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地区乡村民居院落尺度与地形分区的相关性研究

2014-08-03

关键词:丘陵区胶东院落

张 巍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通常称为胶东地区.相较于山东中西部地区,胶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高,尤其是沿海一带.胶东地区民居在材料使用、院落形态、建筑形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

近十几年,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有计划地对胶东地区的民居做了初步普查与抢救性的调研.通过对普查获得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的统计,发现院落式是主要的居住方式.而对于胶东地区的民居院落来说,尺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尺度差异与地形这一地理因素是否具有某种相关性就成为文中讨论的主要问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普通乡村民居院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原有的胶东地区民居研究对象多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居住建筑或是建筑群,如栖霞的牟氏庄园、龙口的丁氏故宅等,或是较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如荣成的海草房等[1].其实胶东地区范围内最大量的还是普通的合院式民居,其主要是于建国后逐步建设的.这些普通乡村民居院落是本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般说来,城镇住宅的院落尺度更多地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地形因素不是其主要原因.另外,一般来说,差异性越大就越具有比较学意义.城镇用地多为平地,地形的坡度较小,其差异也很难作比较.

尺度,作为名词,一般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有时也用来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文中取其最基本的含义,那就是尺寸,主要包括面积和进深这2个变量.

1.2 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

如果说材料是影响民居单体建筑的主要因素,那么院落尺度这种区域性差异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通过初步的数据分析可以假设:地形的变化与胶东地区民居院落尺度具有某种关联,大致是随着坡度和海拔的提高,院落尺度呈现一定的缩小趋势.本文是有关胶东地区民居院落尺度变量与地形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以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主要方法,而不采用建筑学常使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特征分析方法,空间结构和模式特征分析更多的是基于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研究[2].地形是所有外在条件中相对稳定和肯定的因素.而在地形因素中,坡度和海拔高度又是主要的变量,本文主要以这2个变量为考察对象.

研究主要的基础数据来源于通过前期普查所初步建立的数据库.基本路线是依据坡度和海拔为主要变量进行地形分区,并依照这种分区方法将普查数据按照胶东地区的民居院落类型进行分区统计,然后对统计结果与院落尺度的2个主要变量——面积和进深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对院落尺度的分布规律与地形分区的相关性的判断,进而验证院落尺度与地形变化的相关性的假设.

样本的选择以中等规模的院落为主,争取每个区域存在多个样本.表1是本文中使用的样本分布及其分区,平均每个县市有10个左右的样本.同时,也可以看出每个县市也会存在多种地形分区类型,所以下一步的数据分析中应对同一区划中的不同地形分区类型的样本分别统计.

表1 胶东地区地形与区划分区及研究样本数量一览表

2 胶东地区的地形分区

胶东地区的地形地貌主要分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区.丘陵地约占十分之六.除个别山地外,绝大部分海拔在300 m以下,北部与南部地势较高,中部较低,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如图1所示.

图1 胶东地区地形分区与行政区划简图[3]

从图2中可以看到随着海拔的提高坡度的变化更加剧烈.表2中也可以看出对于胶东地区的地形来讲,坡度和海拔这2个变量的变化范围.同时也能够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对于胶东地区来说,地形的坡度与海拔这2个变量具有某种一致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坡度也逐渐加大.所以文中对胶东地区的地形分区以海拔为基本参数,依据海拔的不同,将地形分为以下3种地形分区.这样将地形差异简化为3个地形分区进行比较.

表2 胶东地区地形分区一览表

2.1 平原区

平原区主要包括:纵贯半岛的胶莱平原、环绕半岛的沿海平原、诸城平原区以及龙莱平原等.

2.2 丘陵区

丘陵区主要包括:胶北低山丘陵区、昆嵛山低山丘陵区、垛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大泽山低山丘陵区、莱阳丘陵盆地区、胶南低山丘陵区等.

图2 芝罘、牙山、海阳综合地形剖面图[4]

2.3 低山区

低山区主要位于胶东地区的中部,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大致呈北向及东北向延伸,坡度较大.

地理上的综合区域划分,是依据各地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其区域组合,以及区域经济基础、经济等人文特征,对所研究地表空间进行的地域划分.地理区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发展因素;既不是以自然因素为主,也不是以经济因素为主,但也不是二者的拼盘,需要综合考虑.

在前期的普查中采用了依据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的统计单位.本文中采用地形分区与行政区划分区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3 各地形分区的变量分析

通过对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胶东地区民居院落类型的分布以及面积和进深这2个院落尺度的指标分析与地形分区的相关性.

3.1 院落类型分析

首先对各地形分区中的院落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平原区以三合院和二合院为主,一合院最少;丘陵区的二合院比重加大,成为主要类型;低山区中二合院比重继续加大,四合院比重明显下降,一合院比重同时增加,三合院比重有所下降.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通过表3中的数据可以有所解释.从一合院到四合院,其面积存在较为明显的增大,说明了一合院相对于四合院对用地的要求更低一点,更能适应用地较为紧张的地区.而通过前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在3种地形分区中,从平原区到低山区,随着海拔的提高,地形坡度也逐渐加大,这就导致用地逐渐紧张.这就能解释这种院落类型分布的变化.

图3 各地形分区中的院落类型分布

表3各院落类型的面积比较

Tab.3 Comparison of area of each courtyard type

院落形态院落的平均面积/m2 一合院114 二合院156 三合院191 四合院216

3.2 院落尺度分析

面积和进深作为院落尺度的2个变量.其实这2个变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为面积=进深×面宽,所以它们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选择它们一是因为普查的数据较为集中、完整,二是这2个变量放在一起比较时,变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见表4.

表4 各地形分区中的院落平均面积与进深

根据表4的数据和图4,5所示的院落尺度的2个变量的分布趋势,可以看出无论是院落面积还是院落进深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区间分布,平原区的面积和进深最大,低山区最小,丘陵区居中.证明院落尺度的变化与地形分区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图4 各地形分区中院落面积的分布

图5 各地形分区中院落进深的分布

4 结 论

基于现有数据和资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胶东地区的乡村民居院落的尺度与地形差异存在某种相关性,那就是:随着地形坡度和海拔的提高,院落尺度存在逐步降低的趋势,同时,院落形态类型的比重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化,一合院比重逐渐增加,四合院逐渐减少,院落尺度也呈现减小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地形条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其他一些次要的结论,比如同为平原区,沿海平原的民居院落尺度要比更靠近内陆的要大.这些次要结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调研和数据来分析.

这些结果说明了胶东地区民居在形成过程中地形条件对于院落尺度的影响.这对于今后胶东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树志.胶东村镇与民居[C]//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1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34-143.

[2]陆元鼎.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建筑师,2005(03):6-9.

[3]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地理》编写组.山东地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7:18.

[4]烟台市日报社,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烟台市经济图集[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13.

[5]张巍.齐鲁地区建筑文化[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5-89.

[6]孙运久.山东民居[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

[7]李政.胶东传统民居及其现代演绎[D].天津:天津大学,2003.

猜你喜欢

丘陵区胶东院落
浅谈丘陵区桥梁高墩施工测控系统应用
八一作品
晋西黄土丘陵区深挖高填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胶东面塑——花饽饽
浅山丘陵区核桃周年管理技术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