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童话素材的挖掘与应用

2014-08-04范姝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车胎小数周长

范姝

中图分类号: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9-0072-03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一堂课只有学习者焕发出学习热情,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学有所获。怎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感兴趣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把童话与我们的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

一、与时俱进,了解学生并且投其所好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里的人物都带有拟人的色彩,人物是虚拟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教师的幻想不可毫无根据,必须依照时下学生最喜爱和关注的童话人物来展开想象,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如今的数学教学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不喜欢数学!”“数学课枯燥、没意思,我不感兴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难免有些沉重。现阶段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教师的重要标准。面对这种现实,有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满堂灌,所以学生常常流露出畏难情绪,甚至消极厌烦,造成数学学习成绩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越学越差。

笔者曾经在学校听过《分数的认识》两节同题异构的课,两位执教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童话故事来作课前导入,因为采用了不同的童话人物而导致学生的反应略有不同。一位教师这样导入:“一位农夫家里很穷,有老大、老二、老三三个儿子,一次偶然的机遇农夫得到一块蛋糕,可是有三个儿子,你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每人分得的蛋糕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学生听后课堂反应并不热烈,兴趣不高,甚至有一个没听清的孩子认为是四个儿子来分这块蛋糕。执教老师表现的有点尴尬,评价希望孩子以后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可以更集中一些。殊不知学生对于老大、老二和老三的理解不过是几个数字而已,所以印象不深。另一位教师这样导入:“狼堡里住着灰太狼、红太狼和小灰灰一家三口,灰太狼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捉到羊,肚子饿了只有分一块青草蛋糕吃,你觉得怎样分比较合理,每只狼分得的蛋糕你觉得怎么表示比较好?”虽然这个童话出现在这里比较生硬,可是学生却一下记住了3只狼来分蛋糕,因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学生已经烂熟于心,不用老师多说也知道狼堡里有三只狼。再加上老师出示了三只狼的图片,更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整堂课在十分活跃的气氛下开始了,无疑是开了个好头。由于学生印象深刻,对于分数的认识也学得特别好。

深入人心的动画人物无疑是教师虚拟数学童话人物的好选择。一个数学童话是否编写成功,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易于接受,学生对于什么样的人物角色更加喜欢,这也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经常融入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喜好,甚至把学生的爱好当作自己的爱好去研究,这样才便于写出更贴近学生的数学童话来。

二、展开想象,抽象知识赋予童话色彩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大多数都在被动地学习数学,不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机械地学习。尤其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在没有兴趣支撑的情况下,很难继续下去。那教师就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将这枯燥的知识点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童话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掌握知识点。

五年级的课程里有《圆的周长》一课,常规教学中教师总是先介绍围成图形一圈的长度是周长,然后拿出一根绳子绕圆一周再引导学生去量绳子的长度,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虽然学生最后都会算圆的周长公式,但是笔者经过与学生谈心了解后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死记硬背书上的公式来解决问题的。随后,笔者便想到用童话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都是孩子比较喜欢的动画人物,课件在投影上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骑自行车的动画,骑着骑着车胎爆掉了,小头爸爸一边修车胎一边想到一个问题:“儿子,这个车胎是圆形的,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大头儿子说:“这有何难,让我想想。”大头儿子拿起车胎比划比划:“圆的周长我们没有学过,不过我学过正方形的周长,一个边长和车胎直径一样的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而圆的周长应该比正方形的周长少一些,所以圆的周长就是直径的4倍少一些,爸爸我说得对吗?”“嗯,你说的没错,现在我把车胎剪开,车轱辘上的钢丝相当于车胎的半径,两根拼起来就相当于直径了,我们看看周长是否和你预想的一样?”说着,小头爸爸就动手忙起来,大头儿子用两根钢丝连成的直径一比划,车胎的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证实了大头儿子说得没错,得到了爸爸的表扬。当笔者将这个童话故事给学生看过之后,班级里学生对于圆的周长掌握得很好,再询问学生是如何理解的时候,他们有的是对于大头儿子阐述的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小一些印象深一些,有的则对于小头爸爸做的实验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印象更深,可见童话故事对于学生理解枯燥的公式是有帮助的。

六年级的课本里有《比的认识》一课,在介绍比的前项和后项之间关系的时候,同除法中的被除数以及分数中的分子分母比较,它们是倍数的关系,而小学阶段主要就是研究倍数关系的比,但是也不排除会遇到和差关系的比,为了让学生不混淆,在此加入了童话故事。

一天,动物王国举行篮球比赛,威武的大象担任裁判员。首先上场的是山羊队和狐狸队。比赛开始后,山羊队和狐狸队打得非常激烈。在一旁观看的小白兔们不时惊喜地叫一声“好球!”比分交替上升,山羊队越打越勇,很快把比分拉开,遥遥领先,只见记分牌上已显示出80∶16。这时狐狸举手要求暂停。狐狸擦了一把汗,上气不接下气地对裁判员大象说:“按照比的性质,80∶16=5∶1,下面我们干脆就以5∶1为起点继续比吧。”大象想了想,果断地说:“不行,你的要求毫无道理,不可以按5∶1继续比赛,还是以80∶16继续比赛。”狐狸的诡计被大象识破了,顿时垂头丧气。可在一旁观看的小白兔却困惑不解,狐狸的话也不能说没道理。就在小白兔迟疑的时候,大象裁判宣布山羊以84∶20赢了狐狸。比赛结束后,白兔来请教大象。“请问裁判先生,狐狸的话怎么没有道理的呢?”大象说:“那是狐狸耍的滑头,80∶16表示相差64分,体育比赛中‘几比几它们是相差关系而不是倍数关系,也就是说,记分牌上的‘几比几没有数学中的‘比的含义。”白兔听后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狐狸的鬼名堂真不少哩。” 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从此在比的认识中很少出错。

现在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学生对于数学课更有了一种期待,不知道今天能听到什么样有趣又和书本知识有关的童话故事。

三、不断积累,童话故事改编为己所用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一个教师是否成长不在于他的教龄有多长,而是在于他的积累有多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平时的日积月累,可以让我们的数学童话丰富起来。积累的方法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孩子看热闹,我们却要看门道,从孩子平时的动画片中发掘一些我们可以利用的童话故事。二是多翻看一些有关于数学童话的书籍和报纸,用笔记录下来,并根据年级分段进行整理。三是利用网络资源,现在网络信息十分发达,我们可以收集和童话有关的资料。四是年级组内多交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问多想才能积累更多优秀的资源。

积累的童话故事在课余时间可以和学生分享,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讨论、研究别人写的童话故事的优点及缺点,并且找出适合本年级段的童话进行适当的改编,变成丰富课堂的内容。学生对于这一过程十分感兴趣,尤其当自己改编的数学童话得到老师认可时,那种高兴劲儿溢于言表,并且对自己的成果印象更深,掌握起来也更扎实。

笔者曾经将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数学童话故事拿来和学生分享。数学村里有0到9,10个数,0长得圆溜溜的十分可爱,可是它一点都不开心,因为它平时没有朋友,它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家都不爱搭理它。0很郁闷,也想不通就来请教“+”村长,“+”村长就好心地带着0去问问这些小伙伴。9说:“你实在太小了,我们不高兴和你在一起玩。”0委屈地说:“1也很小啊,你们不是照样接受它吗?”1翻翻眼睛说:“你怎么和我比?我虽然也很小,可是我至少还有1啊?你呢,什么都没有,什么事到你这儿都是无用功。”0觉得1也没说错,认为自己真的没用,伤心地哭起来。这时“+”村长说话了:“你们嘲笑0真是不像话,0虽然单独放在一边代表什么都没有,可是把它放在1的旁边就是10,是你们当中最大的,把它放在9的旁边就是90更是不得了。”其他9个数听了想一想确实是这样。村长继续说:“你们每一个都是数学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嘲笑别人不是太过分了吗?”9个数听了害羞地低下头,诚恳地向0赔礼道歉,0连忙摆摆手:“没事,只是我也不知道我还有这么大的作用,这要谢谢村长发现我的重要性。”从此以后0和其他数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看完后问学生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告诉我,他们觉得这篇数学童话写得很好,很适合低年级的孩子,虽然和我们现阶段学的知识并不吻合,但是如果稍加修改就可以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笔者鼓励他们写下去,写得还不错,稍加修饰以后果真变成了适合我们本年级段的数学童话。

一天,小数在家里玩闷了,想出去找朋友,于是就偷偷地溜了出去。

它来到了门前的草地上,遇到了等号,小数大声喊:“你是谁呀?”等号听见了得意洋洋地说:“我是数学王国里每一道算式得数的缔造者。比如:5×3=15、8+4=12、4÷2=2、20-8=12等等,这么多的数都是我创造的,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吧!”小数摇摇头说:“你不是我要找的朋友。”说着,便跑了。

小数来到了风车村,那里的风车转的风使小数差点站不稳。这时,他看见了大于符号,便问:“你是谁呀?”大于符号趾高气扬的说:“你连我都不认识,我可是数学王国里小有名气的专门比大比小的大于号啊!”说着,举出了5>2、10>5、60>59等很多数。小数摇摇头说:“你也不是我要找的朋友。”于是,小数又走了。

小数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水塘边,这时,它看见了分数,高兴地问:“你是谁呀?”分数说:“我叫分数啊,我可以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好多份! ”说着,分数列出了 、 、 等好多分数。小数看了看分数,心想:咦?我看着这些数字怎么似曾相识的感觉呀?这时,“÷”跑过来,它看见了分数和小数,高兴地说:“原来你们都在啊,你们俩可是孪生兄弟呢!”小数和分数都大吃一惊:“为什么?”“÷”说:“你们看, =3÷10=0.3、=25÷100=0.25、 =0.425。其实呀,我们都是一家人,只是面孔不一样罢了。虽然我们看起来不起眼,但数学王国可缺不了我们啊。”小数和分数仔细一看,呀,还真是那么回事,数学王国如果缺了分数和小数,就都成了整数啦!于是,小数和分数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这个童话故事的出炉给了孩子们很大的信心,现在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比较好的童话故事都会去讨论研究能不能改编成现阶段可以用的童话故事,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学生在努力改编童话的同时也对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童话可以赋予数学新的生命,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更使学生有种想学,愿意去学的欲望。童话已经成为吸引孩子兴趣的突破口,为学好数学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猜你喜欢

车胎小数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失踪的小数
周长面积变变变
车胎防滑套
大脚男人留下的小脚印
照顾好你的轮胎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