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研究
——基于浙江省14所高校的调查*

2014-08-07莫世亮

关键词:贫困生总体资助

莫世亮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一、问 题

自1997年我国全面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来,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贫困生资助政策是切实履行政府公共财政职能,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学者对学生资助的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基础、资助理念以及教育机会、回报率等理论层面,实证研究较少;对资助政策的描述较多,对政策执行的量化分析较少,缺少政策执行的实践信息反馈。国内对高校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助需求、资助现状、资助影响等方面,如李文利对大学生资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1]范建丽在贵州省大学生资助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的基础上对资助政策和学费变化的反应进行了探讨;[2]杨钋调查分析了19所高校学生资助对学业发展的关系。[3]而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执行过程、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则未引起足够重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执行毕竟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其落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目前浙江省贫困生对资助政策执行的满意度如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二、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浙江省5个地市14所高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1 481份,有效问卷1 384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9.3%。其中男生占41.8%,女生占58.2%;一年级占21.0%,二年级占41.6%,三年级占30.2%,四年级占7.2%;家庭在城镇的占41.1%,农村占58.9%。

2.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选择大量与大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相关的项目,经过多次修改形成初测问卷。对150名贫困生进行试测,通过相关分析选择项目。选题采用如下原则:(1)计算问卷各项目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将相关系数小于0.4的删除。(2)计算因素内每一题与该因素总分之间的相关,删除相关系数小于0.45的项目。此外,同一因素内的题目若是高相关且题目内容相近者,只保留其中一题,并对其中一些表述不太明确或有缺陷的题项进行修正。

正式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满意度问卷,设计了1个总体评价项目:“您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总体上是满意的”,以测量总体满意度状况;第二部分为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分项目问卷,根据试测和修改,最后形成55个项目,由政策宣传、执行效率、资助效果、执行过程、组织协调五个因素组成。上述五个因素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 0.825、0.779、0.865、0.798、0.836,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质。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也在0.828-0.895之间,说明五个因素内部结构比较稳定,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问卷采用Likert 五点计分法,每题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5个选项,依次给予5、4、3、2、1分,被试在问卷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满意度越高。全部问卷数据由调查人员检查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然后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结 果

1.大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总体状况

贫困生对浙江省资助政策执行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56。通过对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的五个维度的平均分进行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执行过程”(平均得分3.99)、“执行效率”(3.87)、“资助效果”(3.47)、“组织协调”(3.23)、“政策宣传”(3.17)。

调查显示,执行过程维度体现政策的执行情况,贫困生满意度最高,具体得分为:资助措施多元(4.18)、教育公平体现(4.07)、认定程序科学(4.02)、申请程序合理(3.89)等。执行效率维度体现政策的执行效率,具体得分为:学校重视程度(3.99)、资助金额设置(3.90)、执行人员效率(3.87)、发放方式合理(3.79)、助学岗位设置(3.67)。执行效果维度体现政策的实际效果,具体得分为:增加社会责任(4.12)、完成学业信心(4.08)、减轻精神压力(4.04)、支付大学费用(3.67)、促进职业规划(2.88)。组织协调维度体现执行的组织实施情况,如执行人员评价(3.57)、政策执行偏差(3.25)、组织机构设置(3.21)、监察协商机制(3.17)、奖惩制度设立(3.12)。政策宣传维度体现政策的宣传情况,贫困生满意度最低,其对资助政策了解程度得分如下:奖助学金申请(3.47)、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3.44)、贫困生认定程序(3.21)、勤工助学申请(3.15)、国家助学贷款申请(3.08)、高中阶段宣传效果(2.54)。

2. 男女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比较

女生在总体满意度、组织协调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存在显著差异。女生虽在执行效率、资助效果、执行过程维度得分上略高于男生,但未达到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男女贫困生资助满意度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以下同。

3.不同类型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比较

一般困难生1 005人(72.6%),特困生 379人(27.4%)。由下页表2可知,特困生与一般困难生在总体满意度、政策宣传、执行效率和执行过程四个维度上显示出显著性差异。

4.不同年级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比较

大一291人(21.0%);大二576人(41.6%);大三418人(30.2%);大四99人(7.2%)。由表3可见,四个年级贫困生在总体满意度、执行效率、资助效果、执行过程、组织协调五个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以年级变量来考察资助政策执行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总体满意度、政策宣传、执行效率、资助效果、组织协调上的得分,从低到高的四个年级组呈现出高—低—高的“V”字型变化,大一和大四对资助政策执行最为满意。

5.不同地区①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比较

来自西部地区的有158人(11.4%);中部216人(15.6%);东部1 010人(73.0%)。由表4可知,从总体满意度看,不同地区贫困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各维度看,不同地区贫困生之间在资助效果、执行效率、组织协调三个维度上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而在政策宣传和执行过程两个维度上显示出显著性差异。利用多重均值比较分析差异的具体来源,主要来自西部与东部、中部与东部之间,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来自西部的贫困生对总体满意度、政策宣传、执行效率、资助效果、执行过程的评价最高。

表2 不同类型贫困生资助满意度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表3 不同年级贫困生资助满意度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表4 不同地区贫困生的资助满意度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四、分析与讨论

1.贫困生对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总体较高

调查对象对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总体满意度维度得分为3.56,70.70%的贫困生选择了“满意”或“比较满意”选项,资助政策的有效执行体现了教育公平,同时有助于贫困生树立完成学业的信心,减轻精神压力,更好地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其他五个维度看,贫困生满意度在基本满意(平均分3.0)以上,尤其对执行过程和执行效率表示认可。取得良好的政策执行实效与浙江地处东南沿海,自古就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密切相关。目前全省在校大学生90余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了15%。在“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下,浙江省完善了以“设立助学奖学金、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特殊困难补助、采取学费减免”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并开创性地推出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2001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2003年开始建立起高校特困生档案库; 2006年在全国最先要求把高校资助政策的宣传提前到高中阶段;2008年开始推行“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据统计,2010年,全省高校约有25.8万学生获得校内奖学金共2.1亿元;[4]2011年度,全省共有14.3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约4.91亿元。浙江省资助中心本着“专家化、学者型、职业化”的建设原则,各高校按在校生的1∶2 500比例,配备具有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省资助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政策执行。2008年启动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轮训机制,分批次对全省高校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教师组织培训,确保资助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水平,切实提高了资助工作执行人员对浙江省资助政策的有效执行。

2.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1)女生对资助政策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男生。女生在政策执行总体满意度、执行效率、资助效果、执行过程、组织协调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生,且除组织协调、总体满意度外差异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江省资助政策在性别上体现的教育公平性。另外,每年大学的奖学金获得者多数是女生。这些无形中促进了女生对大学学习的投入,由于女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大多优于男生,她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学生资助机会。

(2)特困生在总体满意度和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一般困难生。浙江省规定低保家庭、烈士家庭、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和列入农村五保户的学生可以认定为特困生。特困生接受资助的机会和金额多于一般困难生。以国家助学金的评比过程为例,该助学金分为两档,特困生为每年3 000元,一般困难生为每年1 500元。

(3)大一、大四学生在总体满意度、政策宣传、执行效率、资助效果、组织协调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大二、大三学生。我们认为这和大二、大三学生经济压力相对较大有关。有研究表明,生活压力方面,二、三年级的大学生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他们从大学刚入学时较为“儿童化”、“纯朴化”的生活方式,逐渐过渡到了“成人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表现为普遍开始注重衣着打扮,日常花销增大,经济压力较为突出。[5]因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重视大二、大三的资助实效,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4)资助政策对西部地区的贫困生影响较大。西部地区的贫困生对总体满意度、政策宣传、执行效率、资助效果、执行过程的评价最高。由于被调查学校主要是省属和市属大学,73.0%的被调查者来自浙江省或东部沿海地区。所以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来自西部的贫困生更多地被认定为特困生,获得了更多的经济资助。即便是同样的资助金额,对于减轻西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负担产生了更大的作用。调查发现,西部和中部地区的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要好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要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可以将高校资助政策的宣传对象扩大到高中生和学生家长。

3.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期待与改进

(1)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展勤工助学途径,促进资助工作多元化。信息公开是公正的基本前提,是学生资助公平的保障。鉴于调查结果,政策宣传维度满意度最低,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公开各类资助条件,公布资助结果。调查中学生反映勤工助学需求多、岗位少。建议学校结合校内外创业基地,推动勤工助学多元化,可以让学生经营书店、奶茶店、格子铺等商业实体,成立家教公司、广告公司、电脑公司等科技服务实体,提供生活服务、社会服务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实行勤工助学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型。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同时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在社会工作中成长。

(2)合理界定贫困生,建好信息库,推进资助工作科学化。在资助执行过程中,学生反映问题较多的是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认定办法和操作方法都过于简单,学生在入学、申请贷款和勤工助学时,往往只凭一纸申报表或一张证明即可,从而导致资助工作随意性大,透明度低,导致资助工作产生很大的执行偏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可以参照国际上通用的界定贫困人口公式: PL=X/2。这里的PL表示贫困线,X表示所在高校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根据PL值,可以计算出贫困率(PR),亦即贫困线下学生占总人数的比率。[6]因此在认定贫困生消费状况时,应该注意以下因素:要充分考虑高校所在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贫困生的划分标准不仅要考虑日常生活消费,还要考虑最基本的教育和娱乐等活动的消费。

(3)实施心理关爱,丰富校园文化,实现资助育人一体化。贫困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群体,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要比普通学生大得多。因此应该坚持“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两手抓,在帮助贫困学生解除经济困难的同时,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尊意识。贫困生希望学校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贫困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积极开展贫困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建立全覆盖、全程化、发展性的职业生涯辅导机制。

注释:

①对东中西部的划分标准是:东部地区包括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别是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地区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

参考文献:

[1]李文利.高等教育私人支出、家庭贡献与资助需求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1):14-17.

[2]范建丽.贵州省大学生资助政策实证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8(4):101-104.

[3]杨钋.大学生资助对学业发展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101-108.

[4]浙江省教育厅课题调研组.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资金管理调研报告:2010[R].杭州:浙江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1.

[5]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00-104.

[6]杨振斌.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4-165.

猜你喜欢

贫困生总体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