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力视域下的居民文化消费研究
2014-08-02陈宇洁
陈宇洁
摘要:本文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文化发展引擎城市上海为例,对文化生产力发展和居民文化消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就提升城市文化生产力水平,促进文化消费普惠于民提出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1-0077-03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小康的消费要求由以追求数量为主转变为以注重质量为主,深入体切人的需要、关怀人的尊严,不断提高消费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以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回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新阶段和发展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在推动文化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丰富民众文化消费层次、提升文化消费品味、彰显文化消费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让民众过上有文化、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不仅成为提升文化生产力的价值追求,对于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同样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在微观上关注研究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从宏观上促进文化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八大以来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
一、文化消费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消费是一个综合文化和经济因素的交叉概念。学术界对“文化消费”这一概念的理解,因角度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文化消费主要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1],是人所特有的消费方式。然而文化消费较一般物质消费过程中所伴随的使用价值的耗费,具有自身特点。一是文化消费的非耗损性。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文化消费的内容不是其外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构成因素,而是物质载体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意义。文化消费的非耗损性更体现在文化消费是“一个不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2],文化消费主体在消费过程的深入和扩展中消化、理解、吸收和传承精神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从而获得精神满足与自身的发展。二是消费主客体的互动性。消费主体对于文化产品的鉴赏、思考、理解的过程以及文化产品对于人的培育塑造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文化产品给予消费主体以思维的启迪、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熏陶,而消费主体个人思维、性情和才能的发展同时赋予精神文化再生产和创新以可能性和空间。三是精神产品的共享性。文化产品所有者在交换之后失去的只是使用权,而不是享用权,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可以不断复制和延续的,使用独占权的丧失使得共享成为可能。在全球化日益加深和信息技术革新迅猛的时代,文化产品在信息传播中实现资源共享、在共享和辐射中实现价值最大化成为文化消费的一大特色。
二、上海市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与问题
近些年来,中央到地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权益”[3]、普及文化共建共享理念着手,日益关注文化生产力与文化消费普惠于民的整合,文化产品日趋多样,文艺活动不断增多,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发展型和享受型的精神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我国的文化消费正处于数量扩张和观念成熟的生长期,具有无限发展潜力。作为经济中心之一与文化大都市的直辖市上海,既有最现代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又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消费主体,是研究文化消费的最佳城市之一,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如何从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中积极培育文化消费热点并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城市消费质量和生活品质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上海的文化消费既有喜人的发展趋势,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倾向有待深思。
第一,文化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递进的同时存在文化消费盲目化现象。在大众传媒与数字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文化发展呈现出广阔前景的背景下,上海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化的特点,文化消费的内容与形式也日趋丰富多样,激发居民的消费需求从初级层次向高级层次跃升,由追求感官愉悦到渴慕心灵升华、由娱乐消遣型转向精神享受型、由单一性向多重性趋势发展,然而要推动这种良性趋势的普遍化必须引导文化消费中的理性主义,遏制文化消费中的盲目和迷信化倾向,防止居民的文化消费在市场化和商品化趋向中迷失方向性、丧失主体性[4],仅以经验的直接性取代价值的超越性,仅以感官的刺激体验代替心灵的深沉思索。如何满足各个阶层居民文化娱乐的现实需求并提升其文化需求层次,激发其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能力,在文化消费中更新自身素质与提升人生境界,是提升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消费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文化消费意识由保守型向开放型不断发展的同时,凸显出支付能力与消费愿望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大众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开阔了人的心胸,在居民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中文化消费的观念也不断强化,封闭守旧的传统消费观念逐渐被积极、开放性的新消费观所取代。只有消费意识与消费能力同步时,文化消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消费主体的幸福感。作为文化大都市的上海,其文化氛围中弥漫着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特点,文化消费欲望与文化消费压力共生共长,在教育程度、职业、户籍等不同因素下,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与愿望之间也相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居民支付能力与消费愿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满足低收入阶层的文化消费愿望,使其在同等的平台上享受文化消费带给自身的发展契机,引导高薪人群在文化消费中展现高雅、彰显智慧、凸显价值,为自身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使在教育程度或职业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不同群体在文化消费中体会到小康社会的全面性和公平性,是研究文化消费的重要突破点之一。
第三,文化消费对象呈现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对文化产业民族性产生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参与文化消费的居民群体的不断增加以及文化消费内容的不断更新,居民的娱乐需要、理性需要、自由需要在互动中相互促进,使得文化消费总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文化消费对象也在不断扩展,从书籍报纸、电子通讯到数字网络,文化产业与先进科技的结合孕育出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消费热点,文化消费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小说代替了纸质书本,微博和论坛革新了交流方式,人工智能淘汰了传统娱乐。文化消费对象的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本土文化产业,对我国提出了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丰富文化供给、提升服务质量的呼吁和要求。作为全球文化消费品市场先锋城市之一的上海,如何引导居民对文化消费对象的理性选择,如何在全球化中使本土文化产业屹立于世界市场,如何在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与潜移默化”中保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些对于提升文化生产力与文化消费来说,是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三、引导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
第一,优化文化消费环境,引导文化消费走向可持续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消费的本质目标是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潜力、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机会的氛围,并且形成能够激发全体群众有所作为、有所创新的和谐环境,使他们对于幸福生活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真正过上符合自身与社会双重需要的生活。社会环境是作为文化主体活动的基本空间载体,也是文化消费发育成长的重要依托。优化文化消费的环境、引导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以更广阔的胸襟、更人文的视角、更宏观的高度、更睿智的思考,完善文化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使社会文化创新能力充分发展,使广大群众在消费中获得幸福感和尊严感的社会环境,既要用文化润泽灵魂、促进发展、涵养人生,努力使群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又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真正成为文化生产力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与文化生产力共同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文化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的个体行为融入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科学发展潮流中去,规范自身行为和价值取向,契合文化发展趋势。上海作为文化大都市,有其自身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只有结合本土文化的特点挖掘文化资源,从发展变化着的人的需要出发并以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创新文化产品和优化文化服务,提升产品内涵、层次和服务质量,才能有效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资本,在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中获得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例如,建立城市文化多元投资机制,倡导社会力量办市民文化节,依托项目申办、活动赞助、社会招标等形式广泛吸纳民间力量自发参与,让市民成为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角。
第二,培育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引导文化消费走向全面化。文化消费的全面化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对居民文化消费观进行完整科学的引导。文化消费观是对文化消费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对文化消费起指导作用。居民文化消费观的培育,即指引居民在文化消费中对版权的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取舍、对精华糟粕的甄别、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交流的全过程,提升社会心理、整合社会意识,确保居民文化消费观切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以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推动全面幸福的小康生活。例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人事管理机制,确保文化消费活动与服务紧密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挖掘和培育文化人才队伍,推动文化志愿队伍规范化、常态化。二是指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全方位的满足。即不仅获得心理层面的娱乐消遣、理性层面的提升充实,也不断获得迈向更高层次自由生活的能力素养。居民的求知需要、提升需要以及信仰需要等全方位的需求在文化消费中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也是生成人自身全面发展契机的过程。可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如开设社区文化连锁店、建立社区图书馆等,在建立完整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的举措中来完成。三是指建立与不同收入居民文化消费支付能力相协调的联动机制。支付能力是影响文化消费最重要的现实因素之一,对于各个收入阶层文化消费支付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释放广大民众文化消费的潜力,因此,要切实提高民众的经济能力,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产品消费水平作为推动文化消费蓬勃发展的逻辑起点,使生产回归到生活的目的。为此,应努力探索建立普通职工、中产阶层、高薪阶层支付能力与上海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弥合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文化消费水平的分歧与鸿沟,防止中下收入民众由于收入有限而抑制了能够促进其自身发展的文化消费需求,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贯穿于居民文化消费的始终,确保中下收入层民众与精英层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三,拓展文化消费对象,引导文化消费走向创新化。拓展文化消费对象不仅是消费问题的补充与完善,不仅是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的需要,而是积极探索扩大文化消费新方向和新途径,融入世界文化市场的一种自觉与自信。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中教化民众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相辉映的全球化浪潮中学会思考选择、唤醒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展现文化自立,在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中为民众构建和谐发展的空间,营造创新型文化生活,培育民众在文化自觉自为下获取安身立命之道,并在世界发展与自我发展中获得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真正走向“自由全面发展之路”[5]。文化消费不仅仅是需求与呼唤,更是文化发展历程以及人通向全面与自由发展道路中的内在规律。文化消费的创新。必须关注以下两点:一是把创新性原则作为文化自身发展的重要理念,摆正文化消费在文化发展中的位置,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全球视野与中国智慧的博弈中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消费融入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二是把创新的思路渗透于文化生产与消费主体的行为中,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对文化产品创新激励和转化机制的建设,鼓励文化消费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文化消费成为能力与素养生成、竞争力与生命力焕发、真善美与德智体相得益彰的过程,使文化消费成为一种创造力激发与再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秦开凤.文化消费内涵辨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26):209.
[2]董立人.精神产品社会价值及其生产导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54.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2.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107.
责任编辑:孔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