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酒应求质大于求量

2014-08-04罗晓庆

中国西部 2014年3期
关键词:劲松成都市葡萄酒

罗晓庆

中法葡萄酒文化主题活动是今年成都糖酒会的重要内容。葡萄酒在糖酒会上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各方关注。未来,国内葡萄酒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日前,成都市葡萄酒协会会长周劲松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访时,分析了目前我国葡萄酒市场的三个混乱现象,以点带面,分析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态势,解答了国产葡萄酒如何打破原来的渠道瓶颈,再迎发展的春天等问题。

《中国西部》:据了解,成都市葡萄酒协会是2013年才成立的,为何选在这个时机成立葡萄酒协会呢?您和葡萄酒是怎样结缘的呢?

周劲松:在2000年,因工作去了巴黎,在那里待了半个月,结识了当地做葡萄酒的华人,我在他们的带领下,参观了几个葡萄酒酒窖。从此,我才开始接触葡萄酒。法国酿造葡萄酒更多的是庄园,有大片的种植园和酿造车间,有酒窖,工艺很全,跟国内很不一样。

喜欢上葡萄酒之后,我认识了一帮做葡萄酒的朋友,包括一些经销商和厂家。当时成都还没有成立葡萄酒协会,身边的朋友就希望我来牵头做这个事情,因为我是非葡萄酒业内人士,不会同行相轻。然后,在2011年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就开始筹备各种办理手续,直到2013年得到批准。

《中国西部》:成都市葡萄酒协会成立之后做了哪些工作?

周劲松:我们这个协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协会,我们从成立到现在承诺不卖一瓶酒。我们主要还是想把这个协会打造成一个以葡萄酒文化推广为主体,面向全体市民的平台, 普及葡萄酒知识。目前,在行业内上游生产厂家,中游各大经销商和下游餐厅都有我们的会员,其中包括四川具有代表性的葡萄酒生产厂家,如阿坝州神沟九寨红、西昌的正大月谷、攀枝花的攀西阳光,但一半以上的会员都不是葡萄酒行业内人士。

自协会去年五月份成立过后,在秋天举办了第五届国际葡萄酒节、五场品鉴会、葡萄酒园基地考察等活动,并出版了全国首份以城市为单位的成都市葡萄酒手绘地图。

《中国西部》:在全国范围来说,西南地区葡萄酒市场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周劲松:首先,不得不承认,政策上的改变,大的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葡萄酒市场不景气,比如政府和企业团购销量一落千丈。市场的洗牌作用总会淘汰一批商家。高端酒降幅最高达50%,但是可以注意到的是,80块到一百的葡萄酒销量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比如,成都葡萄酒瓶数销量上升了10%到15%,但销售总额下降了。这说明,喝的人多了,但是金额下降了。大家渐渐有喝葡萄酒的意识了,摆酒席都会放上一瓶了。

我看好西南市场,从全国来说,西南地区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还是比较成熟的。原因有三:第一,西南是产酒地区,酒文化意识强;第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有足够的消费能力;第三,人口基数大;第四,大口干的饮酒习惯,刺激消费。

《中国西部》:面对进口葡萄酒的潮涌之势,国产葡萄酒如何寻找自己的市场空间?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都说,2013是葡萄酒市场的调整期,您认为这段时间会持续多久,生产商和经销商该怎样进行转型呢?

周劲松:我个人认为,国产葡萄酒是有市场的,有发展前景的。第一,国产酒本地生产,跟老百姓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品牌名称就那么几个很好记;第二,价格优势。国产的价位低,五十块以下的绝对比进口酒有优势,但也有劣势,稍贵点不如进口葡萄酒性价比高。值得注意的是精品小酒庄的经营之道。目前,国产酒大都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没有个性和特色,这也是国产酒最大的问题,但小酒庄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得到好的效果。

葡萄酒市场的调整转型可能还持续两三年,怎么转型呢?我的建议是,第一,战略转型,改变思路,做自己的品牌;第二,接地气,多做面向市场的活动,比如品鉴会等。这种体验式活动以前都是进口葡萄酒在做;第三,改变营销手段。这一块,精品酒庄做的好。

《中国西部》:转型之后,葡萄酒市场未来将怎样发展?

周劲松:全国大概有五千家专门从事葡萄酒进口的,不包括既做白酒又做葡萄酒的。有专家认为,一千家就够了,现在确实多了。我认为,调整期之后,从三个方面使葡萄酒市场进入良性发展期。第一,鱼龙混杂的现状会好很多;第二,价格会趋于合理,国外葡萄酒在国外价格很低,但经销商太多了,乱定价,价格虚高;第三,在品牌营销上,会根据因地制宜,接中国人的喜好。我们协会有个来自意大利,做西西里葡萄酒代理的,但是他的三个品牌如果就这样放在成都市场,肯定会被淹没,我们就建议他换个中文名,按高中低三款,分别取名为“教父级”“家族”“兄弟”,在众多外文字母中,熟悉的中国名字很醒目。

猜你喜欢

劲松成都市葡萄酒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猫”忍不住
猫忍不住
一声叹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砸酒瓶
第九讲 教你如何醒酒
酒水相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