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构建“生命课堂”

2014-08-07潘莉萍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应用文计划

潘莉萍

【摘 要】应用文写作技能是中职学生“出世之必备,应事之必需”,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不是很理想,尤其存在师生生命不在场的弊端。在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点着生命之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强调文道并重、创设情景体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从而构建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生命课堂”。

【关键词】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陶行知教育理论生命课堂

应用文作为管理国家、处理政务、交流信息的一种文字载体,在我国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2011年开始使用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将部分应用文种分别编入各册教材,形成了系列。应用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应用文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日常生活、公共事务中,有效地发挥着交际、事务处理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会写、能写应用文也成为人们“出世之必备,应事之必需”,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写作应用文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职业中学的学生走向工厂、企业是他们大多数的必然选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较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使学生掌握、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必选项。

纵观当前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教师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比较枯燥而干脆略过不教,无视《大纲》规定的培养要求。而多数的教师则是为完成教学计划而呆板地教,从理论讲授到范文分析到写作练习再到习作讲评修改成为固定的程式。教师面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厌教、怕教、不会教,造成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厌写、怕写、不会写。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双双缺席,课堂教学效果堪忧。在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今天,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要牢记“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需要呼唤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课堂师生的“生命在场”,师生以“生命”的方式存在于教育的场域中,构建“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担负起教育的使命——“点着生命的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

那么,该如何构建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生命课堂”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浅述如下。

一、坚持文道并重统一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综合学科,重在文化教育、人文教育、言语人格教育,它具有工具性、应用性、文化性、基础性等特点。就“工具性”角度而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也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极目标)。”语文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素养,其中写作素养的培养直接指向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关乎学生的人生发展,应用文写作与学生一直在练习的记叙文、议论文写作相比,其工具性的特点似乎更为明显,这是中职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而恰恰是这份“共识”让当下许多应用文写作课堂陷入罔顾学生的内心需求、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窘境。所以,要构建“生命课堂”,在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其人文性的特点,要强调文道并重,避免把活的应用文教成死的知识点,学生能够“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生活教育”告诉我们,在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要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教材的编者想要教师教什么?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

如新教材第二册“计划”这一文种写作的学习,教师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写计划的格式、规范,不能仅仅教计划的一些理论和写作技巧,如果照此教学,学生走出课堂后还剩下些什么呢?于他们的实际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就业工作有什么益处呢?其实,应用文的教学除却理论、格式、规范之外,还应有其人文性的内涵。教师要大力挖掘教材及教材之外的人文性素材来作为教学内容,坚持文道并重,教学才会融通,工具性的实用价值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教材中明确了计划是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工作或任务,从目标、步骤及措施等方面预先做出安排的事务文书。教学中,教师可不急于让学生去看计划的格式要求,可先通过引入一些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之类的名人名言和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制订计划对“单位”“部门”和“个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两则学生写作的学习计划的范文。一则计划有预见性,也具有时效性,同时整体思路具体清晰,对实际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另一则计划则相对差些。在这里,教学的目的依然不是如何写计划,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出两则计划的异同,思考如果按计划执行后的不同结果,从而使学生明白:制订计划需要对未来达成的目标有明确的认知,而计划目标的设定是必须以实际实施为向度的,只有“自知”才能“自明”。学生也会明白,制订计划还需要他们对为了达成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有一番认真的思索,这一点又建立在学生对主客观条件的认知上。制订计划需要学生缜密思考达成目标及采取各项措施的步骤,这对学生合理安排有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有条不紊完成任务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提出了要求,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学生还会认识到计划制订出来是为了执行的,这需要脚踏实地、条理清晰地去实现计划,而实现计划的过程很难一帆风顺,困难、挫折不可避免,如何笑对挫折、克服困难,如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都是学生们的必修课。而一项切实可行的计划被执行成功后,对激发、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作用更是无比强大的。经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对计划写作应该有了自发的要求,此时再来学习格式、要求、规范这些写作技巧层面的内容也就水到渠成。正因为学生对计划的认识不再只是粗浅的、浮于表面、流于程式的,学生最终写出来的计划也必将是充满“个性”的,有生命活力的。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才是可以依照执行的,这样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堂充满思维的碰撞、展现个性的精彩、观照教学的全程,是极具师生生命张力的课堂。

二、注重情景创设实效性

应用文种类繁多,新教材中列出的需要学生掌握的应用文样式有便条、单据、启事、通知、计划、访谈录、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创业策划书、求职应聘信、海报、简报、记录等14种,其中便条、单据、启事又各有多个小类。而结合学生将要面向就业的实际,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须为学生补充一些专业性应用文,如财会专业常用的预决算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贸函电、经济合同等。这就需要学生去一一掌握具体文种特点、写作格式、注意事项等规范性要求,应用文写作教学不能回避这一点。但如果只重视这一点,应用文写作教学必将陷入呆板、枯燥、机械、重复的泥淖,课堂也将是死气沉沉的。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明确写作的源头,这源头,更多的是生活,是社会实践。“生命课堂”必然是面向生活的课堂,需要教师在注重应用文写作教学追求规范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工作情景的创设及引入。要使应用文写作教学由“死”变“活”,采用情景化教学方法也许是不错的办法。

情景,通常是指“情形,景象”。情景的“景”,可以“无我而在”,特指那些客观存在或依据客观而主观创设的“景”,更多地强调视觉、艺术和心理的色彩与效果,突显显性的表征,具有“触景生情”的功能。应用文的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某个应用文样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实际的情形,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中领悟教学内容,进而进行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的一种亲验式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发性、虚构性和趣味性”特点。

如在学习第三册“调查报告”这一文种时,教师既可以采用课本课后练习所提供的情境——从同学每月伙食、电话通讯、图书购买、生活用品等方面的支出设计问卷,对同学们平时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来切入学习,也可以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将视线投向社会,以本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产业发展计划等为调查对象来创设情境切入学习。

学习第四册“记录”这一文种时,学生正逢高二学年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就一学期(或学年)以来某一方面的表现或收获或困惑等打电话给父母的作业来创设情境切入“电话记录”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教师事先录好的《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中的一段电话交谈来创设情境切入学习。至于会议记录情境的创设,考虑到实际操作,教师可采用事先录制校企合作单位的会议等录像在课上播放的方式创设情境,也可以班级歌唱比赛筹备会之类的学生实际校园生活的事件为议题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生所学专业,同时还要立足地区的实情、时代的特征。

陶行知说,我们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在形式、内容、培养目标三方面往往是与社会隔离的,其中内容上的隔离最为明显,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情境的引入,将培养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观察情境、分析情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相关情境的演练中,学生的应变、组织与操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无疑对他们将来面对真实工作情境进行写作起着重要作用。情境的引入,将为学生打通学校与社会、企业的隔阂,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这样的“大学校”“大课堂”,何处没有鲜活蓬勃的生命印记?

三、追求师生成长共时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生命课堂”必须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学生成长”并不是“生命课堂”教育教学的唯一最终指向。在重视学生这一“主体”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师生共同成长才是“生命课堂”的最终指向。

教师专业成长涉及方方面面,就应用文写作教学而言,教师的“成长”更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是一种自主发展。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往往把应用文写作教学归为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不是像高职院校一样开设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在中职学校承担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未经专业化训练的中文专业毕业生,教学更偏向文学写作。文学写作与应用文写作二者规律不同,写作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无疑会降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其次,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本身也是社会的人、工作的人,处理公私事务、交流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也需要写作应用文。可见,无论是为了更好地“教”学生,还是为了自己的实际应用,都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学”的同时,自己也要“学”,必须要做到“教学合一”。

只有将“教”与“学”合一,教师自身才能得到成长,教师的“教”也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立场”。这样,教师的教育“生命”也才能在课堂上时时焕发光彩。

正如潘新和教授在《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一书中说的那样,写作教学要确立的是“‘以写为本,以素养求发展的‘大写作教育观念”,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已“从修己到指向自我实现”。构建师生“生命在场”的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生命课堂”,培养出既掌握应用文写作专门知识和能力,又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工作进行独立思考、运用的学生,应是中职语文教师的自觉。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应用文计划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暑假计划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质疑——催生语文生命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