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自身的教育话语演绎学校文化(一)

2014-08-07王亮伟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原点师生精神

王亮伟

“学校文化”已成为职业学校“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并不因为常谈而显得多余、乏味,因为在学校文化建设问题上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和偏差的行为。有人说,学校文化就是“花花绿绿”“热热闹闹”,活动要丰富,形式要多样;也有人说,文化深不可测,不是学校研究和追求的东西,职业学校职能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当然,更多的学校管理者觉得文化确实需要,却不知从何说起或者从何做起。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应从学校育人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探寻文化建设的思路和途径。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原点何在,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落点在何处。

一、明确学校文化的一个特点

一所学校不能没有文化,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但说实在话,许多学校不缺所谓的文化,缺的是学校文化里属于自身的教育“话语”,要么是“抄袭”的,要么是“舶来品”,还有“直白式”的标语口号,并没有学校历史发展的积淀和现实的价值意义,更没有师生的认同感。于是,形式主义泛滥、弄虚作假“乘虚而入”,这对学校特别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学校自身的教育话语所能显示的学校文化“张力”,是我校文化建设所追求的基本特点。

怎样使得学校文化具有自身的“张力”呢?我们在校区建设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例如校训,“为增长智慧增强技能走进来,为报效祖国服务人类走出去”,将走进学校和走向社会的主要目的、意义说清楚,重点突出,易记易理解。再如校门口设置三块黄石,摆成“品”字形,称之为“三品石”,并赋予“人品”“作品”和“产品”的职业内涵,促使师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价值。还有学校设计的“历史步道”,当人们沿着步道浏览学校“历史沿革”时,到了最后却是一条空白的步道,这很耐人寻味,其实通过“留白”留给后人的是一张“未来的白纸”,启发人们继续前进,书写更辉煌的学校历史。

文化从深层次、从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乃至个体的人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学校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师生个体统一起来的组织。自然而然地,学校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属于组织自身的“气质”和“风格”,具有这种自身特点的文化就是学校文化,这已成为我们认识上的自觉。

二、抓住学校文化的两个“原点”

我校抓住了两个原点:一是地域文化的原点——潞城水乡“水文化”,二是校本文化的原点——刘国钧“名人文化”。前者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后者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发掘地域文化并从中总结提炼学校精神,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原点。新校区坐落于潞城,“潞城”二字历史悠久,自古土地平坦肥沃,水网纵横密布。水对于生命和生活来说,是源泉,是根基;水对于学校来说,同样是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源泉和根基。学校确立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基本上都能从“水”上做出解释或找到答案。为此,学校做了好多显示“水文化”的文章,如有活力四射的广场喷泉,体现师生应有的“阳光气质”;有水平如镜的“平湖”“镜湖”,追求的是“和而不同”的教育形态;有龙游河渊源的“龙游溪”,暗示师生不要忘记学校的历史;当然还有古老潞城水网的大型图片,有校园诗句“龙游东升河脉通”,更有依山傍水的亲水平台“杉树林带”……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校园“真情若水”,学校“有水则灵”。

我校以刘国钧的名字命名。刘国钧先生与学校的关系源远流长,刘国钧和他所创立的大成企业文化,更为学校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精神文化原点。刘国钧先生是从常州走出去的著名爱国实业家、近代中国纺织工业的先驱之一。学校组织专人挖掘他的成长史,总结他的传奇经历,形成校本教材,将其事迹作为学校师生必读的教科书。通过编印刘国钧书籍、建设刘国钧纪念馆、组织国钧讲演和开设“国钧讲堂”等多种形式,将刘国钧精神融入和渗透进学校文化精神中,形成了学校固有的文化渊源。学校面向社会组织以刘国钧名字命名的“刘国钧杯钢琴赛”“刘国钧杯创意大赛”和“刘国钧工业思想培训”等公益活动,使刘国钧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和彰显。

猜你喜欢

原点师生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拿出精神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话题:回到原点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7.1 数形结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