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殊需求群体体育教学“4.5.4评价”模式研究
2014-08-02潘跃林
潘跃林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教学评价是围绕着评价的目标和需要,寻找说明要描述的教学问题的若干证据,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教学评价对于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从教学角度,没有教学评价,就没有教学发展的依据;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没有教学评价就等于失去质量环节。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评价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有育人效果评价、品格形成效果评价,也包括教学的诸多要素以及过程。由于教学评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难点,特别是我国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究其原因,除了评价理念落后,方式和手段单一等因素外,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组成的复杂性,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2],使教学评价处于举步为艰的地步,制约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也因此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进而加大社会的不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郑重提出: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因此,解决好当前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问题,避免评价方式“常人化”,不仅能稳定高校教育,提高高校特殊群体教育质量,激发同学们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完善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体系,进而完善我国教育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目前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评价发展明显缓慢,评价缺乏科学指导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关心特殊群体教育,已引起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我国高校特殊群体体育保健课是教育部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3]。相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实行多年的、并有自己一系列较成熟教学体系的其他体育选修课课程项目,它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多名学者,就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问题[4]、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5]、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6],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较大的成果,但教学评价问题研究却发展缓慢,也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阻碍了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发展并造成教育体系的断裂。
1.2 评价理念明显落后,忽视个体生命关怀
现代社会对人的关注立足于人的个体价值,突出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价值尊重,这是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目前,发达国家特殊体育教育发展很快,著名特殊教育专家克罗蒂·雪瑞尔指出:体育应普遍顾及法令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及任何一位在追求成就目标与自我实现过程中心理动作有问题的人,在范围上要涵盖个人整个生命历程[7]。发达国家特殊体育教育实施的是贯彻生命历程的终生适应性体育教育,且与健康、关怀、生命等关键词连接起来。这代表着当今特殊体育教育的主流。我国高校特殊群体的教育与教学评价理念还很落后,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评价上还偏重身体机能“保健”与“康复”。在教学课程定位评价还滞留在某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完成”,在价值判断上还是由强势主体价值代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单从这些就足以看出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特殊体育教育评价方面的差距。
1.3 评价模式“常人化”现象严重,显失教育公平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反馈与评价等7个要素组成[1],而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依据教学过程诸多要素的综合情况。因此,教学评价理应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教学评价的过程分析,教师及所教授的课程是评价的客体,学生应是评价的主体,但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项目主要涉及的还是教师的行为,而相对学生的相关内容却较少,这在客观上削弱了主体对评价结果的作用与影响。实际上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并呈现多项性特点,这在特殊群体体育教学中更为明显,然而评价中并未突出体现。目前,在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上,还是以体育项目考试以及标准化测评为主要评价手段,在评价标准上,强调共性,重标准;在评价方法上,强调精确,重量化;在评价内容上,强调理论,重知识,这和特殊群体具有较突出的个体特征既不符又不公。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常人化”现象较严重。
2 高校特殊群体“4.5.4”式体育教学评价模式研究
2.1 “4.5.4”式评价模式指导思想与理论来源
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但这样的价值应当体现出利益相关者的主体需要,而不能由强势主体价值代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过去我们只重视教育主管与教师主导方的强势主体价值,而忽略真正主体价值。特殊需求群体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指导思想:教学评价应成为受教育者(学生)、教育与教学主导者(教师)、教育教学主管者(校方)、以及投资者(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话动,有关判断和价值取向应体现学生、教师、学校、家长间的多向选择。教学评价立足点是:面对特殊群体,问题涉及的面多,学生情况复杂,教学条件受限制。着眼点是:学生获得在社会中自立的能力”[8]。理论来源既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强调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不抹杀人的能动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强调客观是受“科学理性”的支配,其核心是追求有效控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主体意识是受“解放理性”的支配,其核心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而作为“4.5.4”评价模式是将“科学理性”与“解放理性”有机的统一起来即在评价范式追求科学的、程序化的,在价值观上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和获得“自立”的价值观念,而在形式上渗透一种民主、协商、平等、去中心化和边缘化的渗透着“后现代主义”的理念。这些都是构建“4.5.4式”体育教学评价模式重要理论依据。
2.2 “4.5.4”教学评价理念与基本内容
“4.5.4”体育教学评价模式的理念是:根据不同价值取向实施多个评价主体参与,以一种或几种评价模式为主,取众家评价模式之长,对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最终得出结论的一种体育教学评价形式。“4.5.4”具体是指:1)4个评价主体。第一是学生,它是评价最重要的也是触及切身利益最大的评价主体;第二是教师,作为直接参与具体工作,最了解情况的评价主体;第三是校方评教人员,这是能体现出较客观评价结果的评价主体;第四是家长,他们是最关心、最了解孩子的,又是利益相关者,理应成为不能忽视评价主体。以上共同成为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交互作用。2)5个评价主要指标。第一,学生在面对生活的态度上。由于特殊群体学生身体的缺陷,身心存有较大的障碍,评价体现在学生是否关注自我健康,扩展生命价值,是否珍惜生命的存在,是否接纳自己并努力做优质自我。第二,社会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作为特殊群体来说,他们不仅要直面身体缺陷给自己带来对体育运动的消极与回避的态度,更要面对由此带来的心理和社会的压力,且后者比前者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的重要。评价体现在学生心理认识是否得到改善,能否具有能与人交往也善于交往的能力和心态;第三,教育教学目标实现。评价体现在学生不仅在体育教育中体验到生命关怀,掌握必要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获得其身心缺陷部位的需求,完成教学任务;第四,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评价主要体现在身体项目锻炼指标有较大程度的进步与提高;第五,具备一定生存能力。能否在较艰难的环境中仍然能寻求到办法去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是否有抗干扰的能力与办法能否具有一定社会、生活的承受能力。3)4个评价主要模式。一是以增强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自身主体意识的主体评价模式模式(学生用),其评价主要方法自参照参照评价;二是以改进教学、更好为改进教学目标服务的诊断模式(学生、教师用),其主要方法是形成性评价;三是以学生学习的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对照为课程决策服务的目标模式,其主要方法是终结性评价(评教人员用);四是以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评价的发展模式。其方法是以发展理念对学生身体素质前后进行对照方法,其主要根据客观指标加以比较作出结论(评教人员、家长用)(见表1)。
表1 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表
2.3 主体评价的侧重与权重
主体在做评价时,因不同的身份导致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也不同,因此评价的内容也应有较大的不同与侧重。这样才能从各个层面反映出特殊群体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与状况,也凸显出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学生、教师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涉及者,评价应包含多方面,在评价中占重要部分。学生评价主要侧重主体意识,如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面对生活的态度、学习状况、心理变化、课程情感方面。教师评价主要侧重改进教学、促进教学,如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自我反思和对自己教学行为即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评价的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对自己进行一个较全面的诊断,发现不足,改进并不断提高教学。评教人员在评价中主要侧重在教学目标实现、课程价值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上,为下步课程建设服务,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与设计是否合理等。家长评价主要关注在学生态度,身体机能变化上,如学生的乐观的态度、自我管理意识是否提高、体质是否增强等。
3 评价基本步骤与应注意的问题
3.1 达成基本共识的评价内容
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建立在利益双方获得基本共识的基础上,没有共识的内容在行动是乏力的,在结论上是偏颇的。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条件,高校不可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学生再开设小型班级,于是出现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一致,教学方法不一样的学生在同一班级的现象,给教学评价带来无从实施的困境。面对这样情况,教学评价在内容设计上要抓住最根本性的东西并达成共识。例如,在教学目标评价上可落实到“使学生获得在社会中自立的能力”[8]这一共识上,并以此为核心价值设计基本的、较全面的评价内容,如有独立的、基本的生活能力,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睦的人事关系等,而这又恰恰是特殊群体薄弱、欠缺、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因此,评价一定要作为重要方面有所涉及,这也是区别常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随着教育发展,人们开始强调教育的人文性与个性的发展,隐性评价应得到重视。如师生的情感评价包括教师的性格、衣着打扮等;课程情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喜爱程度、兴趣等,作为内心世界脆弱又复杂的特殊群体,在此方面的评价也显得非常的重要。
3.2 制定适宜的、公开的评价标准
在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中,评价标准的设计既是难点又是关键性的问题。尤其是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因能否做到全面、客观、公正,能否真正反映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实际水平往往受到同学们的关注[9]。成绩的评价标准分为绝对、相对、个体差异标准,而对于特殊群体学生采用任何一种单一评价标准都难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状况,评价应将多种评价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并做到公开。例如,在学期成绩评价时应公开评价的方式与方法,这既能检验考核方式是否得到主体认可,同时又体现了尊重、平等的精神。在评价特殊群体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上既要实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教学条件的限制,制定适宜的评价标准,如特殊群体体育教学目标应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其身心缺陷部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大限度加强课程的弹性与可选择性,但实际中也要考虑我国高校目前办学条件的限制等因素。
3.3 选择可靠的、互信的评价信息
当教学评价的目的、内容、标准确定后,选择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评价结论的准确性,也是获得正确评价的基础。因此,选择可靠的、互信的信息来源非常的重要。例如,在特殊群体体育成绩评定时,既看绝对成绩——最后考核成绩,又看进步幅度成绩——考核成绩与原始成绩的差 ,这就要求学生的原始成绩的信息来源是真实的。另外,我国高校在评价理念上仍然侧重科学理性,此观念下易把评价进行人为的简单量化,这也会造成重要信息的丢失,甚至会造成信息歪曲。因而,体育成绩评定应尽量与经济利益脱钩,让学生回归教学,让成绩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验证。
3.4 设计个性的、开放的评价方案
因为评价涉及问题多,特殊群体体育教学评价不可能采用单一评价的方式与方法,而是采用适合的模式真实地把变化情况反映出来,评价时应将评价设计公开,即在评价表中将评价的目标、内容、形式公开说明,使评价对象知道评价什么、怎么评价等。例如,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特殊群体学生体育学习状况时,应让学生明白评价是以查找问题、明确学习目标的差距为目的,采用的是诊断模式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在评价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时,让学生知道评价是以学生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对生活态度认识情况变化等为依据,采用主体模式及发展模式,主要评价方法为自参照评价。
3.5 实现多元的、互解的评价结果
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就会用多元的评价结果,评价的结果要得到利益相关者的理解。4个评价主体会得出多样的有一定差异的结果,这就要求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感觉已深刻领会教学目的,教学方式也得当,因此评价较高。但在学生以及校方评价人员涉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时评价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大家明白,这是由于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重面,不同的价值取向得出的结果,因而应相互理解,当然也要进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所在,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另外,对于评价的结果应在什么范围内公布和在什么范围内运用都应在评价之前与相关人员沟通,避免评价主体之间产生矛盾。通过多个评价主体、多个评价方式全方位的评价,使评价结果不再是千人一面的“模子”,而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催化剂”,不再是分数等级下的的“筛子”,而是督促学生前进的“发动机”。
4 整合式体育教学评价模式主要特征
4.1 评价模式的针对性
“4.5.4”式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有较强的针对性,它是针对特殊群体学生构成复杂、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多样而采用的一种评价模式。其特点包括:参与评价的主体多元;评价涉及内容广泛;评价的手段多样;评价的结果丰富。
4.2 评价模式的时代性
评价从理论上受“科学理性”、“解放理性”理论的深刻影响,在评价范式上又追求一种民主、协商、平等、去中心化和边缘化的渗透着“后现代主义”的理念,既尊重事实,又注重发展,评价立足于人的个体价值,突出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价值尊重,彰显出评价的时代性。
5 结语
普通学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与教学研究,对于我国教育界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普通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然而特殊群体教育却发展缓慢,已成为影响与限制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欲推动特殊群体体育教育发展,必须加强普通学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研究,使每个有特殊需求的人群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同时,普通学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也需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使我们在实践中能以特殊群体体育特点进行体育教育,使特殊群体学生享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收获健康与幸福,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28.
[2]潘跃林,杨旻.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教学内容改革与模式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5):70 -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4]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 -73.
[5]汪海燕,罗达勇,范敏.对普通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实施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4,27(5):670-671.
[6]潘跃林,时传霞.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86 -87.
[7][美]克罗蒂·雪瑞尔.适应体育[M].台北: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01.
[8][日]日本文部省.盲学校、聋学校及养护学校教育要领[J].学习指导要领,2004.
[9]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6.
[10]潘跃林,陈晓峰.高校特殊需求群体体育成绩考核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96 -103.
[11]刘毅.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4):69 -74.
[12]翟丰,张艳平.江苏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84 -87.
[13]葛振营.“1+x”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青岛科技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2):8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