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发热13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2014-08-04李湛丽叶洁新扶梦娟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妇幼保健院510000
李湛丽 叶洁新 扶梦娟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妇幼保健院 510000
产前发热是指产妇在胎儿尚未娩出前,在各类致热原的作用下引起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0.5℃的现象[1]。产前发热可以通过胎盘、胎膜等传至宫腔内,导致宫内胎儿体温升高,胎儿体温无法扩散,热量在胎儿体内积聚,引起胎儿心动过速、宫内窘迫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早产、死胎等不良后果[2]。因此,明确产前发热的相关因素对产前高热的控制至关重要。为此,笔者收集本院2008-2013年的130例产前发热的产妇,回顾性分析其发热的相关因素以及妊娠结局等情况,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3年于我院就诊的产前发热的产妇130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6.12±4.53)岁,孕龄34~42周,平均孕龄(39.12±2.34)周,体温均高于37.5℃。将此130例患者按体温高低分为低温组和高温组,低温组:体温<38.5℃,92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6.45±3.55)岁;高温组:体温≥38.5℃,38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6.97±2.35)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龄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患者产前发热的相关性因素,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即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死亡、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分析产前发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认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前发热的相关因素 此130例产前发热的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44.62%)以及下生殖道上行感染(23.85%)是引起产前发热的主要原因。详见表1。
表1 产前发热的相关因素〔n(%)〕
2.2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比较 高热组剖宫产率(81.58%),羊水污染率(47.37%),胎膜早破的发生率(60.53%),均显著高于低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高热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死产、死胎的发生率均高于低热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产前发热可分为非感染因素以及感染因素两类,其中非感染性因素多是由产科硬膜外镇痛引起,临床极为少见。而妊娠期母体由于孕育胎儿消耗大量能量,并且胎儿作为巨大的同种异体物质,极易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机体免疫力低下,易患各类感染性疾病引起发热。引起产前发热的病原体多来自与细菌和病毒,以细菌感染为主,对母儿影响较大[3]。
本文结果显示,130例产前发热的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达44.62%,为引起产前发热的主要原因。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多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以及发热、全身不适等,疾病多为自限性,大多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4]。但如果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流感长期未愈,则会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此类细菌可导致孕妇高热、败血症甚至休克,并可通过胎盘、脐带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甚至胎死宫内,应当对产前流感及时治疗和预防[5]。
本调查结果显示:高热组剖宫产率、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均显著高于低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高热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死产、死胎的发生率均高于低热组。可见,高热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产妇高热可引起宫内温度升高,由于胎儿体温随之升高,再加上胎儿无法散热,引起胎儿呼吸加快、心动过速,进而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引起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窒息,甚至死胎、死产等严重并发症。胎儿异常增加了胎膜早破、早产以及剖宫产率,早产和胎膜早破是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明确发热病因,尽快控制感染,尤其重视高热的控制,对保证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上呼吸道感染和下生殖道上行感染是引起产前发热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相关因素,发热可引起剖宫产、羊水污染、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等母婴并发症,应尽快加以控制,保证母婴安全。
[1]陈晓琴,吕述彦,张玉磊.足月妊娠产前发热88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42):97-98.
[2]王荣改,高蔚然,李杰.孕期感染性发热与新生儿预后关系〔J〕.河北医药,2010,24(22):3262-3263.
[3]张慧珠,郭芳,何超.产前发热对产妇分娩的影响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11-12.
[4]郭志平.产妇产前发热的原因分析及分娩时相应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98-99.
[5]方秀丽,李云华.妊娠晚期发热20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6):1993-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