益为:180×50%×50%×20=9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endprint

摘要:本文阐述了煤质均质化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分析配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条件和范围,得出了选煤厂配煤的两种实用模式,提出两种配煤模式相结合应用的配煤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效果及经济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煤质;配煤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采煤比例不断提高和开采深度增加,选煤厂入厂原煤煤质波动很大,又因煤炭供求市场的变化,也使得选煤厂入厂原煤的种类和质量不断向多元化发展。而如今用户对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保证在煤质变化无常的条件下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我们进行了煤质均质化研究。我们的研究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保证产品质量均衡稳定;二是通过科学配煤提高经济效益。

均质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为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均衡稳定的需求所采用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洁净煤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与选煤、型煤、水煤浆技术共同组成了洁净煤技术中的基础技术——洁净煤炭加工技术。

“配煤”是煤质均质化的主要手段。它是一个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综合体,是将煤炭按一定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匀,达到设定的煤质指标的生产过程。

配煤这种煤质均质化技术在选煤厂的运用是受到炼焦化学工业的启迪。冶金炼焦用的原料是采用焦煤、肥煤、气煤和瘦煤四个类别(牌号)的选后精煤,按制定的最佳配煤方案,严格控制各牌号煤的重量比例进行均混(即煤质均匀化)后才能进入焦炉炼焦的。一些选煤厂效仿炼焦配煤将入选原煤进行配煤后选煤,技术指标提高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从而引起了煤炭行业特别是选煤厂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矿区选煤厂设有容量较充足的原煤储煤仓,可以充分利用,就具备了应用的条件。

配煤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煤种、同分选密度、不同灰分的原煤的配煤,实现入洗煤质均匀稳定、波动小,分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确保生产效率、回收率、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2)不同煤种、不同分选密度、不同灰分的原煤的配煤,实现根据各煤种特点和产品的质量要求,选择适当比例,配出可选性同一或可选性适中的原煤入洗,获得改善优化煤种、增加售价的效果。(3)不同煤种、不同灰分、硫分的原煤的分贮、分选,产品分贮,按调质销售品种所需的计算比例配煤装车,实现多煤种、多品种指标的市场需求。(4)同煤种、同品种、多时间段的生产产品的配煤装车,即按照实际仓贮质量和装车品种需要有选择的按比例配煤装车销售,达到弥补生产中的波动,调整级别上限,稳定产品质量,确保经济效益的最终“把关”功效。(5)选煤生产过程中,根据条件变化,依据选煤设计工艺,灵活地搞好各种选煤方法之间的配煤,如主再洗的配合、跳汰浮选的配合、重介和浮选的配合等等,各种选煤方法巧妙调整、配合,最后生产出符合质量规格要求和最佳经济效果的产品。

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思考,认为选煤厂配煤的实用模式有以下两种:模式一(选前配煤):入选前将若干单种原煤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掺混后进行分选,选后精煤直接达到用户的需求标准。模式二(选后配煤):将若干分选后指标不同的精煤产品按一定的重量比例掺配混匀成合乎用户指标要求的销售产品。两种模式都能保证精煤产品内在质量的均匀,但两种配煤模式都有优缺点。选前配煤实行较容易,选煤厂根据产品质量指标的要求预先进行配煤就可以进入生产系统进行分选。但因为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选后产品质量批批合格。选后配煤与选前配煤相反,选后配煤能保证产品质量批批合格,但实行较困难,因为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需同时考虑灰分、挥发分、硫分指标、粘结指数等多项指标都要合格,操作难度较大。

通过生产实践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我们提出以选前配煤为主,选后配煤为辅的配煤模式。

选前配煤考虑的指标为在分选过程中变化不大的指标。下表为某选煤厂原煤在选前与选后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1入选原煤分选前后指标对比

从表1可看出,挥发分、硫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这几个指标选前与选后差别不大,另外还可以看到,四种原煤硫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都相近,而且都符合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某厂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见下表2。

表2焦煤与1/3焦煤的指标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确定选前配煤考虑的指标为挥发分指标。从表1可看出,原煤一与原煤二的挥发分指标属于焦原煤,原煤三与原煤四属于1/3焦原煤。但原煤一的挥发分指标明显偏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将原煤一与原煤三、原煤四配煤入选生产焦精煤,既保证了选后产品挥发分的均衡稳定,又增加了焦精煤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焦精煤市场价格比1/3焦精煤高)。配煤的方法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V式中V为挥发分,G为各煤种配比量,V为配出的目标值。

各煤种通过上式测算出合适的配煤比例后进入生产系统分选,选后产品出现波动的主要是灰分指标,此时通过选后配煤(即配煤装车)的方法来控制灰分指标。实行方法如下表3及表4,其中表3为某选煤厂某一天选后产品指标情况。表4为表3实行配煤装车后的产品灰分指标情况。

表3某选煤厂某一天产品指标

表4 实行配煤装车后产品灰分指标

从表4可看出,通过选前配煤及选后配煤的结合,最后精煤销售质量不但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而且装车的各批次质量都比较均衡。

以表1原煤煤质进行分析,假设该厂4种原煤调入量相同,没有进行配煤入洗时焦精煤比例为50%,进行配煤入洗后根据下式测算挥发分:(31×25%+32×25%+19×25%)/25%×

3=27.33%

从上式计算结果可知,原煤一完全可以与原煤二、原煤三配煤入洗全部生产焦精煤,则焦精煤比例将达到100%。焦精煤售价约比1/3焦精煤价格高20元。则以一个年入洗180万吨,精煤产率为50%的选煤厂计算,一年所创的效益为:180×50%×50%×20=9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endprint

猜你喜欢

煤种煤质精煤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不同分选工段瘦精煤煤质分析与配伍性研究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多原料煤种复配成浆性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精煤产品结构调整及回收系统改造
协庄选煤厂浮选精煤降水及掺配的研究与应用
大型煤炭堆场洒水控制技术
同一矿区煤质资料拟定方法探讨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