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喻句的句法特征和概念合成
2014-08-07陈晶晶
陈晶晶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较喻,《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1]释为:“比喻兼比较, 在某一相似点上, 本体超过、不及或等于喻体。” 换句话说,较喻是一种“喻中有比”的比喻,可称之为“比较性的比喻”或“权衡式比较”。 例如:在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中,作者以“火”(喻体) 和“花”(本体) 的相似点“红”来形容晨光映照下的岸边红花, 从而构成比喻,但又不像明喻和暗喻那样用喻词“像”或“是”来联系本体和喻体, 而是用“红胜火”(比火还红)来表示二者在相似点上的差异, 以强调本体“红”的程度之深。所以,较喻的特点是把被比喻物(本体)和比喻物(喻体)放在一起相比,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突出本体和喻体在程度上的不同,是比喻与比较的兼用。
汉语学界对较喻的研究始自《马氏文通》①。书中首次提到“差比”:“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差比之字,概为‘于’字。”此后,黎锦熙在1936年所著的《修辞学比兴篇》②中也论及“差比”:“又诸相比,非比平衡,量有其差,表以他语,虽无比辞,亦同于有。”现代修辞学中,“差比”有人称作“较物”,有人称作“较喻”“强喻”等。袁晖[2]提出:较喻为暗喻的一种,又称权衡式比喻, 分为强喻、弱喻和等喻。这种划分为当代修辞学界普遍接受。《汉语修辞格大辞典》[3]归纳出25类28项比喻类别,将较喻列入其中。陈汝东[4]197认为比喻的常规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还有多种变体形式,较喻即其一。
一、较喻的分类和句法构成
(一)较喻的类别
与袁晖的分类一致,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5]也将较喻分为三种类型:强喻型、弱喻型、等喻型。具体来讲,强喻的特点是本体胜过喻体, 形成“A 胜 B”或“A 比 B 强”的格式。例如:
(1)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
(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玉兰花略微有点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 杨朔《茶花赋》)
(3)你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弱喻的特点是本体不如喻体强, 形成“A不及 B”的格式。例如:
(4) 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语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无用处。
(钱钟书《围城》)
(5)山峡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刘白羽 《长江三峡》)
(6) 主人当她是没有灵性的东西,比猫狗都不如。
(茅盾《残冬》)
等喻是本体和喻体在程度上大致相当的比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差不多”“不相上下”“无异于”“相当”“不啻”等。 例如:
(7)在这个时候,严复将《天演论》公诸于世,不啻在沸腾的民气中扔下了一颗燃烧弹。
(陈越光、陈小雅《摇篮与墓地》)
(8)在村庄绝迹的绥远西北中公东公等蒙旗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庙之突然出现,无异久航茫茫的太平洋中,突然看到檀香山岛。
(范长江《塞上行》)
(9)使我大为吃惊的是,他那件汗衫已破烂得和鱼网差不多。
(岑桑《记得当时年纪小》)
(二)较喻的句法构成特点
笔者对《实用比喻语词典》[6]中的比喻句进行分类。词典共收录各类比喻语例约3500条,其中较喻语例28条(强喻25例,等喻1例,弱喻2例),占总数的0.8%。大多数语例来自中国古汉语文献。较喻句数量虽不多,但特征较为明显,且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从句法结构构成来看,强喻多以“本体 + 喻解 + 喻词‘于’+ 喻体”构成,如: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
(唐·皮日休《文集·目箴》)
另有3例形式为:“本体+喻词‘胜’+ 喻体”,如: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唐·皇甫冉《送王司直》)
个别语例中,喻词出现变体,如: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唐·万楚《五日观妓》)
“夺将”和“妒杀”都是动词,从句义上判断,这是两个较喻句。还有一种形式为:“本体 + 喻体 + 特殊喻解(表示喻体不如本体)”,收录2例:
一言白璧轻,斤善黄金贱。
(南朝梁·刘孝绰《三日侍安王曲水宴》)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古汉语向白话文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句式“本体 + 喻词‘比’+ 喻体 + 喻解”,如:
脸衬桃花,比桃花不红不白;眉分柳叶,比柳叶犹细犹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现代汉语中的强喻多以这种形式出现,而古汉语中存例很少,但有一个著名的例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较喻有时会与其他的比喻形式搭配形成综合式比喻。比如较喻和互喻搭配形成较喻式互喻,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二首》)
较喻与博喻搭配形成较喻式博喻,如:
那女孩子年纪虽小,打扮得脸上赛过雨后红霓,三棱镜下日光或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
(钱钟书《围城》)
(三)较喻与比较
较喻是用比较的方式构成的比喻。比喻与比较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是同类事物。譬喻(即比喻)有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一,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类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整体上极其不相同。[7]钱钟书在《七缀集》③中总结说:从逻辑上讲,类比是“异类不比”,比喻是“非类相比”。“比较”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 如: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则是不同类事物。较喻的特殊性在于它首先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具有某一相似点,然后对相似点的程度再作比较。所以较喻是对本体与喻体在同一相似性上的量度差的呈现。钱钟书引用晏几道《清商怨》中的诗句“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并评述“(这)不就是把时间上绵绵无尽期的长‘相思’和空间上的绵绵远道的‘天涯’较量一下长短吗?”
二、较喻句的概念合成
当代不少学者尝试用隐喻来解释比喻。Lakoff和Johnson[8]提出概念隐喻理论。Lakoff和Turner[9]指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表达式,而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 一个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语言中的比喻表达是存在于我们思维中的概念隐喻在语言层面的反映[10],可以通过分析比喻来反溯我们思维中存在哪些概念隐喻。汉语修辞界也提出喻化思维的说法,例如陈汝东[4]208认为:“修辞者受表达动机的驱使,会做出使其思维结果的体现形态更为直观的努力。因此,比喻或隐喻思维成为必然。” 他[11]还指出,修辞者在喻化思维过程中,有时会在心智中分析,加工或比较不同领域中的事物,并把认知结果投射和凝聚在话语层面。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事物可以进行比较呢?较喻句的形成涉及哪些思维过程?本文试图从“概念合成”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出解释。
(一)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的建立始于Fauconnier于1985年出版的专著《心理空间》。书中将“心理空间”[12]定义为“人们在进行思考、动作和交际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之后Fauconnier于1997年出版《思维与语言的映射》,于2002年与Mark Turner 合作出版《我们思维的方式》,他们在探讨“心理空间映射”的基础上创建“合成空间理论”。简言之,概念合成[13]是指在已经建立的心理空间网络的基础上,各空间之间相互映射并以不同的方式合成新的空间。Raymond Gibbs[14]提出:概念合成(Conceptual Blending)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普遍的,创造性的认知过程。Grady等人[15]吸收概念合成理论,进一步将隐喻映射阐发为:从喻体(始源域)和本体(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和信息投射到融合空间,类属空间含有两个输入空间所共有的轮廓结构,能保证映射正确进行。在融合过程中可形成一个“新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产生始源域或目标域中所没有的“新创意义”。这一拓展的隐喻理论事实上与概念合成理论的分析思路相一致,更显示出概念合成理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二)较喻句形成中的概念合成
下面以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为例探讨较喻句形成的认知思路。这一名句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描写春天日出时明艳绚丽的江南风光:红日、红花、碧水、蓝天、青草地,红与绿的主色调烘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们将视窗聚焦到“日出江花红胜火”这一情境中,一个假想的观察者采取全景模式观察,天际、江水、江岸成为基体(Base),江花(江岸边盛开的鲜花)成为注意力的焦点,即侧显的部分(Profile)。江花最凸显的视觉印象是它的颜色(红色)。那么如何去概念化这一直观感觉呢?由于相似,类比思维使观察者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个具有典型红色特征的意象体“火焰”,并且常识使观察者判断出“火”所被赋予的自然、社会、文化内涵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不发生冲突,是相容的,所以隐喻思维使得在这一具体情境中,“火”被选择成为“江花”的喻体。如果思维活动到此为止,语言对这一概念化过程的表述应大体为:日出江花红似火,那么“红胜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相似中发现同一是原发性思维,而语言结构的最终形成一定程度上还借助于继发过程思维,即将原初思维中对直觉的捕捉经过同一、象征、叠映、润饰后以继发思维的方式表达出来。从“喻”到“较”,就是原发思维到继发思维的进展。在概念合成的过程中,本体“江花”和喻体“火焰”是两个输入空间,他们共享的一些抽象结构和组织形成类属空间,类属空间决定两个输入空间的哪些元素形成对应,可以跨空间映射。具体来讲,“花”和“火”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二者都有颜色,所以“颜色域”成为“花”和“火”两个空间的一个共享的上层类属空间。“花”的颜色为红色,与“火”的颜色具有同一性,所以“红色”成为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对应元素。形成对应连结之后,两个输入空间会同时向第四空间投射,形成新的合成空间。合成空间承继两个输入空间所投射的元素(包括对应元素和非对应元素)。对应元素在合成空间里形成层创结构。层创结构是一个合成的、涌现的、自足的新的关系结构。这里,“火”和“花”对应的元素“红色”被投射到合成空间里,而一些不相关的元素,如:花的种类、花期长短、火焰的温度等没有被投射到合成空间。而另外的一些非对应但相关的元素也同时被映射,如:“花”和“火焰”的整体意象也发生投射,在合成空间里形成叠映(Overlap),看到眼前的花,头脑中会浮现出“火”的意象。不仅如此,投射到合成空间的“花”和“火”的红色被组织到一个层创结构中,这一层创结构是虚拟的,是一个在观察者的心智中存在的量度轴,两输入空间投射来的核心元素“红”色在这一维度上形成程度上的比较。比较的结果,观察者的主观感受印记是:“花”的红色在程度上深于“火”的红色。所以合成空间为继发思维的运作提供了平台,在合成空间里进一步的理性的认知加工可以进行。针对这一较喻句,本体和喻体不仅在颜色上形成一一对应,而且对应元素“红色”在合成空间里可以被编排在层创结构中,在同一维度上进行对比,而这一深化的认知过程符号化到语言层次,就形成“江花红胜火”的语句。另外,除了核心元素外,从输入空间发生投射的两个事物的整体意象也投射到合成空间,并且发生相互作用,熊熊的火焰不仅呈现红色,还显示动态性、蔓延性、温暖的感觉、向上的态势和生命的力量,这一格式塔完形投射到合成空间,粘连到“花”的意象上,开拓了“红花”所展现的意境,使其有了火的神韵,也有力表达了语言使用者的主旨意图。这一较喻句形成的简化思维如图1所示。箭头表示“火”和“花”整体意象的投射。
图1 较喻句形成的简化思维
所以,较喻句形成的认知思路可以表述为:较喻句的产生是在语言运用者的意向性导引下,原初思维向继发思维的拓展。由于相似性,隐喻思维将本体和喻体在同一个临时的心理空间中联系起来。本体和喻体作为两个输入空间,其核心元素形成对应映射并且被投射至合成空间,在新涌现的层创结构,即某一量度中形成对比关系,同时本体和喻体的整体意象也被投射在合成空间中形成叠映,从而形成较喻表达。
三、结语
大脑是如何认识和表现外部世界的,人究竟是如何识解世界、创造语言的,语言又是如何表征世界的,这些都是人类在逐步揭开自身认知和语言机制的道路上所孜孜不倦欲以破解的难题。修辞性话语是语言王国中独具魅力的奇葩。对其进行解释性取向的研究,意在解释语言表达背后的认知奥秘。本文是微观修辞学领域中的一个认知解释性研究,运用隐喻思维和概念合成的思路来解释较喻句的形成思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专家学者对较喻及其他修辞格生成机制的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马氏文通》为马建忠先生1898年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 1936年出版的《修辞学比兴篇》是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所著的一部重要的修辞学论著。
③《七缀集》是全部《旧文四篇》和半部《也是集》的合并。前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79年9月出版,后书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于1984年3月出版,两书原有的短序保存为此集的附录。这本书是拼拆缀补而成,内容有新旧七篇文章。古代有“五缀衣”“七缀钵”等名目,故题为《七缀集》。
参考文献:
[1]杨春霖,刘帆.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
[2]冯广艺.汉语比喻研究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249.
[3]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
[4]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张涤华, 胡裕树, 张斌.汉语语法修辞词典[K].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8.
[6]王鸦军.实用比喻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71.
[8]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9]Lakoff G, Turner 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203.
[10]蓝纯.从认知视角看《宝积经》中的比喻[J].当代修辞学,2012(3):84-94.
[11]陈汝东.认知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82.
[12]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M].Cambridge:MIT Press, 1985.
[13]Fauconnier G,Turner 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14]牛保义.认知语言学经典文献选读[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17.
[15]Grady J E,Oakley T,Coulson.Blending and Metaphor[C]//Gibbs R W,Steen G J.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