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和变质处理对高钒高速钢耐磨性的影响

2014-08-01王振廷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速钢耐磨性磨粒

梁 刚, 王振廷

(黑龙江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22)

高钒高速钢是一种具有良好冲击韧性、高硬度和优良耐磨性的材料,近年来,被用于采煤机锤头制造[1]。高钒高速钢锤头的耐磨性比高铬铸铁锤头高出3~4 倍,这是由于V 的加入使得基体中的碳形成了VC,VC 熔点高,在奥氏体化过程中会有少量溶解在碳化物中,加强钢的二次硬化,而保留的VC又可极大地提高其耐磨性[2-4]。与其他高速钢相比,高钒高速钢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磨性能,其耐磨性成为高速钢研究的重点领域[5-7]。Mo 可以提高高钒高速钢的韧性硬度、淬透性和回火硬度[8-10]。笔者通过添加Mo 和变质处理改变高钒高速钢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并对不同的高钒高速钢试样进行室温干磨损实验,为高钒高速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主要原料为生铁、钼铁、废钢、钒铁,其化学成分见表1。实验用的变质剂为RE -Mg 变质剂。物相分析与磨损实验试样分别为未变质高钒高速钢、变质高钒高速钢和变质高钒钼高速钢,其化学成中C 和V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和5.0%,Mo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5%。由于稀土镁合金是变质剂出炉后再放入浇包的,且含量较少,故忽略不计。

表1 实验原料化学成分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aw materials

1.2 方法

试样制备实验选用2 kg 真空感应炉,加料先后顺序为生铁、废钢、钒铁、钼铁。钒铁在出钢前5~7 min内加入,可以有效防止铁水在熔化过程中过分氧化,钼铁在钒铁熔化后立即加入。采用包底冲入法进行RE-Mg 变质处理。出炉温度约1 500 ℃,浇注温度约1 450 ℃,选用砂型为浇注铸型,砂型可以直接浇注,浇包需进行预加热以防止过冷使金属液冷却过快。

热处理实验在KSL -1600X 型箱式炉中进行,升温速率为7 °C/min,加热到1 000 °C 保温1 h 空冷后,经过250 °C 回火1 h 处理。采用X 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进行物相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

耐磨性实验在室温下进行,采用MMS-2A型屏显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磨材料为GCr15 的对磨环,载荷为200 N,磨损时间为60 min,转速为200 rad/min。磨损后,采用AB265 -S 型双量程分析天平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相与组织分析

图1 为热处理后高钒高速钢金相组织。其中图1a为未变质高钒高速钢,图1b 为变质高钒高速钢,图1c 为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经过热处理后,大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并且在马氏体基体析出了弥散型颗粒状碳化物,且比较均匀,显微组织由马氏体基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加入RE-Mg 变质剂和Mo 之后,高钒高速钢中大块碳化物破碎,变为更细小的碳化物。

图1 热处理后高钒高速钢的金相组织Fig.1 Microstructure of high vanadium high speed steel after heat treatment

图2 为热处理和铸态下未变质高钒高速钢、变质高钒高速钢和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的XRD 衍射图谱。碳化物类型及衍射强度与加入的合金元素种类和含量有关。由图2 可以看出,高钒高速钢铸态显微组织由奥氏体基体(A)及V、Mo 元素形成的碳化物组成。由于Cr 元素含量很少,未形成碳化物,故此图谱中未标出。经过热处理后,高钒高速钢的基体组织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M),碳化物由V8C7转变为V2C。

图2 热处理和铸态下高钒高速钢XRD 衍射图谱Fig.2 XRD patterns of high vanadium high speed steel under heat treatment or casting

2.2 耐磨性分析

1 000 ℃热处理后的未变质高钒高速钢、变质高钒高速钢和变质高钒钼高速钢摩擦系数-时间曲线,见图3。由图3 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的摩擦系数最小,未变质高钒高速钢的摩擦系数最大。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有试样表面的粗糙程度、磨粒压入试样表面的深度及摩擦过程中试样表面的微变形程度[11-12]。磨粒压入试样的深度取决于试样的软硬程度,微变形程度取决于试样的硬度和耐磨损程度。以上分析表明,变质高钒钼高速钢表面坚硬比较耐磨,磨粒压入其表面深度较浅;未变质高钒高速钢的磨粒压入表面深度较深。

图3 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Fig.3 Chang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over time

图4 为未变质高钒高速钢、变质高钒高速钢和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的失重量变化情况。由图4 可以看到,室温干磨损实验中,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的相对磨损量最小,仅为0.011 9 g,耐磨性能最好。

图4 失重量变化Fig.4 Change of wear quantity

试样磨损面与对磨环相对滑动使材料表面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从而产生一定的形变强化,使其耐磨性升高。试样在1 000 ℃热处理、250 ℃回火后,组织变为回火马氏体,材料硬度增加,高硬度的马氏体有效阻止了磨粒对基体的滑伤,防止磨损过程中碳化物突出而发生早期剥落,并且保护高硬度碳化物耐磨相,提高其耐磨性。当磨粒对基体造成划伤后,首先是较软的表层基体磨损,随后是凸出并呈网状分布的硬质碳化物磨损,这些碳化物对内部基体具有屏蔽作用,使得基体的磨损速率减缓。变质处理并加入Mo 元素之后,大部分网状碳化物的晶粒细化,硬质碳化物尺寸变小,均匀地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增加了硬质碳化物晶粒表面积和晶粒间的结合力。硬质碳化物与对磨环的接触变为近似于点接触或线接触,磨料极难存在于此接触界面上,实际接触面积变小,力的作用全部集中到凸出的硬质碳化物上,磨损率减少。

3 结 论

(1)高钒高速钢经普通砂型铸造热处理后,组织主要由马氏体、Fe3C 和V2C 组成。

(2)用RE-Mg 变质剂对高钒高速钢进行变质处理,高钒高速钢碳化物明显细化,加入Mo 元素后,晶粒更加细化且碳化物弥散分布。

(3)Mo 元素的加入有效提高了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在室温、载荷200 N、磨损时间60 min、转速200 rad/min 的条件下,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的失重量为0.011 9 g。

[1]刘冬冬,张国赏,魏世忠,等.高钒高速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J].铸造技术,2013,34(2):135 -137.

[2]ZHANG HUI,ZOU YONG,ZOU ZENGDA,et al.Effects of chromium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iC-VC reinforced Fe-based laser cladding coatings[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4,614(25):107 -112.

[3]UEMATSU Y,KAKIUCHI T,TOKAJI K,et al.Effects of shot peening on fatigue behavior in high speed steel and cast iron with spheroidal vanadium carbides dispersed within martensitic-matrix microstructure[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2013,561(20):386 -393.

[4]刘海峰,刘耀辉,于思荣.高碳高钒系高速钢的耐磨性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0,20(6):401 -406.

[5]XU LIUJIE,WEI SHIZHONG,XING JIANGDONG,et al.Effects of carbon content and sliding ratio on wear behavior of high-vanadium high-speed steel (HVHSS)under high-stress rolling-sliding contact[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14,70:34 -41.

[6]XU LIUJIE,XING JIANDONG,WEI SHIZHONG,et al.Optimisa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igh speed steel with high vanadium content for abrasive wear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Materials & Design,2007,28(3):1031 -1037.

[7]徐流杰,魏世忠,张永振,等.滑动率对高钒高速钢滚-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33(9):

43 -48.

[8]宋育来,汪 兵,陈邦文,等.钼、钛对700MPa 级耐候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1,23(7):31-35.

[9]王珍传,徐 乐,刘文忠,等.钼、氮元素对钛微合金化马氏体钢的力学性能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3,25(8):32-36.

[10]郑丽娟,刘会莹,付学中,等.Mo 强化Fe-Cr-C 系堆焊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2,41(7):1 -3.

[11]LI M,LU Q H,YIN J,et al.Effects of post-thermal treatment on preparation of surface microstructures induced by polarized laser on polyimide film[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2,77(3):895 -898.

[12]肖 乾,王成国,周新建,等.不同摩擦系数条件下的轮轨滚动接触特性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11,32(4):66-71.

猜你喜欢

高速钢耐磨性磨粒
提髙金刚石圆盘锯基体耐磨性和防振性的制作工艺
基于凸多面体碰撞检测的虚拟砂轮建模研究
La2O3含量对气压烧结Si3N4陶瓷耐磨性的影响
梅钢1780产线高速钢轧辊使用维护
含氮半高速钢冷轧辊材料回火组织转变研究
单个铁氧体磨粒尺寸检测电磁仿真
微晶刚玉磨粒磨削20CrMnTi钢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速钢热轧工作辊氧化膜剥落研究
一种耐磨性膨胀石墨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增强密炼机加料仓、上顶栓重锤耐磨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