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许昌实验小学高效教学纪略

2014-08-02查卓珩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探究教学模式

查卓珩

(作者系河南省许昌实验小学副校长)

课堂文化是对课堂的价值追求,她流淌于课堂之中,隐含于师生之间,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应该说,从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就有了课堂文化。课堂经过几百年的运转和锤炼,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课堂文化呈现的是学生要适合教育,这样的课堂文化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不利于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在文化诉求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一个是人的发展的全面关注。追求的课堂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应该努力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共处、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简言之,教育要适合学生。

一、“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从改变课堂结构来实现课堂价值追求

模式作为工具,是为一定的价值观服务的。教学方式从模式包括从形式上规定了师生的课堂方式,对照我们的价值观深入到细节来研究模式,让模式真正地表达文化是可行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学校课堂中存在的一些效率不高的现实,我们在2009年提出了“高效教学”,并以构建“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实现高效教学,彻底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期从改变课堂结构来实现课堂价值追求。“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文化诉求是:“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祈求把这种诉求通过模式的每个环节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模式的理论依据:生本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理念: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核心目标: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多元性原则,主导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过程性原则,鼓励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在教育价值观上,“主体多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以生为本”,把教学重点从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上。在教学目标上,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把依靠教师转变为依靠合作探究来实现自我成长。在师生关系上,提倡“师生是平等而不对等的合作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目的,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同时,提出课堂教学的“三主原则”、“三个精心”、“四鼓励精神”和“五结合方法”。具体说,“三主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合作探究为主线;“三个精心”即精心钻研课标、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精心组织教学;“四鼓励精神”即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求异,鼓励学生辩论,鼓励学生有创见;“五结合方法”,即引导读,启发思,组织议,点拨讲,指导练。

教学过程被细化为五个环节,并明确规定了每个环节的要求。(1)回顾。主要是回顾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是交流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资料。(2)预习。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预习。教师出示预习目标,学生根据预习目标,阅读教材,深入思考,解决预习目标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在预习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中,由学习组长主持,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全班展示时,寻求其他小组或老师的帮助。(3)展示。主要是小组之间汇报、交流预习成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4)讲解。主要包括释疑、重点和难点讲解、讲学习方法、归纳总结等环节。(5)练习。包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和应用性练习。

在教学管理上,建立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每组4人,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在推进“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提出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实施要求,按照“学科突破,骨干引领”的原则,循序推进。语文、数学学科按照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实施课堂教学,并且安排骨干教师先行一步,探索研究,加强交流与反馈。其他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可以在“主体多元·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探索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了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推广实施“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带领本组成员研究制定预习要求、方法,以及如何在课堂中具体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并及时搜集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主体多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近5年来,经过了教师观念转变的“阵痛”,教学模式的“临帖”过程,到现在教学模式的“破帖”,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具有教师个性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出现。教师的观念在变化,教学方式在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变化。学生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活泼、灵性。教学模式的推进,师生是教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二、“学科文化”——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行百里者半九十。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课堂上知识本位的教学,考什么教什么的功利化趋向依然存在。大多数教师往往较偏重于知识、技能的理解讲授,对学科隐性文化的传承相对薄弱。教师成了执行教学目标的工具,对知识的魅力挖掘得不够,对学科本质追问得不够,讲不出学科的魅力,讲不出学科的精神与方法,缺乏对与知识点相对应的学科素养体验点的研究,缺失的是对学生学科人文精神的熏陶。而对于具体学科的教学,是应该把学科的科学性、文化性、教育性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把教学的目标从考试的目标转移到培养学科素养的目标上来。每个学科都要把思维方式的东西成功地传递给孩子,体现学科的育人功能。

学科文化教育是真正的学科素质教育。基于我们对教育的思考,2013年初,我们正式提出各个学科通过再进一步深入学习新课标,凝练出本学科的学科文化,把学科文化渗透于教学之中,通过教学模式体现学科文化。

例如,我们提炼出的数学学科文化:

学科内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特点。数学是一种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折射出的精确、抽象、公理化的思维方式,务实求真的理性精神,不断超越及自我否定的创新气度,以及对简洁、对称、和谐、秩序等独特美感的敏锐洞察等,是其他所有文化门类中所鲜有的。

学科本质:①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实现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出“概念网络图”。小学数学的基本数学概念主要有:十进位值制、单位(份)、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概念。②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基本数学概念背后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应该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小学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以及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③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小学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有: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其中“概括”是数学思维方式的核心。④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否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把握数学美的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进程和学习成绩。数学的基本原则是:求真、求简、求美。数学美的核心是:简洁、对称、奇异,其中“对称”是数学美的核心。⑤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

数学课堂文化的构建:①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数学的更大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日常思考的新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每一思路背后的数学思考方式,在比较中优化,进而在认同中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这也是数学课堂的价值取向所在。②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要善于透过问题本身,看到问题内包含的更加深刻的思维引导价值。对学生深层数学思考的关注,对学生思维有序性、深刻性、逆向性、拓展性、批判性的有效指导和渗透,是数学文化价值的本意所在。③让数学概念在“头脑创造”中还原生命活力。任何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生成,都经历了数学家无数的观察、分析、猜测、实验、判断、辨析、调整、优化等一系列数学思维活动。“头脑创造”可以还原数学概念的内在生命力量,相对于概念的授受而言,其文化价值显然更大。④方法、策略和思想的有效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准确地解读内隐于数学知识之后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观念、数学精神,并以合适的教学行为予以呈现,并最终沉淀为学生的思维观念与个性品质。一旦做到了,数学文化自然得以渗透,学生的数学素养自然也就得到有效的提升了。⑤挖掘数学内容中的丰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本身具有的道德力量丰富而巨大,它包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等。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我们应该和孩子们一道,感受数学的奇妙世界。

课堂文化不是空洞的;课堂文化是不可能突变的;课堂文化是个性的。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我们正在路上。教师人文学科素养的提高,教学模式与学科文化的有机融合,学科文化落实的评价,是我们在路上遇到的困惑。我们愿和广大同仁一起,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学科探究教学模式
【学科新书导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