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14-07-31撖浩强
撖浩强
【摘 要】现代社会充满竞争,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都需要自信心作支撑。自信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其它优秀品质:创造力、坚韧性、判断力等等。缺乏自信的学生就会缺乏进取的动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评价和信念;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基础。因此,培养充满自信健康成长的人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信心
一、相信学生的能力
学生总喜欢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甚至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这时老师不要轻率地加以拒绝或制止,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学生的行动。老师应该按学生的意愿和方式去做一些事情,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老师适时地加以称赞,必要时给予指导,就会增加学生的一份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大胆去做,无论是否成功,都要给予鼓励。充分相信学生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更好。方法得当了,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课文读错了,词语写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让他坚信自己的进步与能力。教师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使学生感受成功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在学习和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某种特长潜能,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开发内在的动力,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使之成功。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有位教育家对他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自信,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特别的关心那些一感受到成功,就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学生,要对他们实施一定的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运用成功教育的原则,使每个学生优点得到展现,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能使他们体会到更多成功的愉悦,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
三、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感染學生
榜样,是一种理想人格,或者说是主观自我,在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这样他们思想压力大,对学习感到迷惘,过多的看到自己的弱点,认为自己不行,信心不足。对于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人的自信,一半来自自己,一半来自别人。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平时始终保持充满自信的、昂扬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学生。并送给学生我自己上学时的座右铭: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并且非常肯定的告诉学生,每个人的潜力都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每个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都会有所成就。经常性地给学生讲些自己的实例:在以前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何如何被动,又如何如何充满自信,克服困难。这样学生会感到很实际,也就很相信,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效仿。还用一些更具说服力的名人克服困难的例子经常性地教育、引导、鼓舞和感染学生树立信心。
总之,信心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着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强烈的自信、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态会使学生的积极的行为定势得到巩固,并最终取得成功;反之会使学生的积极的行为定势受到抑制以至消退,最终一事无成。为了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充满自信的健康心理,不断进步,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