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4-08-07孙奥唐勇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大赛改革

孙奥+唐勇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并以教学实践对改革效果进行测定。

【关键词】大赛 专业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12-03

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的影响逐步扩大,尤其从2009年天津举办的全国高职职业技能大赛开始,全国高职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检阅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平台,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向社会展示的舞台,大赛的价值取向对于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是一种导向。作为国家级教学成果的交流平台,大赛的竞赛宗旨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引领。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引领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引领,也包括教学方法的引领,还包括教学评价的引领等,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研究如何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来引领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基础,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内容选取的好,学生就能掌握专业的前沿知识,做到即学即用。反之一旦教学内容选取不当,即使学生将教师所教知识全部掌握,得到的也仅是一堆非前沿、非主流的知识或技能,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未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之前,各学校自行确定教学内容,由于水平的差异,有些高职院校教师对前沿知识掌握不清,对专业的核心技能掌握不够,加之哪些专业技能是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在不同的院校之间本来就存在争议,故一直以来,教学内容一直是高职院校热门的争执点。

(一)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比赛内容作为专业课的基本教学内容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命题是国家教育部委托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的,第三方机构必须在命题前详细调研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和前沿技能,调研对象既包括设备厂家,又包括政府部门和使用商家,还包括行业协会等,通过综合各方意见,才得出本专业核心技能和前沿技能,然后对这些技能进行分析和提取,整合成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如此详细的调研,由于多方原因,很多高职院校都办不到,同时,如此详细的调研得出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和前沿技术,其准确度非常高,应该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般来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代表本专业高职三年全部的重要教学内容,故如何将之分散到各个学期、各节课堂中,各高职院校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源情况、实验条件等自行调整。

(二)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技术中加上对应的理论讲解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技能,即动手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学好技能,对应的理论教学必不可少,没有理论作为基础,对技能的掌握始终只能停留在一个只知表面,不知原理的浅层次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将所有技能涉及的理论点全部罗列出来,再将这些理论按照科学的先修性来进行排序,对于理论点之间必须依靠的起牵线搭桥作用的理论也一并加进来,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知识脉络。

当前,在有些高职院校中,对于讲多少理论知识够用,讲哪些理论知识有用这些问题一直琢磨不清。现在,可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纲领,涉及的理论要讲,理论点之间需要串联的理论点也要讲,这些理论需要重点讲,对于其它的理论知识,则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三)增加学院大环境的特色专业知识

尽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能代表本专业的重点内容和前沿内容,但并不代表本专业的全部专业内容,职业院校可以此为基础,但不能以此为全部,否则全国所有高职院校又会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形。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都在强调特色,如何走出特色是所有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定必须要与学校的大环境相结合,必须要增加学院的特色内容,再将这些特色内容与大赛内容相融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这样,既不失特色,又不走“偏门”。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不同的授课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内容就注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必须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式,如继续沿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则教学效果不会达到预期目标。

(一)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当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以学生为主体已经“喊”了很多年,但目前,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很多教师在认识上有偏差。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同时对30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院校的高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有部分教师认为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有些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其实所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强调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给学生自主权,注重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进而发挥其潜力。

高职教师进入课堂之前,务必要树立一个观念,高职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对象是学生,而非教师,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教师必须树立的最基本的观念。要想培养学生出色的技能,首先要保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教学任务中,并且不断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和进步。

(二)采取搭手脚架的引导方式

所谓搭手脚架就是构建教学情境,在课堂设计时就应该全局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意义构建。在搭手脚架时主要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搭好的整个手脚架是基于本次上课的核心教学任务,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爬完整个手脚架时,已经掌握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必须按照最近区域理论搭建。所谓最近理论区域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区域上再划出最近的学习区域,这样既能保证学习到新的知识,又能避免学生因学习内容间隔长而不能接受。三是搭建的手脚架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创新空间。搭建的手脚架不能太密,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同时也给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

(三)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让学生“现炒现卖”

在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规程中明确有一条,学习必须依据文档掌握最新的技能,“现炒现卖”。这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对参赛者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一位不会自学的学生,只能用“潜力有限”来形容。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实验实训环节。教师务必清楚实验的每一步,以及需要涉及的知识,难于理解的知识,教师需要花费时间讲解,而对于一些规则性的知识,教师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文档以及出现问题后的排错方案即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会去查阅文档,要想找出并排除错误就必须研究排错方案,长期如此,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学水平,还能养成良好的文档查阅习惯。

(四)设定讨论教学环节

讨论是促使学生进步最快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并且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在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纲领的教学中,学习内容难度大、专业技能前沿性强,学生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群学习能力不一的学生中,必然会出现有同学能掌握而有同学不能掌握的局面,给学生搭建一个讨论的平台,学生就会相互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

设定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思想的碰撞会产生很多新的“火花”,这些“火花”和问题在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下,将直面指向教师,有些疑问很多是教师未曾想到的,故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解答学生的疑问。

endprint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时间等因素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评价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不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考核,也不仅限于笔试,或者笔试+机试。在很多理工科专业,项目考核成为当前最流行的考核方式。

在当前的项目考核中,也存在诸多问题,2011~2012年,作者曾经对多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发现很多项目考核的方式是布置一个项目给学生,限定作品上交时间,然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定,以此代替教学评价。类似的项目考核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真实性不能保证。二是学生未在封闭的环境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纲,采取的教学评价应该类似于竞赛。(1)考评时间:连续一段时间,比如封闭的四小时或者八小时。(2)考核的对象:学生团队,而非单个学生。(3)考核的方式:项目考核,现场动手、现场验收、及时讲评。(4)教师应该纳入考核范围,应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关联起来,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四、效果分析

2014年1月,作者对不同年级、同一专业、同一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2010~2011年采取了项目教学法,2012~2013年采取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改革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为了不失一般性,特将改革前两年和改革后两年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教学质量分析表

期末考试平均分 期末考试最低分 期末考试最高分 教师评学分数 学生评教分数 学生自评分数

2010年 70.6 15 98 75 70 63

2011年 72.7 14 96 78 72 63

2012年 81.4 46 94 86 80 75

2013年 83.1 50 96 88 81 74

从分析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自从开展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为纲的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程度表现良好,期末考试的平均分直接从71分左右提高到82分左右,平均分数提高了近10分。

从期末考试最低分来看,即使是班级中对学习最不感兴趣的同学,在改革后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分数直接提高了30分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从教师评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教师评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了,说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纪律有所好转。

从学生评教的角度来看(所谓学生评教,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满意度也提高了,说(下转第36页)(上接第13页)明教师采取职业大赛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从学生自评一栏看来,学生自评分数提高,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度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到了真正实用的知识。

总之,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职教育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的品牌,其影响力大而深远。国家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竞赛内容、竞赛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都给予了详细的调研和论证,其竞赛内容、竞赛形式、考核方式等都可以被广大高职院校借鉴,通过作者的研究与实践,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来引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改革是可行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

[2]徐萱春. 对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4)

[3]唐勇.建构主义理论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3(15)

[4]彭阳华,周平.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国语文,2011(12)

[5]王淑慧. 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3JGZ193)

【作者简介】孙 奥(1986-),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唐勇(1981-),男,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处理及应用,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何田田)

endprint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时间等因素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评价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不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考核,也不仅限于笔试,或者笔试+机试。在很多理工科专业,项目考核成为当前最流行的考核方式。

在当前的项目考核中,也存在诸多问题,2011~2012年,作者曾经对多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发现很多项目考核的方式是布置一个项目给学生,限定作品上交时间,然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定,以此代替教学评价。类似的项目考核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真实性不能保证。二是学生未在封闭的环境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纲,采取的教学评价应该类似于竞赛。(1)考评时间:连续一段时间,比如封闭的四小时或者八小时。(2)考核的对象:学生团队,而非单个学生。(3)考核的方式:项目考核,现场动手、现场验收、及时讲评。(4)教师应该纳入考核范围,应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关联起来,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四、效果分析

2014年1月,作者对不同年级、同一专业、同一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2010~2011年采取了项目教学法,2012~2013年采取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改革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为了不失一般性,特将改革前两年和改革后两年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教学质量分析表

期末考试平均分 期末考试最低分 期末考试最高分 教师评学分数 学生评教分数 学生自评分数

2010年 70.6 15 98 75 70 63

2011年 72.7 14 96 78 72 63

2012年 81.4 46 94 86 80 75

2013年 83.1 50 96 88 81 74

从分析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自从开展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为纲的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程度表现良好,期末考试的平均分直接从71分左右提高到82分左右,平均分数提高了近10分。

从期末考试最低分来看,即使是班级中对学习最不感兴趣的同学,在改革后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分数直接提高了30分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从教师评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教师评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了,说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纪律有所好转。

从学生评教的角度来看(所谓学生评教,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满意度也提高了,说(下转第36页)(上接第13页)明教师采取职业大赛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从学生自评一栏看来,学生自评分数提高,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度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到了真正实用的知识。

总之,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职教育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的品牌,其影响力大而深远。国家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竞赛内容、竞赛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都给予了详细的调研和论证,其竞赛内容、竞赛形式、考核方式等都可以被广大高职院校借鉴,通过作者的研究与实践,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来引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改革是可行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

[2]徐萱春. 对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4)

[3]唐勇.建构主义理论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3(15)

[4]彭阳华,周平.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国语文,2011(12)

[5]王淑慧. 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3JGZ193)

【作者简介】孙 奥(1986-),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唐勇(1981-),男,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处理及应用,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何田田)

endprint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时间等因素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评价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不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考核,也不仅限于笔试,或者笔试+机试。在很多理工科专业,项目考核成为当前最流行的考核方式。

在当前的项目考核中,也存在诸多问题,2011~2012年,作者曾经对多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发现很多项目考核的方式是布置一个项目给学生,限定作品上交时间,然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定,以此代替教学评价。类似的项目考核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真实性不能保证。二是学生未在封闭的环境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纲,采取的教学评价应该类似于竞赛。(1)考评时间:连续一段时间,比如封闭的四小时或者八小时。(2)考核的对象:学生团队,而非单个学生。(3)考核的方式:项目考核,现场动手、现场验收、及时讲评。(4)教师应该纳入考核范围,应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关联起来,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四、效果分析

2014年1月,作者对不同年级、同一专业、同一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2010~2011年采取了项目教学法,2012~2013年采取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改革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为了不失一般性,特将改革前两年和改革后两年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教学质量分析表

期末考试平均分 期末考试最低分 期末考试最高分 教师评学分数 学生评教分数 学生自评分数

2010年 70.6 15 98 75 70 63

2011年 72.7 14 96 78 72 63

2012年 81.4 46 94 86 80 75

2013年 83.1 50 96 88 81 74

从分析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自从开展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为纲的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程度表现良好,期末考试的平均分直接从71分左右提高到82分左右,平均分数提高了近10分。

从期末考试最低分来看,即使是班级中对学习最不感兴趣的同学,在改革后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分数直接提高了30分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从教师评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教师评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了,说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纪律有所好转。

从学生评教的角度来看(所谓学生评教,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满意度也提高了,说(下转第36页)(上接第13页)明教师采取职业大赛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从学生自评一栏看来,学生自评分数提高,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度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到了真正实用的知识。

总之,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职教育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的品牌,其影响力大而深远。国家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竞赛内容、竞赛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都给予了详细的调研和论证,其竞赛内容、竞赛形式、考核方式等都可以被广大高职院校借鉴,通过作者的研究与实践,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来引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改革是可行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

[2]徐萱春. 对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4)

[3]唐勇.建构主义理论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3(15)

[4]彭阳华,周平.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国语文,2011(12)

[5]王淑慧. 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3JGZ193)

【作者简介】孙 奥(1986-),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唐勇(1981-),男,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处理及应用,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何田田)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大赛改革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改革之路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说谎大赛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