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乘法估算》的几点思考
2014-07-31汪路霞
汪路霞
摘要:笔者在研磨苏教版三下《乘法估算》一课时产生一些思考和感受,通过教学设计时的小变化来体现“基于教材,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的大思考。
关键词:变化;需求;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60-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切教学活动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需要遵照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但,这些模式、方法、技能的传递不是机械、教条的,而应灵活多变,充满内涵,贯穿于整个学习、思维、实践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胸有成竹,在“无法”中寻求“得法”。
研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估算》一课,在与青年教师交流、探讨中,笔者产生了几点思考。
一、变“一个情境”为“三个情境”,产生估算的需求
青年教师在新授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师:29×42,你能估一估这题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
生1:把29看成30,把42看成40,30×40=1200
生2:把29看成30,42不变,30×42=1260
学生再无方法,教师就引导学生看书,理解书上出示的方法。
思考:
反思此课的设计,学生是被教师牵引着在学习,机械地认识乘法估算的三种方法,可估算了有什么用?为什么要有三种估算?学生很懵懂。也许,课后学生也能正确解答类似的练习题,但错失了帮助学生建立估算的意识,提升数学素养的契机,这样的数学学习走不远。
如果教师在情境设计时加入一点小变化,比如:设计牛奶公司订货的情境,设计三家公司不同的订货量,讨论小明家奶牛的产奶情况接受哪家的订单最合适?估算就自然而然会成为一种需求:要选择订单,不一定要求出精确的积,可以通过估算来提高效率。进而,再引导学生研究:“可以怎样来估算?每一种估算的方法有什么特点?能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把两个乘数都看小,可以得到积的“下限”;把两个乘数都看大,可以得到积的“上限”;这两种估算可以告诉我们积的范围;而将每个乘数“四舍五入”的方法可以得到相对接近的积。在三种订单的选择中,学生不仅能学会估算的方法,而且还能发现不同估算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去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将本课的“神”挖掘了出来,学生面对实际的问题,才会发散性地去思考,才能知其源,会其神,通其用。
二、变“机械要求”为“主动需求”,建立估算的意识
练习环节,青年教师在指导想想做做1时,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完成竖式计算,之后在交流反馈时,教师考虑到了本课的重点——估算,便对学生提出了补充要求:“你能来估算一下吗?”,结果两个被提问到的学生几乎都懵了,在教师亦步亦趋的提示下勉勉强强完成了回答。而浏览下面听讲的学生,也大多云里雾里,空对空,毫无概念。
思考:
“教材设置此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能获得什么?”“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教师在练习设计时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反思此课练习环节的设计,就题论题,走流程。既然一道乘法试题,已经将精确的积求出来了,为什么还要估算?学生一心一意完成了竖式,一点估算的想法都没有,忽然老师直指“估算”,学生如何反应过来呢?
这时候,老师如果能加入一点小变化,比如:同样是请学生进行竖式计算,但不急于交流答案,而是提示学生“除了继续用竖式来进行验算外,你能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新本领来验证下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吗?”很自然地,学生就能意识到:估算也是一种验算方法。并在此时,会从已经掌握的三种估算方法中去做选择:怎样的估算方式更适应验算?甚至,教师可以再加点料,来个对比练习,请一部分学生用竖式验算,一部分学生用估算验证,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来体验估算的妙处,打心眼儿里接受估算的方法,建立估算的意识。
小变化,大味道。说到底,就是对教材的研磨,对学生的研磨,只有心中有“标”,才能言中有“变”,才能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