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
2014-08-02唐正繁
唐正繁
摘要:凯里——麻江同城化属于不受城市等级规模限制的、城乡结合的“市县同城化”类型。市县同城化与“都市经济圈”同城化相比有四个特点,而且在发展逻辑上也不同。市县两地进行整合的“契合点”为:建立区域合作的共同政策体系,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城乡的集中与整合,城乡生产要素互补,协调市县两地的产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与生态环境共治共享。
关键词:同城化;类型;定位;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1-0106-04
“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聚和辐射效应明显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在城际区域协作上突破市域范围开始步入“同城化”时代。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现在正式提出建设“同城化”的已经有15 个以上。而这些“同城化”均是“中心大城市与邻近城市同城化”或“‘都市经济圈同城化”,至于“市县同城化”尚无先例。本论文以凯里——麻江同城化为例,探析“市县同城化”类型定位及契合点。
一、“凯里——麻江同城化”的类型定位
从国内同城化类型看,“凯里——麻江同城化”属于一种不受城市等级规模限制的、城乡结合的“市县同城化”类型,或者称“市镇同城化”,确切地说是“区域中心中小城市与邻近县(城关镇)同城化”类型,是我国同城化的一个层面。凯里市和麻江县地理相近、功能相连、经济关联、人文相通及交通便利,凯里——麻江同城化是一种“市县同城,城乡同步,特色彰显”的同城化。
“市县同城化”与“‘都市经济圈同城化”相比有四个特点:一是城乡结合,优势互补。“都市经济圈”同城化发生在具有增长活力的都市群多核心之间,或者区域中心大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因此同城化的范围一般是非农化水平较高的市区。而市县同城化则发生在区域中心小城市与县域之间,因此城市化范围内农业化水平较高,其未来发展前景是城市与县域间紧密联系的城镇化集聚和扩大,进而形成区域中心城市连绵区。作为区域中心小城市凯里市具有较高级生产要素和产业较有优势,麻江县则初级生产要素比较丰富,两者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互补性强。二是经济圈范围窄,经济规模小。“都市经济圈”同城化范围广阔和经济规模大,比如武汉“1+8”城市经济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面积为全省的三分之一),2012 年实现GDP 12850 亿元,其经济规模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市与县的同城化其经济圈范围要小得多,经济规模也较小,经济实力不强。三是人文相通,认同度高。市县同城化的邻近市县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相似性,这是推动市县同城化的深层因素,因为文化和历史相似度较高,使同城化市县的人们更具有认同性、归属性、包容性,有利于彼此间人员沟通、人口流动、经济联系等。四是行政等级相同,便于合作。市县同城化不同于大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它是行政等级相同的“兄弟”市县之间的同城化,对于推进同城化较为便利。
以上特点决定了市县同城化在发展逻辑上不同于“都市经济圈”同城化。“都市经济圈”同城化是先发展后同城化,而西部落后地区的“凯里——麻江同城化”是先“同城化”后发展,换句话说,是在“同城化”中求发展。因此,我国同城化的发展既可以是大中城市之间的同城化,也可以是中小城市与县域的同城化。也就是,同城化不光有“都市经济圈”超大规模或是规模扩张的同城化,同城化也有次一级市县的同城化。市县通过同城化形成集聚力、扩散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并对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的发展产生联动效应。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对“市县同城化”进行初步的定义:市县同城化是指区位邻近、人文历史相似、行政等级相同、城乡结合、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的市县,要求经济社会有更大的发展,所呈现制度一体化、空间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地域经济现象。
二、凯里——麻江同城化的契合点
凯里——麻江同城化的契合点既要有政策制度和要素含义, 又要有空间区位意义。因为在现有条件下,邻近市县的发展整合很难自发形成, 必须在制度、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整合的结合点, 也就是探索市县两地协作、交流和发展的生长点, 市县两地进行整合的“契合点”。通过 “契合点”的整合不仅使邻近市县能做到同城化发展, 使两地的发展水平提高, 并以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于周边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1.建立区域合作的共同政策体系。凯里——麻江同城化应建立市县经济圈内的共同政策,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区域合作的共同政策体系,包括财政、产业、就业、人口、交通、土地、生态环境和信息等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等政策体系,建立具有更高运行效率的经济运作制度机制, 为市县同城化规划和发展调控提供战略性政策框架,加速市县之间各种共享要素的流动, 创造推动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以适应市县同城化的经济发展态势,实现全方位合作和双方共赢。建立区域合作的共同政策体系是凯里——麻江同城化所必须的, 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可以由省政府和自治州相关部门以及市县双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提出制定相应的区域共同政策和制度(详见表1)。
2.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市县同城化发展必须以科学的、高瞻远瞩的市县发展一体化规划为指导, 也就是把市县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编制同城化总体发展规划, 以统一和协调产业、技术开发、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土地征用、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编制市县同城化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和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人口规模和结构等诸多因素, 并在同城化进程中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调整和修订。当前,首先应当规划“凯麻同城起步区”,将其规划为人居、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的“高峰区域”。
3.城乡的集中与整合。市县同城化带有城乡结合的特点,因此可以借鉴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来规划市县同城化,具体而言就是在城乡协调发展中解决同城化的合理用地问题,解决失地农民转城市居民成为产业工人的问题,并按照“设施连接、功能衔接、服务对接、产业链接”的要求,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战略。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镇人口,提高市县同城化人口和产业聚集功能,增强辐射作用。与此同时,实施产业强镇战略,按照“体系呈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的原则,对市县进行城镇建设规划,主要是对原有的乡镇进行归并,以产业强镇为同城化的着力点之一,提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宜游则游,培育各具产业支撑的工业强镇、现代农业示范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推动特色产业的集聚和能级提升。另外,应加紧整合城镇和产业园区周边的“中心村”,提升其城乡统筹水平。
4.城乡生产要素互补。城乡生产要素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是凯里——麻江同城化的经济基础。凯里和麻江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有差异,具体而言,凯里市高级生产要素较有优势,如资本、技术人才、科教机构、现代的交通及通讯网络等;麻江县则初级生产要素比较丰富,如自然资源、初级劳动力资源等。通过市县同城化推动城乡生产要素的互补,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合理配置,使生产要素得到高效利用。以市县同城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顺畅流动,要创新制度设计,消除各种体制政策性障碍,建立市县城乡生产要素互动的新机制。具体做法详见表2:
5.协调市县两地的产业合理布局。产业布局是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空间组合的经济现象,合理的产业布局是市县经济圈同城化内在有机性的基本构成。凯里和麻江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园区和大中企业,实现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从而把双方推向更高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协调市县两地的产业合理布局,能引起产业人口变动,优化城市居住空间,改善交通状况,同时也会增加市县经济圈内居民的择业空间。协调市县两地的产业合理布局,必须完善统筹市县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区域产业横向联系、协调区域范围内利益关系。具体做法为:一是建立市县同城化产业布局的协调机构,全面负责市县经济圈内产业布局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以及产业布局时的协调;二是以自愿原则为基础,鼓励建立跨行政区划的行业协会、商会等产业发展型民间社会组织;三是建立市县产业发展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产业不合理布局;四是建立市县利益调节机制,减少因利益分配不均或不当而引起的产业布局调整分歧。
6.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与生态环境共治共享。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市县同城化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非常重要,成为市县同城化的又一个契合点。一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区域性的基础设施是市县同城化发展的基本骨架和基本条件,对市县同城化的空间格局具重要的有引导作用。由于市县经济圈内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共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必须从市县同城化整体出发予以规划、投资、建设和管理。实现交通便利是市县同城化的基本要求, 它不仅能增加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 而且能缩小居民的心理距离。为促进市县同城化,必须加强市县及周边县域交通运输的规划,并协调推动市县供水、供电网络的衔接;推进通信网络、数字电视网络和计算机宽带网络的整体对接,建立政府层面、企业行会组织层面的信息交流平台,突出信息一体化在市县同城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快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的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和投融资体制。凯里——麻江市县基础设施的对接需要两地政府间的协调解决。二是生态环境共治共享。建立市县经济圈内生态保护机制和体系,包括生态保护防控机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环境综合测评、预警系统等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市县通过合作建立一体化生态安全体系。一方面开展区域生态廊道和绿地建设,加强对连绵山脉、河流干道的维护,建立沿交通干道、河流水系等的防护体系,形成区域各结构性生态控制区的生态通道,加大对山体、绿地保护和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的修复,以及农田林网和农田保护区的维护,建立区域内城乡绿化一体化规划建设机制;另一方面,重点加强污染防治,加强市县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一体化保护,保障市县居民的用水安全。在产业开发中,实施反梯度推移战略,重点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产业”,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倡导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高秀艳,王海波.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J].企业经济,2007,(8):89-91.
责任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