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与处理反馈信息 激起教与学的自信心
2014-07-31张存山
张存山
摘要:课堂教学信息获取与处理,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基本功。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提问,课堂练习,交流谈心,问卷调查,察言观色来获取信息。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获取;信息;反馈;能力;效益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7-002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7.007
化学教学系统由化学教师、学生以及化学教学媒体、化学教学内容等诸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化学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事实上就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当然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加工、输出、输入使用与反馈等。所谓教学中的反馈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双向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师生间都作为反馈的主体,向对方发出信息,并彼此相互接受信息的双向反馈。由此可见,反馈信息在教学系统里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获取与处理反馈信息随时调控课堂教学
教学信息的反馈是协调整个教学系统的活动,保证它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不可缺少的工作。教学信息的反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
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反馈练习,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向活动水平,帮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从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也可以感受到教学的成功,从而激起教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2. 检测教学效果
检测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引起一系列指向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而且对当前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变化做估价,并预测下一步教学活动的结果。教学活动的检测,是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信息反馈来实现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判断学生学习的绩效,同时也检验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对教学做出预测。学生从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可以分析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弥补不足之处。
3. 调控教学活动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调控,必须通过教学中的反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自身的教学,使其朝着预定的目标推进,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调整与控制,也往往以教师的反馈信息为主要依据。
教师要改变教学的观点,提高获取与处理教学反馈信息的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激发教与学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益。
二、获取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后,学生的接受情况可通过观察、提问、学生练习、实验等途径提供信息反馈,以便据此信息调整教学方案,以达到教与学的高度和谐,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学中获取的信息,反馈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提问
实践证明,经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使信息反馈更具有真实性,并起到节约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学习,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
从教学的具体程序来看,问题设计是提问前期工作。化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巧设既能获取反馈信息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体现了提问艺术的一个方面。提问构成的要素有:
⑴引入问题。教师用简明的语言告诉学生,即将提问以及提问的目的,作为问题的开始,以集中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产生解答问题的动机。
⑵提出问题。教师陈述所提问题,在陈述时语言要清晰,速度不要过快,措词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表达要简练,让学生理解你所提出的问题,而动脑思考。
⑶稍作停顿。提出问题后要做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接受信息,有思考和准备表达的时间,学生可由教师所停顿的时间的长短体会到问题的复杂程度,当然教师也利用停顿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介入的程度。
⑷合理分布。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可将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问题分别让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回答,让学生通过正确回答问题享受成功的欢乐,激发学习的热情。特别不要忽视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也要设法让他们收获成功。
⑸检查引导。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可能是思维不清,答不准确、不完整或是思维受阻,无法回答,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而不要轻易终止学生回答。教师的检查引导,有时是给学生提示;有时是对跨度大、难度大的问题设置一系列难度小的问题,构成知识的阶梯让学生思考。
⑹反应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反应和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回答所达到的水平。教师反应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指出学生不足,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2. 提问的艺术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提问,学生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解答出来,有一种成就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这就是提问的艺术。
⑴举一反三。当学生对问题感到困难时,教师不便立即讲出答案,而是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或举一个与其相似的例子做比较。例如当提问CO的化学性质时,学生回答感到有点难,可让学生回忆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教师提醒CO与H2具有相似之处,但它也有独特之处,学生很快会回答出来,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另外,CO有毒,而H2无毒。
⑵定向点拨。学生对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时,教师采取渐次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质量为a g的KClO3与MnO2的混合物中的MnO2的质量占m%,经充分加热后MnO2的质量占固体混合物质量的n%。使用简便方法推算生成氧气的质量(不用化学方程式计算)endprint
因为题中没有具体数量,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对提出“不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教师用系列问题可以点拨,但“核心是质量守恒定律”。
① 在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什么?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② 反应后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③ 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如何表示?
④ 如何运用已知数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
学生会很快得出原固体质量为a g,其中MnO2的质量为a·m%,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a·m%÷n%=(已知部分求整体)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1-)
⑶化整为零。当学生对综合性问题感到理不出头绪时,可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再进行综合。
例:有一份白色固体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可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两种物质都可溶于水而感到分离起来很困难。
实际上,学生知道从某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得到此种物质,有加热蒸发水或降温结晶两种方法。
教师启发学生如何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如何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当学生确认了应当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得到NaCl,而且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KNO3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二者方法不同,当弄清其中的道理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从NaCl与KNO3的固体混合物将两种物质分离出来。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会提出正确的分离方法。
⑷举一反三。当学生对问题回答感到困难时,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提出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或举一个与其相似的例子做比较。
例如:NH4Cl溶液与Na2SiO3溶液混合会出现什么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教师以学生学过的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原理(硫酸铝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CO2)为例,让学生回忆、分析,当学生明确是因两种盐水解后的溶液酸碱性相反,相混合后溶液各自水解趋于完全的结果后,引导学生考虑,NH4Cl与Na2SiO3的性质,学生就能从水解的角度进行分析,做出推断。
⑸情感激发。当提问后学生对能否正确回答没有把握而出现冷场时,教师以充满期待和信任的态度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木炭、镁条、氢气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反应都需要加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请你再归纳出它们的三个共同点。
学生会写出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题中提示的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已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角度进行了归纳,还有哪些共同点呢?有的学生从化学反应类型及角度归纳,都是化合反应,应即时给予鼓励,还有两点,我相信只要大家想一想,从三个反应的现象等角度去归纳,一定找到答案。学生通过鼓励,一会儿就归纳出三个共同点:①都是化合反应,②反应都发光放热,③反应都有氧气参加(或都属于氧化反应,都发生化学变化,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等)。
⑹联系迁移,当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感到困难或答非所问时,说明学生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理解还不够,教师采用转换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某种思路和方法用于对所提问题的解决。
例 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肥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家生长不茂盛,叶茎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够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加思考,变选购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够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①该同学家的庄家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填“N”、“P”、“K”或“微量元素”)。
② 该同学除了买碳酸氢铵化肥外,还买的另一份化肥是 。
解答此类试题,知识比较综合,首先引导学生联系N、P、K三种化肥的主要作用,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氮肥可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庄家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力。当该同学买了碳酸氢铵化肥后,剩下的钱是固定的,怎样才能购买最多的钾肥,把知识迁移到元素的含量上去,钾肥有两种K2SO4和KCl。K2SO4钾的含量为39/87,KCl中钾的含量为39/74.5,且硫酸钾的价钱是每吨800元,而KCl每吨650元,当然购买KCl合算。
答案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做出①N、K②KCl。
三、获取课堂信息反馈的方法
1. 察言观色
课堂上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停留的时间一般也比较短。化学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其主要方法就是察言观色。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情绪的微妙变化,从洞悉学生思维状态,间接获取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入手。如在讲授化学概念、原理或计算时,学生面带微笑,眼睛发亮。并不时点头,这表明学生对教师输送的信息出于最佳接受状态。如在讲到溶解度的计算题的时候,学生邹眉头、摇头、咂嘴、叹息,甚至开小差,或干脆不听,表明教学节奏太快,关键的地方没有交代清楚,教师要设法降低速度,重点、难点的溶解度概念要讲清楚,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克数,要进一步强化。另外,在复习课教学中,若学生表现得漫不经心,目光滞呆,说明教师在炒冷饭,没有输出新知识;在教学中学生若小声交谈或做其他事情,可能是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过于浅显杂乱,学生认为没有接受的必要性或难以接受,对此,教师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变换讲授角度,以适应新情况,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当学生情绪松懈,四处顾盼时,可能是学生已经听懂了,而教师还在声情并茂,导致学生不领情,精力分散,教师可适当深入,拓展延伸内容或加快速度。
当教师书写板书后,学生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可能是板书有误或某个字母写错了,教师此时要再检查一遍板书的情况,若有错误应即时纠正,若自己发现不了,可就近问一个学生,让他轻轻告诉你,即时纠正错误。
2. 谈心活动
这是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效果评价建议的重要信息反馈途径。谈心的形式有多样,可以师生个别谈,可以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可以边跑边谈。师生之间 真诚坦率的对话,不但可以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还可以获得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建议、要求等宝贵信息,对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3.设计练习
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能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学生知识掌握得怎样,通过练习情况反馈,一目了然,便于及时解决问题。泰兴洋思初中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巩固,就是当堂通过练习反馈教学。当然练习不一定是试卷 ,可以是提问,可以是相互讨论,也可以是实验,通过多样由浅入深的练习,可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考查,教师依据这些反馈信息,对典型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第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4. 问卷调查
教师可根据所要了解的内容,精心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如:①在总复习中你最喜欢哪种复习方式?a.讲授法,b.讨论法,c.实验法,d.习题法,e.讲练评法,f.测验法。②课堂教学中,你希望老师请你:a.回答问题,b.实验操作,c.板演,d.质疑,e.纠正错误。问卷调查时,可不让学生署名,宜当场集中收卷。此法在实践中虽不多用,但一学年使用1-2次,从信息反馈的情况看,针对性、真实性很强,对教师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即时地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教师要认真掌握好这门艺术,使课堂信息随时双向反馈,使教与学高度和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益,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浩. 中学化学创新教学法 [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8endprint
因为题中没有具体数量,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对提出“不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教师用系列问题可以点拨,但“核心是质量守恒定律”。
① 在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什么?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② 反应后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③ 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如何表示?
④ 如何运用已知数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
学生会很快得出原固体质量为a g,其中MnO2的质量为a·m%,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a·m%÷n%=(已知部分求整体)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1-)
⑶化整为零。当学生对综合性问题感到理不出头绪时,可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再进行综合。
例:有一份白色固体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可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两种物质都可溶于水而感到分离起来很困难。
实际上,学生知道从某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得到此种物质,有加热蒸发水或降温结晶两种方法。
教师启发学生如何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如何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当学生确认了应当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得到NaCl,而且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KNO3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二者方法不同,当弄清其中的道理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从NaCl与KNO3的固体混合物将两种物质分离出来。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会提出正确的分离方法。
⑷举一反三。当学生对问题回答感到困难时,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提出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或举一个与其相似的例子做比较。
例如:NH4Cl溶液与Na2SiO3溶液混合会出现什么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教师以学生学过的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原理(硫酸铝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CO2)为例,让学生回忆、分析,当学生明确是因两种盐水解后的溶液酸碱性相反,相混合后溶液各自水解趋于完全的结果后,引导学生考虑,NH4Cl与Na2SiO3的性质,学生就能从水解的角度进行分析,做出推断。
⑸情感激发。当提问后学生对能否正确回答没有把握而出现冷场时,教师以充满期待和信任的态度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木炭、镁条、氢气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反应都需要加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请你再归纳出它们的三个共同点。
学生会写出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题中提示的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已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角度进行了归纳,还有哪些共同点呢?有的学生从化学反应类型及角度归纳,都是化合反应,应即时给予鼓励,还有两点,我相信只要大家想一想,从三个反应的现象等角度去归纳,一定找到答案。学生通过鼓励,一会儿就归纳出三个共同点:①都是化合反应,②反应都发光放热,③反应都有氧气参加(或都属于氧化反应,都发生化学变化,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等)。
⑹联系迁移,当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感到困难或答非所问时,说明学生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理解还不够,教师采用转换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某种思路和方法用于对所提问题的解决。
例 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肥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家生长不茂盛,叶茎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够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加思考,变选购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够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①该同学家的庄家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填“N”、“P”、“K”或“微量元素”)。
② 该同学除了买碳酸氢铵化肥外,还买的另一份化肥是 。
解答此类试题,知识比较综合,首先引导学生联系N、P、K三种化肥的主要作用,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氮肥可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庄家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力。当该同学买了碳酸氢铵化肥后,剩下的钱是固定的,怎样才能购买最多的钾肥,把知识迁移到元素的含量上去,钾肥有两种K2SO4和KCl。K2SO4钾的含量为39/87,KCl中钾的含量为39/74.5,且硫酸钾的价钱是每吨800元,而KCl每吨650元,当然购买KCl合算。
答案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做出①N、K②KCl。
三、获取课堂信息反馈的方法
1. 察言观色
课堂上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停留的时间一般也比较短。化学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其主要方法就是察言观色。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情绪的微妙变化,从洞悉学生思维状态,间接获取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入手。如在讲授化学概念、原理或计算时,学生面带微笑,眼睛发亮。并不时点头,这表明学生对教师输送的信息出于最佳接受状态。如在讲到溶解度的计算题的时候,学生邹眉头、摇头、咂嘴、叹息,甚至开小差,或干脆不听,表明教学节奏太快,关键的地方没有交代清楚,教师要设法降低速度,重点、难点的溶解度概念要讲清楚,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克数,要进一步强化。另外,在复习课教学中,若学生表现得漫不经心,目光滞呆,说明教师在炒冷饭,没有输出新知识;在教学中学生若小声交谈或做其他事情,可能是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过于浅显杂乱,学生认为没有接受的必要性或难以接受,对此,教师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变换讲授角度,以适应新情况,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当学生情绪松懈,四处顾盼时,可能是学生已经听懂了,而教师还在声情并茂,导致学生不领情,精力分散,教师可适当深入,拓展延伸内容或加快速度。
当教师书写板书后,学生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可能是板书有误或某个字母写错了,教师此时要再检查一遍板书的情况,若有错误应即时纠正,若自己发现不了,可就近问一个学生,让他轻轻告诉你,即时纠正错误。
2. 谈心活动
这是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效果评价建议的重要信息反馈途径。谈心的形式有多样,可以师生个别谈,可以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可以边跑边谈。师生之间 真诚坦率的对话,不但可以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还可以获得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建议、要求等宝贵信息,对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3.设计练习
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能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学生知识掌握得怎样,通过练习情况反馈,一目了然,便于及时解决问题。泰兴洋思初中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巩固,就是当堂通过练习反馈教学。当然练习不一定是试卷 ,可以是提问,可以是相互讨论,也可以是实验,通过多样由浅入深的练习,可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考查,教师依据这些反馈信息,对典型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第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4. 问卷调查
教师可根据所要了解的内容,精心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如:①在总复习中你最喜欢哪种复习方式?a.讲授法,b.讨论法,c.实验法,d.习题法,e.讲练评法,f.测验法。②课堂教学中,你希望老师请你:a.回答问题,b.实验操作,c.板演,d.质疑,e.纠正错误。问卷调查时,可不让学生署名,宜当场集中收卷。此法在实践中虽不多用,但一学年使用1-2次,从信息反馈的情况看,针对性、真实性很强,对教师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即时地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教师要认真掌握好这门艺术,使课堂信息随时双向反馈,使教与学高度和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益,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浩. 中学化学创新教学法 [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8endprint
因为题中没有具体数量,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对提出“不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教师用系列问题可以点拨,但“核心是质量守恒定律”。
① 在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什么?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② 反应后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③ 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如何表示?
④ 如何运用已知数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
学生会很快得出原固体质量为a g,其中MnO2的质量为a·m%,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a·m%÷n%=(已知部分求整体)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1-)
⑶化整为零。当学生对综合性问题感到理不出头绪时,可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再进行综合。
例:有一份白色固体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可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两种物质都可溶于水而感到分离起来很困难。
实际上,学生知道从某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得到此种物质,有加热蒸发水或降温结晶两种方法。
教师启发学生如何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如何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当学生确认了应当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得到NaCl,而且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KNO3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二者方法不同,当弄清其中的道理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从NaCl与KNO3的固体混合物将两种物质分离出来。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会提出正确的分离方法。
⑷举一反三。当学生对问题回答感到困难时,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提出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或举一个与其相似的例子做比较。
例如:NH4Cl溶液与Na2SiO3溶液混合会出现什么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教师以学生学过的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原理(硫酸铝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CO2)为例,让学生回忆、分析,当学生明确是因两种盐水解后的溶液酸碱性相反,相混合后溶液各自水解趋于完全的结果后,引导学生考虑,NH4Cl与Na2SiO3的性质,学生就能从水解的角度进行分析,做出推断。
⑸情感激发。当提问后学生对能否正确回答没有把握而出现冷场时,教师以充满期待和信任的态度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木炭、镁条、氢气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反应都需要加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请你再归纳出它们的三个共同点。
学生会写出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题中提示的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已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角度进行了归纳,还有哪些共同点呢?有的学生从化学反应类型及角度归纳,都是化合反应,应即时给予鼓励,还有两点,我相信只要大家想一想,从三个反应的现象等角度去归纳,一定找到答案。学生通过鼓励,一会儿就归纳出三个共同点:①都是化合反应,②反应都发光放热,③反应都有氧气参加(或都属于氧化反应,都发生化学变化,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等)。
⑹联系迁移,当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感到困难或答非所问时,说明学生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理解还不够,教师采用转换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某种思路和方法用于对所提问题的解决。
例 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肥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家生长不茂盛,叶茎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够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加思考,变选购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够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①该同学家的庄家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填“N”、“P”、“K”或“微量元素”)。
② 该同学除了买碳酸氢铵化肥外,还买的另一份化肥是 。
解答此类试题,知识比较综合,首先引导学生联系N、P、K三种化肥的主要作用,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氮肥可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庄家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力。当该同学买了碳酸氢铵化肥后,剩下的钱是固定的,怎样才能购买最多的钾肥,把知识迁移到元素的含量上去,钾肥有两种K2SO4和KCl。K2SO4钾的含量为39/87,KCl中钾的含量为39/74.5,且硫酸钾的价钱是每吨800元,而KCl每吨650元,当然购买KCl合算。
答案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做出①N、K②KCl。
三、获取课堂信息反馈的方法
1. 察言观色
课堂上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停留的时间一般也比较短。化学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其主要方法就是察言观色。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情绪的微妙变化,从洞悉学生思维状态,间接获取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入手。如在讲授化学概念、原理或计算时,学生面带微笑,眼睛发亮。并不时点头,这表明学生对教师输送的信息出于最佳接受状态。如在讲到溶解度的计算题的时候,学生邹眉头、摇头、咂嘴、叹息,甚至开小差,或干脆不听,表明教学节奏太快,关键的地方没有交代清楚,教师要设法降低速度,重点、难点的溶解度概念要讲清楚,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克数,要进一步强化。另外,在复习课教学中,若学生表现得漫不经心,目光滞呆,说明教师在炒冷饭,没有输出新知识;在教学中学生若小声交谈或做其他事情,可能是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过于浅显杂乱,学生认为没有接受的必要性或难以接受,对此,教师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变换讲授角度,以适应新情况,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当学生情绪松懈,四处顾盼时,可能是学生已经听懂了,而教师还在声情并茂,导致学生不领情,精力分散,教师可适当深入,拓展延伸内容或加快速度。
当教师书写板书后,学生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可能是板书有误或某个字母写错了,教师此时要再检查一遍板书的情况,若有错误应即时纠正,若自己发现不了,可就近问一个学生,让他轻轻告诉你,即时纠正错误。
2. 谈心活动
这是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效果评价建议的重要信息反馈途径。谈心的形式有多样,可以师生个别谈,可以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可以边跑边谈。师生之间 真诚坦率的对话,不但可以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还可以获得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建议、要求等宝贵信息,对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3.设计练习
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能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学生知识掌握得怎样,通过练习情况反馈,一目了然,便于及时解决问题。泰兴洋思初中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巩固,就是当堂通过练习反馈教学。当然练习不一定是试卷 ,可以是提问,可以是相互讨论,也可以是实验,通过多样由浅入深的练习,可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考查,教师依据这些反馈信息,对典型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第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4. 问卷调查
教师可根据所要了解的内容,精心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如:①在总复习中你最喜欢哪种复习方式?a.讲授法,b.讨论法,c.实验法,d.习题法,e.讲练评法,f.测验法。②课堂教学中,你希望老师请你:a.回答问题,b.实验操作,c.板演,d.质疑,e.纠正错误。问卷调查时,可不让学生署名,宜当场集中收卷。此法在实践中虽不多用,但一学年使用1-2次,从信息反馈的情况看,针对性、真实性很强,对教师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即时地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教师要认真掌握好这门艺术,使课堂信息随时双向反馈,使教与学高度和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益,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浩. 中学化学创新教学法 [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