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师成长校本研修的第一要务
2014-08-04范维胜
范维胜
【摘要】 校本研修的第一要务是聚焦教师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于教师培训的分层化,教育论坛的系列化,课题研究校本化,读书活动常态化。只有这样,方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翻转、教学观念的翻转、教学方法的翻转、学习和评价的翻转,更好地为课改服务。
【关键词】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19-0020-03
一、由“慕课”说起
“慕课”起源于美国。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慕课”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已经进入中国。
“慕课”是一种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慕课”对于课堂的翻转,其实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学生在线学习的微课视频是基础的课程,而在校的时间则是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提升能力。这种致力于人的发展的课程模式所倡导的理念,和著名的心理学家弗雷伯格教授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弗雷伯格教授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学生多元智能最核心的理念。这个“人”不仅仅指的是学生,还应该指的是教师。“以人为中心”的课堂,是有选择的课堂,其关怀的情感、合作的意识、参与的行为和团队的支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驱力,让人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这样,人的多元智能就会得以互补,人的智慧和能力就会大大提升。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首倡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形式的课堂形态,建立多元评价的机制,尝试多元评价的方法,让人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中心元素。让人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步形成。
那么,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应该是教育理念的翻转、教学观念的翻转、教学方法的翻转、学习和评价的翻转。而这些翻转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没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一切成空。为此,我们提出——聚焦教师成长:校本研修的第一要务。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四化”工程
(一)教师培训分层化
教师分层化培训的原则是:青年教师重在教学常规的入门,要对教育充满理想,充满热情,有带头工作的干劲;中年教师重在教育理念上的创新、教育理论上的吸纳,工作中多创业绩;老年教师重在教育经验上的总结,教育理论上的创造和建树,在工作作风上带好头。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六个一”入职新教师培训很宁波市受教育局和兄弟学校的青睐。即一次入职宣誓、一学期职能部门的见习、一封给入职教师的信、一本送给入职教师的书、一个入职教师自己的三年规划、一份一年后教师发展指导任务书等。
我们的教师分层培训规划是: 以校本培训为抓手,积极开展“八训”活动,分层分类,提升素质。
1. 水平测试:每学年在第一学期师德培训期间举办一次,六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参与;题型和难度与高考试题一致。
2. 技能培训:每学年举行一次,由新教师、青年教师及自愿者参与;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普通话、英语口语)、写字(钢笔字书写、粉笔字书写、电脑文字录入)、画图(简笔画、素描、画场地、画地图)、板书设计、课件制作、几何画板、实验操作、电子白板运用、一对一电子书包的运用等。
3. 主题发言:在教研活动(送教下乡、开放周、组公开课、主题教研)中进行,执行者为名优教师,由参与活动的成员进行评价。
4. 学术讲座:学术讲座为区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由教师、学生和专家进行打分评价。
5. 说课培训:每学年举行一次,职称晋级、荣誉评比对象及自愿者;比赛前1.5小时开始准备说课内容,独立备课,每人15~19分钟用时。
6. 试课培训:每学年举行一次,职称晋级、荣誉评比对象及自愿者;比赛前1.5小时开始准备说课内容,独立备课,每人15~19分钟用时。
7. 评课培训:每学年举行一次,观看录像课或现场观摩课例;现场评课稿撰写评比或现场演讲式评比,准备30分钟,评析10分钟。
8. 教育论坛:每学年举行一次,在教科研大会期间举办,新教师、青年教师进行主题演讲,老教师学术交流与探讨,名师举行学术讲座活动。
我们的举措是青蓝工程+立人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是指新老教师的结对,立人名师工作室是学校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的老师担纲组建,学校出台考核办法。
(二)教师论坛系列化
利用教育论坛,提炼教师的经验,是促进教师反思、促进教师成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们的教师校本培训对此分专题、分系列进行论坛活动。我们举办过的论坛主题有小班化教育论坛、守护良心教育论坛、生本课堂变革论坛、教研组“理念·方法”论坛、任务型生本课堂任务单制作论坛、“爱读”联盟读书论坛。每一论坛我们也会再往下切分体系或者主题。例如“爱读”联盟读书论坛我们分了三次举办,一是工作态度论坛,读《做最好的自己》《你为谁工作》;二是工作方法论坛,读《第56号教室奇迹》《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三是工作个性论坛,“2012,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例如我们的任务型生本课堂论坛,我们分成三个年级,不同主题,聚焦学生的“学为中心”。2013年度我们确立年度校本研训的主题是“任务型生本课堂的行动研究”,以此组织三次论坛。一是任务型生本课堂任务单的编制、使用和管理(七年级);二是任务型生本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八年级);三是任务型生本课堂小组互动学习的引领和学习成绩的提升(九年级)等。
(三)课题研究校本化
教师成长有一个“场效应”,而对于教师成长影响最直接的“场”就是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室等。所以要想促进教师思考,促进教师成长,课题研究校本化是提升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最好方式。
我们每天的课堂就是我们自己的教学现场,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现场作为学习反思的对象,让教学日日滋养着我们。其他教学同行的公开课、观摩课的课堂也是我们的学习现场,能否从同行的身上汲取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克服它。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就是我们日常教研活动的现场,是否每次都能积极参加,踊跃互动,是否清晰地梳理出每次的活动带给我们的收获。聆听专家的讲座和报告,也是我们的学习现场,我们是否消化了专家的精神,用于自己的教学行动。
学校推行的课堂改革就是基于小班化情境下的任务型生本课堂的改革,因此我们确立的校本培训方案就是“任务型生本课堂的行动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行动研究:一是任务型生本课堂课堂任务单的编制、使用和管理;二是任务型生本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三是任务型生本课堂中小组互动学习的引领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我们在学校老师申报立项的两个区级课题和两个市级课题开题时提出要求,要求课题责任人将自己的课题研究和学校的任务型生本课堂实践结合起来,中期检查时,重点从这个角度做好总结,课题研究的落点在我们的任务型生本课堂。
(四)读书活动常态化
新教育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没有阅读的学校,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为了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我们成立了“爱读”教师联盟,在教师的爱读、悦读和思读上下功夫。
1. 爱读——让老师喜爱读书。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心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喜欢上读书,才是真阅读,爱上读书,才会有收获。
其一是榜样引领,让在读书上有作为的教师现身说法。在最近举办的“爱读”教师联盟成立仪式上,我们就邀请了爱读书的教师作了题为《教师应成为真正的读者》的讲座。其二是制度激励。只要加入“爱读”教师联盟的青年教师,每年可以报销四部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费用。读书心得每被转引二篇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学校奖励购书二本,以此类推。学校根据条件,每学年组织“爱读”教师联盟会员去外校考察学习他人的读书经验,或者每学年邀请一位读书名家作为学术外援来校作讲座,指导会员的读书写作。“爱读”教师联盟每学年根据会员的阅读及写作情况,评选星级“爱读”会员,颁发证书、奖品。星级会员实行逐级奖励制度,读书越多,级别越高,激励力度越大。
2. 悦读——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精神享受。托马斯说过:“我到处寻找幸福,但是除了带一本小小的书,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阅读,其他什么也找不到了。”如何让师生体会读书是一种精神愉悦,诗意幸福地栖居在诗书里,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美妙的思想分享。学校定期开展“立人之声”读书论坛,让更多的人分享读书人的思想。例如学校举办了以 “做更好的自我” 为主题的立人之声读书论坛。论坛的教师围绕校长推荐、赠发的《做最好的自己》《人性的弱点》《没有理由不成功》等,把自己所读书籍中的最精彩的篇章、感悟最深的片段和最精辟理念提炼出来,和大家分享。
3. 思读——让教师在困惑时读书,在读书中思考。发现问题是责任,承认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智慧。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只能读书。一是让我们的教师“带着问题读”。例如我们的小班化教学怎么实施,我们目前推进的任务型生本课堂课改,如何有效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思考,到教育经典中去探索答案;二是我们要求教师“跟着书籍走”,也就是读到的东西应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实践和班主任工作中去。如果只读书而不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正所谓“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