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巢湖旅游资源评价、发展战略与产品体系建设

2014-08-03蒋晓岚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巢湖资源旅游

蒋晓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旅游度假区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具有丰富休闲度假内容、环境良好的旅游地,其一般特征表现为:主题性、文化性、生态性、景观性、休闲性[1]。国际大众化休闲度假出现于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便捷交通的出现,以及城市环境问题恶化,大众休闲度假在欧美等国家日益活跃,具有医疗保健性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域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的地,出现了海滨度假、湖浜度假、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等不同资源类型的度假地。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标志着中国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近年来,各类旅游度假区蓬勃发展。据预测[2]:到2020年休闲产业将跃居世界第一大产业位置,而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第四大客源国。

随着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度假区竞争的加剧,定位核心客源市场,形成度假区特色,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成为旅游度假区理性发展趋向。在对环巢湖旅游资源评价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将合肥旅游定位于长三角地区一流的生态旅游中心城市、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国际知名的江淮文化旅游度假胜地,为此进行旅游目标设计及产品谋划,以推进旅游产业有序高速发展。

一、环巢湖旅游资源类别与评价

(一)合肥旅游资源类别

合肥旅游资源分属8大主类,21个亚类,45个基本类。其中主类拥有率100%;亚类拥有率67.74%;基本类型拥有率29.67%。主要特点是:一是绿色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品质优良,特品级别缺乏;二是蓝色巢湖观光旅游资源品质优良,类型多样,开发潜力大;三是温泉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品质优良,特色突出;四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品质较优良,集聚程度较高。环巢湖观光旅游资源是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重要类别。

(二)环巢湖旅游资源结构

1.单体旅游资源等级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北京大地风景规划设计院采用AHP层次分析模型和Delphi技术,对环巢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等级划分[3]。

表1环巢湖旅游资源评价

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等级呈现“金字塔”结构,巢湖、有巢氏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包公文化及以中科大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旅游资源属优良级,具有资源的垄断性和标志地位;其他资源划分为三级和二级,占总量67%。高等级旅游资源为环巢湖地区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提供了资源支撑,其他资源为环巢湖地区旅游产品多元化提供了资源保障。

2.核心资源表现

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价值,最突出的资源特色集聚了“巢湖十名”,即名湖: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名泉:半汤和汤池两大世界性著名温泉;名山:姥山有李鸿章文峰塔遗址,肥东四顶山风光秀丽,庐江冶父山是景观和佛教圣地,银屏山悬崖峭壁千年牡丹,以及龟山、蛇山等环巢湖名山串点成线;名人:古有范增和周瑜,近有冯玉祥、李克农、张治中、孙立人、卫立煌,可贵的是遗址遗迹还保留,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名馆:安徽名人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名洞:紫薇洞、王乔洞、仙人洞等;名镇:三河古镇、长临港古镇、中庙古镇等;名寺:鼓山寺、冶父寺、中庙和伏虎寺;名圩:东大圩、牛角大圩等现代农村大圩。名城:合肥市、巢湖市。

3.资源空间结构

环巢湖地区资源分布空间相对集中,沿环巢湖呈心形带状分布特征,尤以中庙—黄麓、滨湖新区、巢湖市最为集中。这种资源分布特征有利于组团化、分主题、集中式开发,对于打造环巢湖旅游经济产业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环巢湖旅游资源评价

通过对环巢湖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和等级结构分析,发现环巢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效应:

1.资源的多样效应。环巢湖地区融湖光山色、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工农业旅游等资源于一体,多样性类型效应明显,基本覆盖了国家标准中的资源类型。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的广适性,既可打造观光旅游产品,也可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更有利于打造现代体验式旅游产品。这种复合型的多样资源强化了产品的互补性,满足不同客源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2.资源的强度效应。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主体以三级及以下资源为主,巢湖、有巢氏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等旅游资源本底强度较高,具有广域的吸引力。但由于区域自然条件和地质成因因素,巢湖山水资源并不具有唯一性,三国文化、淮军文化等旅游资源也不是独享性资源,导致环巢湖旅游资源总体品质一般,必须通过多种功能的融入,才能形成强大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3.资源的集聚效应。在旅游大区域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明晰,集聚指向明确,并且不同资源集聚区特色差异较大。合肥市、中庙-黄麓、巢湖市为主要资源集聚区,其中,北部以文化资源集聚为特色,南部以自然生态资源取胜。在旅游小区域中,分布有强度较高的领军资源,如巢湖市的半汤温泉、西南部的三河古镇等。良好的空间集聚性为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和旅游产业集聚提供了优良条件。

4.资源的生态效应。以湖光山色为基底,环巢湖自然环境较为优越,宽阔的湖面和森林植被保证了环巢湖生态环境容量,山水结合的特殊自然条件提升了环巢湖旅游资源的承载力。尚待开发的人文山水旅游资源,与当今世界旅游关注生态环境、崇尚自然法则、追求健康生活、探寻文化脉络和体验人文关怀的发展趋势一脉相承,具有巨大的资源开发潜力和市场拓展前景。

5.资源的文化效应。环巢湖地域文化灿烂夺目,兼容了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独具韵味。虽然民俗文化并不具有独享性,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积累了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可以打造具有差异性的旅游产品。此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包公文化、有巢氏文化也是环巢湖可资利用的文化因子,可催生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丰富和提升环巢湖文化效应。

二、环巢湖旅游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环巢湖旅游发展理念

1.打破行政区域分割的全域旅游理念。环巢湖地区整合开发的意义在于以旅游为抓手和纽带,有效带动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规划必须摈弃传统的旅游开发方式,将环巢湖区域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整个区域就是一个“大旅游区”的概念,即形成“处处是景观、处处是吸引物”的独特风貌,如此更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有利于综合解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2.突破旅游资源瓶颈的跨界旅游理念。将旅游业置身于整个经济产业环节中,谋求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工业、农业、房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健身产业、养生养老产业)的嫁接融合与溢出效应,使旅游产业蜕变为“产业旅游”,如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创造出旅游房地产业,创造出特色旅游领域,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质,产生更高的附加值,形成区域产业聚集和巨大的经济带动效应。

第一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第二产业围绕旅游出产品,第三产业围绕旅游抓服务,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城建围绕旅游美形象,农林围绕旅游出景点,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各行各业围绕旅游聚合力。

3.强化旅游集聚效应的旅游综合体发展理念。旅游综合体是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创新驱动为前提,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为功能导向,以高档服务配套设施为物质载体,以品质高、功能全、服务好为根本的经济综合体。打造旅游综合体成为一种趋势,是大项目大品牌的呼唤,也是提升环巢湖旅游竞争力,实现环巢湖旅游后发崛起的必然要求。以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土地为基础;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导;以土地综合开发为手段;以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以较高品质服务为保障。

(二)环巢湖旅游发展目标

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上,以大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构建为契机,以巢湖为核心纽带,整合周边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泛旅游资源,坚持“区域联合、整体协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保护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依托自然山水,融入人文风情,形成以温泉养生、康体运动、商务会展、主题娱乐、湿意栖居等度假功能于一体的要素完备、功能复合、特色鲜明、品位高端的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1.经济目标

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地方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和优化合肥市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经济效益,提高旅游业占合肥市GDP的比重;缩短旅游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提高投资收益率;强化旅游关联带动效应。

2.环境目标

以严格保护、适度开发为核心理念,坚持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加强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科学保护;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对湖体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净化水环境,净化大气环境,降低噪声污染,保持优良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环境;丰富环湖周边的植被和林相,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绿地率,在保证环湖生态环境良好的同时,提升旅游区的景观品质。

3.社会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兼顾社会公平,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增加社会就业人数;赢得地方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并从中获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旅游者满意度。

4.文化目标

挖掘和深度利用区域内有特色的旅游文化,推进合肥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体现旅游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理念,在旅游产品中体现区域内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为品牌特色,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

(三)环巢湖旅游发展战略

1.生态撬动,低碳发展

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通过生态文明系统的打造,创建全国首个“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有机结合的样板示范区。旅游区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使用环保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适度的开发,实现地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文化驱动,内涵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环巢湖地区旅游的开发应深度挖掘自身文化特质,塑造突出的个性形象,打造旅游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以文化塑造个性→以旅游推广品牌→以文化提高附加值”的良性循环,扎民族文化之根、扬民族文化之魂、耀民族文化之光。

3.科技推动,创新发展

发挥科技之都优势,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兴旅水平。重点开展旅游人才培养、旅游产品研发创新、旅游区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等旅游产业科技支撑工作,将资源和创意创新相结合,做好“小题大做”文章,实现由资源依托型向创意驱动型的转变。

4.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有效融合三产,以“一三互动”、“二三互送”和“三三互融”的形式,带动休闲农业、文化创意、温泉度假、户外运动、旅游商贸等相关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大项目吸引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相互融合,互补发展,架构环巢湖地区完整的产业经济聚落。

5.区域联动,一体发展

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全局的眼光来推动环巢湖地区旅游的发展。以核心景区景点为依托,主动融入大合肥旅游新体系、安徽省旅游大格局和长三角旅游大框架。通过产品、信息、交通、人才、营销等内容的全方位合作,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旅游网络格局,提升环巢湖区域的旅游产业价值体系。

6.借势推动,高位发展

借助安徽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注重产品国际化、营销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同时,注重造势策略,借黄山名牌造巢湖巨舰,把巢湖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内陆湖泊度假旅游目的地,与黄山的登山观光旅游遥相呼应,形成“观光看黄山,度假在巢湖”的安徽旅游新格局。

三、环巢湖旅游空间结构与产品体系建设

(一)环巢湖旅游空间结构

1.“一心、双核、三廊、五区”结构

一心:巢湖,是环巢湖旅游散发魅力的核心,与周边景区形成“珍珠绕翡翠”的旅游空间结构。双核:滨湖新区综合旅游核、巢湖城区综合旅游核。三廊:水陆空复合型游览廊道。水廊即水上游览廊道,陆廊即环湖陆地游览廊道;空廊即航空览胜廊道。五区:北岸生态休闲度假区、北岸生态乡村旅游区、绿色山水生态旅游区、南岸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古镇湿地生态旅游区。

2.六大精品生态旅游景区布局

滨湖新区综合旅游区:建巢湖风景起航点;灵台圩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景区;三河古镇景区:建设国家5A景区;四顶山滨湖旅游度假区: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银屏山风景区:建巢湖南岸优质绿色山水旅游节点;炯炀—中 生态景区:建特色滨湖生态农家游节点

(二)环巢湖旅游专题及产品体系建设

以湖光山色、乡村田园、都市风貌、地域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形成以度假旅游为核心,以湖岛观光、田园休闲、文化体验、专项旅游、自助旅游为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

1.度假旅游产品

度假产品是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专题:一是滨湖度假专题,依托湖光山色、滨湖湿地等,以滨水区域为载体,充分利用湖光山色的优美环境和滨湖湿地资源,以低碳、环保理念为指导,将巢湖流域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时尚元素创意嫁接,创造出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休闲度假胜地。面向中高端市场、大众市场,分别建立具体的产品项目。

二是温泉度假专题。依托半汤温泉、汤池温泉等,以巢湖地域文化包装温泉,打造环境优美、风情浓郁、设施完备的中高档度假型温泉旅游胜地,开展温泉沐浴、文化体验、健身康体等旅游活动,面向中高端市场、大众市场,进行产品细分。

三是山地度假专题。选择中高端市场、中青年市场为开发重点,依托银屏山、四顶山、白马山等巢湖周边的山地资源,以登山健身、山地高尔夫、马术等山地运动项目为特色,构建山地度假聚落,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特色突出的山地度假产品系列。

四是乡村度假专题。针对大众市场的旅游产品开发,依托乡野风貌、乡村民俗等,以同大、白山、三河、盛桥、散兵等地的乡野风貌为基础,以原汁原味的乡村民俗体验为特色,运用乡村公园、田园农庄等形式,开发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丰富巢湖度假产品体系。

五是湿地度假专题。面向中高端市场,依托滨湖湿地等,在湿地科普、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开发面向高端市场的湿地度假产品,打造原生态的度假区域,使其成为巢湖特色度假产品。

六是文化度假专题。面向大众市场及专业人士,依托巢湖历史人文等资源,包括历史传说等,以文化创意的手法,打造文化度假产品,使游客在度假的同时,充分感悟巢湖的人文情怀。

七是会议度假专题。面向中高端市场、商务人群,依托科技资源、城市等,以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等设施为载体,充分结合合肥的科技优势和人文资源,大力吸引商务人士,发展商务度假旅游产品。

2.观光旅游产品

面向大众市场,依托湖光山色、自然生态等,以湖泊、山地、城市、乡村、湿地等资源为基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风貌特色,形成集湖光山色、湿地景观、都市新象、田园风貌等为一体的山水都市画卷。

3.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主要面向大众市场、中高端市场,依托乡野风貌、乡村民俗等,以创意休闲农业旅游为主要特色,以农家餐饮、农业观光、农庄旅馆、耕读文化、民俗文化为主体内容,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生态度假三位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4.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面向大众市场,依托有巢氏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情景化和具象化的方式,丰富体验游内涵,通过参与性使游客置身于巢湖流域的生活场景,切身感受淳朴的民俗风情,开展历史遗迹寻踪、建筑艺术观光、民族风情体验、民俗节事狂欢等旅游活动。

5.专项旅游产品

面向专业人士,依托会展资源、节庆节事、体育赛事等,以巢湖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目标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可以开发会展奖励、文化、节庆赛事、时尚、娱乐、体育、婚庆、生态等专项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引入富有吸引力的新项目,也要重视对原有项目的改造与提升。

6.自助旅游产品

面向自驾车游客、驴友,依托环湖风景道、自驾车营地等,巢湖自助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巢湖独特的山水资源和人文风情为依托,注重自助游整个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重点打造针对自驾车游客的自驾车黄金走廊和针对背包游客的背包客绿色通道。

[1]田潇然.我国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研究专题[EB/OL].2012—7—15/2014—2—1 http://www.lymaking.com/news-info.asp?id=1209

[2]吕明红.基于国内外湖泊旅游发展案例的城湖联动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125—129

[3]蔡常胜,张梵宜.合肥市空间战略规划及环巢湖生态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B].2012年4月

猜你喜欢

巢湖资源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巢湖玉卮意蕴长
华能巢湖电厂脱硝系统的改造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