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014-08-07王洪新
收稿日期:2014-04-09
作者简介:王洪新(1966-),男,兴宁市职业技术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广东兴宁/514500)摘要: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本文从预习设疑、质疑求异,启发引导、精讲乐学,巧练多练、巩固提高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语文教学。
关键词:学生;主体;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5-0074-02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会学”,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预习设疑、质疑求异
让学生预习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笔者经常在课前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疑难问题,以此引导学生预习,进行思维训练。
如讲授《涉江》时,笔者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①“涉江”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以“涉江”为题?②诗中的“奇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这样写?③诗人先后用了哪几句来表达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溷浊不堪的?④诗中的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涉江南行过程中的思想感情?⑤哪几个诗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坚持真理的高尚品德?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难题,让他们准备好卡片,把疑难问题填在卡片上交给教师。同时,要求学生对照学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边解答。如讲《娘子关前》时,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为什么“还我河山”这四个字在作者眼中是“巨大”和“极雄壮”的?②作者看了这四个字,为什么“忍不住”落泪?③为什么要把“这雄壮的字”和“我们夜间的经历”联系起来写?④为什么要把“还我河山”这一情节放在结尾?等等。通过设疑,就能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的程度,备课、讲课就有了针对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班门弄斧”,提出独特见解。如教《荷塘月色》时,学生对“月下”荷塘景物提出了异议,月下荷塘景物应是朦胧的,但作者笔下月下荷塘景物是真切分明的,不但看清了一层一层的叶子和零星的白花,甚至荷花的一丝颤动和掠过的波痕也尽收眼底。怕是白天的荷塘景物吧!又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写道:“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有的学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无论从屠杀的规模杀,还是杀人的数量看,“三·一八” 事件远远没有超过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或“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通过质疑,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读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启发引导、精讲乐学
在预习阶段提出的疑难问题及学生在“卡片”上提出的实质性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分小组(四人一组)讨论,集思广益,明辩是非,共同寻求答案,小组解决不了的才交给教师。教师讲授重在启发诱导,点到为止。
如讲《阿Q正传》时,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一般性的问题如情节、线索、环境、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都能自己解决,这样教师要着重讲的只是一些疑难问题,如:①阿Q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典型形象?②怎样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 Q的精神胜利法是怎样形成的?③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国民”到底指谁?这句话应如何理解?④作者从多方面尽情刻画“盘辩家”的种种丑态,其用意是什么?通过研读,学生往往对课本中的疑难问题发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见,教师应因势利导,及时把疑难问题和各种不同的意见向全班提出来,通过引导学生集体研读,共同取得对解决问题的一致意见。
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写道: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里的“中国人”究竟指的是谁?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是反动派,有的说是一般中国人,还有的说是指所有的中国人。笔者从这一时期鲁迅总的思想倾向去启发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自学,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三、巧练多练、巩固提高
语文教学应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学语文不练不成,只有练,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理解运用能力。巧练就是以较少的练习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在重点、疑点、难点上多练习,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触类旁通,掌握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常以课文为例子选择典型语段,设计疑难问题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当作课外文段来练习,以练带讲,以新带旧,由理解向能力迁移,由部分向整体迁移,由课内向课外迁移,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三单项复习时,笔者根据高考题型特点,从语音、文字、词汇、句子、修辞、标点等方面精选典型习题供学生分类训练,一步一个脚印,集中力量过好专项关。如复习问号的用法时,可举下面的例子:
A.我知道什么是幸福。
B.“你坐车来,还是步行来?”
C.“你来吗,小李?”
D.谁知道他还活着。
这里揭示了四个规律:①含疑问代词的问句只作整个句子一成分,表示陈述语气时不用问号;②选择问句只在最后分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③倒装句中,问号一律用在最后,中间停顿用逗号;④形式似问句,不用回答,不用问号。平时的作文训练,笔者也紧扣高考作文特点:一是贴近生活,时代感强;二是不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在练习作文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以“诚信”为话题,笔者曾经让学生练习以“诚实”为话题的作文,正好与高考作文大同小异。
在教学中,笔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陈春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