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术前访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2014-08-04胡艳辉袁丽媚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室523750
胡艳辉 袁丽媚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室 523750
临床大多根治性手术常需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但由于多种原因影响,患者在术后苏醒期常可发生情绪不稳、躁动不安等症状,对术后恢复的配合性较差,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1]。随着临床对护理工作的不断重视和改善,促进患者全麻后苏醒期恢复成为护理重要任务之一,个体化术前访视被提出,并逐渐普及运用于全身麻醉手术前,改善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本文探讨个体化术前访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2年1月-2013年11月由本院收治的140例外科需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正常,均无手术禁忌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麻方式为静脉全麻+硬膜外麻醉。将其编号分组,每组70例,组间患者手术方式以及其他方面资料间差异不明显,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资料比较
1.2 术前访视方法 (1)对照组:护理人员完成常规术前准备,术前1d接受常规访视。(2)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术前访视,由专业的麻醉护士组成探视小组,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制定个体化术前访视,具体内容如下:①麻醉护士从病房护士处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于术前开展探视活动,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病后心理状况,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注意态度和蔼亲切,缩小护患间距离感。②提升认知度:由专门负责次日相关手术的麻醉护士提前1d对患者进行麻醉情况以及术后PACU现状,可通过视频讲解和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为患者介绍麻醉流程和麻醉塑像过程。告知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感受,使其能够充分领悟,提前有心理准备,助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建立。重点告知患者苏醒时,由于气管内麻醉,可导致咽部不适,无需紧张和担忧。③告知患者气管拔管正确时机,以及拔管时配合方法,正确调整呼吸,根据操作者的指令,积极配合完成拔管操作,降低拔除过程中对气管的损伤。指导患者深呼吸方法,助于术后排痰。
1.3 疗效评定 (1)对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和拔管配合程度进行评定[2]:根据患者是否积极配合气管拔管分为配合和不配合;躁动程度分为安静(0分)、刺激时肢体运动(1分)、无刺激时肢体运动,但无需制动(2分)、激烈肢体运动,需制动(3分)。0、1分属于未发生躁动,2、3分属于发生躁动。(2)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测,结果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拔管配合程度和躁动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配合程度达91.4%,高于对照组72.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躁动率为12.9%,低于对照组25.7%,两组比较P<0.05。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拔管配合程度和躁动情况比较〔n(%)〕
2.2 患者苏醒期HR和MAP变化情况比较 苏醒期,拔管时观察组患者 HR和 MAP分别为(94.9±1.6)次/min和(13.8±1.6)kPa,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苏醒期HR和MAP变化情况比较()
表3 患者苏醒期HR和MAP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全身麻醉的应用仍为外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手术完成后患者常需一定时间才能苏醒,但是苏醒期间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躁动、定向不准确等表现,以及不适感引发的心理恐慌,影响术后恢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全身麻醉所用剂量较大,药物彻底消除所需时间较长,以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耐受能力,均可发生以上不良现象,进而演变为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情况。有学者认为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术前心理情况有直接的关系[3]。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人性化护理理念逐渐被普及,针对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的不良现象,临床着重提前预防,因此,麻醉护士这一新型角色应运而生,其工作范围不仅包括麻醉配合、麻醉药品器械等方面管理,主要工作还在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和苏醒期护理。通过术前访视,制定个体化疏导方案,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慌等负面情绪。本文中,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程度达91.4%,高于对照组72.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率为12.9%,低于对照组25.7%,两组比较P<0.05;苏醒期,拔管时观察组患者 HR和 MAP分别为(94.9±1.6)次/min和(13.8±1.6)kPa,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以上结果与洪黎霞结果相似[4~6],再次证实个体化术前访视能够提升患者拔管配合程度,降低躁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本文还证实拔管时,患者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幅度较低,可能与患者心理防御机制提升有关[7]。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归纳临床实践护理需求,笔者对个体化术前访视体会总结如下:(1)麻醉护士不仅认真讲解麻醉注意事项,同时讲解各手术的优势、流程及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嘱其保持放松的心态。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特殊情况要让患者提前清楚,使患者遇到时不慌张不急躁,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完成。照顾患者的家属也要努力配合护士和医生做好一系列心理工作[8,9]。(2)沟通过程中,注意语言用词,适当讲解专业名称含义,以便患者及时掌握护理人员所表达的意思,顺利配合麻醉师进行全身麻醉,顺利完成相关操作。同时耐心并详细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使患者详细了解相关信息,提升认知程度,降低心中恐慌程度,语言表达时应以鼓励为主,讲解为辅,缓解患者陌生感和排斥心理,才能得到患者充分信任。(3)培训专业麻醉护士,不仅使其熟练掌握麻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掌握术前访视技巧,维持稳定的护患关系[10]。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掌握与不同患者沟通技巧,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掌握苏醒期所注意事项,建立稳定心理状态,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全身麻醉苏醒期,提升术后预后情况。
[1]黄义娴.麻醉前访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76-78.
[2]林雪,杨鑫,张瑞芹,等.麻醉前访视模拟互动式教学法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10):91-92.
[3]黄倩,王宏梗,倪秀琴,等.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时合作程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3(30):187-188.
[4]洪黎霞,邓志霞.麻醉护士个体化术前访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3):85-86.
[5]Lee A,Chui PT,Gin T.Educating patients about anesthesia: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media-based interventions〔J〕.Anesth and Analgesia,2003,96(5):1424-1425.
[6]Matthey P,Finucane BT,Finegan BA,et al.The attitude of the general public towards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J〕.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Journal Canadien Danesthesie,2010,9(11):2543-2546.
[7]胡云辉,刘桂琳,角述兰,等.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时合作程度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2):212.
[8]朱萍,李振花.人性化护理在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时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7):1028-1030.
[9]王永浩,王宏宇,鲍红光,等.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插管拔管时合作程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1):4110-4112.
[10]黄东玲,夏文芳,阮飞玲,等.心理干预对中老年全麻病人导尿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8(12):45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