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赏识教育做好班主任工作

2014-08-07邵晓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因材施教班主任

邵晓荷

【摘要】赏识教育,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班主任对学生积极的肯定与赏识,会诱导学生产生进步的动机,增强自信心,进而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赏识教育;因材施教

一、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目前的教育现状呼唤赏识教育

《中国青年报》(1999年4月19日)曾刊登一位中学生给教育专家周弘先生的信,信中说道:“周伯伯,你不知道我们那个老师怎样的严厉法吧,他一罚起来就是几百遍几千遍,一考不好,他就让同学们鄙视这个学生,让这个学生有一种自卑感。他还会替好同学掩盖错误,对不好的同学却在课堂上说是窝囊废……”像这位同学提到的鄙视后进生、偏袒优秀生的现象,在目前班主任工作中是较普遍的。

一种情况是班主任只抓少数尖子生。为了追求升学率,个别班主任心目中只有几个尖子生,班主任的工作只是围绕着尖子生展开。班主任先提问他们问题,先批他们的作业,先挑选他们任班干部,先发展他们入团。如此以来,其他学生就成了“贫民”,“待遇”低劣。

第二种情况是抓两头,漏中间。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通常被忽略,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很少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他们大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并各有特长:有的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的心灵手巧、擅长制作;有的刻苦钻研、富有创造精神;有的在运动场上大显身手。班主任的漠不关心,会使他们失去许多发展的机会。

第三种情况是抓住了整体,但排斥个别。班主任对个别严重影響班级成绩和秩序的后进生、“刺头儿”,缺乏耐心,对其缺点和错误耿耿于怀,称他们是“坏了一锅汤的老鼠”,把他们看作是“害群之马”,而变着法儿去“整治”他们。这样的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和坏人拉拢,可能会真的变成危及社会的“害群之马”。

第四种情况是抓个别关系户。有的班主任对于自己喜爱的和个人关系亲近的学生给予特别照顾。极个别的,由于接受了学生家长的小恩小惠,不能不给该学生以偏爱,处处将其放在优先地位。这种做法将师生关系商品化,损坏了老师的形象。

(二)赏识教育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从心理发展特点上看,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还不能进行恰当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对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有决定性影响。而自我评价不仅是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又为其自我教育确立了起点和方向。班主任对学生积极的肯定与赏识,会诱导学生产生进步的动机,增强自信心。反之,如果对学生吹毛求疵,提出过分要求,或者对他们漠不关心,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必使其产生消极的态度。

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最关键的是设法激励其成功感和内在动力。教师发自内心的夸奖、鼓励和充满智慧的指点,往往能帮助学生唤起自信,成为激发学生成功感的强大动力,甚至成为人生道路上发生重大转折的契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成就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称赞,增长师生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体现为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等。由此可见,老师的赏识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二、班主任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一)要把学生当人,多看优点常赞美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要懂得赏识学生。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将学生分成三组,对第一组表示信任予以赞美与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试验结果表明,被经常鼓励的第一组进步很快,总是挨批评的第三组有些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则在原地踏步。由此可见,真诚、坦率、得体的赞扬与鼓励能够创造奇迹。所以,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时,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就充分肯定了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多种不同的其他孩子的智能,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鼓励、引导、表扬等方式来弥补他们的短处。

(二)要正视错误,多宽容,把学生当学生

学生就是学生,是孩子。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够走我们为他们设计好的道路,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作为班主任不应奢望学生的思想能跟老师一样,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老师需要的不是设计,而是对学生不断地指导,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要善于转化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

学生在学习与成长期间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正面疏导,对其所犯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事实上,所有孩子都会有缺点,也肯定有众多优点。如何找出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儿有这样一句名言:“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指定的去塑造自己”。相信这句话对每一位教育者都会有启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能拿出宽容和爱心,多找孩子们的闪光点,那么他们一定能自信地走上人生之路。

(三)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班主任在教育和培养学生时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交往中,要有意识地捕捉学生那些瞬间突发的思想火花,从平凡的举动中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见微知著地深知被其不足和错误遮盖起来的可贵之处,并加以分析研究和培养。要以殷切的希望鼓励他,以肺腑之言规劝他,以拳拳之心感染他,使他由玉成器。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如,一位班主任发现某同学作文写得好,但性格腼腆,胆小怕事,就让她在早读时间带领大家读课文,通过一个多月的练习,这位同学逐渐克服了以上弱点,在一次学校演讲比赛中还获了奖。有位同学喜欢在课堂上说话,班主任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发现他酷爱足球,就让他组织班级足球队。这位同学有了用武之地,积极能干,将足球队带得非常出色。在这项活动中,这位同学也增强了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趁机加强教育,这位同学终于改正了不守纪律的缺点,并担任了班干部。

(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老师通过观察与分析所得到的有关某个学生的资料都是有一定阶段性的,都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它只是一个人漫长的人生轨迹上的一个点,并不能代表他的未来。因此,班主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坏孩子”,有的只是在某方面需要帮助的孩子。赏识学生的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谈话及撰写学生操行评语时,总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即使是学生有错,也总是从改正提高的角度做思想工作,而不是打击与惩罚。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就被老师骂为“愚蠢糊涂的低能儿”而退学。他的妈妈耐心地教育他,教他读书识字,还收回了原来规定的不准他做实验的“禁令”,鼓励他从事科学研究。这使他在科学发明领域里大显身手,终于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发明家。如果班主任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像爱迪生的妈妈一样,抛弃粗暴与武断,多些赏识,多看学生的长处和可开发之处,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将会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赏识教育承认差异,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因材施教;赏识教育重视激励的力量,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赏识教育尊重个性,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加强赏识教育,是真正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因材施教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夸夸我的班主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班主任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