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法有效策略的探讨

2014-07-31于建玺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于建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对其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开展计算机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每一位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技术,是成就学生未来的关键,是使学生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重点。是现阶段每个信息技术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效性;教学法探讨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是实现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使得开展计算机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在目前的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定位问题、观念问题、学情问题等等,都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初步的策略尝试。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选择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不是用考试手段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教学的目的完全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因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重点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信息技术包罗万象,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和难度的加大,在反复机械训练中,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的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为了保存学生学习持久的学习热情,一定不能急于求成,我主要采用慢步子、勤练习、多回顾的方法。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例如:学生认识键盘,这是最基础的指法训练。如果让学生死背键盘字母、符号的分布,学生必然会索然无味。我只是简单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就给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各式各样的打字游戏马上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尤其喜欢这种游戏练习指法,通过几次游戏比赛,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如果再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就更能调动起学习的热情。这些看似简单的教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

二、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三、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有效性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遗传和后天环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比如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一部分来自中心小学,另一部分来自村小,由于条件有限,有的村小没有机房,导致他们从未接触过电脑,个体差异悬殊。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上课时教师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巧妙設计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利用多元评价促进教学有效性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让教学评价立于多元的层面上。第一,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只是最终的作品质量。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应把课堂教学的评价当成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重在评价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体验。第二,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发挥学生能动性,不要局限于单一的评价主体。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我们应让孩子们参与评价,并尊重孩子们的评价标准。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第三,课堂教学评价要发展分层式的标准,不要用统一的眼光来看待所有学生。通过多元评价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老师在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学习情况,必须要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才能应对老师多元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就能很好的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六、教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学生只有多动手操作,才能深化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甚至有所创新。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就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机房,多给学生上机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理论,通过实践去创新。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页制作大赛、创作电子贺卡、校园BBS论坛、利用Cool3D制作动画片头、学习Photoshop处理照片的背景,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将自己和所喜欢的明星照片处理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再如:显示器上经常突然弹出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窗口,大多数学生不知该如何是好,往往马上求救老师或别人,自己不敢动,生怕把计算机弄坏,但这样一来,他永远不会处理此类问题。我建议学生认真阅读窗口上所显示的信息,尝试处理,下一次再出现,学生就可以很快、很轻松地解决该问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愿意不断实践、总结,找出更佳、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为积极构建师生自由对话、同构共生的有效课堂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娟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反思《素质教育论坛》2010年 第6期

[2]蔡军星 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探讨《成才之路》2010年 第15期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
探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微课”
教学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打造优秀初中计算机教师队伍
初中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优化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引入生活元素