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在化解思政教育中逆反心理的作用

2014-08-06李婷张虎虎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思想政治教育

李婷 张虎虎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交流的过程。随着时代变化发展,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日益凸显的,这种逆反心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势必要针对大学生逆反心理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要相应地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64-02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与客观实际环境,切实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积极预防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是有多方面的,其主要包括大学生文化信息不对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不足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大学生文化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个体各方对文化信息的占有不可能是完全对称或均衡的。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以及不同组织之间对文化信息的占有都客观地存在着不对称和不均衡,从而造成拥有文化信息更多的一方向文化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常常是,掌握文化信息比较充分方,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文化信息贫乏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现代高校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均体现出接受到的文化信息理念不对称。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学校、教师监督为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低,而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都处于被监督和被管理的学习状态。中国的高校往往采取不同于这种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学生大都需要自我学习为主,学校监督为辅,此种区别于进入高校之前的教育模式,从而使得进入新环境的一些大学生会感到很不适应。因此,他们在接受大学这个新环境的同时会出现文化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性格特征,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班级或校园的大家庭中。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呈现出较笼统化的旧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当代高校学生的特征是相违背的。学校教育依旧以灌溉式的教育方式为主,没有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中,存在一些素质相对较低的工作者,他们缺乏作为一名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平,甚至会表现出消极的工作方式,这样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导致大学生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更加抵触和不满。

(三)外界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习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有一些不良之风甚至是错误思想传入中国。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转变和形成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常常会被一些错误思潮误导;社会环境中污浊之风会给大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使他们丧失判断力,误入歧途。而高校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效载体,当学生的错误思想与高校的正面教育发生冲突时,学生就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产生质疑,从而引发逆反心理。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克服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逆反心理是一种与环境条件相伴生的心理现象,人们没有办法随意消灭它。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一旦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就有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然而,只要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能够对之进行积极引导,还是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反过来促进学生发展的。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英国科学家史密斯说:“人格不是凭空能形成的,必须好好地拿着铁锤,用铁锤把它铸造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更加需要铸造自身,完善自我;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他们的言行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代社会存在诸如腐败之风和奢靡之风,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面对这些不正之风时,往往会抵挡不住诱惑,这样就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能够洁身自好,积极引导学生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道路。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丰富个人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学生工作时能够做到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经常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使学生能够顺利融入到高校这个大环境,减缓逆反心理的产生强度和进程。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高校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达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光注重课堂教学,还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潜能,联系学生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积极效应,顺应当代大学生善于展现自我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发掘每个大学生的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增强互信和自信。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拉近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逆反心理产生的几率。

(三)优化社会环境

首先,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恪尽职守,加强教育监管体制的建设,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教育机制,根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更加有效地预防各类矛盾的产生,缓解高校学生的逆反心理。

其次,家庭环境也是影响高校学生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家庭教育在塑造学生个性特点方面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入高校之前,许多大学生从未远离过父母的照顾,有些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和严格监管下成长起来的,势必会比较依赖父母,当遇到事情会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而有些大学生会比较反感父母的严格监管,甚至想逃离而又没有办法。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离开父母的视线,只身奔赴离家较远的大城市上学,此时的他们没有了父母的约束与唠叨会感到倍加轻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很容易使一些学生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人或亲情依靠,要坚持以身作则,及时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动向,适时为孩子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同时家长也要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如实了解孩子在校的发展状况,配合学校共同开展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杜春华.大学生犯罪的不对称文化分析[J].学位(理论版),2005,(5):20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3] 王森林.人格教育[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3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8.

[5] 杨敏.大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转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26.

[6] 楚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65.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成因思想政治教育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