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课程多学科复合性教学的尝试

2014-08-02周海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学科文学

周海平

摘要:我国本科教学中存在着过分强调以专业为核心而忽略其他学科知识传授的问题,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能力偏向,以致就业面狭小,适应能力弱等,不适合目前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在专业课教学中率先开创多学科复合型教学,坚持以此为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剖析实例,分析问题,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以提高复合型知识与能力,从而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文学课程多学科复合性教学长期以来,高校的文学课程教学基本上以专业为核心,但因过分强调专业而导致培养的人才对专业以外甚至相关的学科了解甚少,造成就业面狭窄,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以外的职业难以胜任;就业后,因其他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匮乏,导致创新能力的不足等问题。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职业不断出现,特别是应用性高校的专业,如何培养能适应社会新需求的人才,需要我们反思。鉴于此,我们在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多学科复合性教学,以求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广泛适应的复合性人才,达到培养的人才尽可能符合新形势的需要。

一、贯穿始终的方法与理念

高校教学,坚持以专业为核心,强调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根本,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失却了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也就失去了专业的意义。但是唯专业为是,忽略学生专业外围知识的传授,则专业自身难以取得较好基础,而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等素质问题就难以避免,不仅学不好专业,而且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要。所以,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是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专业教师要树立多学科复合性教学理念,不然单凭在专业课程以外开几门其他学科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理由一: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来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这种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示范。例如在解决文学问题时,可以适时地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不只是为了猎奇和新鲜,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文学是人学,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往往是综合性的,单从文学自身角度很难彻底地解决问题。我们文学课程的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而恰当地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知识、思维方法来教学生解决文学问题,这本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运用其他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示范是在学习其他学科课程时,难以看到并掌握的。

理由二:多学科互渗教学,可以解决专业课程与其他学科脱节的问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在培养计划中设置多种不同的学科课程,而且需要有将不同课程结合起来的运用实践,不然实际的教学效果甚微。因为学生只是学到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更没有看到综合运用的妙处,他们头脑中各学科的知识还处于水和油互不相融的状态。只有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多学科互相渗透和融合的示范,学生才能看到并且学到这种复合性、交叉性的思维方法和实际能力。

所以,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多学科渗透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二、剖析实例时的多学科复合实践

文学课程中剖析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是常见的。教师一般习惯于运用文学理论或美学原理作鞭辟入里、细致入微的分析,这诚然是需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觉得这样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来说,确实需要适时、适境地运用其他学科来剖析实例,这不仅是解决文学问题自身的需要,更是为了养成学生多学科思考问题习惯与能力的需要。

首先,很多文学现象必需借助其他学科才能真正透解。如文学作品中的咏史诗、史论散文等,如果不从历史学角度去观察是无法得到接近实际的答案的。王安石写过许多咏史诗与史论,且特别喜作翻案文章,他的《读孟尝君传》短短80余字,成就了一篇千古奇文。但是仔细核实《史记》原文就可发现,王安石将司马迁原文中的“客”改成了“士”,而这两者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况且战国时的“士”与宋朝已有很大变化。所以王安石重在阐发自己观点,常常不顾或者有意改变史实。将历史真相或者史学原著与作品作一对比,这是很容易发现的,但是仅仅从文学角度分析,无论如何细致入微都只能隔靴搔痒,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他如《水经注》是地理著作,《左传》是史学著作,《论语》《庄子》是哲学著作,《五灯会元》是禅学著作,如果只是分析其中的文学因素,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的。

第二,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借助其他学科也能基本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恰当地借助其他学科可以别开生面,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其实在研究古代文学中应该有很大帮助的,可惜很少有人这样尝试。例如曹丕的《燕歌行》风格与建安风骨迥异,明显有女性化倾向,如果从曹丕本人的心理或者人格的女性化角度观察,就会有所启发。正因为曹丕崇尚阴柔之美,曹丕之模拟女性心理入木三分。还有《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形象、刘兰芝盛装告别、最后的两树空中交接等都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得到更好的阐释。

第三,一些自然科学学科,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虽然有时显得比较生硬,或者不是非如此不可,但是适当使用也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例如计量学在文学研究中运用颇受争议,甚至有时得到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但是一方面计量学等自然科学方法的使用不能简单化,需要其他方法的补充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研究结果,这是研究者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即便是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但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看到一些新的事实,如一些作家在词汇使用、比喻喻体的选取、典故使用的数量和类别、句子结构方式等方面都可以通过计量等方法发现以前没有看到的事实。这样的学科交叉其实也是有其意义的,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姻对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三、学生的程序化多学科训练

多学科知识结构与思维能力、习惯的培养还有待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这必须有足够的实践训练。一种习惯与能力的养成需要有长期的足够量的训练才能奏效,因此专业课老师需要有计划、按程序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并根据反馈的情况不断改进方法。这方面教师必须长期持续地坚持对学生进行多形式、程序化的训练,将课堂教学、布置作业、课外学习和作业评讲、考试等组成一个训练系统,逐步提升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说来,我们觉得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课堂教学。在讲课中教师的示范是先导,安排片段性的学生训练是实习模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量适时地安排学生训练,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以往的专业课大多是教师一贯(灌)到底,现在因课时的缩减,教师普遍感到专业课程课时不足,很多教师基本上采取了跑马式的教学,总是急匆匆地赶,唯恐知识灌输缺漏,更是不能也不肯留出时间给学生训练。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满堂灌的方式在中小学普遍被认为是不好的,可是在高校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我们知道,在高校的专业课中如中小学一般的大量课堂训练是不可能也不足取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课堂训练的必要性。我们可以适当在教师示范后组织学生进行片段性训练,如解读经典作品时插入语言训练等。对关键字词(诗眼、文眼等)的字源、语源、运用性演变、作品中活用等进行梳理,这都是解读的有效手段。而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可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在文学作品中语言功底的重要性,也学会一种观照角度。哲学的、宗教的、历史的、地理的、心理学的等等都可如此,十分钟左右,取得的成效是通篇讲解所不可能达到的。这样的训练,宜经常性、小型化、片段性进行。

第二,作业布置与评讲。高校的专业课虽然也有一定量的平时作业,但是其量与频率远不如中小学,因此尤其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对学生多学科交叉的习惯与能力训练,我们可以在作业中增加一些运用其他学科解读作品和综合分析文学现象的练习,并规定每次必作一个,从而达到强化训练以致久以成习的效果。这种训练宜由简至繁,由少至多,由易至难。当然,这种训练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在作业评讲中进行指导和提升。每次评讲都要适当安排多学科观照文学现象的优秀作业作为学生范作进行鼓励,同时对运用不当和存在的其他问题指出其偏颇所在,引导其更恰当、更准确地运用其他学科解决文学研究中的问题。这其中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课外学习的督促。文学课程需要阅读大量名家名作,特别是需要大量而深入地研读经典。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经常提示和督促他们适当改变传统读法,运用一些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去理解经典。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适当阅读美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等学科的部分经典理论著作或者普及性著作,增加这方面的素养,构建合理的复合性知识与思维结构;二是鼓励指导学生在解读经典时适当阅读并运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与知识来理解、分析作品中的问题。

第四,考试中的强化。考试中适量增加多学科理解文学现象的考题,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促使学生去自我培养和训练多学科观照文学现象的习惯与能力。其实这类题目是比较容易出的,如在“综合阅读题”和论述题中可以增加或者出现这样的题类,也可以在作品分析题中提出这种要求,还可以在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题型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题目。当然,在整个试卷中也应该适当控制这种题目的量,不能矫枉过正,主次颠倒。

总之,专业课教师不仅应该在讲课中示范,而且应该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持续地指导、鼓励、督促学生养成多学科观照文学现象的习惯与基本能力。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课学科文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英语笔记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文学小说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