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者的观照

2014-08-06夏梓

长江文艺 2014年8期
关键词:媒材观照当代艺术

夏梓

在强调主体、张扬个性的年代,他者是一个“相对性” 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如果没有他者承认,人类的意识不可能认识到自身。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微博、微信充斥眼球的“全民共享”的今天,他者的声音构成了“共享”的互动,也日益成为主体存在的必须。事实上,这在提供给我们主体认知参考的同时,也将“他者的观照”延伸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论。“他者·距离——两岸当代艺术交流展”所呈现出的一些微观现象,给我们许多有趣的提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他者”并不是意在强调两岸当代艺术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距离感。事实上,两地作品在同一空间内的交错并置就已经体现了其间的关联性。也正如西方早期马赛克镶嵌壁画的“观赏准则”——距离观看,为他者的观照留出距离,微观的现象则借由视觉的调配延伸、放大。

“他者·距离”实际也存在于作品与作品之间,作品与空间之间,作品与观众之间。傅中望的装置作品《全民互动——手机》被注入了跨媒介的元素,“文革”时代的“红色海洋”上,出现的是当下社会公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联络通讯工具——手机,手机彩铃与各类方言对话频频响起,恍惚间,主体与客体的本位关系莫名发生转移,余下的是时代特征下的共鸣、反思或是无奈与唏嘘。而台湾艺术家陈敬元的录像作品《独角》则通过动画语言聚焦一只“独角兽”,探讨的是主体在面对一个无法掌握的巨大物体或事件之下,所形成的压力与游移不定的细微感性,一种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的暧昧与尴尬,所隐喻的是一个无法逃脱的个体所面对的真实。两件作品在媒材、创作语言、表现方法上皆不相同,但却在无形中击中了某个共同点,并在作品的差异性呈现下更具张力。

吴其育的录像装置《蟑螂屋——洞的奥秘》将充满洞孔、爬满蟑螂的屋子搬到了美术馆的展示空间。各种扰人的小虫、小生物作为主角在破旧屋子里蠕动与挣扎。它似是与美术馆无关,却以其独特的“形而下”的叙述方式与美术馆高大、宽敞、现代的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其充满意识一样的抽动却为美术馆带来了温度。詹蕤是大陆参展艺术家中较为年轻的一位,其作品《Art》挑衅式地向美术馆质问什么是“艺术”?投射在墙面的影子,又在追问什么不是“艺术”?美术馆无声的展示空间似乎是最好的答案。或许,在此种情境中,他者的观照与距离的审视来源于空间的包容与反射。

大陆艺术家李郁和刘波长期关注当下有代表性的社会新闻,并采用影像方式对事件进行现场还原。这类对现实的“非现实”创造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但细探究竟,戏谑性的荒诞表达、人物表演中的距离意识无不提示观者,会心一笑的背后,还应有更多的现实存在。台湾艺术家崔广宇的作品《十八铜人·穿透、穿透性、感受性、自发性》不知是否会引发观众的不适,艺术家将一系列的非常态的行为设置在日常的社会环境中,而“铜人”的出现又会令观者反思,自己是否真的会深陷其中?诡异行为所构成的距离的不适感观照出更多潜伏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系统间的隐形关系。

“他者·距离——两岸当代艺术交流展”也让我们看到了两岸创作状态的各个方面,这对我们探查两岸美术以中华文化作为本体,在经历了历史、政治、经济、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影响后,所呈现的多元化现实状貌有积极的作用。从这次展览,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

例如,台湾地区艺术家更多地选择了新兴媒材进行创作,而大陆地区艺术家虽也多涉及影像、装置等媒材形式,但有许多仍对架上绘画情有独钟。我们并不能因此判断两岸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孰新孰旧,又或者哪些作品更切合当下。这实际上在提示我们思考新媒体时代绘画何去何从的同时,也预留出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朗雪波的架上绘画《体积》系列中,一个个易被忽视却又无法回避的日常景观在简单、压抑甚至逼仄的叙事空间内,令人产生一种既接近又陌生的感受;而台湾艺术家贾倩茹的图片及现成品装置作品同样通过对“日常现场”的描述,探讨日常物品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两者的作品或是对日常经验进行聚焦式的微处理,或是让这种经验回归生活现场,无不为我们所处的日常生活创造出更多新的体验与空间。汪凌是大陆地区青年一代中少有的还坚持在写实主义这条“可怜”道路上的艺术家,不同于传统写实绘画的是,画中的小孩被赋予了某种微观的人性主义关怀,这种关怀使得“坏小孩”来到我们身边,有呼吸,有体温,且真实地存在;影像作品《证明I》则是由台湾艺术家牛俊强的亲人、挚友拍摄而成,录像中的人物正是艺术家自己,“取走我生命的部分,并拥有它”是其对拍摄者的提问,影像镜头的晃动提示了艺术家与拍摄者之间的关联,事实上无关影像,“拍摄”的动作证明了某些真实的存在。

为传统注入当代精神,也是本次参展的两岸艺术家为我们带来的启发。杨国辛的《传说——江南》利用现代科技与文明废墟的交错图景隐喻自然与历史的对话;苏育贤则采用新媒材创作方式对渔民文化进行细腻的感官叙述;又比如张展的作品,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意象中,蜂拥而至的痕迹和过滤物聚积在一起并降落下来,仿佛令人不安地走进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谭精忠更是大胆地将传统室内设计移植到了美术馆空间,于是设计与艺术产生了有关新生活的对话。

实际上,透过展览,我们看到的是两岸艺术家面对各类问题,通过创作所作出的各种相似或相异的回应。魏光庆有关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吴季璁对真实世界里精神寓所的探寻;袁晓舫面对传统文化进入当下视野的焦虑;袁广鸣有关世界认知方式的思辨;周虹在全球化视野下关于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的碰撞式思考;沈昭良在本土文化关照下,借由舞台表演车图像采集的现实考察,等等。这些回应无不直指全球化态势下本土文化的比照性思考,当然,这也使得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如此必须。在此种情境下,相似与相异都成为创作与解读的参照系。

共有的文化渊源赋予两岸不可分割的关联,两岸独特的现实景观则造就了它们特有的文化逻辑。“他者·距离——两岸当代艺术交流展”更愿将“他者”作为一面镜子,别样的风景与可能的精彩在相互的映照中穿梭与绵延。显然,“他者的观照”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共通的语言。

责任编辑 吴佳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材观照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赋材料以生命一一自然媒材单元课程教学探索
残葵余姿——基于媒材拓展的儿童线性写生实验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徐冰作品选
混凝土媒材在城市雕塑中的潜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