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
2014-08-01陈丽玲
陈丽玲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
陈丽玲
目的 分析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34例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月经量、痛经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采取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腺肌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子宫肌层中存在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同时附近肌层细胞有代偿性增大及增生的疾病[1]。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2],其治疗方法也日益多样。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在治疗此类患者时,采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5~49岁,平均(39.2±5.4)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3.2±1.3)年;所有患者均有继发性痛经症状,其中31例患者有剖宫产史,28例患者有人工流产史,5例患者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史;42例患者术前月经量过多。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4例,2组患者年龄、病情及术前月经量增多情况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在第1次月经来潮时第1~3d,于患者腹前壁上给予3.75mg亮丙瑞林(GnRH-α)皮下注射,1次/d,28d后再次注射1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3]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进行评分,并对临床疗效展开判断:(1)显效: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为0;(2)有效: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降低;(3)无效: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未见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期间对患者月经量改变情况进行记录,展开1年随访,记录疾病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x±s”形式表示正态计量资料,组内数据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25/30);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对比 2组患者治疗前痛经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痛经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痛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对比(分)
2.3 2组患者月经量减少率及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29例患者(85.3%)月经量减少,对照组治疗后17例患者(56.7%)月经量减少,观察组月经量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1年随访,观察组3例(8.8%)复发,对照组7例(23.3%)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在育龄期女性中,患者通常具有月经量大幅增多、不孕及继发性痛经等症状[4]。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发生机制和宫腔操作史、多次妊娠与分娩、高雌激素血症等密切相关[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4例患者中31例患者有剖宫产史,28例患者有人工流产史,这说明剖宫产及人工流产等操作易对子宫浅肌层及内膜造成损伤,导致子宫肌层中有子宫基底层内膜入侵并生长,最终引发子宫肌瘤。因此,女性应尽量减少人工流产等妇科手术操作,在必须进行这些操作时,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展开手术操作,从而有效预防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过去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方法为子宫切除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保健理念不断更新,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中要求保留子宫,部分患者仍有生育要求,故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虽然病灶切除术可达到50%以上的治疗效果[6],但因为部分子宫腺肌瘤缺少包膜,和周围组织之间缺少明确的界限,因此在行切除手术时无法将所有病灶彻底切除,术后残留的微小病灶仍有继续复发、生长的可能性,而术后利用辅助药物加以治疗可对残留病灶加以抑制或消除,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复发[7]。GnRH-α属于长效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主要在垂体上发挥作用,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抑制患者的卵巢功能,促使体内持续保持低雌激素状况。有临床报道称,由于子宫腺肌病的病灶中有雌激素受体,故而该疾病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治疗中第1次给予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4周之后其体内血清雌激素水平即会下降为最低,因此在利用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病可在较长时间内促使患者体内保持低雌激素状态,能够消除子宫腺肌病病灶受雌激素的持续刺激,促使病灶不断萎缩,体积逐渐变小,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揭示在对子宫腺肌病病灶加以切除后,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展开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2组患者展开为期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应用可最大限度抑制或消灭患者残留病灶,对子宫腺肌病的复发予以有效抑制。
综上所述,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中采取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1] 陆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41(1):184-185.
[2] 陈敏,李铁军,陈强,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剂量学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0):2369-2370.
[3] 张燕燕,刘桂香.不同术式对子宫腺肌瘤患者症状改善及卵巢功能影响的差异[J].广东医学,2011,32(14):1903-1904.
[4] 韩冬,王自能.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054-4055.
[5] 陈静,康佳丽.子宫腺肌病的诊治进展[J].广东医学,2012,33(20):3172-3173.
[6] 程曙,王士甲,张国福.子宫动脉栓塞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占有重要地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2):925-926.
[7] 丁月红.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J].当代医学,2013,19(9):41-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11
河南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陈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