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铜精矿中高含量氯
2014-08-06李晓瑜胡军凯
李晓瑜 胡军凯
(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析测试中心,湖北 黄石435005)
0 前言
铜精矿是生产电解铜的主要原料,由于矿产资源开采日渐贫乏,铜精矿本身含氯量较高;我国进口的铜精矿部分在运输过程中有时会遭到海水溅湿;其它杂矿成分又较复杂,有的掺有工业垃圾,使得铜冶炼原料的氯含量偏高;而氯会对铜冶炼的生产设备造成严重腐蚀。现在铜冶炼生产过程中,氯已经被列为有害元素而受到了严格控制。现在国内铜精矿中氯的分析方法有离子色谱法,该方法成本较高,操作繁琐,分析周期长[1-3]。本文提出了用无水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高温焙烧样品,分离大量的基体元素,用沸水浸取半熔物,在乙醇-水溶液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电位滴定测定试液中的氯量;探讨了影响铜精矿中高含量氯分析的相关条件。实验表明本方法能满足铜精矿中高氯含量(0.10~5.00%)的分析要求[4-5]。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主要试剂
METTLER TOLEDO T50自动电位滴定仪、DM141-SC银环复合电极(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无水碳酸钠-氧化锌混合溶剂:由5份无水碳酸钠(优级纯)加2份氧化锌(优级纯)混匀混合,研细,105℃烘干备用。
银标准溶液(1 mg/mL):准确称取1.000 0 g金属银(纯度99.99%),于250 mL高型烧杯中,加入15 mL HNO3溶液(1+1),盖上表面皿,微热至完全溶解,取下冷却,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再加入6 mL HNO3溶液(1+1),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避光保存。
氯化钾:基准物质,经105℃烘干备用。
硝酸(优级纯)、无水乙醇(分析纯),所有实验用水为二次去离子水。
1.2 实验方法
准确吸取含氯样溶液20 mL于100 mL烧杯中,用硝酸酸化,加入无水乙醇20 mL,用水稀释至60 mL,在搅拌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硝酸银体积。
2 结果与讨论
2.1 混合熔剂的选择
铜精矿中存在大量的金属元素及非金属元素,用硝酸溶解样品,只能分解出游离的氯,测定结果偏低;不分离基体用硝酸银电位滴定,曲线突跃较小,读数漂移严重。为了获得良好的滴定曲线,提高灵敏度,因此选用碱熔法分解试样,分离基体。常用的碱熔试剂有:碳酸钾-无水碳酸钠、硝酸钾-无水碳酸钠、氧化锌-无水碳酸钠等,实验证明,前两种熔剂高温焙烧样品后结块严重,水浸取时不易被分散。因此选用无水碳酸钠-氧化锌作为熔剂,混合质量比例为5∶2。分离基体后样品溶液经酸化后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电位滴定,曲线突跃明显,结果稳定。
2.2 焙烧温度的选择
用1.00 g试样进行实验,在700~800℃的焙烧温度下,氯的熔出量最高,850℃时样品烧结,不易被水浸取。因此实验选择750℃作为焙烧温度。
2.3 焙烧时间的选择
为了充分保证经高温焙烧后样品中高含量氯能够熔解完全,硫以及硫化物都能转换为硫酸盐。经实验后选定30 min作为焙烧时间。
2.4 滴定酸度选择
将标准样品试液的p H值分别调节为8.0,7.0,5.0,3.0,2.0,1.0,测定氯含量。结果表明,溶液为弱碱性时滴定找不到等当点,溶液为弱酸性时曲线突跃明显,读数稳定。选择滴定酸度为弱酸性(p H=3.0~5.0)。
2.5 乙醇的加入量实验
乙醇的加入可降低溶液的初始电位E0,并提高终点电位Eend,从而提高等当点判定的准确性,乙醇的加入量应使其占被测溶液的为宜。而被测溶液
的初始体积在60 mL时,测定结果最优。这是由于要使电极完全浸没,溶液的初始体积至少要达到50 mL。因此选择乙醇加入量为20 mL。
3 样品分析
3.1 分析步骤
称取0.50~1.00 g(精确至0.000 1 g)样品于50 mL瓷坩埚中(根据样品中氯离子含量选择称样量),加入5~10 g混合熔剂,混匀,再覆盖1 g混合熔剂,保证称样量与熔剂比例为1∶6~1∶10,加盖,将瓷坩埚放入高温炉750℃焙烧30 min,取出冷却。用30 mL沸水浸取5 min,将瓷坩埚内熔物全部转到100 mL容量瓶中,用温水洗涤坩埚,以水定容,摇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去掉前10 mL溶液,继续用150 mL烧杯承接溶液。准确移取20.00 mL待测溶液于100 mL滴定杯中,加入5 mL硝酸,中和,摇动至反应平衡,调节溶液为弱酸性,加入20 mL无水乙醇,稀释至60 mL。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等当点滴定,同时进行空白实验,在磁力搅拌器均匀搅拌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电位突跃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3.2 分析结果的计算
氯化物含量以氯(Cl)的质量分数w(Cl)计,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式中:
V—滴定中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实验中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测试溶液的体积,mL;
V2—移取测定溶液的体积,mL;
m0—试料的质量,g;
M—氯(Cl)摩尔质量(35.45 g/mol)。
3.3 方法精密度实验
对铜精矿中不同氯含量样品按照实验方法进行精密度实验,结果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4%,结果较稳定。
表1 精密度实验结果Table 1 Precision test results /%
3.4 加标回收实验
为更进一步证明方法准确性,对分析试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如表2。数据表明,氯的加标回收率为96.1%~100.4%。
表2 加标回收实验结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standard addition recoverytests/mg
3.5 与其它方法结果对照
取不同的样品,分别采用电位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的含量,结果如表3。从表3可知,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得的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结果准确可靠。
表3 结果对照Table 3 Result comparison /%
4 结语
铜精矿中高含量氯的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且自动电位滴定法操作简便、滴定速度快,易于掌握,适用于铜冶炼原料中有害元素的控制分析。
[1]刘玮,于力,汤淑芳,等 .矿冶行业阴离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2,2(3):8-11.
[2]戴达勇 .离子色谱法测定饲料级硫酸锌中氟和氯元素[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3,3(1):77-79.
[3]陈郁,钟乃飞,曾雪灵,等 .离子色谱法测定乙胺类物质中 的 氯 离 子 [J].中 国 无 机 分 析 化 学,2012,2(3):64-65,72.
[4]株洲冶炼厂 .有色冶金中元素的分离与测定[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5]国家标准委员会 .GB/T3884.12—2010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