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与技能竞赛相结合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4-08-01吴琦
吴琦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浅析与技能竞赛相结合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吴琦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职业技能竞赛是社会、企业和生产岗位相结合的社会性活动,它主要突出了技能、技术的要求,能实现学生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以技能大赛带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革新,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校“教有所用”。再通过会企校合作来进行优势互补,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职业技能;会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互补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苏州工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作为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通信技术专业提供了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为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技能竞赛结合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为了加快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教育部进行了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手段之一——技能大赛,在推动新型教学体系的建立及相应教学改革的开展,发挥了现实的作用和意义。技能大赛是以行业岗位操作为背景,要求学生把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通过解决竞赛主题开教学活动,此类实践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高职院校立足于学生的习得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做”统一,旨在使学生能在理性思维缺陷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性教学过程,感性获取理论知识,同时达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衔接效果。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会企校结合的质量和成效,推行高等职业教育“会企校”联动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全方位的剖析。
二、“会企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内容
推进校企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其总体设计原则: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会企校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1.推行“会企校”联动的合作机制。与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中国移动苏州分公司等领军运营商,与苏州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领军通信线缆提供商,与安德鲁通讯器材有限苏州公司等通信设备制造商联手;与民营企业协会、通信行业协会联合。
2.推行会企校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通信等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作用,广泛吸引通信类知名企业与专业深度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任务承担、“双师型”教师培养、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学生就业(实习)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3.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验示范中心。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中心的高端设备水平,加强创新研究平台的建设,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促进实验室的开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共建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最大作用,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为宗旨,以实验室全面开放为切入点,从“重视基础、强化能力”出发,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实行“分层培养、启发创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创建多目标、多层次,适应学生能力培养,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4.与行业、企业动态开展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专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共同适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合作共建项目,落实项目调研、论证、申报、实施和自评等组织管理工作。
三、优势互补,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基于“会企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应用性、针对性。构建“会企校”联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行“校企五对接、能力四递进、素质全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试行“识岗、习岗、顶岗”三岗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通过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多方面协助沟通,可以优势互补: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其发展趋势,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克服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与职业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再者,与企业行业合作的同时,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弥补学校本身硬件与软件设施的配置更新。技能竞赛不但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强化了学生的团体意识。使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建立和增强。学生在竞赛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技能水平得到突破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职业技能竞赛使职业院校建立新的教学体系,通过教改,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企业和职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高职院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大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期,虽然历史短,但经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也“结识”了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在过去的一年里,通信专业通过新的专业建设方案的修订,并且按照省示范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为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知识层次较高、技能水平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的技能竞赛与往届大赛相比,大赛在赛项设置上与产业发展升级的衔接更加紧密,在比赛内容上创新点和亮点更加突出。同时,大赛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围绕大赛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关注新兴能源,倡导低碳环保,紧扣产业升级。
[1]刘安枕,权养利.离职院校技能竞塞与谋程群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0).
[2]李高海.浅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J].继续教育,2008,(5).
[3]陈东,等.电子设计竞赛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03).
[4]郑益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3).
[5]施孔文,蒲晓湘.技能竞赛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G710
A
1674-9324(2014)11-0187-02
吴琦(1981-),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工作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