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介绍的探究
2014-08-02许龙梅
许龙梅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的介绍对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介绍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介绍出现的误区、依据什么选择适当的背景知识及介绍背景知识的时机。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背景知识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介绍,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简介、创作风格、写作目的、写作背景、文化历史背景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是众多老师所熟悉的环节。介绍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是否每一篇文章都需要详细地介绍背景知识呢?恐怕不然。本文就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介绍出现的误区,背景知识应该介绍哪些内容,背景知识介绍的方法等方面做一点探究,希望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背景知识介绍这一环节。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介绍出现的误区
(一)认为背景知识很重要,每篇文章必做介绍
这是受传统语文课堂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结构基本上遵循着一个固定模式:预习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布置作业。在讲授新课之前必定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等。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很多的老师固守着这个模式,不管背景知识的介绍对文章的理解有没有用,都一如既往地介绍。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僵死化。
(二)为了迎合教学改革,摒弃背景知识介绍这一传统的环节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很多老师认识到每篇文章都做详细的背景知识介绍是不恰当的。于是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的现象,即完全摒弃这一环节。教师致力于改革当然没有错,但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分析就全部抛弃也是不恰当的。有些文章的创作时期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难以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介绍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介绍的时机不当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是适应那个社会需要的,是有历史背景的,因此,背景知识的介绍是我们“知人论世”的前提。但是并不是说背景介绍都需要在阅读教学之前,然而现实当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不加分析程序化地进行背景知识介绍的方法。也有的教师虽然不是在课首介绍,但介绍的时机欠妥,这样也会影响背景知识介绍的价值。
以上这些做法都没有合理地利用好背景知识,忽视了背景知识的价值。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来说却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并不是说每篇文章都需要进行背景知识介绍,这要根据文本的教学目标、文本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选择适当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背景知识介绍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怎样选择适当的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简介、创作风格、写作目的、写作背景、文化历史背景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语文阅读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背景知识。怎样选择背景知识呢?
首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一切的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因此背景知识的选择也就离不开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例如《窦娥冤》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根据这一目标分析,要想让学生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就必须在课前给学生介绍元杂剧一套严格的体制,通过元杂剧体制的介绍为学生扫除理解上的障碍,才能顺利地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
其次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不是所有的选文都得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比如一些说明文、科普文等就没有必要。背景知识的介绍要立足于文本,随文本的内容而定。有的文章只需要介绍作者;有的文章只需要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简单介绍一下就可以;有的文章既需要介绍作者,也需要介绍写作背景;也有的文章需要介绍文化历史背景等等。例如《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根据文本的内容就需要介绍这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文化大革命“这个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就不可能感受到“十年浩劫”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也不能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再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考虑学生知识水平、阅读积累、兴趣爱好等。在语文背景知识介绍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在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分析文章,以达到对文本的更深入的理解。
三、背景知识介绍的时机
背景知识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介绍,按照常规教学,上课伊始,教师就会把背景知识一股脑地“倒”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需要,不管“倒”的时机是否合适。当学生的阅读思维真正需要补充时,却早已遗忘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因此,掌握好背景知识介绍的时机很重要。显然在课前介绍背景知识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这需要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作者的不同等选择不同的时机。
1.课前介绍
课前,从介绍作者入手来介绍写作背景是语文课堂常见的方法,一是有利于学生弄清该作品在作者创作的哪一个阶段,二是为文本的阅读提供知识框架和理解支架。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呈现“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1]课前的背景知识介绍正是起到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有利于新课的教授和学习。比如,讲授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教师首先对归有光及其生平进行介绍:幼年丧母,仕途坎坷。5岁开始读书,8岁丧母,23岁娶妻,28岁丧妻,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66岁病逝。
在此基础上,顺势介绍《项脊轩志》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分两个时期创作,文章前5段是作者18岁时所作,后面的内容是作者后来加上的。根据前面的作者生平的介绍,学生就不难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祖母而长嚎不自禁的感情抒发。
2.课中介绍
如果不论什么作品都在课前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背景,那么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因此并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且会让学生在阅读前就有了某些固定的理解,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感知、体会作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并不一定都要放在课前,教师可以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中内容适时插入背景知识的介绍。这样的安排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中职教材中《泪珠与珍珠》这篇文章,在教学时可以先不介绍作者的生平,在讲到“探亲文学中的眼泪”时,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对“探亲文学中的眼泪”体会得那么深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之后教师介绍作者生平,通过介绍可知作者亲身体验了与祖国的离别之痛,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探亲文学中的眼泪”体会得那么深刻。
3.课尾介绍
有些文章的背景知识介绍可以放在课的结尾介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深意。比如《背影》这篇文章,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教师往往为了突出“父爱”的主题在课上不介绍朱自清和父亲之间不睦的关系,这对于理解文章主题是有利的。但是我们在课的结尾引入这个背景,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现在对父亲之前态度的愧疚呢?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五彩缤纷的生活画卷和无穷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2]试想,教师如果能够有机地整合背景资料,将读文与读人有机地融为一体,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语文和历史愉悦地融合,使学生对作者、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直接与作者、与作品对话的欲望,无疑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操。
注释: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叶鼎娟:《语文教学中背景知识介绍之探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1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