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热浸镀铝的扩散行为
2014-08-01史晓萍孟君晟
史晓萍, 孟君晟
(黑龙江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22)
铸铁以其熔炼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模具的生产制造中;作为模具又常被使用于高温条件下。铸铁高温抗氧化能力较差,在800~900 ℃的使用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当铸铁作为高温模具使用时其寿命较短[1-6]。为了提高铸铁的抗高温氧化能力,学者们作了许多研究和实践[7-10],刘邦津[7]、陈军[8]研究了热浸镀的性能及用途,认为热浸镀铝涂层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笔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以模具的使用特点为背景,探讨热浸镀铝微弧氧化涂层在高温下的抗氧化能力。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基体材料为球墨铸铁,尺寸规格φ20 mm ×6 mm,中间钻孔φ4 mm。
采用熔剂法对球墨铸铁进行热浸镀铝。工艺参数:时间10 min,温度(750 士10)℃。工艺路线:试样→砂纸打磨→碱洗→水洗→酸洗→水洗→助镀→烘干→热浸镀。
扩散温度为600 、700 、800 、900 ℃,扩散时间为1 、2 、3 h。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球墨铸铁热浸镀铝组织与形貌
球墨铸铁热浸镀铝后,对得到的试样进行线切割,采用扫描电镜进行截面线扫描,扫描能谱如图1所示。
图1 球墨铸铁热浸镀铝截面线扫描能谱Fig.1 Line scanning of elements along crosssection of HDA ductile iron
由图1 可以看出,球墨铸铁进行热浸铝后,得到的镀层共分为两层,上层为灰黑色,从能谱中可以看出,主要成分为Al 元素。图1a 中,上层中存在若干针状物质,对针状物质进行点扫描,其截面形貌及成分见图2 及表1。点扫描能谱表明,针状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Fe 和Al,可以确定,上层为含有微量Fe-Al 化合物的富铝层。靠近基体的为下层,颜色呈灰白色,从线扫描能谱中可以看出,主要化学成分为Fe 和Al。根据Fe-Al 相图分析,在球墨铸铁热浸镀铝的过程中,球墨铸铁与熔融的液态铝相接触,铁原子和铝原子在高温下发生相互扩散,在相界面处Fe 和Al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Al 金属间化合物,通过保温一定时间之后,便生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扩散层。整个镀层呈舌状并嵌入球墨铸铁基体,与基体相连紧密,结合状态良好。
图2 热浸镀铝富铝层截面形貌Fig.2 Cross-section of HDA coatings
表1 图2 中测点的成分分析Table 1 Composition of point in fig.2
热浸镀铝试样镀层的XRD 分析图谱见图3。经标定认为,镀层由Al、FeAl3和Fe2Al5三相组成。
图3 球墨铸铁热浸镀铝镀层XRD 物相分析Fig.3 X-ray diffraction diagram of HDA coatings
在浸镀的过程中,铁铝原子发生相互扩散,引起一定的浓度起伏,在降温过程中,富铝层中极易出现FeAl3相,由此认为,富铝层中的针状物质为FeAl3相。结合对球墨铸铁热浸镀铝镀层的XRD 物相分析,以及对镀层形成机理的分析,可以确定金属间化合物扩散层主要由FeAl3和Fe2Al5两种物相组成,扩散层形态呈舌状并嵌入球墨铸铁基体。
2.2 热浸镀铝层高温扩散行为
图4 为热浸镀铝试样在700 ℃下不同扩散时间的截面形貌。从图4 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纯铝层在逐渐的减少,合金层逐渐加厚。
图4 700 ℃扩散温度下截面形貌Fig.4 Cross sectional SEM microstructure of diffusion treated at 700 ℃
图5 为热浸镀铝试样在不同温度下扩散3 h 的截面形貌。从图5 可以明显地看出,在相同保温时间下,提高温度,Al 元素向Fe-Al 合金层中扩散速度加快,当800 ℃扩散3 h 时,纯铝层消失,合金层在扩散退火过程中显著增厚。
图5 不同温度下扩散3 h 截面形貌Fig.5 Cross sectional SEM diffusion treated for 3 h of different temper
3 结 论
(1)球墨铸铁表面采用热浸镀铝的方法,可以获得一定厚度的镀层。
(2)球墨铸铁热浸镀铝镀层的组织结构中,镀层分为表面富铝层及过渡层,即铝铁合金层,过渡层形状如舌状指向基体,由FeAl3、Fe2Al5物相组成。基体与镀层之间为冶金结合,具有很强的结合力。
(3)在相同扩散温度下,增加保温时间有利于Al 元素向Fe-Al 合金层扩散。在相同保温时间下,提高温度,Al 元素向Fe-Al 合金层中扩散速度加快。
[1]SIVAN V.Hot dip aluminium coating of steel[M].[s.l.]:Metal Finishing,1980.
[2]陆文华.铸铁及其熔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3]宋广胜.等温淬火球铁生产工艺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21(2):16 -20.
[4]尹 晨.QT600 球墨铸铁激光淬火相变层机械性能的研究[J].激光杂志,2006,27(4):74 -75.
[5]叶 宏.玻璃模具的激光合金化处理[J].模具工业,2000(4):48 -49.
[6]王华明,BERGANN H W.球铁激光重熔组织热处理制备新型铁基耐磨材料[J].材料研究学报,1998,12(1):99 -101.
[7]刘邦津.热浸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8]陈 军.合金层厚度对热浸镀铝件抗氧化性能的影晌[J].表面技术,2001,30(6):27 -29.
[9]顾国成,刘邦津.热浸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10]李华飞,俞敦义.热浸镀铝钢的性能及用途[J].材料保护,2001,34(5):2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