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8-07黄天生
黄天生
【摘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成功实现政治课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政治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当下学生普遍对政治课堂不感兴趣的实际入手,提出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少教师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现成的结论、条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应注意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課,激发学生兴趣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例如,我在讲授“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我提出“假如你有1000元,你会如何消费?”这样一个问题,然后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班上同学进行激烈讨论,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乌申斯基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新课标理念也要求教学应该“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为出发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必须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教材内容的重组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实践证明,学生处于轻松愉快,充满激情的状态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这时,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学习效率最高。
三、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钓鱼岛争端、马航失踪等问题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时事的学习,首先要立足于平时,养成习惯。通过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录音、录像,阅读《南方日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报刊杂志,开展新闻大讨论或时事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素质。其次要抓住重大事件找准热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复杂多变,作为中学生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把它掌握起来。
四、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现代教学手段能把实物、图片、黑板有机结合起来,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自由和相对宽松。现代教学手段能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内容时,我先提出问题:“报刊杂志、新闻媒体正在报道中国两会的情况。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给大家说说。”学生回答以后,我利用幻灯或录像等形式如实介绍两会中的一些资料,继续发问:“你们说参与政治生活有哪些途径?”通过学生自创和教师设置的情景以及学生对情景的感性了解,整个课堂就会洋溢着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并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贺芙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上)》[J],2011(05)
[2]李艳芳.浅谈如何使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育创新学刊》[J],2012(04)
[3]曹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学苑教育》[J],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